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采訪:廣播電視領域的偷拍(錄)  ——兼談偷拍(錄)的發展趨勢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在攝影史上, 偷拍有一個專門名詞——“堪的攝影”( Candid Photography)。英語中的Candid,意為公正的、坦率的。堪的攝影,就是趁人毫無防備時拍下他們本來面目的攝影。這種手法由薩洛蒙、布勒松等人創造、發起,并已成為新聞攝影最有效的拍攝手段。(注:徐忠民:《不干涉對象攝影新論》,《杭州大學學報》第26卷第2期179頁,1996年6月。)
  近年來,廣播電視領域的偷拍(錄)倍受矚目。從受眾來看,它所帶來的那種撲面而來的真實感是令人無法抗拒的;從媒介的角度審視,新聞報道方式和報道風格的轉變為廣播電視的進一步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為記者,在這樣一個“講述的的時代”而非“故事的時代”需要有更多的付出和努力。回首整個90年代,偷拍(錄)何以在國內外“粉墨登場”、“頻頻亮相”?其獨特魅力何在?基于法律和倫理層面上出現的諸多問題,偷拍(錄)的未來發展趨勢怎樣?本文試圖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加以探討。
      一、偷拍(錄)產生和發展的客觀因素
    (一)新的技術手段推動新聞實務是偷拍(錄)不斷發展的物質基礎
  廣播電視新聞實務的發展依賴于現代電子技術手段的開發利用,已是不爭的事實。當年攝錄一體化的ENG的發明與使用為個性化的、 有特色的電視采訪的“登場”提供了物質技術條件。伴隨衛星通訊技術的發展,記者可以通過衛星采集新聞, 這種專門的新聞采集形式被稱為SNG。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Cable News Network )對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爆炸、海灣戰爭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報道,改寫了新聞的定義。這與CNN率先采用SNG密切相關。同樣,偷拍(錄)的發展沒有離開技術的潛在影響,如果沒有微型攝錄設備的發明,偷拍(錄)就難以付諸實施。比如:《浙江衛視周末版》有一個以偷拍(錄)為主要采制手段的《目擊》欄目,該周末版的副總監麻寶洲在談到這個節目時說,因為攝像機的隱蔽性,使采訪人員得以像報社采編人員一樣有了行動的自由,因而能采制到更生動、更真實的畫面或內容。如在《五訪黑票》中,由于我們不相信票販能搞到車票,逼迫票販亮出“絕招”,于是“鏡頭”跟著票販輕松地和車站管門的打了個招呼走進站臺,走過車站派出所,走進車站辦公樓。票販敲門喊人拿出車票,最后交錢成交。這樣的的場景,大攝像機在明里是拍不到的。(注:麻寶洲:《談〈浙江衛視周末版〉的品牌效應》,《現代傳播》1998年第4期41頁。)可見, 技術手段的進步,將影響著新聞觀念在廣播電視傳播中的體現。
    (二)媒介的競爭促進了偷拍(錄)的發展
  眾所周知,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在中國的新聞界,各種媒介的競爭的日趨激烈,三大媒介之間在競爭,同類媒介之間也在競爭,互相爭奪受眾。競爭意識促使新聞從業人員針對媒介的傳播規律和特性,充分發掘“競技”手段。正像一位行內人士所說的,“一個新聞素材仿佛是白面,有十家新聞單位各自領回家一袋子這樣的面,接下來要絞盡腦汁的事是:有人做饅頭、有人烙餅、有人做面條,如果八家蒸饅頭,而一家烙餅一家做面條,毫無疑問,后兩者將成為市場上的贏家。”可見,“在故事已不新鮮的前提下,自己怎樣去講述就變成了最重要的事。”白巖松說,“這不是一個故事的時代,而是一個講述的時代。”(注:白巖松:《我們生活在什么樣的時代——試論主持人的生存背景》,《現代傳播》1998年第5期15頁。)
