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管理科學的學科結構與發展重點選擇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管理是指管理者在不斷變化的客觀環境下,設法運用人力、物資、設備、信息等各類資源,來達到預定目標的各種活動和全部過程。管理是生產力中的軟件,只有通過管理才能將勞動者、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這三個要素合理地組織起來,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也只有通過管理才能將科學技術真正轉化為生產力,實現科技與經濟的結合。
  管理既有科學的規律可循,又有藝術的運用之妙。管理科學是研究管理過程中的帶有普遍性的客觀規律的科學,例如嚴密計劃、定量計算、全面評價、優化決策等;但在具體管理活動中除了需要運用管理科學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求管理者發揮隨機應變、周密算計、經驗判斷、當機立斷等能力來具體地解決帶有個性的具體問題。因此,我們既要認識到管理科學的重要性,又要認識到管理科學的局限性。
  管理科學家的職責是探尋管理的科學規律,以幫助管理者更好地達到其目標,但其本身并不一定是優秀的管理者,正如偉大的文學家多半不是文學系的畢業生,而奧林匹克冠軍絕對不是體育科學家。因此,社會各界對管理科學家的期望應當恰如其分,也不應隨便給一些成功的企業家戴上管理科學家的桂冠。
  管理科學的局限性還在于它難以精確地分析和判斷人的行為,特別是一些非理性行為,以及非制度因素的影響;也難以精確地預測環境的變化。因此,管理科學雖然能提供科學的方法和手段,但由于受環境和人的制約,并不能保證管理的成功。何況管理科學家只是支持管理者的決策,并不能代替管理者決策。這一方面是因為管理科學家往往受到知識、經驗、時間、環境等方面的限制,很難保證其研究結論完全正確;另一方面則由于管理者在視野、價值觀、風險性判斷等方面與管理科學家有所不同,不可能也不應該要求管理者完全按照管理科學家的意見進行決策。由此可見,在決策過程中最終還要依靠管理者的智慧、膽識、決心和魄力。
  我國是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哲學、文學與科學技術等方面都有過輝煌的時期,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但由于長期與外部世界聯系不多,特別是清朝在建立全國政權之后,厲行閉關鎖國政策,喪失了吸收西方文藝復興時期以后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與文化(包括管理理論與方法)的機遇。鴉片戰爭之后雖然有了向西方學習的機會,但由于長期的外侮內患,并沒有對西方進行過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特別是在管理科學方面,由于種種原因,長期受到忽視和輕視,直到80年代初才開始將學習西方管理科學和培養管理人員的任務提上日程。
  面臨21世紀的挑戰,發展管理科學更是當務之急。本文擬根據筆者組織領導并從事管理科學研究的點滴體會,對我國管理科學的學科結構及發展重點作一些初步的探討。
      一、中國管理科學的學科結構
   當19 世紀末期管理科學形成獨立學科時, 泰羅(Fredrick W.Taylor)等人強調的是科學管理, 其中心是以科學方法提高勞動生產率來實現雇主的低成本要求與工人的高工資要求之間的平衡。而梅奧(Elton Mayo)等人則著重于研究人的本性和需要,行為的動機,尤其是生產中的人際關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各種管理學派紛紛涌現,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據孔茨(Harold Koontz)的歸納,到1980年時已有11個學派,其中主要有社會系統學派(Barnard C. I. 等人)、 決策理論學派(Simon H.A.等人)、系統管理學派(Johnson R.A.等人)、經驗主義學派(Drucker P.等人)、權變理論學派(Kast F.E.等人)、 管理過程學派(Mooney J.D.等人)、管理科學學派(Buffa E.S.等人)等。 這些學派都有自己的理論系統,但彼此之間也有交叉,例如Kast F.E. 既屬于系統管理學派,又屬于權變理論學派。如果再考慮到歐洲和日本的管理科學家的觀點,可以認為目前國際管理科學界對管理科學的學科結構并未取得比較一致的共識。
  在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直到70年代這一段時期內,管理科學的發展重點在于運用數量分析方法來提高決策的精確度和管理的效率,管理科學幾乎成了系統工程、運籌學的同義語。80年代以來,由于在管理實踐中日益重視社會、經濟與文化等因素和人與組織的作用,以及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促使管理科學研究的重點轉向組織行為和權變理論,更加重視戰略管理, 從而使管理科學由運籌學等狹義的范疇(ManagementScience)擴大至廣義的范疇(Management Sciences)。
