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20;B0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7504(2001)01-0034-05
人是歷史性的存在,也就是歷史地變革自己和重塑自己的存在。任何一個可以稱之為“時代性”的變換,從根本上說,都是人對自己的變革與重塑,也就是人的存在方式的變革。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說,沒有人對自己的歷史性的變革與重塑,沒有人的存在方式的變革,也難以稱之為“時代性”的變換。人們之所以能夠在時代性變換的意義上把新的世紀稱作“網絡時代”,從根本上說,就在于“網絡”已經和正在深刻地變革和重塑人本身,即正在深刻地改變人的存在方式。這就要求我們從理論上深入地探索“網絡時代”與人的存在方式變革這個重大問題。本文主要是探討網絡對人的世界圖景、認識方式和實踐方式的變革。
一、網絡變革人的“世界圖景”
網絡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虛擬世界”,這是人們正在取得共識的一個提法。那么,這個由網絡提供給人們的“虛擬世界”,對于人的存在來說,究竟具有什么重大意義?我認為,這個“虛擬世界”首先是變革了人的“世界圖景”。
所謂“世界圖景”,是人以自己把握世界的各種方式,把自在的世界變成自己的觀念中的客體。例如,我們以常識的方式把自在的世界變成我們的經驗世界圖景,以科學的方式把自在的世界變成我們的科學世界圖景。在人類發展史上,科學在人們構成自己的世界圖景的過程中,起到了特別重大的作用。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不斷地變革了自己的世界圖景,從而也不斷地變革了自己的存在方式。值得深思的是,自1995年互聯網開始普及所引起的“互聯網革命”,不僅是在傳統意義上變革了我們的世界圖景,即以新的科學理論改變了我們的世界圖景,而且是在為我們創造了一個虛擬世界的意義上變革了我們的世界圖景。
互聯網革命,本質上是一場信息革命。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共享巨大的全球知識庫,可以分享千千萬萬智慧的大腦所提供的各種知識,可以同時享用人們以其把握世界的各種方式所構成的豐富多彩的世界圖景。這個世界圖景,在與以往的世界圖景相對比的意義上,是一個以信息爆炸為基礎的世界圖景。就此而言,我們可以說以往的世界圖景是一個“信息有限”的圖景,而網絡所提供的世界圖景則是一個“信息無限”的圖景。在談論人的意識時,馬克思曾經說過,“它不用想象某種真實的東西而能夠真實地想象某種東西”[1]。那么,在談論網絡時,我們也可以作出這樣的評論,“它不用創造某種真實的東西而能夠真實地創造某種東西”,即它能夠為我們真實地提供關于“世界”的各種信息,為我們構成一個“全息化”的“世界圖景”。
互聯網和多媒體為我們提供的世界圖景,不僅僅是全息化的,而且是自主化的,即主體對于互聯網和多媒體所提供的世界圖景具有充分的選擇性。互聯網和多媒體的突出特點,是它的非線性和多維互補性。網絡上的世界圖景是多元性的、動態性的、過程性的。它把人類歷時態的認識成果“同時態”地展現給人們,它又把人類以多種方式(如常識、宗教、藝術、科學、哲學等等)把握世界的認識成果以一種方式(網上世界)展現給人們,它還把人們對世界的多個層次的認識以一個平臺的方式展現給人們。它打破了時空、層次和方式的傳統界限,在網上實現了時空、層次和方式的非線性聯系。對于這個非線性的、多元互補的世界圖景,每個電腦終端的操作主體,都具有充分的選擇性。人們在自己所選擇的世界圖景中從事某種特定的工作、應對某種特定的事物、享受某種特定的生活,同時,又在這個多元互補的世界圖景中不斷校正、充實、更新自己對“世界”的理解。
互聯網和多媒體所提供的全息化的、非線性的世界圖景,不僅僅是使人們占有了空前巨大的信息,并對信息具有充分的選擇性,最重要的是在于,人們在互聯網和多媒體的世界圖景中,獲得的是一個“創意”性的世界圖景,即是主—客互動的世界圖景。在談到人的認識時,列寧曾經指出,“人給自己構成世界的客觀圖畫”[2]。這就是說,人的認識并不僅僅是反映世界,而且依據人對世界的要求而創造人的世界圖景。但是,這種觀念中所形成的“人給自己構成”的“世界的客觀圖畫”,或者是以“觀念”的形式構成的,或者是以某種特定的文化形式(如科學意義上“藍圖”、文學意義上的“形象”等等)構成的,總是表現為主—客二元對立的形式,即:一方面是反映的“客觀圖畫”,另一方面是創造的“客觀圖畫”,這兩個“客觀圖畫”是對立的。然而,人們在互聯網和多媒體上所獲得的世界圖景,則是主—客互動的產物,即:一方面是網絡所提供的巨大的全球知識庫,另一方面則是搜索、選擇、處理信息的電腦終端的操作主體。主體依據自己的特定的需要(認知的、價值的或審美的需要)和特定的“邏輯”(理性的或直覺的邏輯)而創造性地重組各種信息,從而以創造性的方式“給自己構成世界的客觀圖畫”。
