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教科研中心 范瑞祥)
在歷史高考中,中國古代史約占25%,也就是滿分150分中約占38分。加強對能力的考查,是歷史高考的改革方向,而加強對能力的考查是通過對知識的考查來實現的。所以,在復習中國古代史時,要做到知識和能力并重。我們應該依據《考試說明》規定的能力要求和考查的知識范圍進行復習。
中國古代史從距今170萬年的元謀人開始,到1840年鴉片戰爭前夕為止,包括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
我國的原始社會,從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開始,到公元前21世紀夏朝建立前夕。我國原始社會的歷史,分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時期,而氏族公社又分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元謀人、藍田人和北京人過著原始人群的生活,山頂洞人開始過著氏族公社的生活,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處在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階段,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處于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傳說中的堯、舜、禹時期,正是我國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時期。
例1.1995年第21題
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共同之處有
A.按血統關系組成
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C.過著定居生活
D.婦女掌握統治權力
這道題旨在考查對原始社會性質的理解。由于原始社會生產力極度低下,生產資料為公有,氏族成員共同勞動,共同消費,平等地生活,沒有貴賤之分,沒有階級區別,沒有統治與被統治區別。所以,只有從生產力觀點分析,才能真正掌握原始社會的性質。
我國的奴隸社會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建立開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時期為止。夏朝是我國進入奴隸社會時期;商朝是我國奴隸社會的發展時期;西周是我國奴隸社會的鼎盛時期;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瓦解時期。井田制是貫穿奴隸社會的一條線索。從商朝的甲骨文證明商朝已有井田制;西周井田制盛行;春秋時期,由于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開始,標志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而井田制的瓦解,又標志著奴隸社會的逐步瓦解。
例2.1996年第2題
周初實行分封制是為了
A.建立軍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貴族的權力
C.排斥異姓諸侯,團結同姓諸侯
D.鞏固奴隸制國家政權
由于井田制是奴隸社會的經濟基礎,它是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朝一切土地屬于周王所有;奴隸主貴族強迫奴隸集體耕種;奴隸主剝奪奴隸的勞動成果。這道題反映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周王為了鞏固奴隸制國家,在政治上實行了分封制,周王把掌握的土地,分封給諸侯臣下,但臣下只有世代享用權,不得轉讓和自由買賣,還要交納一定貢賦,諸侯要服從周王的命令,要派兵隨從周王作戰。
我國封建社會從公元前475年戰國時期開始,到1840年鴉片戰爭前夕為止。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封建社會的國家。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是歷史高考的重點,也是歷史復習的重點。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分為五個階段,重點要掌握每個階段的歷史時代特點。戰國、秦、漢是封建社會的形成和初步發展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封建國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時期;隋、唐是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遼、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的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的繼續發展時期;明、清(鴉片戰爭前夕)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時期。在復習過程中,應從每個朝代的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和科技文化五個方面去掌握。如果運用表格進行復習效果更好。
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繁榮(581-907年)
(附圖
)
歷史高考命題組從另一角度對能力表述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為記憶能力;第二個層次為理解能力;第三個層次為觀點。1996年第48題在評分標準中明確規定:在回答18、19世紀經濟發展時,只答出資本主義發展而未提工業革命的,減1分。所以,在中國古代史復習中要重視觀點的滲透。滲透的意思,不是穿靴戴帽,更不是貼標簽,而是根據題意,做到史論結合,就是結合史實進行分析和評價。那么,在中國古代史復習中,應該如何做到史論結合,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政治史的復習
1.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它產生于一定的經濟基礎,又為經濟基礎服務,給予經濟基礎以巨大影響。
例4.1995年第1題
《史記·商君列傳》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這主要是因為商鞅變法
A.允許工商者入仕為官
B.準許土地自由買賣
C.承認土地歸私人所有
D.規定按軍功授爵賜田
