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與價值——可持續發展的價值根源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可持續發展對世界各國都具有重大意義,它關系到人類社會能否繼續生存和發展。作為時代精神精華的哲學有責任從理性的深度來研究這一極為重要的現實問題,幫助人們從哲學的視野認識到今天我們所面臨的困境正是人類違背了事實與價值辯證統一的原則,使人類活動的兩大尺度——“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相分離的結果。人們在進行價值選擇時通常只考慮了其主觀的、功利的一面,沒有意識到價值選擇并不是隨心所欲的,它受客觀規律的制約。事實和價值的矛盾滲透在人類的一切活動之中,事實和價值的背離正是當前環境嚴重惡化、資源過度消耗以及經濟和社會不可持續發展的真正根源。
  如何在實踐中真正做到事實和價值自覺的統一,使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逐步從沖突走向協調,推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是現代哲學發展中的一個重大問題。在可持續發展問題上,哲學大有可為。
      一、可持續發展的哲學基礎:事實和價值的統一
  事實和價值的關系問題一直是東西方價值哲學中討論的熱點,始終是人類實踐和認識活動中具有普遍意義的重大問題。對于這一問題的認識是隨著人類實踐活動的進步而不斷深化的。可持續發展的提出是建立在人類對自身的錯誤認識和行為進行深刻反思的基礎之上的,從理性的深度揭示出事實與價值的統一,是引導社會向著良性循環發展的價值觀的基礎。
  事實是指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過程、關系和屬性的總和,即“物的尺度”;價值反映的是人的需要以及人的需要的滿足,即“人的尺度”。馬克思認為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于人“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①(P97)這里,馬克思實際上已經指出, 作為實踐主體的人在生產活動中時時處處都會面對事實與價值的關系問題。那么,這個關系究竟應當怎樣處理呢?馬克思還談到:“人也按照美的規律建造。”②(P97 )所謂“美的規律”,我認為應當指人類實踐活動應達到的最高境界——事實與價值統一基礎上人與自然、人與人關系的和諧發展。
  人類的實踐活動中涉及到兩大主題——尊重事實和創造價值:尊重事實就是人類必須正確認識事物的屬性和規律,并以此作為人的需要以及人的需要滿足的前提和基礎,也就是說,尊重事實就是“求真”;創造價值就是人類必須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認識和改造世界,使世界服從于人的生存和發展,即“求善”。兩大主題有著根本的區別:第一,尊重事實要求人們的思想和行動要符合客觀對象的內容和規律,而創造價值則要求人們的思想和行動保證人的社會需要和利益。第二,尊重事實是主體活動的前提條件,只有遵從這種前提條件,人的有目的活動才能成功,否則就會失敗;創造價值的核心是人的活動以獲得一定的價值為目的,這也是人類活動的動機和動力原則。第三,尊重事實的作用在于使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目的的活動服從于統一的客觀規律;創造價值的作用在于使社會生活中的人的多樣化的需要、利益的追求在客觀規律允許的范圍內得到盡可能多的滿足,真正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
  事實與價值之間的矛盾和對立是不可否認的,但二者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系是社會進步的內在根源。事實與價值的統一在于:第一,事實與價值相互補充,共同構成完整的人類活動的內容。一方面,人類需要的滿足必須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另一方面,沒有價值的事實也是毫無意義的。第二,事實與價值都是人類活動所要追求的目標。第三,事實與價值在實踐中相互引導。事實與價值在這個意義上是統一的,因為人類的自覺能動性不僅表現在認識和改造世界方面,而且也表現在它可主動地為人們調整價值目標,使其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價值觀盡可能地尊重客觀規律,將價值觀與科學觀統一起來。所以生態失調并不可怕,只要我們認識到根本原因,就可以隨時自覺地規范自己的行為,將事實與價值在社會發展問題上統一起來,以指導人類的實踐活動。事實與價值的統一是以實踐為基礎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具體的統一表現在二者總是在一定的實踐條件下達到有條件的相對的統一;歷史的統一表現在二者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是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打破舊的統一實現新的統一的矛盾運動過程。
  尊重事實是對“真”的追求,創造價值是對“善”的追求,而在實踐基礎上所達到的事實與價值的統一則是人類活動最高境界——“美”的追求。人類只有在真善美統一的基礎之上,才有可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否則就會導致人類發展的不可持續性。