二、網絡變革人的“認識方式”
網絡不僅以信息爆炸的方式把“全世界的知識都可以聲色俱全地通過電話線或者電纜像自來水一樣廉價和方便地流進你家”,從而為我們提供瞬息萬變的世界圖景,而且從認識對象、認識手段、認識主體的思維方式以及認識活動中的主體間關系等方面,深刻地變革了人的“認識方式”。
著名的英國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曾經引人注目地提出“世界3”理論,即把由人的語言文化構成的“客觀知識”世界與“物理自然”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相并列,突出“客觀知識”在人的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當波普的這個理論在80年代初進入中國的時候,既引起了理論界的關注,也曾受到許多責難,批評波普“抬高”了“客觀知識”在人類的認識中的作用。然而,連波普本人也未必料到的是,自1995年互聯網開始普及以來,作為“客觀知識”的網上的“虛擬世界”成為當代人的最為重要的認識對象:過去講“書海漫游”,現在則講“網上沖浪”。網上的自由瀏覽是具有革命性的。互聯網和多媒體輕而易舉地實現了文字、音響和圖像的立體化的統一,穿越時空地溝通了古人與今人、國人與洋人、現在與未來,“一觸即通”地展現出各門學科的相關知識,的確是實現了人類長期以來的“大千世界,盡收眼底”的夙愿。
關于現代科學的特點,人們曾把它概括為“科學的整體化”與“科學的分支化”的兩種趨向的統一;而關于現代科學的熱點學科,人們則把它概括為“邊緣學科”、“交叉學科”、“橫向學科”和“綜合學科”。在這種關于現代科學的“特點”與“熱點”的概括中,明顯地凸現了現代科學的跨學科的特征,即以“問題”為核心的多種學科交叉、互補、融合的特征。例如,對當代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的“空間科學”、“海洋科學”、“能源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等等“綜合科學”,都是以跨學科的、關乎人類生存發展的重大問題為對象,而不是以傳統的某個學科的對象為認識的對象。互聯網在認識論意義上的革命性,就在于它為這種科學研究對象的革命性變革提供了現實性。它在一個平臺同時態地展現關于某個問題的多學科研究成果,促成人們在對這些成果的創造性重組中拓寬和深化對該問題的認識。在當代,人們對科學的學習,對科學的研究,越來越依賴于互聯網和多媒體所提供給我們的認識對象。
互聯網和多媒體所實現的認識對象和認識方式的變革,也現實地變革了人的思維方式。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倡言以辯證法的思維方式批判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然而,在以經驗的世界圖景為認識對象的傳統認識活動中,卻是不現實的。在人的日常經驗中,認識的對象是給定的、既定的、確定的,人的觀念、概念、思想是與這種給定的對象一一對應的,因而人的經驗常識的思維方式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話”。對于這種被稱之“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恩格斯曾作過這樣的評論:“初看起來,這種思維方式對我們來說似乎是極為可取的,因為它是合乎所謂常識的。然而,常識在它自己的日常活動范圍內雖然是極可尊敬的東西,但它一跨入廣闊的研究領域,就會遇到最驚人的變故”[3]。在這里,恩格斯明確地告訴我們,人們的“思維方式”是同人們的現實生活密不可分的。在日常的經驗生活中,人們所形成的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的思維方式,而在“廣闊的研究領域”,則會使這種思維方式“遇到最驚人的變故”。互聯網和多媒體的普及應用,正是使越來越多的人超越日常的經驗生活,進入“廣闊的研究領域”,從而變革了自己的思維方式。