  由于管理科學在我國還是一個新興的學科,直到幾年前才被作為獨立的學科門類來對待,再加上管理科學本身又具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叉融合的特點,故我國學術界在其學科范圍和發展重點選擇上也存在著較多的意見分歧。
  筆者在應聘就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主任后,曾提出了中國管理科學“三個基礎,三個層次及三個領域”的學科結構,經過幾年來的實踐與思考,可以認為這一結構大體上符合國際管理科學的發展潮流和我國的實際情況。
  管理科學的三個基礎是數學、經濟學和心理學。
  數學是管理科學中數量分析方法的基礎,最常使用的是統計學(包括數理統計、回歸分析、非參數統計等)、組合數學(主要研究存在性、計數、構造、優化等問題)、數學規劃(包括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整數規劃、動態規劃、目標規劃等)、隨機過程、離散數學及模糊數學等。
  經濟學是管理科學中各類決策的出發點和依歸,最常使用的是理論經濟學(主要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應用經濟學(例如工業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等)及計量經濟學等。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的科學,它是管理科學中研究人際關系、調動人的積極性的依據,最常使用的是工業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及認知心理學等。
  管理科學的三個層次是基礎管理、職能管理和戰略管理。
  基礎管理是管理中帶有共性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術,主要包括管理數學、管理經濟學、管理心理學、管理會計學、管理組織學、管理決策學、管理史學,等等。
  職能管理是將管理基礎與特定的管理職能相結合,例如計劃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生產管理、營銷管理、科技管理、國際貿易管理、公共行政管理,等等。
  戰略管理包括戰略的制定和實施,它不但要以管理基礎和職能管理為基礎,還要包括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等多方面的知識。
  管理科學的三個領域是管理基礎理論與方法,企業與事業單位管理,以及宏觀管理與政策研究。
  管理基礎理論主要包括管理哲學、決策理論、組織理論等;管理方法則既包括預測、評價、優化等基本技術,也包括企業重建、戰略制定、成本控制等基本方法,還包括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等基本手段。
  企業管理包括我國各種各類企業的管理,大體上相當于國外的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 事業單位管理則主要指我國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類事業單位的管理,與國外的非營利組織管理有所不同。
  宏觀管理在我國主要是指政府機構對國家及地方事務的管理,大體上對應于國外的公共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 我國通常所說的政策研究則大體上對應于國外的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研究。
      二、中國管理科學學科發展重點選擇
  按照上述的學科結構,可以提出在未來十年左右中國管理科學在上述三個領域內的發展重點如下。
    1.管理基礎理論與方法
  縱觀世界管理科學發展的潮流,可以看到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將傳統的以運籌學等為代表的“定量的”管理科學與信息技術和行為科學相結合,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來尋求在實際生活中能令人滿意的決策;二是用復雜科學的方法從組織內部各組元的相互作用及組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尋求組織發展進化的動因及規律,以使管理組織能適應社會、經濟及科技的迅速發展而取得良好的績效.為此應考慮選擇以下幾方面作為我國管理基礎理論與方法領域內的發展重點。