這道題反映了春秋時期,隨著井田制的破壞,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逐漸為封建的土地私有制所代替。貴族、將士、大商人成為新興地主,他們要求廢除奴隸主貴族的特權,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專政。商鞅變法的廢井田、開阡陌;廢除特權、獎勵耕戰;建立縣制的措施,都是代表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打擊了奴隸主階級的統治。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奴隸制度廢除了,新的封建制度在秦國確立。秦國的封建制度的確立,又推動了封建經濟發展,終于使秦國逐漸成為七個諸侯國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2.任何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推動歷史發展的就應該肯定,阻礙歷史發展的就應該否定。
歷史上的奴隸主階級、封建地主階級,在他們取得統治權力以前和取得統治權力以后的一段時間內是先進的。例如,王位世襲代替禪讓制;“文景之治”、“光武中興”、“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是我國封建社會時期比較清明的統治。
例5.試評價康熙帝。
這道題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1)康熙帝是杰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
(2)康熙帝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做出了貢獻。
①1683年,康熙帝派軍隊進入臺灣。第二年,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促進了臺灣的開發,鞏固了祖國的海防。
②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兩次派兵打敗了侵占我國雅克薩的沙俄軍隊。1689年,與俄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明確劃分了中俄兩國東段的邊界,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③康熙帝于1690年和1696年,在烏蘭布通和昭莫多,大敗準噶爾貴族噶爾丹的軍隊,挫敗了沙俄利用準噶爾貴族分裂我國西北領土的陰謀。從此,清朝重新控制了漠北蒙古。
④康熙帝賜予西藏喇嘛教首領五世班禪以“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還規定了以后歷世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權冊封的制度,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
(3)康熙帝調整統治政策:1669年,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歸現在耕種的人所有。從康熙帝統治的中期起,農業生產逐步恢復和發展起來。
(4)康熙帝大興文字獄,嚴酷壓制知識分子的反清思想。在清政府的文化專制主義統治下,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
3.在歷史進程中,出現過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和五代十國時期及兩宋時期兩次大分裂,也出現過秦、西晉、隋、元四次大統一時期。
4.從發展的觀點去觀察歷史。
歷史過程是動態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把歷史事件、人物、觀點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和評價。我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是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內容,它有一個發展過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主要內涵是:把地方權力集中到中央,又把中央的權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1)秦朝建立: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獨攬國家政治、經濟、軍事大權;中央設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絕對聽命于皇帝;地方推行郡縣制;加強思想統治,焚書坑儒。
(2)西漢鞏固:漢景帝削藩,平定“七國之亂”,加強了中央對王國的控制;武帝頒推恩令,削奪王侯爵位,解除王國對中央的威脅;采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
(3)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的創立。
(4)北宋加強:用“杯酒釋兵權”手段解除朝中大將和地方節度使兵權;派文臣做知州掌地方政事;派轉運使管理財政;編建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
(5)元朝繼續發展:施行行省制度,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
(6)明清空前強化:明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地方廢行省,設三司;設廠衛特務機構;實行八股取士的科舉制。清增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
5.關于農民起義。
(1)我國農民起義的原因可歸納為:政治腐敗;土地高度集中;賦稅過重;災害嚴重。但秦末、隋末農民起義發生的原因主要是暴政。
(2)我國農民起義共同點,就是沉重打擊了地主階級,推動歷史前進。但每次起義打擊地主階級的程度不同。第一類是推翻了地主階級的政權(如秦末起義、綠林赤眉起義、隋末起義和明末起義);第二類是瓦解了當時中央政權(如黃巾起義、唐末起義)。
二、經濟史的復習
1.人們的經濟活動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是人們生存的依據。工具是衡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標志。例如我國原始社會工具以石器為主,奴隸社會工具以銅器為主,封建社會以鐵器為主。
2.西漢、唐朝和明朝經濟發展的原因是:農民戰爭推翻或動搖了前期的統治,沉重打擊了地主階級;新的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勞動人民長期的辛勤勞動。
3.復習我國古代經濟史,應從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包括對外貿易)去考慮。農業又可以從農具和水利灌溉工具的改革、水利工程的興建、農作物的品種及其播種區域的擴大等方面去掌握。手工業可以從冶煉業(青銅和冶鐵)、紡織業(麻、絲、棉)、瓷器業、造船業、造紙業去掌握。商業和城市可以從商品的增多、城市的繁榮、著名外貿港口和貨幣去掌握。
4.我國經濟重心發展的方向是由西往東,由北向南。
例6.我國江南經濟是如何趕上并超過北方的?