  文字報道有它多種多樣的講述方式,廣播電視也應有它自身的特色。以電視為例,聲畫合一的視聽綜合感受和流動信號的直線式展開影響著電視新聞的表達方式。偷拍(錄)正是新聞記者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傳播優勢,追求一種全新的講述(敘述)方式的探索。中央電視臺原臺長楊偉光曾談到,“國外的電視,無論哪個國家,哪個電視臺,都在充分利用電視最本質的優勢辦節目,這是規律,而這些規律過去卻被我們忽視了。…在《咸寧工商取財有“道”》節目中,當記者把咸寧工商局局長面對被扣車主專橫跋扈(偷拍)和面對記者采訪乖巧溫順的兩副面孔相繼交給觀眾時,觀眾對這位靠非法扣壓過路車輛而發財的局長是何等之輩已經一目了然了。這就是電視的優勢。”
  據介紹,通過電視了解新聞是大多數美國人主要的消息來源,各大電視網為競爭施展了種種手段。1969年美國只有一個電視新聞雜志節目, 這就是素有“雜志型新聞節目鼻祖”之稱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六十分鐘》,到1989年又有了《20/20》和《48小時》, 現在同類節目中,有代表性的還有美國廣播公司(ABC )的《黃金時間現場直播》(Prime Time Line)。1990 年《黃金時間現場直播》開始了廣泛采用隱藏起來的攝像機攝制調查性節目,以播放偷拍片享譽電視界。而老牌新聞節目《六十分鐘》也是經常使用偷拍采訪來吸引觀眾,該節目創始人唐·休伊特說,“我敢打賭,如果我們能使節目主題多樣化,并采用個人新聞——不是處理事件,而是講述故事;如果我們能像好萊塢包裝小說那樣包裝事實,我担保我們能把收視率翻一倍。”王緯曾撰文將《六十分鐘》的敘述模式初步歸結為偵探式、分析者式和游客式三種。每一種模式都賦予記者偵探、分析者和游客三種隱喻身分。這使得偷拍工作更加方便和合理。
    (三)“紀實”風格成為廣播電視人追求的目標,這為偷拍(錄)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良好背景
  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與發展,一方面使廣播電視充分顯示其強大的社會功能和獨特魅力,一方面又“造成了(一種)不成熟的傳播環境,妨礙了人與環境的真實關系。”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西方媒體包括《美國之音》(VOA )以及一些較大的電視網利用技術手段經過選擇、加工,別有用心地制造了“新聞”,一些內容“在機器上被人為合成了”,善良的人們在“恐慌和憤怒”之中,哪里知道他們“正受到來自技術方面的嘲弄”。(注:參考劉斌:《我們需要獲取智慧》,《現代傳播》1998年第2期62頁。)
  據介紹,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完全可以人為地用電腦制造出“事實”,人類幾千年來形成的“眼見為實”的公理將受到重創。難怪有人要說,有了電子傳播媒介以后,對傳播信息來說當然更快捷了。但人們接觸假象的機會也更多了。因為電視中的景象都是由他人預先安排而且是虛擬加工而成的。(注:朱增樸:《聲像傳播論》,106頁。)
  面對廣播電視真實性出現的危機,對真實的追求成為廣播電視人的目標。90年代以后,中國的電視紀錄片崛起,都是以紀實為主要的拍攝手法吸引受眾。像1991年中央電視臺推出的《望長城》就是追求風格的輝煌實踐。以后紀實手法在廣播電視節目的眾多領域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這給偷拍(錄)提供了“粉墨登場”的機會。偷拍(錄)以其獨特的真實魅力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平民化的取向使傳者和受眾形成共鳴。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對電視本身,偷拍(錄)也是工具潛力的一次突破性發揮。