  1)管理中的復雜性研究
  復雜科學主要是研究復雜性和復雜系統的科學. 它目前雖還處于萌芽狀態,但已被有些科學家譽為“21世紀的科學”。復雜系統最本質的特征是其組分具有某種程度的智能,即具有了解其所處的環境,預測其變化,并按預定目標采取行動的能力。而由不同的人所組成的組織正是這樣一個復雜的系統,其管理中有許多復雜性。為此,需要闡明組織中個體的素質和行為及其相互影響與組織整體素質和行為的關系,組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如何推動組織的進化,組織文化的形成及其與組織結構和組織發展的關系,等等。
  2)不確定型決策理論及方法研究
  隨著社會及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在決策中所面臨的不確定性也越來越多,因而決策的風險也越來越大。面對這類不確定型的決策問題,人們只能依靠所掌握的客觀事實和經驗,以及主觀的判斷和推理來尋求解答。 為此, 需要發展數據挖掘(Data  Mining)和知識挖掘(Knowledge   Mining ),  以及數據庫中的知識發現(KnowledgeDiscovery from Database)等技術,不斷改進專家系統、 決策支持系統及知識管理系統的設計和實施。同時還要研究人們的判斷及推理過程,以及啟發式學習等自學習方法。此外還要研究非理性及非制度因素對決策者的行為的影響。
  3)群決策理論及方法研究
  由于人們面臨的問題日益復雜且瞬息萬變,有些決策的后果還影響深遠,故一方面需要依靠具有不同知識和經驗的人們所組成的群體來輔助決策,另一方面則需要與決策后果有關的各方參與決策。這就需要發展兩類群決策理論,一類是協同決策,這時參加決策者的目標一致,彼此之間并沒有利益沖突,但因各人的知識和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意見,通過相互交流和啟發可以逐步求得最優的決策。為此,需要研究如何將分散的意見逐步集中起來,形成集體的最優決策;另一類是妥協決策,這時參加者的目標并不一致,彼此之間存在著利益沖突,但又希望能作出一個能為各方所接受的決策,為此,需要研究如何運用合作對策理論來求出妥協點,例如夏普利值、納希議價解、班茲拉夫力量指數等。在群決策中還應考慮到各個參與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影響,以及他們在決策群體中的行為,防止因權威效應或從眾效應而造成最優決策點的漂移。此外,還應當努力依靠現代決策科學來發展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使其成為有中國特色的決策體制。
  4)管理系統的動力傳導機制及壁壘
  在研究環境變化對管理系統的影響時,不僅要注意其最終的結果,還應注意這種影響的傳導過程,以及可能遇到的壁壘(包括人為的阻力)。例如在研究貨幣政策時,應當闡明貨幣供應量是如何通過利率來影響經濟的,在這一過程中有哪些因素會阻礙或削弱這種影響。
  5)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在現實生活中,為了作出滿意的決策,不能僅靠運籌學等定量分析方法,還需要考慮信息及人的行為等定性變量的影響。為了能用計算機輔助決策,就要有能將這些定性變量量化的方法,例如廣義量化理論、多維標度法等。此外,還應研究如何用定性分析結果來解釋定量分析結論,以及如何用定量分析結果來校驗定性分析結論。
  6)企業系統的建模技術及模型管理技術
  企業是一個由許多緊密聯系并相互作用的單元所組成的、具有不同層次結構和功能結構的、與外部環境有物質、能量及信息交換的、不斷發展變化的系統,而有關物質、能量、資金、人員等方面的情況都可以化為信息來處理。故可以用有關企業系統各部分及其相互聯系的信息來構成一個虛擬的企業系統,通過人機交互的方式在計算機上對其在不同條件下的運行情況進行模擬,從而得出能實現整體優化的方案。所謂虛擬的企業系統實際上就是以企業整體模型為核心而建立的企業模型系統,它應當具有盡可能貼近企業的實際、能在計算機上運行、有良好的人機界面、能自適應和自學習等特點。由于系統組元的操作或運算模型通常是以子程序的形式存儲在模型庫中,因此需要有模型的存取、調用、匹配、銜接等方面的技術。各個層次和各項功能的模型通常是以程序模塊的形式存儲,故應注意其易維修性、易裝配性及可移植性。整體模型規模十分龐大,故應注意其參數的匹配和校驗,以及易于維護和修改。
  7)經濟系統的宏觀性質與微觀行為之間的聯系
  復雜科學對傳統的經濟學理論提出了挑戰,它不再將經濟看成是市場穩定和供求均衡的結果,而看成是由許多相互作用的個體在不穩定的狀況下彼此不斷調整關系的結果。每個個體都根據它對未來的預測及其他個體的反應來采取行動,并且在不斷地學習和適應。由此會突現出新的經濟結構和模式,而組成經濟的機構、行為及技術等因素也會不斷地形成和重組。經濟的某些部分可能會達到暫時的平衡,而另一些部分則可能會不斷地演化。企業是市場經濟的細胞和基礎,千千萬萬個獨立決策、自主經營的企業通過相互影響所產生的自組織作用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因此需要闡明企業的微觀行為是如何影響其宏觀性質并推動經濟系統發展進化的。
