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譯文] 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出典] 南宋 陸游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注:
1、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
對于祖國民族歷史、傳統文化習俗的眷懷稱頌也是愛國主義的一種表現。象《詩經》中對同族祖先開創的歷史功績的稱頌、屈原在《離騷》、《遠游》諸作中多次抒發的遠游徘徊臨睨舊鄉而不忍離去的感情、南宋路德章《盱眙旅舍》“漸近中原語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從語音表達對故土的眷懷,都表達了深摯的愛國之情。
由于幾千年的歷史爭斗,改朝換代相更迭,因而眷戀故國之情常在愛國主義文學作品中流露出來,特別是在民族矛盾激烈時,這種情感尤為深沉濃烈。如南北朝時的庾信,本為梁臣,后出仕西魏,被迫留于北庭,內心充滿痛苦,因而他后期的詩賦表達了對故國深深的眷念。象《哀江南賦》、《擬詠懷》詩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又如五代時的李煜,國破歸宋,從帝王到階下囚,因此后期之作充滿對故國山河宮闕的痛苦眷懷。此外象明末清初的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杜浚、屈大均諸人之作,大多表達了深沉的故國之思。即使是歸順清廷的吳偉業、錢謙益等人,也常常在作品中流露對故國的思念喟嘆。
憂患意識,獻身精神,抗爭態度,眷戀情懷,它們構成了古代愛國主義文學的主旋律,也是我國古代文學中最感奮人心、偉大輝煌的一部分。以上四方面也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和占中國文化主導地位的儒家學說是完全一致的,特別是與儒家的國家民族觀、社會政治觀、倫理道德觀及士人的處世哲學等有著直接的淵源。而中國士人大多以經世致用、濟代安民、兼善天下為己任,因此上述四方面也帶有更濃重的士文化的色彩。
8、不管是曹操的《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杜甫的《醉歌行》:“乃知貧賤別更苦,吞聲躑躅涕淚零。 ”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李清照的《聲聲慢》:“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放眼望去,中國古典詩詞中,一條橫亙古今的品質——對痛苦的深刻體驗——這是中國古典詩詞的根,沒有它,中國古典詩詞就會飄起來。“多難興邦”另外一種表現形式是“多難興詩。”中國古典詩詞對痛苦的表現形式可謂多種多樣,汗牛充棟。且每一首好詩,在形式上達到思維奇觀的同時,又對痛苦的闡述上升到了思想的高度。
第一眼,就令我折服。
高山流水,他將其凝聚在字里行間;千古英雄,他將其鐫刻于詩歌詞賦。他是人間的文曲星,驚世才華幾人能及?他更是偉大的愛國者,壯志豪情誰可比擬?
輕輕推開那扇門,他的心里—片凄涼,似秋風拂過,留下滿地落花。早已厭倦無情戰爭的他,看著水深火熱中的同胞,怎能不痛心疾首?“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年復一年的等待,何時才能開出絢麗的花朵?
輕輕推開那扇門,眼前的他,早已是風燭殘年的老叟,當年的威武早已蕩然無存。渾濁的淚水溢滿眼眶。微微顫抖的手艱難地握住那枝曾經潑墨揮灑的筆,筆尖劃過紙面留下的一道道墨痕,不正是他心中那些抹不去的累累傷痕嗎?“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竟成了他的千古絕唱!
何苦?莫如李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莫如陶淵明“歸去來兮,潛心山水,與世無爭”。為何要走上這條寫滿苦澀、悲痛的道路?人生苦短,何不多一點歡樂?
一面是安閑舒適的田園生活,一面是艱苦卓絕的復國之路,命運讓他抉擇,他毅然選擇了后者。盡管,他知道,這個選擇也許需要他以整個生命來捍衛。
我明白,他早已看破世俗的一切,他眷戀的絕不是榮華富貴。
他深深地知道,他是南宋的子民,體內流淌的是南宋的血液,保家衛國是他的職責,抗金復宋是他的使命!
他憤怒,當金人的鐵騎肆虐中原;他痛心,骨肉同胞流離失所;他焦慮,宮院里依舊歌舞升平;他執著,那片至死不變的忠心和茅屋中那份純潔的守望。
春色滿園,他關注的只有那來自邊疆的戰訊,但每次他得到的都是一番徹骨的痛惜,即使再美的景致,也只能成為他的焦愁,在詩詞中的情感寄托;烈日炎炎,高懸的太陽是他沖天的怒氣,似乎要烤盡殘暴的金兵;秋高氣爽,可在他的心中,只能是倍添凄涼;冰凍三尺,皚皚白雪,也掩蓋不了他內心的萬丈豪情。
輕輕推開那扇門,他的心之門,我看到的是一腔沸騰的熱血,感受到的是一顆熾熱的愛國心!雖然,他早已逝去,但他的靈魂依然長存;他的精神,依然激勵著無數仁人志士。
輕輕推開那扇門,仰望歷史的星空,他就是那顆長久不落的明星,他的光輝映照著華夏大地。他將會是我們心中那個永遠的唯一!
他是血色的翡翠,縱覽古今,誰能與他相媲美;他是涅槃的鳳凰,橫觀天下,誰能與他共光輝?
陸游,好一個“氣吞殘虜”的鐵血男兒!
13、中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由盛到衰再到盛,其中,飽含了多少淚與血的故事,其中,記載了多少傳與奇的篇章。中國經過幾十年的勵精圖治,已越發強盛,猶如一條巨龍飛向天空,向世界大聲宣布:中國,要以強盛的國力贏得世界!
中國是一個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古老民族,唐詩宋詞元曲是這個古老民族歷代前賢精心培育的文學奇葩。我讀范成大的“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讀陸游的“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讀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無不感受到詩人至死不渝的拳拳的愛國之心。
我沿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從《詩經》“坎坎代擅”的江邊,到《史記》“金戈鐵馬”的楚河漢界,從酈道元的《水經注》到蘇軾的《大江東去》,我看青藏高原脈動的祖國,看黃土高原起伏的祖國,看煙花蒼茫,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祖國,看群峰騰躍,平原奔馳,長河揚鞭的祖國……
我在爬滿甲骨文的神鼎之上,讀祖國跳躍的靈性;在布滿烽火的長城之上,讀祖國青春的豪邁;在綴滿詩歌與科學的大地之上,讀祖國壯年的成熟。
我以岳飛的一闕《滿江紅》,以文天祥的一曲《正氣歌》,以魯迅的一聲《吶喊》,唱響不屈的脊梁與骨氣,唱響不屈的尊嚴與神圣!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5:0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