    (四)輿論監督呼聲日高,輿論監督難度加大,給偷拍(錄)提供了施展的舞臺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常的社會運行離不開輿論監督。黨的十三大提出輿論監督問題,到黨的十五大第三代領導集體向社會鄭重提出“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總的來看,輿論監督,領導重視,群眾疾呼。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于腐敗和不良現象越來越具有隱蔽性和漸進性,以及地方保護的“籬笆墻”等因素,作為民主治腐的良方和利器,新聞輿論監督的運作難度明顯加大。像《焦點訪談》的記者李媛媛有一次去山東菏澤采訪某學校強行亂收費的情況。校長對記者十分客氣,采訪時主動提供“事實”,還派學校的老師配合采訪工作。當指定兩個學生干部來接受采訪時漏了餡。記者還沒發問,其中一個學生先說了一句“我們沒有強行收費”,記者馬上反應過來,說“我沒問你問題你怎么就知道是收費的事”,學生說“是老師教的”。這樣一來,記者就什么也不用問了。
  記者在采訪中常常遇到類似的一些阻力甚至險境,被采訪者封鎖消息、隱瞞真相、態度粗暴、干涉拍攝的現象時有發生。從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制片人、記者趙薇采制的吉林市博物館大火(《惜哉文化》)的報道中,我們能強烈地感受到地方官員有意隱瞞事態真相和編織的地方保護網,給記者的采訪帶來多少麻煩。在這樣的背景下,包括偷拍(錄)在內的隱性采訪成為新聞記者采制(寫)批評性報道和調查性報道的重要方法。它“突破了采訪環境的封閉性和事實本身的隱蔽性”,是現階段輿論監督的必要手段。整個90年代,從中央級媒體到地方級媒體,這一手法被廣為使用,倍受矚目,影響頗大。
  以上是對偷拍(錄)產生和發展的客觀因素的考察。其實,從更廣闊的背景上審視,偷拍(錄)也受到新時期文化發展趨勢的關照。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90年代以后,多元文化格局——大眾文化和精英文化并存,并不斷融合。中國的文化視點下移,關注普通人,表現普通人的生存狀態已成潮流。從另一方面看,把真實的生活畫面和信息傳給受眾,這也是尊重普通受眾、讓受眾直接參與的絕好機會。前文已談到《浙江衛視周末版》有一個以偷拍(錄)為主要采制手段的《目擊》欄目,浙江電視臺副臺長施泉明撰文談《浙江衛視周末版》受眾意識的時候說,“至于《目擊》,則是部分觀眾在節目采制中的非自覺參與,它從另一個側面豐富了觀眾參與的方式”。
      二、偷拍(錄)的獨特魅力
  過去,隱性采訪主要用于印刷媒體,80年代中后期隱性采訪的應用領域擴大到電子媒介,這就是偷拍(錄)。偷拍(錄)既是一種拍攝(錄)的手段,也是一種采訪方法。偷拍(錄)就是記者有意隱去真實身份與被拍攝對象(被錄對象)進行交談;或者,以旁觀者的身份進行觀察,同時用隱藏起來的攝像機(錄音機)拍(錄)下采訪過程。偷拍的方法有多種,有的是事先選好拍攝機位,由攝像操縱,記者前去隱性采訪。像《觸目驚心假發票》采制就屬于這種情況。現在偷拍多是使用微型攝錄設備。“把攝像機裝在挎包或提包里,在包上挖一個小洞,攝像機通過這個破洞拍攝,再在攝像鏡頭上蒙一只尼龍襪,就可以既不反光,又拍個正著。”廣播記者偷錄時是把“無線話筒藏在衣兜里、卷在書本里、夾在衣領下面”。(注:王旭東:《電視隱性采訪探究》。)可謂費心良苦。那么,這種采訪方法可以使傳者和受眾都倍加青睞呢?
    (一)偷拍(錄)的真實魅力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廣播電視的使命就是最大限度地讓受眾接近真實。但“(廣播)電視的真實不能是記者的心中物,它必須通過節目讓觀眾(聽從)感受到進而認同。所以在事實的基礎上,(廣播)電視記者要進一步借用有效的(廣播)電視手段把這些真相顯示給觀眾(聽眾)。”(注:《焦點訪談精粹》,中國新聞媒介名專欄叢書,25頁。)偷拍(錄)可以說幫助新聞人初步實現了這種愿望。它最大的魅力在于“突破采訪環境的封閉性和事實本身的隱蔽性”,帶給受眾的是撲面而來的真實感。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1994年6月21 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播出的《觸目驚心假發票》的偷拍(包括偷錄)部分,記者隱藏身份對票販子的采訪:
  畫面:上海火車站廣場,鏡頭推到票販子聚集處。
  記者:我要紡織的。
