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譯文] 如果說琴聲是從琴上發出來的,那么放在匣子中的琴為什么發不出聲音呢?
[出典] 北宋 蘇軾 《琴詩》
注:
1、 《琴詩》 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2、注釋:
何:為何。
3、譯文:
如果說琴聲是從琴上發出來的,那么放在匣子中的琴為什么發不出聲音呢?如果說琴聲來自談奏它的手指,那何不就在你的手指上聽呢?
4、蘇軾生平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5、唐朝的韋應物寫了一首《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鑿巖泄奔湍,稱古神禹跡。夜喧山門店,獨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靜,石中本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貽之道門舊,了此物我情。”這位作家對水石之間關系的疑惑與領悟,亦同于蘇軾之于琴指。
這其實是個高深的哲學問題,因為在佛教看來,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事物與事物之間只是由于發生了聯系,才得以存在。即如所謂“四大”,《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五說:“譬如機關由業轉,地火水風共成身。隨彼因緣招異果,一在一處相違害,如四毒蛇具一篋。”《圓覺經》說:“恒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楞嚴經》曾對什么是“濁”有一段闡發:“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于凈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汩然,名之為濁。”也就是說,“濁”是塵土和清水發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論述說得更為明確:“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蘇軾的詩簡直就是這段話的形象化。
這首詩講了一個彈琴的道理:一支樂曲的產生單琴不行,單靠指頭也不行,還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術的熟練。琴不難掌握,指頭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彈琴技術的差異很大,演奏出來的樂曲是否悅耳可就大不一樣了。詩里用了兩個提問,讓讀者去思考。其實這是一個復雜的美學問題:產生藝術美的主客觀關系。
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系。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系。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后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6、
7、據傳宋代大文豪、大詩人蘇東坡所處時代曾展開過一場“琴聲之辯”。有人說“琴聲在琴上”,有人說“琴聲在彈琴人的手指頭上”,蘇東坡不贊成這兩種說法。為此,曾作過一首頗富哲理的、題為《琴詩》的七言詩:1 .+L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p):
蘇東坡從邏輯上論證了這兩種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X3l? YA
其一二句所包含的充分條件的假言推理是: 如果琴上有琴聲,那么,放在匣上的琴聲就會鳴。但事實上,放在匣上的琴是不會鳴的,所以,琴上不會有琴聲。 e%bEE|
其三四句所包含的充分條件的假言推理是: 如果琴聲是在彈琴人手指上,那么,就會在指頭上聽到琴聲。但事實上,在彈琴人的指頭上是不會聽到琴聲的,所以,琴聲是不會在彈琴人的指頭上的。
*Vr;rk 詩人形象地告訴人們,光有客體的琴具發不出琴聲,光有主體的人指也發不出琴聲。琴聲來自人對琴的彈拔,來自主客體的交互感應中。蘇東坡用這首詩生動地表達了自己對禪理“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的領悟。 1YJ@9 *l
B0$.oavC
與蘇東坡同時代的歐陽修也寫過一首關于琴聲來源的《贈無為軍李道士》的詩: / u1q<
“音如石上瀉流水,瀉之不竭由源深。 彈雖在指聲在意,聽不以耳而以心。” J*m ~fZ^ 詩人說,李道士的琴聲如同流水過石一樣悅耳動聽,水流綿延不斷是因為有深遠的源頭;手指頭能彈奏出變化無窮的美妙琴聲,是因為心中有豐富的情韻。詩中解釋的很清楚:彈琴的指頭聽命于心靈,聽命于彈琴者意蘊和樂感的心靈,即彈琴的指頭不過是人的主觀情感意志的表現。 Ws$@ J-M
o6c>sh
所以,說琴聲在指頭上,是主觀唯心主義;說琴聲在琴上,是機械唯物主義。琴聲既來源于琴,琴是琴聲產生的客觀條件;又來源于彈琴的手指(手指聽命于富有意蘊和樂感的心靈),傳遞心靈的手指是產生琴聲的主觀條件。
|tdsg 琴與手指對于琴聲都是不可或缺的。這并不是說,琴與手指對于琴聲的作用是平分秋色的。不同的條件下,它們的作用是有區別的。面對同樣的客觀事物,審美修養高的人更容易發現它的美的屬性,并與之感應、交流,從而產生美。當然,客觀事物所具備的審美性質、屬性、條件越豐富,也越能與人的心靈統一而產生美。 .qD=u1{p9
Ae|bbAyAK
可見,琴聲是主客觀的統一,是主觀意識和客觀事物相互作用發生的感應與交流。
;b;Bl:%?