這道題可以從八個方面進行闡述。
(1)春秋戰國時期,南方的楚、吳、越等強國,經濟開始發展。
(2)秦朝統一后,中原的鐵器傳到珠江流域,南方越族地區經濟有所發展。
(3)西漢時,牛耕、馬耕在長江流域廣泛推廣。
(4)東漢末年,北方軍閥混戰,農民大量南遷,帶去先進的耕作技術,與南方人民共同開發江南。
(5)東晉南朝時,江南得到進一步開發。
(6)隋唐時期,大運河的開鑿,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唐朝時,南方越州的瓷器,已聞名于全國。
(7)五代十國時,吳越等國重視興修水利,杭州等地絲織業發達,杭州、廣州等地商業繁榮。
(8)宋朝時,江南和兩廣地區種上了北方的粟、麥、黍、豆。南方開辟了很多茶園。景德鎮成為著名瓷都。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稻米產量占全國重要地位。棉花的種植進一步推廣,棉紡織業發展。造船業進步。泉州、廣州和明州是著名的海外貿易港口。總之,宋朝時,江南的經濟趕上并超過了北方。
5.關于資本主義萌芽問題,這是經濟史復習中的難點。
商品經濟的發展是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條件。明朝中后期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在商品經濟繁榮的江南蘇州一些地方,其萌芽的標志是手工工場的出現。“機戶出資,機工出力”就是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這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清朝前期,資本主義萌芽有所發展,表現為:地區擴大到江南和廣東;手工業部門比明朝增多;手工工場規模擴大。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例7.1996年第31題
清朝前期,封建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具體表現在
A.農民受到殘酷剝削,購買力極低
B.地主商人投資于土地,手工業生產資金短缺
C.科學技術不發達,手工業品質低價高
D.各級政府對手工業生產限制重重
ABD是清朝前期,封建制度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具體表現。
三、民族史的復習
1.我國是一個歷史上長期形成的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的統一國家。從遠古時候起,我國各族人民就勞動、生息在祖國的遼闊土地上,共同開拓了祖國的疆域,發展了祖國的經濟,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結成了偉大的中華民族。
2.在歷史上曾有西漢、唐朝、清初三次民族關系大發展和三國、兩晉、南北朝及遼、宋、夏、金、元時期兩次民族大融合。這是民族史復習的重點。
3.各族人民友好關系是主流。例如西漢和唐朝的“和親”政策;1771年,清乾隆帝親自接見回歸祖國的土爾扈特部首領渥巴錫。
4.各族人民經濟上互通有無、平等互利。秦統一南方越族地區后,中原的鐵器傳到珠江流域,促進了當地生產的發展。西漢時期,通過“絲綢之路”,西域的葡萄、苜蓿、胡蘿卜等傳入內地。西域也從內地得到絲織品和鐵器,并學會制造鐵器和鑿井技術。三國時期對東南、西南地區進行開發。宋元時期,黃道婆學習和傳授了黎族人民的棉紡技術。宋遼、宋夏邊境上設立榷場,明朝時與韃靼在邊境開互市等。
5.契丹、黨項、女真族、鮮卑族、氐族等在黃河流域建立了政權。蒙古族和滿族都建立過統一的全國政權。
6.各民族都有本身歷史的發展變化。其中一類是直到今天仍存在的民族。如維吾爾族、彝族、白族、藏族、蒙古族、羌族。一類是歷史上曾存在過,但今天已不再存在的民族,如月氏、匈奴、鮮卑、羯、氐、突厥。一類是古代原來沒有,后來逐漸形成的民族,如回族。
7.正確對待民族戰爭和民族英雄。民族戰爭按其性質來說都是中國領土內部的互相斗爭,是“兄弟鬩墻,家里打架”,只有正義戰爭與非正義戰爭之分,不能用侵略與反侵略等詞語。民族英雄主要是指反抗外來侵略的英雄人物,如領導抗倭斗爭的戚繼光,收復臺灣的鄭成功。而岳飛、文天祥不能使用民族英雄的稱號。
例8.閱讀《貞觀政要》中的一段史料:
貞觀四年,有司上言:“林邑國蠻,表疏不順(奏章里的言辭不恭順)請發兵討擊。”太宗曰:“兵者,兇器,不得已而用之。故漢光武云:‘每一發兵,不覺頭須為白。’自古以來窮兵極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堅自恃兵強,欲必吞晉室,興兵百萬,一舉擊亡。隋主亦必欲取高麗,頻年勞役,人不勝怨,遂死于匹夫之手。至如頡利,往歲數來侵我國家,部落疲于征役,遂至滅亡。朕今見此,豈得輒即發兵?但經歷山險,士多癉勞,若我兵士疾疫,雖克剪此蠻,亦何所補?言語之間,何足介意!”竟不討之。
請回答:①唐太宗對戰爭持什么態度?所采取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②唐太宗不討林邑的原因是什么?
③你對唐太宗不討林邑的決定作何評價?
