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地區經濟一體化的前景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區域經濟一體化并非新生事物,它作為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國際經濟領域內一個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原有的區域性安排正在恢復活力,并吸收新的成員國;新的地區組合也在逐步醞釀形成。區域主義的復活,尤其從烏拉圭多邊貿易談判難以達成協議來看,世界貿易制度有向區域貿易集團格局轉化的趨勢,從而形成以歐洲共同體、美國和日本為中心的三大區域集團,其中歐洲和北美已經形成了正式的貿易集團,如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這兩大貿易集團各占約30%的世界國內生產總值,還占有世界進口總值的65%和近50%的發展中國家出口額。日本和充滿活力的亞洲經濟約占18%的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盡管日本是亞太地區唯一的高度發達的工業強國,它卻不是任何區域安排的成員。與歐洲和北美相比,亞洲的優惠貿易安排一直不是重要的因素,但整個80年代亞洲國家區域內部貿易量仍快于歐共體和北美地區的增長。
      一、東亞經濟的飛速發展奠定了一體化的基礎
  在國家集團之間實行區域一體化,可以推動跨地區的貿易增長,從而增進區域利益,但這種潛力受到有關國家經濟特點和基本條件的限制。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發展中國家的區域經濟安排比發展國家區域貿易的內部擴張潛力要小。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能從中獲益最多的是資源稟賦和生產結構的巨大差異,而這只有在單邊和多邊貿易自由化的環境中才能最好地推行。東亞地區除日本外的國家基本上都屬發展中國家,但近30多年以來,東亞地區各國的經濟迅猛發展,并在逐步向工業國邁進。隨著工業化程度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同產業內部的貿易機會也在增加,而且各國的經濟也會越來越開放,最終會形成一個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從而保證各國之間經濟意義上的貿易利益擴展并逐步向一體化邁進。
  東亞經濟的飛速發展,引起了世界銀行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極大關注,先后組織一些經濟學家對東亞的國家和地區進行調研,試圖深入了解其工業發展戰略,總結成功的經驗。選擇調查的地區為: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臺灣和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并將這些國家和地區統稱為高成就的亞洲經濟區( HPAES, High  Performing Asian Economies)。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其他地區也有經濟增長高峰期,但沒有象HPAES那樣持續30 多年平均增長速度一直居世界前列。在1965~1990年間其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遞增5.6%, 遠遠高于同期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1.8%以及非洲的0.2%。
  進入90年代以來,東亞地區也一直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和最活躍的地區,而中國又是其中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1993年10月德國內閣在制定的《新亞洲政策方案》中稱:“世界未來新的市場在東亞,而中國又是該地區最重要的市場。”該項研究按照1980~1993年的經濟指標對中國、東亞和世界經濟增長的貿易規模進行了測算分析。結果表明,即使中國調低經濟增長速度,到2020年,中國的經濟規模也會居亞洲之首,占東亞總的經濟規模將從1993年的8.93%提高到24.15%, 并發展成為區內第1位的進口國,這將極大地推動和促進東亞經濟與貿易的發展。
  另據世界銀行和其他國際經濟組織的分析,在充分考慮現實及未來各種因素的基礎上,對1993~2000年和2000~2020年的世界及東亞地區的經濟增長進行了較系統的階段性分析和預測。其結論是:1.東亞的經濟增長到2000年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4.5個百分點;2.整個東亞地區的貿易依存度將由1993年的36%提高到2000年的47.8 %和2020 年的61.8%,貿易在該地區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在貿易強勁增長的推動下,東亞將發展成為世界多極經濟格局中最重要的一極。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各國為了從資源稟賦和生產結構的巨大差異中獲取最大的利益,必然會推動區域內貿易自由化,開放貿易體制,最終會加速東亞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二、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特點