“網上世界”是一個非線性的、動態性的、過程性的、互補性的世界,它改變了靜止僵化不變的世界圖景,突破了線性因果聯系的思維方式,變革了非此即彼的兩極對立的思維方式。在“網絡”所提供的多學科、多領域、多層次的“參照系”中,人們無法固守自己的某種凝固的見解,而只能是在“激活”這些“背景知識”的過程中,形成關于某個問題的新的理解。“網絡”改變了人的思維方式,也“激活”了人的創造性思維。
在傳統的認識論中,人們總是把人的認識活動理解并描述為一個主—客二元模式,即一方面是認識主體,而另一方面則是認識客體,并以S→R(刺激→反應)模式來解釋認識的本質。近年來,哲學界開始注重把“主體間”關系引進認識論模式,力圖以“主—主”模式沖淡傳統的“主—客”模式。但是,這種“主—主”模式是外在于“主—客”模式的,即只不過是強調在主體認識客體的認識活動中,主體之間的關系占有重要地位和發揮重要作用,而不是(也不可能)把“客體”本身“主體化”。互聯網在認識論意義上的革命性,則在于它實現了“客體”本身的“主體化”,即認識活動的雙方都具有主體性。
從現象上看,互聯網是把電腦終端的“主體”與作為“客體”的“網上世界”聯系在一起,然而,“網上世界”的任何信息,卻都是來自于另外的電腦終端的“主體”。在這個意義上,互聯網所實現的就不是人(主體)與網(客體)的認識關系,而是人(主體)與人(主體)的關系。這種主體之間的關系所構成的主—客關系,就不再是傳統意義上S→R關系,而是一種新型的雙向的互動、互補關系,即一種以互聯網為中介的新型的認識關系。
尤為重要的是,互聯網是由數以萬計、百萬計、千萬計的電腦終端的“主體”之間的互動、互補而構成的認識活動,它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傳遞、創造各種信息,變革著人們的“世界圖景”。2000年5月1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曾以頭條消息宣稱,“目前,中國的上網人數已超過1000萬,而且還以更快的速度發展”。隊伍日益龐大的上網人群,通過互聯網而形成的新的“主體際”關系,由這種“主體際”關系而進行的認識活動,深刻地變革了人的認識方式。
三、網絡變革人的“實踐方式”
列寧曾經簡潔地提出一個公式:“人的實踐=要求(1)和外部現實性(2)”[4]。對于這里所說的“要求”,列寧解釋說,“世界不會滿足人,人決心以自己的行動來改變世界”[4];而對于這里所說的“改變”,列寧則極富啟發性地提出,“人給自己構成世界的客觀圖畫;他的活動改變外部現實,消滅它的規定性(=變更它的這些或那些方面、質),這樣,也就去掉了它的假象、外在性和虛無性的特點,使它成為自在自為地存在著的(=客觀真實的)現實”[4]。
人類的實踐活動是一種目的性活動,即“決心以自己的行動來改變世界”的活動,因此,人必須首先“給自己構成世界的客觀圖畫”,才能夠進行“改變世界”的活動。然而,在傳統的認識方式中,人給自己構成的客觀圖畫,總是受到認識條件的嚴重制約:一是“信息不足”,難以獲得較為全面的信息;二是“信息不快”,難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為全面的信息;三是“信息不活”,難以在給定的較少的信息中進行較為靈活的選擇;四是“信息不廣”,難以實現信息主體之間的及時的廣泛的溝通與交流。互聯網對人的實踐活動的革命性意義,首先就在于它以“網上世界”為人們提供這種“人給自己構成世界的客觀圖畫”,從而使得這個作為目的性要求的“客觀圖畫”獲得充足、快捷、靈活和廣泛的信息。這在實踐活動的“要求”、“目的性”、“人給自己構成世界的客觀圖畫”的環節上,已經在“信息源”的意義上,變革了人的實踐方式。
實踐活動是一個認識與實踐不斷往復的過程,但是,在傳統意義的實踐活動中,認識與實踐是作為兩種不同的活動、兩個不同的過程而交替進行的,即“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交替過程。互聯網的革命性,在于它實現了認識與實踐的內在統一,即真正地實現了認識作為實踐的內在環節而存在。在網上世界,人們不僅以獲取、加工和創造性重組各種信息的方式而形成實踐的“目的”和“要求”,從而把自己的理想直接地對象化為網上的“人給自己構成的客觀圖畫”,而且人們可以在網上及時地、不斷地修正、調整、重組這個“客觀圖畫”,從而達到及時地、不斷地校正實踐活動的目的。