    2.企業與事業單位管理
  企業管理一直是西方管理科學研究及管理教育的主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學校、醫院、科研所等非營利組織迅速增長,其管理問題也日益引起重視。我國正處在由傳統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是一項迫切而復雜的任務,其他類型的企業也需要適應這一轉變。從管理角度看來需要實現股權多元化,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我國大量存在的事業單位是計劃經濟的產物,與市場經濟難以相容,亟需進行改制,成為非營利組織或轉為企業。為此,應選擇以下幾個方面作為這一領域的發展重點。
  1)企業戰略的制定與實施
  戰略管理是現代管理中的最高層次及首要任務。按照現代管理的模式,它一般包括戰略的制定與實施兩個方面.在制定戰略時, 首先要確定戰略目標,然后進行環境分析與資源分析。前者主要包括對社會、行為(競爭對手)、市場(顧客)的分析;后者則主要包括對內部的人、財、物等資源的分析。若分析結果認為達不到所定的戰略目標時,就要對其作必要的修改。當認為目標可以達到時,就要將目標按時間及空間進行分解,并確定主要的戰略措施及實施的方案。在實施過程中還要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而適時地進行戰略的調整。為此應當研究企業的戰略目標體系的結構與構成方法,戰略目標的分解方法,戰略的類型,戰略實施過程中的階段性績效評價方法,等等。
  2)企業核心能力的構成及增強
  由于市場變化迅速及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僅有一般的技術創新能力是難以保證其持續發展的,為此企業必須有目的地引導技術創新、技術合作及技術引進,并將它們進行集成,形成企業的核心能力。如果將一個多元化的企業比喻成一棵大樹,其核心產品就是樹身和主干,其業務部門是樹枝,其各種終端產品是樹葉,而核心能力就是為其吸收營養并使其保持穩定的根部系統。核心能力是企業將其在技術、管理、文化等方面的有利因素綜合集成而形成的獨有專長,既不易被別人所模仿,還能不斷地擴展到其它領域,開發出更多的新技術和新產品,企業以此占據并保持其領先地位。為此,應當研究如何識別及培養企業的核心能力并運用核心能力去謀求增長,以及如何培養能夠將整個企業的技術資源集成為使其各項業務都能適應迅速變化的機遇的能力。
  3)我國企業法人治理機制的建立
  企業法人治理機制是一種決定著公司基本權力(主要包括高層領導任免權、公司資源支配權、凈收益分配權等)分配的制度安排,即什么人在什么時候擁有哪些權力。它是在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后,為了解決企業的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經常產生的目標分歧而設立的。也有人認為公司治理機制就是指所有者對一個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績效進行監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建立治理機制是我國企業改革的當務之急,為此需要研究董事會的結構及組成方法、董事會如何對企業的管理者進行監督和指導、董事長的職權及其與總經理的關系、企業黨委在治理機制中的作用等問題。
  4)企業重建與組織結構調整
  企業重建是指從根本上重新設計并建立企業的業務流程、組織結構、管理系統以及公司價值和文化。從管理科學的角度看來,可以認為企業重建是對企業系統進行綜合集成,以達到整體優化的目的。根據現代組織管理理論,組織結構并不僅僅是按照企業領導的權威“設計”而形成的,其背后有組織文化的因素,而更重要的因素是企業內部各個成員或小團體之間就有關權力的分配相互作用及影響,最終達到妥協的結果,這和復雜科學的觀點是不謀而合的,企業的組織結構是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與管理理念的更新而不斷發展的。隨著股份公司的出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專業管理人員的產生、勞動分工的細化,產生了多層次、多職能的經營管理系統。但是近年來人們發現,一個組織要想在錯綜復雜、瞬息萬變的環境下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要能夠從外部準確而及時地獲取信息,迅速調整自己的內部結構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因此在組織方式上提出了無固定邊界的非正規組織、層次很少的扁平型組織、成員之間能有效溝通的網絡狀組織、有利于鼓勵內部創新的半自治式組織,等等。為此,應當研究如何對我國企業的業務過程進行重組,并根據我國的國情和企業的業務特性來設計適當的組織結構。