  票販子A:紡織的有,我拿給你。
  記者:百花商場,你有沒有真的,這是絕對的假的。
  字幕:女票販子在給同伙暗示價格。
  票販子A:正宗的,我跟你說,你怎么回事呀。
  記者:真的假的,我一看就能看出來,這是假的。
  票販子A:這個是正宗的,你把錢付給我算了,我不跟你說了。
  …
  真實的場景,真實的對話帶來了真實的感受。偷拍(錄)的真實魅力主要表現在:
  1、在公開采訪中,記者盡管對所報道的人和事努力做到不干預,但受眾常常對事件的真實和報道的真實發出雙重疑問。而偷拍(錄)采訪,觀眾感受沒有話筒,記者就像自己一樣是個普通人,無法前期“導演”或者“干預”事件的進程。因而對偷拍(錄)采制的報道更有認同感。
  2、紀實拍攝。以機跟人的隨機法拍攝,增強了受眾的參與意識;大量使用長鏡頭和同期聲,保持了時空的連續性,事件更顯完整,現場感強;畫面有時不完整、不清晰(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晃的太厲害”),采錄的音響不清晰等,這些殘缺的畫面和音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場的特殊和新聞的真實。比如,電視紀實片《中華之劍》中,劇烈搖晃的畫面和時而模糊的同期聲使受眾有身臨其境之感。這就是偷拍(錄)透射出來的魅力。
  3、沒有“鏡頭反應。 ”偷拍(錄)采訪是記者有意隱去真實身份或真實采訪意圖的隱性采訪,被采訪對象保持了正常狀態下的鮮活、自然,沒有“鏡頭反應”——“被攝對象面對攝影(包括攝像)鏡頭時產生的行為動作與神態表情上的反應。”(注:徐忠民:《不干涉對象攝影新論》,《杭州大學學報》第26卷第2期179頁,1996年6月。 )比如緊張、不知所措或不自在的反應;面對鏡頭做有意識的調整、美化等。因而真實性更強,也更令人信服。
    (二)偷拍(錄)的獨特效果
  正如前文所述,偷拍(錄)采訪已成為現階段輿論監督的一種必要手段。其客觀地、一針見血地揭露了腐敗和不良現象,鐵證如山,“抹不去、賴不掉”的錄音錄像使得被“曝光”的對象難辭其咎。
  中央電視臺1996年4月29 日播出了《咸寧工商取財有“道”》的片子,反映了107國道的湖北咸寧段, 咸寧地區工商局和咸寧市工商局扣押大量的車輛,并處以高額罚款的現象。為了解事件真相,記者采訪了咸寧工商局局長徐碧瓊。其中有隱蔽采訪,也有公開采訪。
  畫面:隱蔽采訪咸寧工商局局長徐碧瓊接待車主的場面,徐碧瓊著便裝,手拎黑包,語氣越來越激烈。
  車主:徐局長,我們是梅州市的,我們的車能放嗎?
  徐碧瓊:還要等等。
  車主:我們的手續全部是全的啊。
  徐碧瓊:你們什么全的,我們搞的不對,你們可以去告我們嘛!
  車主:我們把所有的東西都讓市長傳過來了。
  徐碧瓊:市長傳過來了,哪個說的也不行,你們越是這么做,那我們查的越嚴厲,我跟你講清楚。
  車主:我們沒有問題你有什么好查的?你有什么證據講給我們聽!我全拿給你了,行駛證你們都扣了。
  徐碧瓊:我們搞的不對你們可以告,你別來找我!
  車主:不找你?是你扣的!
  徐碧瓊:我扣了你的證件你能把我怎么樣!我還要繼續扣!我還要扣,當然扣了!
  車主:我去告你!
  畫面:徐碧瓊惱羞成怒,滿臉驕橫,對車主大喊起來。
  徐碧瓊:你去告,你去告!我叫你去告!
  車主:我到哪兒我也要告你!
  徐碧瓊:你去呀,你去呀,你馬上去!你去晚了不行!
  車主:我現在已經告了!
  徐碧瓊:我不吃你這一套!我告訴你,我不吃你這一套!我不吃你這一套!你膽子這么大,我把你抓起來!
  車主:查這么久,你們應該給個結果呀。
  徐碧瓊:我告訴你,我還要扣你們的車!我不吃你這一套!
  以下是記者公開采訪的情況:
  畫面:記者在咸寧工商局局長辦公室采訪局長徐碧瓊。此時,徐碧瓊。此時,徐碧瓊著工商裝,衣冠楚楚,態度和藹可親、莊重有禮。與前邊在樓門口對車主指手畫腳、大喊大叫時的潑辣驕橫的模樣判若兩人。記者在后期編輯時把徐碧瓊在樓門口大喊大叫的鏡頭與在辦公室莊重有禮接待記者的鏡頭并列在一起,造成了鮮明的對比效果。
  記者:你們罚款的標準是怎么定的?
  徐碧瓊:這個標準按照我們可能是開會的時候,國家局和省局可能口頭上有個規定,具體的規定我還沒有接觸到這個方面,還不太清楚。
  記者:那你們在工作的時候,怎么定這個標準呢?怎么知道到底該罚多少錢呢?