      二、機械發展觀的困境:事實和價值的沖突
  第一次工業革命后,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強,以至形成了導致后來人與自然走上對立的發展觀——機械發展觀。機械發展觀在生態上以割裂人和自然、社會發展與自然生態系統關系為特征,具有很大的生態破壞性,它充分滿足了資本家以追求剩余價值為最終目的的個人需要,造成了人與自然的雙重異化,導致了人類活動中事實和價值的強烈沖突。目前,世界各國的發展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不可持續性,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根源之一:忽視了暫時性與長遠性的對立統一。在舊的發展觀的指導下,人們眼前暫時取得的成就往往是以長遠的、永久的生態破壞為代價換來的。尤其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暫時性的單純的經濟效益已將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淹沒和抹煞了,“在各個資本家都是為了直接的利潤而從事生產和交換的地方,他們首先考慮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結果。一個廠主或商人在賣出他所制造的或買進的商品時,只要獲得普通的利潤,他就滿意了,而不再關心商品和買主以后將是怎樣。西班牙的種植場主曾在古巴焚燒山坡上的森林,以為木灰作為肥料足夠最能盈利的咖啡樹施用一個世代之久,至于后來熱帶的傾盆大雨竟沖毀毫無掩護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巖石,這同他們又有什么相干呢?”③(P386)對自然是這樣,對工人也是如此,只要能生產出更多的剩余價值來,資本家是不會去考慮工人的健康、生存和發展問題的,人已成為機器的奴隸。正是資本家這種自私自利,只顧眼前利益,忽視客觀規律,忽視人的基本生存和發展問題的短視行為,造成了產業中的生態破壞性,導致了資本主義條件下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雙重異化,使社會發展陷入不可持續的境地。
  根源之二:需要的正當性與非正當性的沖突。正是人的需要以及需要的滿足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但人類在為了不斷滿足自己無止境的需要的過程中,沒有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是天然合理的,都是必須滿足的。正當的需要,即利于人類生存、享受和發展的需要,得到社會認同并現實可行的那部分需要是應當滿足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指出:“‘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貧困人民的基本需要,應將此放在特別優先的地位來考慮。”③(P52)可持續發展要求促進這樣的觀念,即鼓勵在生態可能的范圍內的消費標準和所有的人可以合理向往的標準。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不正當的需要,一旦得到滿足,客觀上就有害于人類的生存、享受和發展,特別是有害于他人和社會的整體發展。目前,世界范圍內有些國家和人民的正當需要得不到滿足,而一些國家的奢侈浪費卻仍在繼續。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需要的正當性與非正當性的沖突,這一沖突的解決對可持續發展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常人們產生了一定的需要后應首先進行判斷,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正當的需要,在可能的范圍內給予滿足;哪些是不合理、不正當的需要,堅決不能滿足。但由于主體自身素質以及認知水平的限制,會出現判斷的錯誤,以致造成不利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不良后果。所以人的全面發展在主體進行價值認識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源之三:動機與效果的矛盾。自古以來,人類實踐活動的動機無非是逐利。考察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不難看出,人類的生產實踐活動似乎是一種功利化的活動。尤其是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以來,人們總是以利益準則來對待自己的所作所為,以人的需要為出發點,以人的需要的滿足作為最終目的。在這種純粹功利主義思想的支配下,人們無止境地追求和占有物質利益或財富、金錢等,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似乎是一種必須的存在的方式。對功利的追求和向往,是任何國家、任何時代人們的普遍心態。但這其中要分清的問題有很多,首先要認識到功利只是價值諸多內容中的一個;其次還要看到這功利是利公還是利私,利遠還是利近,利本國本民族還是利全人類,利本代人還是利人類整體,僅利于人類自身還是有利于大自然系統。如果本末倒置,勢必產生壞的效果。所以,當人們在實踐中一味地從功利主義的動機出發,就勢必造成事實與價值的矛盾和沖突,最終導致社會發展陷于困境。