  東亞國家和地區按各自要素稟賦、科技發展和工業化水平可以大致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日本,擁有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和完備的工業生產體系,在技術密集和知識密集型產業方面有極大的優勢;二是亞洲四小龍,擁有中等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三是中國和東盟國家,擁有自然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
  這三個層次體現了東亞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也就必然會造成不同國家在一體化中的地位、作用和影響不同。作為超一流的經濟強國日本,其國民生產總值比該地區所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總和還要多上數倍,所以日本必然會以豐富的資本和先進的技術,承担資本供給和產品創新的責任,充當經濟合作的“領頭雁”。
  日本做為東亞經濟合作的“雁行模式”的“雁首”,主要是靠產業轉移來帶動“雁隊”的經濟向前發展。即一些成熟產業先從日本轉移到“四小”,再從“四小”轉移到東盟和中國等比較落后的國家。過去的60~70年代實現了紡織工業的轉移,80年代以來正在進行家電工業和化學工業的轉移,汽車工業的轉移也已經開始。產業轉移的途徑,一是通過樂于接受這些產業的當地企業,二是通過日本的跨國公司。在80年代中期日元大幅度升值后,日本的跨國公司對東亞的投資迅速上升。1993年日本對亞洲直接投資額達73億美元,比1986年的23億美元增長兩倍以上。大批日本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部分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隨著日本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對外直接投資的擴大而轉移到東亞的發展中國家。與此同時,這些國家也進一步放寬對外資的限制,積極鼓勵外資進入,加快了區域內生產合作事業的發展。生產合作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產業內分工深化,又推動了東亞內部貿易的發展,從而也推動了東亞區域一體化的進程。
  由此可見,在一體化的經濟合作方式上,必然會形成一種垂直分工的模式,這有別于歐洲共同體和北美自由貿易區。東亞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決定了一體化只能以大的跨國公司(主要是日本公司)企業內國際垂直分工為基礎,靠產業轉移來實現多國間的密切經濟合作。這是東亞區域一體化的特色之一;另外,東亞各國經濟的差異性還決定了地區經濟合作的多樣性、漸進性和不平衡性,并由此形成許多“局部經濟圈”。
  所謂“局部經濟圈”,是指一些國家和地區由于地理上相鄰、文化上接近和經濟發展水平差不多,而形成以地主經濟為主體,以市場機制為基礎,以民間企業為主導的跨國跨地區經濟合作區。其實質是通過區內各方資金、商品和人員的相互交流以及在產業、貿易和投資等領域的相互協調和開放,形成統一的地方市場,從而使局部地區的經濟交流和產業循環系統化和體制化。
  目前東亞的“局部經濟圈”主要有環日本海經濟圈,環黃渤海經濟圈、華南經濟圈和新柔廖成長三角等。這些經濟圈多系自然形成,沒有特定的組織機構;盡管有些是政府間協議的產物,但其實際運行也是以民間企業的經濟活動為主。這種松散性就決定了它具有鮮明的開放性,其資金引進、對外貿易和產業、技術等領域的交流,都面向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并不局限于本經濟圈內;另外,各經濟圈還都具有明顯的擴展性,它們之間有一種逐步交叉和相融的趨勢,這種趨勢的進一步發展,就是整個東亞地區經濟的一體化。
  現在我們可以看出一體化進程的發展特點。首先是經濟上有互補性、文化上有相近性或一致性和地理上比較鄰近的國家和地區形成一種開放的“局部經濟圈”,在這些經濟圈內進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的同時,積極拓展經濟圈之間的經濟交流,形成相互街接和融合之勢,最終實現地區一體化。
      三、中國在東亞經濟一體化中的作用
  中國是東亞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實施對外開放政策以來,與區域內各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貿易關系取得了驚人的發展。自1991年以來,中國與東亞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額占全部對外貿易額的比重一直都在60%以上,說明中國對外經濟關系的重心是在東亞,這將為今后與區域內各國家地區的進一步全面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過去15年以來,中國經濟以年均9%的速度增長,相當于每8年翻一番,預計到本世紀末,仍可保持8~9%的增長速度,比世界平均增長速度高出2~3倍。亞洲開發銀行認為中國將成為90年代亞洲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不僅有利于中國人民,也有利于亞太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更有利于推動東亞經濟的一體化。
  首先,中國的巨大市場將成為推動亞太各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有力因素。1994年中國進口額達115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2%,已經成為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重要出口市場。中國政府預計從1994~2000年,進口額累計將達1萬億美元, 這對于中國對外經貿關系的重點——東亞地區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將有力地推動該地區的經濟增長。 據1994年6月發表的《太平洋經濟展望》年度報告說, 太平洋地區經濟之所以發展良好,是由于中國自身已成為本地區一個重要的“發動機”。該報告還說,在過去兩年里,中國每年進口增長25%以上,尤其是從太平洋地區進口的份額獲得更快增長,與中國大陸經濟關系密切的香港和臺灣,以及韓國、日本甚至美國都感到中國是一個增長非常快的市場,它們正日益依賴中國的經濟發展。