  5)企業間的競爭—合作對策
  由于競爭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之一,因此在西方現代管理中十分強調競爭的作用。在“商場如戰場,競爭即戰爭”這一思想的指引下,研究競爭戰略,奪取競爭優勢,擴大市場份額,創立獨家名牌,消滅競爭對手,占據壟斷地位,壓低進料價格,套住顧客用戶等一系列手段似乎是天經地義的做法。企業為了在市場上求生存,就非要與競爭對手拼個你死我活不可。近年來,人們開始認識到單純強調競爭的思維定式有許多缺陷。為了實現創新的目的,企業應當與供應商、用戶、甚至競爭對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競爭對手之間應當尋求和睦相處的可能性,并將各自的優勢綜合起來,努力擴大及開拓市場,并分享其利益。為此,應當研究企業間競爭—合作的基本原則及策略、企業戰略聯盟的組成及運行、競爭—合作中的利益協調及風險防范等問題。
  6)非營利組織的構成及管理
  國外非營利組織是政府與企業之外的第三個部類,但至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大體上說,非營利組織具有組織正規、自愿參與、政府支持、民間運營、自主管理、有償服務、不分配利潤等特點,主要從事科研、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服務事業。由于轉變為非營利組織是我國事業單位改革的主導方向,故應當研究非營利組織的體制和運行機制、我國的事業單位如何逐步實現過渡、非營利組織的管理和績效評價等問題。
    3.宏觀管理與政策研究
   國外在管理科學進入政府的管理之后, 產生了公共管理(PublicAdministration)這一學科,其范圍要廣于我國學術界所說的行政管理。而管理科學與政治學的結合又產生了政策科學,主要是用管理科學的方法來改善政策制定的體制和過程。我國由于歷史上“約定俗成”的原因,通常將宏觀管理與政策研究列入軟科學的范圍。在國內外對軟科學的定義都尚未能達成共識的情況下,筆者曾提出了一種說法,即“軟科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它的研究對象是復雜的社會、經濟、技術系統,包括其組織、計劃、控制、指揮、協調、交流等各方面的問題,其主要目的是為各種類型及各個層次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這里主要強調了軟科學研究對象的復雜性,研究方法的綜合性,以及研究成果的決策支持作用。軟科學研究應當針對決策者所關心的問題,從探討理論基礎、評介國外經驗、完善總體設計、分析實施難點等方面來對決策者提供支持。為此,應當選擇以下一些我國改革與發展中的重點、難點與社會熱點問題,作為宏觀管理與政策領域的發展重點。
  1)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的管理問題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適應的市場經濟體制,為此應當研究的問題包括國有經濟調整的方略與實施,以公有制為主體、各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模式與措施,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協同,計劃管理體制與五年計劃制定方法的改革,我國參加WTO后的趨利避害方略, 我國金融系統的管理現代化與風險防范等。
  2)我國科技體制改革中的管理問題
  我國科技體制改革雖然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仍有許多問題尚待研究解決。例如,我國科學研究體系的整體設計與資源配置,我國基礎研究的預算及計劃管理方法,應用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區分及投入結構調整,開發型研究的管理方法及商業化前景的評估方法,各類科技成果的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我國風險投資的發展戰略及實施,等等。
  3)我國可持續發展中的管理問題
  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僅要依靠科學技術,還需要依靠管理科學來解決其中的管理問題。為此應當研究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其緩解措施、我國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及動態管理、我國主要災害預測及減災防災措施、我國環境保護的目標體系及分級管理辦法、提高我國人口素質的政策措施、我國農業結構調整及動態平衡等問題。