這道題要求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去分析和評價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正確答案如下:
①唐太宗認為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進行戰爭。認為“窮兵極武,未有不亡者”。唐太宗采取的是民族和睦政策。
②唐太宗吸取了歷史上苻堅、隋煬帝、頡利可汗因熱衷發動戰爭而導致敗亡的教訓,警惕重蹈前人覆轍。唐太宗認為林邑“表疏不順”,只是言語之間的小事,不必動干戈,如果進攻林邑,面臨著山險、瘴勞、兵士疾疫等困難,即使攻下林邑,對唐朝也沒有多大益處,所以決定不對林邑討伐。
③唐太宗實行民族和睦政策,不討林邑,避免了一場民族間的戰爭災難,這一決策是英明的。
四、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史的復習
1.我國政治越是穩定,經濟繁榮的時期,對外交往就越頻繁。
漢唐宋元明的統治者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海陸交通發達,國家強盛和經濟文化居世界領先地位,這是對外交往頻繁的共同原因。總之,國家的穩定和繁榮是加強對外交往的基礎。
2.中國古代對外交流形式主要有:政治軍事外交往來;經濟貿易往來;科技文化交流。通過中外交流,增進中外雙方的了解、聯系和友誼,促進中外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與發展。
3.中國古代對外交往是逐步發展的。先是從周圍的朝鮮、日本和東南亞;以后逐漸擴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歐洲、東非和北非。
4.中國古代對外交往,主要是通過四條渠道進行的。即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例如西漢的絲綢之路;官方派遣使節、留學生,例如唐朝時期日本派遣的“遣唐使”;佛教徒和傳教士來實行交往,例如西漢末從印度傳來的佛教;明朝利瑪竇傳來的西方科學文化;戰爭在客觀上也為中外交流創造了條件。
5.中國古代的反侵略戰爭。戚繼光抗倭斗爭;鄭成功收復臺灣;兩次雅克薩之戰。
6.區別一些國家的古今稱法。大食就是今天的阿拉伯;波斯、安息就是今天的伊朗;天竺就是今天的印度。
例9.1992年第4題
唐朝的文化對日本影響很大,當時日本仿照唐朝制度頒布的是
A.租庸調制 B.均田制 C.幕府制 D.節度使制
唐朝文化對日本影響很大,在政治經濟體制方面,日本仿照唐的制度,實行大化改新,改革了行政制度,實行班田制、租庸調制。班田制同于均田制。大化改新標志著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所以,這道題正確答案是A項。
五、文化科技史的復習
1.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隋唐文化是我國封建社會繁榮的體現,明清時期民主思想家的出現和《紅樓夢》的完成,反映了我國封建社會的衰落。
2.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是我國人民的四大發明,也是我國成為世界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四大發明在世界的傳播,對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3.我國善于吸收世界上科技先進成就,從而豐富和推動了我國科技文化的發展。例如唐樂里的高麗樂,印度佛教藝術對中國的影響,《農政全書》介紹了歐洲水利法。
4.凡是課本中提到的“最早”、“第一次”、“首創”等科技文化內容,都應作為復習重點,并按時間順序加以分類整理。例如我國古代領先于世界的天文歷法成就、數學成就和醫學成就,等等。
例10.唐朝和宋元時期,中國先進的科技文化對歐洲產生過什么重要影響?試分析這些影響的國內條件和基礎。
唐朝時,中國造紙、紡織、制瓷等技術經大食傳到歐洲。宋元時三大發明傳入歐洲。活字印刷術改變了歐洲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受高等教育的狀況;羅盤針為歐洲航海家發現美洲和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火藥對歐洲資產階級戰勝封建貴族起了一定作用。
從條件和基礎分析:唐朝時,中國國家統一,經濟文化處于世界先進地位,對外交通發達。宋元時期,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為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經濟基礎;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以及元的統一,都為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創造了政治條件。
總之,復習有法,但無定法,學生應根據自己的情況,在學校老師具體指導下,認真復習中國古代史。
范瑞祥 中學高級教師,曾任西城區教研中心中學歷史教研室主任、北京西城區歷史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北京西城區教育學會理事、北京市歷史教學研究會副秘書長。曾被評為北京西城區先進教師和北京西城區優秀園丁。1985年以來歷任北京市歷史高考閱卷領導小組負責人之一。主編過《高考新動向與應試對策》、《高考復習指導叢書<歷史>》、《高考歷史輔導》等著作,編著有《中國近代科學家》、《中國近代的維新變法》等著作,參與編寫過《歷史高考新題型》、《中學歷史總復習》、中國教育電視臺“復習時間”節目用書《高中歷史》等著作。還先后在《中國考試》等雜志上發表文章多篇。
考試京30-35G32中學歷史教學范瑞祥19971997 作者:考試京30-35G32中學歷史教學范瑞祥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