  徐碧瓊:按這個車的總價值,總造價有比例的。
  記者:這個比例是哪兒定的?
  徐碧瓊:這個比例可能是不是開會的時候,我們原來有哪個文件定的。還是有文件,估計還是有精神的,沒有精神是不能亂來的。
  ……
  記者:你現在這兒有沒有?
  徐碧瓊:現在我還不清楚有沒有。
  從上述這個案件可以看出,如果沒有偷拍采訪,就很難揭示事件的真相,而且對真相的揭露不能更趨于深化。輿論監督的作用就無法充分發揮出來。
  偷拍(錄)采訪較多地在批評性、調查性報道中盡顯威力。在非批評性報道和非調查性報道中較少使用,但即使在這些報道中,偷拍(錄)仍然有它獨特的效能。
  以電視為例,據介紹,有的電視研究人員和電視從業人員經過多年探索找出這樣一條規律(注:朱增樸:《聲像傳播論》,111頁。):
適宜            不適宜戰爭、暴力、死亡      和平、非暴力、生命客觀事件          主觀情緒輪廓簡單突出        畫面細小柔弱有魅力的政治領袖      空泛的政治綱領簡單膚淺的意見       復雜深刻的理論憤怒、妒忌、性愛、占有欲  平和、寬厚、友愛、滿足感竟勝、怪異         合作、平凡物質和野心         靈性和修養大物體、近距離、局促環境  小物件、遠距離、廣闊視野直線發展的事件       復雜暖昧的事件
  
  上表向人們揭示了“電視最適合表達的主題和最有效的表達方法”是什么樣子的。也許,有人會據此提出異議,但是,從某種意義上看,我們必須承認,電視也有它表現的短處,不要把視聽語言的表現力夸大到不能勝任的程度,讓它去完成對它來說顯然是無能為力的任務。有研究者指出,電視更善于表現生活中假的、惡的、怪異的、客觀的事件,而對平和、友愛、美善、主觀的情緒等表現,往往力不從心。
  有一本叫《電視的沖擊》的書說——
  在攝像機前面,人們是在考慮:“我如何能引人注目?”“我應該怎樣做?”“我怎樣接受拍攝好?”所做的得體的動作都是為了得體地攝入電視這一社會的鏡子。于是就產生了這樣的疑問,一旦現代人置身于攝像機前,就會作出一種與日常行為迥異的“表演”,那么電視攝像機果真是在攝取社會的“真實”嗎?
  “被攝新聞人物學會了‘表演’,那真是采訪攝影(包括攝像)的災難。用老記者們的話來說:拘謹、手足無措盡管不自然,但還是真的,而表演卻是假象的,令人不能容忍。”(注:《中國應用電視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450頁。 )然而偷拍(錄)采訪可以“凈化”屏幕上的假象,在正面報道中發揮自身的魅力。比如日本紀錄片《大追蹤》用多架攝像機對學齡前的孩子的自立行為的跟蹤,前蘇聯紀錄片《普通的法西斯》中對莫斯科大學生自然神態的捕捉,(注:《中國應用電視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483頁。 )著名的記錄片大師伊文思用小木箱制成“偷拍”箱,裝入攝像機,再和人一起隱藏于手推車上,由一位婦女推著從遠而近,成功的拍攝了一對青年談情說愛的鏡頭,(注:張駿德:《現代廣播電視新聞學》,138頁。)等等。 都是使用偷拍手法,以表現他們真實流露的自然情感。
  北京電視臺《18分鐘經濟·社會》曾經播過一部揭示盲人生活的片子——《假如今天我失明》,其中有部分偷拍鏡頭:主持人戴上墨鏡,裝扮成盲人,這時,受眾可以看到一位婦女主動上前攙扶盲人過馬路,一位年輕小伙兒為“盲人”“指”路,走過老遠不放心又折回來領“盲人”過路……這些感人的鏡頭表現了生活原態的醇美,這種醇美來自于真實。
      三、偷拍(錄)的發展趨勢
  隨著偷拍(錄)在廣播電視領域的廣泛應用,這一手法開始引起業內外人士的普遍關注。正如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同時存在著利與弊的兩個方面一樣,偷拍(錄)也不例外。目前,爭論的焦點集中在法律和倫理兩個層面。從法律層面看,爭論主要在偷拍(錄)采訪內容披露的合法與非法以及操作過程的合法與非法;從倫理層面看,爭論集中在偷拍(錄)行為主體是否合乎道德規范以及偷拍(錄)對被攝(錄)對象是否公平等。本文作者曾在《齊齊哈爾社會科學》發表了《對隱性采訪引發的有爭議的問題的思考》(1997年第一期)和《廣播電視領域偷拍(錄)的倫理評價》(1998年第五期)兩篇文章,對相關的問題做了探討,在此不再贅述。