      三、發展我國管理科學的主要戰略措施建議
  管理科學在我國還是一個正在成長中的新學科門類,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加速其發展。為此筆者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加強管理科學的宣傳與普及,提高社會各界對管理科學的認識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教授在幾年前曾一針見血地指出,發展我國管理科學首先要提高思想認識。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盡管我國領導人曾多次強調管理的重要性,但在社會各界中,甚至科學技術界中對管理科學還有許多錯誤的認識和偏見。例如,認為管理不是科學,管理科學的研究成果沒有學術價值;科學家只要有科技成果就能變成生產力,不需要懂管理科學;企業經營者只舍得花錢引進先進技術,舍不得花錢改進管理;等等。為此,應當加強管理科學的宣傳與普及,包括鼓勵管理科學家、政府官員及企業界人士在報刊上發表文章,辦好管理科學的刊物,出版管理科學專著,舉辦管理科學論壇,宣傳管理科學研究成果,等等。
    2.對三個領域要區別對待,采取不同措施促進其發展
  上述管理科學的三個領域的服務對象、研究方法及成果的應用途徑都各不相同,故必須要區別對待,采取不同的措施促進其發展。管理理論與方法的服務對象是管理界人士,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的科學分析與綜合,其成果應用途徑主要是在國內外專業刊物上發表文章或出版專著。為此,要鼓勵這一領域的研究人員瞄準本學科的世界先進水平,努力創新并在權威刊物上發表研究成果,爭取成為國際一流的管理科學家。企業與事業單位管理的服務對象是企業與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其研究方法主要是案例分析及經驗綜合,其成果應用途徑主要是在企業中進行實踐并改進提高。為此,要鼓勵這一領域的研究人員深入實際,在反復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并逐步上升為理論,爭取創造出一些符合我國實際的管理方法和技術,宏觀管理與政策的服務對象是政府官員,其研究方法主要是系統分析與綜合集成,其成果應用途徑主要是被采納到政府的決策及政策中。為此要鼓勵這一領域的研究人員認真鉆研國家的方針政策,多接觸社會并聯系群眾,掌握軟科學研究的方法,實事求是地提出建議,爭取能為我國的改革及發展大業作出較大的貢獻。
    3.建立管理科學研究隊伍和基地,并注意動態調整
  為了保證管理科學研究的穩定和持續發展,建立有關的隊伍和基地是必不可少的。在管理理論與方法領域,可以建立若干個開放的虛擬研究中心,即依托一個單位,通過網絡聯系某一領域的研究人員,進行項目申請、評審、管理、交流等活動。在企業與事業單位管理領域,可以選擇一些與工業部門有密切聯系的大學或研究單位建立專門隊伍,與相關行業中的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進行案例研究及管理咨詢。在宏觀管理與政策領域,可以在大學內或社會上建立一些獨立于政府之外的思想庫,受政府或其他方面的委托進行有關的研究。此外,還應加強對這些隊伍和基地的研究成果的驗收和績效的評估,及時地進行調整。
    4.積極推進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
  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能有效地提高我國管理科學的水平,培養管理科學的學科帶頭人。為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應堅持辦好兩年一次的國際管理會議,并盡力支持國內有關單位舉辦各種國際學術會議。對國外學術團體舉辦的定期學術會議,要有選擇地持續派人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應在現有的基礎上,爭取與更多的境外有關單位建立管理科學方面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
  筆者深切地希望我國的管理科學界人士能夠團結一致,共同奮斗,努力提高我國的管理科學水平,促使我國的管理科學走向世界!
  管理科學學報津C3管理科學成思危20002000成思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北京 100083 作者:管理科學學報津C3管理科學成思危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27:59

[新一篇] 中國科學技術哲學的回顧與展望

[舊一篇] 中國經濟“轉軌”的基本特征、關鍵及難點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