8、蘇軾在這首詩中思考是:琴是如何發出聲音的?根據科學依據可知,其實,琴之所以能演奏出優美的音樂,這不光需要靠琴,還要靠人的指頭彈動、敲擊鋼絲 ,人的手指和琴同時存在是發出琴音的物質基礎,只有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奏出優美的音樂。
由于鋼絲的粗細不同,所以按不同的鍵,木槌就會敲擊相應的鋼, 發出不同的聲音。
9、蘇軾有《琴詩》曰: F%`O$uXA
#s3R4@{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v/~Lfi
0W!S.]^1
對于這樣的詩句,我是頗受讀的,猶如先生對蒙童說一些看上去很淺顯但又一下子說不明白的事情,孩子們好奇 ,就偏著頭這樣那樣地問個不休,問得先生亦一時沒了詞句。 ;I!Vba
CjZIBMGc
一張琴,放在那兒,不去碰她,她就整天整天地默默,遠離了宮、商、角、徵、羽,也不知哆、來、咪、發、嗦 。如若以指觸之,則高山流水,綿延不絕,繞梁之音,使人聞之欲醉。指非琴,何故觸弦有音有樂聲?聲音從指上來? lOu&4Kq{g
3fdqFJ O
從琴上來?抑或從琴外來?從指外來? $3yn-'o'A
c%5Suu( J6
似乎說不明白,其實卻很清楚。世間萬物,本乎陰陽。古人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孤陰不長,孤陽不生。琴若為 N.dcQQ_iS
y[d>7fcf
陽,指則是陰;琴若為陰,指必是陽。陽動陰隨,陰隨陽走。故指觸琴弦則聲發,指離琴弦則聲匿,蓋自然之理也。
那只茶壺盛滿了茶,就那么放著,憑茶冷卻,那壺茶就會慢慢地死去。如若在茶壺旁邊放一只或幾只茶杯,將壺 里之茶倒在杯里,去飲去品,那么,壺里的茶就鮮活了。 M{Hy=:K+
bD<hzOa
夢與醒,孰真孰幻?若說夢是幻,然則醒時即為真耶?如若醒時不真,那么夢有何幻?列子也常處在這樣的朦朧 里,說:“我乘風耶?風乘我耶?”莊周也說:“周為蝶耶?蝶為周耶?” JGQ)/(
#@}wl
也許,人生就活在這樣的一種美妙而詩意的境界之中:既是這樣,又是那樣,或者說這樣或那樣是互相滲透的互 相融合的。那幅陰陽魚就是如此,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互抱互環,無法分開。幻中有真,真中有幻;夢中有醒,醒中 有夢。就是這樣?就是這樣? )W |_f
'W*ODAz6
誰知道呢!人世間的事,大多是說不清楚的。那就依佛的意思:”不可說,不可說。不是不可說,而是沒辦法說 清楚。那就不說罷,但讀蘇軾的《琴詩》,糊里糊涂地醒在其中有朦朧里:Ot0&&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10、“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美妙的琴聲產生于客觀事物和主觀人為的巧妙結合,任何事物亦是如此;主客觀結合才能成功。由這兩首詩,我聯想到:我們的許多畢業生在走上社會后,才發現“書到用時方恨少”,后悔當初沒有好好學習。這就是上學時沒有客觀認識自己和自己所處的環境,只看到紀律是束縛,限制自由;老師的教導是嘮叨,令人厭煩;只看到學習是負担,耽誤自己上網聊天看電視……沒有認識到心想事成,美夢成真是需要實際的努力才能實現的。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4:0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