  盡管偷拍(錄)在法律和倫理層面上有它必守的禁區,但根據中國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向,可以預言偷拍(錄)采訪仍會成為新聞記者的“秘密武器”。原因是:  (一)技術的發展將會一如既往地帶動廣播電視產業的發展,越來越“迷你”(mini)的攝錄設備將讓偷拍(錄)采訪更便捷地拓展空間。
  從廣播電視技術手段的發展來看,其傳播的深刻變革依賴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偷拍(錄)采訪得益于攝錄設備的小型和輕便,這是技術發展帶來了實惠,而且這種實惠將會“變本加厲”。這可能讓偷拍(錄)采訪更加從容。
  (二)由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在向民主、健全的法制國家發展的進程中,輿論監督的力度和難度都在加大,為了充分地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偷拍(錄)采訪仍會有較大的應用空間。
  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市場經濟有利于推動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但也帶來經濟結構復雜化和利益的多元化,加之市場運行的法規仍需完善,調整經濟關系的社會約束機制仍需健全,因此新聞輿論監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迫切,而且腐敗和不良現象的漸進性和隱蔽性使新聞輿論監督的難度不斷增大。有效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包括偷拍(錄)在內的隱性采訪就有可能派上用場。
  (三)一些法律正在制定和完善,通過立法對偷拍(錄)給以規范和保護。在這方面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做法。 比如美國廣播公司(ABC)根據美國職業記者協會的規定,限定偷拍(錄)只能用于:想取得的信息特別重要,它必須關系到極其重要的公共利益,像揭露高層巨大的“系統失敗”,另外,它必須避免對個人造成巨大損失;當所有其他取得同樣信息的替代方法都不能使用時;有關記者希望揭露欺騙的實質和緣故時;當有關個人和他們的新聞機構通過杰出的手法和保證所需的時間與經費來獲取完整的消息,追求完美時;當通過欺騙行為揭露的信息避免的損失大于任何欺騙行為引起的任何損害時;當有關記者制定了有意義的總體的清楚的決策過程時。
  (四)行業加強自律,多從職業道德、倫理道德的角度審視自身的行為。目前這方面的呼聲漸高,有利于偷拍(錄)的健康發展。
  我不贊成禁止使用偷拍(錄)。在新聞實踐中,它有自己的位置和生存土壤。我們不能因為有禁區,就把它看成“洪水猛獸”。目前,新聞界對它的使用要注意不能“濫”,也就是說,要基于法律和倫理層面考慮,是否該用,在使用中是否有“度”。正如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的同仁們所說的,“運用偷拍手段,是我們節目性質使然,但如果濫用,便與批評報道具有的輿論監督功能相悖。因為我們的報道目的不是為了節目本身,而是通過報道使問題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并得以解決。”
理論觀察齊齊哈爾75~79G6新聞與傳播商娜紅20002000近年來廣播電視領域的偷拍(錄)倍受矚目。本文從受眾和媒體兩個方面,用翔實的材料論述了偷拍(錄)產生的原因,其獨特魅力及發展趨勢。盡管它在法律和倫理層面上尚有禁區,但作者預言偷拍(錄)將不可避免地成為新聞工作者的秘密武器。隱性采訪/獨特魅力/產生背景/發展趨勢作者單位:530004 廣西大學新聞系 作者:理論觀察齊齊哈爾75~79G6新聞與傳播商娜紅20002000近年來廣播電視領域的偷拍(錄)倍受矚目。本文從受眾和媒體兩個方面,用翔實的材料論述了偷拍(錄)產生的原因,其獨特魅力及發展趨勢。盡管它在法律和倫理層面上尚有禁區,但作者預言偷拍(錄)將不可避免地成為新聞工作者的秘密武器。隱性采訪/獨特魅力/產生背景/發展趨勢

網載 2013-09-10 21:39:53

[新一篇] 隱喻詮釋學:修辭學與哲學的聯姻    ——從利科的隱喻理論談起

[舊一篇] 零售業外商直接投資在中國的發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