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比德  ——略論先秦儒家的自然美學思想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先秦時期,是我國古代美學思想發展的初期階段,也是我國自然美學思想發展的起始階段。雖然在此之前,已有了自然審美的朦朧意識,但真正從美學的角度來認識、理解自然,還是應從此時期開始。這一時期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及代表人物孟子、荀子等人的自然審美觀基本代表了先秦時期儒家的自然美學思想,并對后世的自然審美觀念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早在孔子之前,人們對自然美的豐富感受就已經進入到藝術作品之中。《詩經》中千古傳誦的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即生動地表現了人與自然的親切關系。自然在經過人的實踐的“人化”的基礎上,已成為能夠在情感心理上感染人的、具有美的意義的東西了。《詩經》中對各種草木鳥獸的描寫,雖然大多是作為形象的譬喻而出現的,但其中也包含了人們對這些自然物的美的感受的萌芽,《詩經·碩人》一詩對女性形體美的描繪,更是充分地說明人的自然形體本身已成為人們所欣賞的美的對象,不帶有任何神秘的色彩了。
  孔子在《論語》中并沒有明確地談到自然美的問題,但從他所謂“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說法以及與此有關的一些材料中,我們還是可以知道孔子對于自然美的一些看法。
  孔子在《論語·雍也》中有這么一段話: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清人劉寶楠《論語正義》釋之曰:
  知者樂水者,樂謂愛好,言知者性好運其才知以治世,如水流不知已止也。仁者樂山者,言仁者之性好樂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動而萬物生焉。知者動者,言知者常務進,故動。仁者靜者,言仁者本無貪欲,故靜。知者樂者,言知者役用才知,成功得志,故樂也。仁者壽者,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靜,故多壽老也。
  這里,孔子的話本來是從“君子”的人格修養上來說明“知者”與“仁者”所具有的各有側重的品質特征。他認為“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只是為了以此來說明“知者”和“仁者”的不同特征。但在他的這種說法里,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人們的精神品質不同,對自然山水的喜愛也就不同,二是一定的自然對象之所以能引起人們的喜愛,是因為其具有某種和人的精神品質相似的形式結構的緣故。“知者”之所以“樂水”,是因為水具有川流不息的“動”的特點,而“知者不惑”(注:《論語·子罕》。),捷于應對,敏于事功,同樣具有“動”的特點。“仁者”之所以“樂山”,是因為長育萬物的山具有闊大寬厚、巍然不動的“靜”的特點,而“仁者不憂”(注:《論語·子罕》。),寬厚得眾,穩健沉著,同樣具有“靜”的特點。這里,實際上在美學史上第一次揭示了人與自然在廣泛的樣態上有某種內在的同形同構從而可以互相感應交流的關系,這種關系正是審美的一種心理特點。(注:參見李澤厚《中國美學史》第一卷。)孔子在《論語》中還說過:“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注:《論語·為政》。)“歲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注:《論語·子罕》。)等語,同樣是從人的倫理道德觀去看自然現象,把自然現象看作是人的某種精神品質的表現和象征。不論山、水、北斗、松柏抑或是其他自然現象,只要它同人的某種精神品質、情操有同形同構之處,都可能為“君子”所“樂”。這種“樂”顯然不是某種功利上的滿足,而是精神上的感應、共鳴,也就是人對自然美的感受和愉悅,即審美。
  從歷史上看,孔子這種審美觀的產生并不是偶然的,它實際上源于《詩經》中的“比興”。在《詩經》中,我們已能看到不少用自然物來比擬、贊頌人的精神品質的作品。如《詩·衛風·淇奧》: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璋。