“互聯網”既是人的“目的”取得“外部現實性”的中介(對此人們沒有疑義),又是人的“目的”直接取得“外部現實性”的方式(對此是需要探討的)。后者對人的實踐活動具有直接的革命意義。
毫無疑問,無論是在工業社會還是在信息社會,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高技術產業,都不可能離開以人的肉體器官及其延長(物質工具)為中介而實現的對某種現實存在物的改造。但是,在以計算機、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革命所標志的“第三次產業革命”中,互聯網本身已經成為信息社會的實踐方式。近些年來,互聯網的普及正在使經濟活動中的生產、流通、消費諸環節的運行模式發生深刻變革,出現了洶涌到來的生產革命、流通革命和經營革命。“網上世界”既使人們進入了“虛擬商店”,足不出戶就可以從世界各地選購自己需要的商品,又把生產與消費直接地聯系在一起,使生產與消費更加“匹配”。網絡時代的教育、醫療、娛樂等方式的變革,更使每個人都會真切地體驗到人的存在方式的變革。互聯網與多媒體技術的結合,既實現了信息共享的“遠程教育”,又實現了文字、聲音、圖像結合的“立體化教育”。通過“網上會診”,更是實現了人們渴望的醫療實踐的變革——人類所獲得的全部醫療實踐成果都可以通過“信息高速公路”為每個患者服務。
人的“世界圖景”、“認識方式”和“實踐方式”,已經并繼續在“網絡時代”發生重大變革,從哲學角度對這種變革的世界觀、認識論和價值論意義進行深入的研究,是哲學界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只是一個初步的探討,希望得到專家的指正。
收稿日期:2000-10-25
《求是學刊》哈爾濱34~38B1哲學原理孫玉祥20012001時代的變革,從根本上說是變革人自身的存在方式,因此,我們需要從人的存在方式變革的視角去思考正在到來的“網絡時代”,而不是泛泛地議論“網絡”的正、負兩面效應。具體地說,“網絡”變革了人的世界圖景,認識方式和實踐方式,因而從總體上變革了人自身的存在方式。網絡/網絡時代/人的存在方式network/era of network/existence pattern for man"The Era of Network"and the Change of Human Existence PatternSUN Yu-xiang(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China)The Change of the times is in essence the change of existencepattern of man himself.Therefore,we need to consider the upcoming"era of network"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existence patternrather than superficially discussing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effects of "network".In specificity,"network" changes man's worldoutlook,ways of understanding and ways of practice,which changethe existence pattern for man himself.孫玉祥(1954-),男,吉林省白城市人,現為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文化哲學。 吉林大學 哲學社會學院,長春 130012 作者:《求是學刊》哈爾濱34~38B1哲學原理孫玉祥20012001時代的變革,從根本上說是變革人自身的存在方式,因此,我們需要從人的存在方式變革的視角去思考正在到來的“網絡時代”,而不是泛泛地議論“網絡”的正、負兩面效應。具體地說,“網絡”變革了人的世界圖景,認識方式和實踐方式,因而從總體上變革了人自身的存在方式。網絡/網絡時代/人的存在方式network/era of network/existence pattern for man
網載 2013-09-10 21: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