  其次,中國的經濟發展為世界各國尤其是東亞地區提供了巨大的投資場所,截止到1995年6月,累計批準外商投資項目近20萬個, 實際利用外資超過1500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資金來自東亞,僅港臺資金就占了8成以上。但與中國龐大的建設規模相比,這點外資卻還不夠。 據預計,到本世紀末,僅中國基礎建設一項,就有400 個大中型交通運輸建設項目,總耗資將達7000億人民幣。此外,制造業和服務業等部門都有極廣闊的領域供外商投資。
  另外,大陸、臺灣和香港經貿關系的日益密切,中華經濟圈的形成和發展,會對東亞地區經濟一體化起帶動作用。
  前面提到過,港臺資金占了中國吸引外資的8成。 隨著這些資金的注入,大陸與臺灣和香港乃至澳門的經貿關系也越來越緊密。尤其是毗鄰港澳地區的廣東省實際利用外資占全國利用外資總額的1/3, 奧港間的經濟關系更是達到“前店后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大陸與臺灣之間雖然沒有實現“三通”,但近年來兩岸間的間接貿易額和臺商對大陸的間接投資額卻已相當可觀。1992年,臺灣在大陸設立的企業已多達2000家,僅此一年中的投資額就達38億美元,超過過去10年臺灣在大陸投資的總額。
  隨著1997年香港回歸大陸日期的臨近,海南經濟特區的建設和以上海浦東開發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建設,中國東南部事實上正在進行著經濟的一體化。這對于整個東亞地區的一體化進程來講,將是一個典范。
      四、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存在的問題和進展情況
  東亞各國無論從地理上,還是從文化背景和歷史發展上,情況都要比歐洲和北美復雜得多,這就決定了在其一體化過程中必然會存在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東亞缺乏象歐洲和北美那樣的一個經濟合作氛圍。一方面是由于歷史的原因,一些曾受過日本侵略的國家和地區對日本懷有戒心,担心在一體化的經濟中,重新受到日本的控制。有人甚至認為,日本雖然在二戰中戰敗了,但現在它正在用經濟手段而非軍事手段繼續著那場“戰爭”,并且在“戰爭”中逐步占據了優勢地位;而東亞經濟的一體化會使日本借用經濟手段來控制各國的“大東亞共榮圈”變為現實。另一方面,各國在社會制度、種族、宗教、語言、習俗等方面差異懸殊并且時有紛爭。這種紛爭不僅深刻存在于不同社會制度之間,而且也廣泛存在于同屬資本主義體系的國家之間。而所有這些差異都是長時間的社會發展形成的,根深蒂固,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消除。所以,從長遠來看,東亞經濟的一體化,不會象歐美那樣緊密融合,只能是一種比較松散的結構。
  其次,東亞地區除日本和“四小龍”外,大都是比較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在推動經濟發展過程中又皆采取出口導向型或外向型戰略,經濟結構同質性甚高,比較優勢區別不明顯,造成相互之間競爭性強,有礙于一體化的進展。如在吸引外資和占領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勞動密集型市場方面,中國和東盟(除新加坡外)之間的競爭就非常激烈。
  另外,還有地理上的分散以及美國在東亞經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問題。所有這些,都決定了東亞地區經濟合作的復雜性、開放性、漸進性和多層次性的特征。盡管東亞地區經濟合作障礙眾多,步伐緩慢,還是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1990年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提出建立“東亞經濟集團”的設想(后改為“東亞經濟核心論壇”)。該設想的本質就是一個東亞經濟一體化的問題,具有合理性和積極意義。它適應了當代世界經濟區域化、集團化的潮流,有利于維護東亞國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利益。但由于該設想的成員均屬東亞國家和地區,美國被排除在外,故遭到美國的強烈反對。1993年7月,東盟外長會議經過協商, 一致同意建立“東亞經濟核心論壇”;這次美國的反映比較謹慎,沒有像最初那樣持強烈反對態度。
  中國對東亞經濟合作組織一直持理解和支持的態度。1993年6 月馬哈蒂爾總理訪華時重提東亞經濟一體化的問題,李鵬總理再次表示中國“支持馬來西亞提出的成立東亞經濟會議的設想,愿意和馬來西亞和其他國家一道,為促進本區域的經濟合作做出努力。”
  綜上所述,東亞地區經濟一體化根據其獨特的自然歷史條件,只能是一種比較松散的,磋商性的和比較開放的非制度性一體化,可以讓東亞國家在其中交流看法、增進友誼、加強合作;而不會像歐洲和北美那樣實行完全的自由貿易,甚至在政治上都統一立場。
            (作者單位:中國工商銀行信托投資公司)
                    (責任編輯:楊 泉)*
  
  
  
財經問題研究大連55-57F8國際經濟譚向東19961996 作者:財經問題研究大連55-57F8國際經濟譚向東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1:25:42

[新一篇] 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前景與問題

[舊一篇] 東亞經濟的活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