  這里以“金”、“錫”比“君子”的純粹美好,以“圭”、“璋”比“君子”溫潤美好的本質。《詩·大雅·卷阿》中的“@①@①@②@②,如圭如璋”,也以“圭”、“璋”比質地純潔美好。這正是劉勰所謂:“金錫以喻明德,圭璋以譬秀民。”(注:《文心雕龍·比興篇》。)其它如《魯頌·bì@③宮》:“泰山巖巖,魯邦所瞻。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至于海邦,淮夷來同;莫不率從,魯侯之功。”《周頌·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孫保之。”《大雅·崧高》:“崧高維岳,駿極于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四國于蕃,四方于宣。”等等,即明確地把“山”與對“仁者”的功績的贊頌聯系起來。再如《唐風·揚之水》:“揚之水,白石鑿鑿。素衣朱@④,從子于沃。既見君子,云何不樂?”《齊風·載驅》:“汶水湯湯,行人彭彭;魯道有蕩,齊子翱翔。”即把對水的描繪同人的歡樂情感表現聯系起來。
  在孔子之后,《尚書大傳》、《韓詩外傳》、《說苑》等著作均對孔子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作了更為具體的闡釋。如《尚書大傳》卷六記載:
  子張曰:“仁者何樂于山也?”孔子曰:“夫山者,@⑤然高,@⑤然高,則何樂焉?夫山,草木生焉,財用殖焉,生財用而無私為,四方皆伐焉,每無私予焉。出云雨以通乎天地之間,陰陽和合,雨露之澤,萬物以成,百姓以饗。此仁之樂于山者也。”
  劉寶楠《論語正義》云:“此注言樂如山者,言仁者愿比德于山,故樂山也。”即是說,“山”在孔子看來具有與“仁者”的美德相類似的特征,故“仁者樂山”。至于“知者樂水”,《韓詩外傳》卷三云:
  問者曰:“夫知者何以樂于水也?”曰:“夫水者,緣理而行,不遺小間,似有知者;動而下之,似有禮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歷險致遠,卒成不毀,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國家以寧,萬事以平,品物以正。此知者所以樂于水也。”
  又,《說苑·雜言篇》:
  子貢問曰:“君子見大水必觀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義;淺者流行,深者不測,似知;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綿弱而微達,似察;受惡不讓,似包蒙;不清以入,鮮潔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萬折必東,似意。是以君子見大水,觀焉爾也。”
  在孔子看來,“知者”、“君子”見大水一定要觀賞一番而得到美的享受,就在于“水”具有與“知者”、“君子”相“比德”的特征,即有“似德”、“似仁”、“似義”、“似知”、“似勇”、“似察”、“似禮”、“似善化”、“似正”、“似度”、“似意”等等美好的特征。
  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沒有專門談到自然美的問題,他在繼承孔子“比德”的自然審美觀時,對孔子的思想又有了一些新的發揮。《孟子·離婁章句下》載:
  徐子曰:“仲尼亟稱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茍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孔子在觀察水時,意在比附人的精神品質,把水的自然態勢看作是人的精神品質的表現和象征,而孟子的解釋則是從自然規律中聯想到社會現象,從而悟出哲理。孟子分析了客觀存在的河水和雨水。由于河水有本有源,可以滔滔不絕地奔流,注滿沿途的溝坎洼地后,不分晝夜直歸大海,而雨水則不同,雨季之時,雨水也能使溝塘充盈,可是因為無源無本,雨季之后用不了多久即會干涸。這就是有“本”之水“源遠流長”的道理。孟子認為孔子屢次贊頌水的原因就在于一個“本”字,這比上述諸書的闡釋更進了一層,且更為生動、深刻。從自然現象中悟出社會哲理,后來逐漸成為一種傳統(如“水滴石穿”等等),實與孟子的如此倡導分不開。
  荀子可說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總結孔子等人美學思想的基礎上,繼承了孔子以山水比喻道德、品質的思想。《荀子·宥坐》篇載孔子論“君子”何以觀水時說:
  夫水,大偏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guāng@⑥guāng@⑥乎不@⑦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
  這實際上正是對孔子以山水比德思想的闡發。在《荀子·法行》篇中還記載了孔子在回答子貢為什么“貴玉”而“輕珉”時的一段話:
  子貢問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貴玉而賤珉者,何也?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惡!賜,是何言也?夫君子豈多而賤之,少而貴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溫潤而澤,仁也;栗而理,知也,堅剛而不屈,義也;廉而不劌,行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并見,情也;扣之,其聲清揚而遠聞,其止輟然,辭也。故雖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詩曰:‘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此之謂也。”
  這一段借孔子之口說的話,其實正反映了荀子的思想。在荀子的思想中,極為強調人的后天教育和個性修養。荀子不同意孟子人性本善之說,認為人性本惡,必須通過后天的教育才能完善人格之美,而后天的修養主要是靠學習儒家的經典如《詩》、《書》、《禮》、《樂》、《春秋》等。這些經典中的某些精神,可以從大自然中某些景物的性質中得到類比、啟發,人們可從這些自然景物中獲得感應,觀照自我,從而凈化情操,受到教育。
  以孔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自然美學思想,在對自然界的認識中著眼于從中體察社會和人生的哲理,認為在千變萬化的自然現象中總是可以找到某些與社會規律相象的東西的。例如在冬季萬木凋零之時,松柏依然保持著青翠的風韻,從此中可以讓人想到那些不隨波逐流,在俗世中保持高尚節操的人。當孔子在說“歲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的時候,已經不僅僅是在描述一種自然現象,而是在以人類的道德觀念附會于自然現象,把“松柏”擬人化了。從審美角度看,孔子所欣賞的不是松柏的外在形態,而是蘊涵于其中的內在精神品格,審美的重點已不在其形貌,而在于對事物的本質反映,因而這里的審美結果已不是視覺或聽覺上的愉悅和滿足,而是精神上的感應與共鳴、思想上的凈化與升華。這種美學思想及其表現手法,在中國古代文學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屈原的《離騷》正是“引類取譬,故善鳥香草,以譬忠貞;惡禽臭物,以讒佞;靈修美人,以比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虬龍鸞鳳,以托君子;飄風云霓,以為小人”(注:王逸:《離騷章句序》。)。后代的文學作品中以菊比幽人,以梅比烈士,以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比品質高潔、不同流合污、隨俗浮沉的人。周敦頤《愛蓮說》中說:“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這些作品,可以說都是導源于“比德”這一審美思想。
  先秦儒家以山水比德的自然美學思想,在一種簡單樸素的形式下向我們揭示了有關自然美的一個極為重要的事實,那就是人所欣賞的自然,并不是同人無關的自然,而是同人的精神生活、人的內在情感要求密切聯系在一起的自然。從《詩經》開始,中國古代把人的精神品質同自然現象相聯系,并從這種聯系中感受到自然的美,這是人類對自然的審美意識的一個重大發展,是對自然與人之間有某種內在對應關系的發現。這正是對自然美的意識產生的重要標志。中華民族在對自然美的欣賞上,幾千年來經常把自然的美和人的精神道德情操相聯系,著重于把握自然美所具有的人的精神的意義,從而充滿著社會色彩,極富于人情味,具有實踐理性精神,既很少有自然崇拜的神秘色彩,也很少把自然貶低到僅供感官享樂的地步。(注:參見李澤厚《中國美學史》第一卷。)就次而言,不能不說與孔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自然美學的思想有很大關系。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偶的右半部右加頁。
    @②原字為印去左部的一橫。
    @③原字為門內加必。
    @④原字為補的左部右加暴。
    @⑤原字為豈下加心。
    @⑥原字為江的左部右加光。
    @⑦原字為江的左部右加屈。
  
  
  
貴州大學學報:社科版貴陽18~21B7美學沈茜19991999作者單位:貴陽,貴州大學旅游系;郵編:550025 作者:貴州大學學報:社科版貴陽18~21B7美學沈茜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19:41

[新一篇] 少數民族審美文化資源與當代中國美學的建構

[舊一篇] 嵇康、阮籍的人生理想及其美學意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