  很多時候,人們的動機是好的,卻產生了不好的后果。許多發展中國家為了盡快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科學技術、生產力水平都不高的情況下,采取了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來加速經濟發展。雖然出發點是好的,卻造成了非但沒能達到目的還降低了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的后果。這些國家的發展往往只能以增加生態壓力為代價來實現。《我們共同的未來》一書中談到:“那些貧窮饑餓的人們為了生存,往往破壞他們附近的環境,他們砍伐森林,他們在草原上過度放牧,他們過度使用貧瘠的土地,越來越多的人擁入已很擁擠的城市。這些變化的累積性影響是如此深遠,以致貧困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重大災難。”③(P33)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只會導致發展中國家進一步貧困化,使他們的生存更加困難和無保障。
  根源之四:沒有正確認識到正價值與負價值的對立統一對社會發展的重大影響。價值,廣義地說,既包括正價值,也包括負價值。并非一切價值都是正價值,也并非一切價值活動都會產生良好的效應。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活動中正確認識正價值與負價值及其對立統一的關系。負價值作為正價值的一個先導,是人們可以借鑒的經驗,也是人類的財富,是創造正價值不可缺少的條件。正價值以揚棄的形式將負價值容納于自身之中,而且只有當它能揚棄更多的負價值時,它自身才更有價值,才具有更高的正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應當正確認識機械發展觀的潛在價值。負價值的產生,是發展主體本質力量的最好時機,一切學習都不如從自己的失誤學習得到的經驗更深刻、更有警誡性。
  對正價值與負價值對立統一關系的正確認識,有助于人們在發展自身的過程中樹立起正確的“代價意識”。人類缺乏正確的“代價意識”,也是造成人類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人類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在付出著代價,這是由人類創造價值活動的復雜性決定的。每個人都希望既享受到現代的物質文明,又能身處在一個“河水渙渙,蓮池盈盈”的田園般美好環境中。通常事與愿違,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卻達不到預期的目標。這就需要我們樹立起正確的代價意識,一方面要明白,要想獲得價值就勢必要付出的犧牲;另一方面,也要做到付出盡可能低的犧牲和代價,創造盡可能大的價值。不能因為代價是不可避免的,就不去盡量減少;更不能因為成功了,就不去分析成功背后所付出的代價。應當分析代價中的人為因素,及時從中吸取教訓,爭取用最小的代價去換取最大的價值。人類今天所面臨的諸多困境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沒能正視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沒能從失敗中樹立起正確的“代價意識”所造成的。
  中國近年來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是與經濟的高速增長分不開的。在我國一個嚴重的環境污染源是鄉鎮企業,而鄉鎮企業又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力量。在國有企業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如果沒有鄉鎮企業的增長,我們就難以實現經濟高速發展的目標。此外,鄉鎮企業還為國家吸納了數以千萬計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也為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創造了重要條件。可以說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是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這樣的大背景下,環境代價是經濟發展中不可避免的。那么,是不是因為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貢獻很大就可以放任,或者為了追求高速度就不去限制其繼續污染環境呢?
  發展經濟付出代價難免,但不能因此而使人類的發展走入絕境,更不能因此而導致下一代的不可發展。所以要正視代價,減少代價,避免代價。而這需要人類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
  根源之五:手段與目的的背離。目的與手段分別是人類實踐的“兩大尺度”的主觀(目的)和客觀(手段)的表現身份,構成了人類實踐的基本因素,并作用于人類創造價值的活動。手段是目的提出的前提條件,也是實現目的的根本保證。人類無論從事何種實踐活動,滿足何種需要,都必須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手段又受目的的制約和支配,從屬于目的并服務于目的,在很大程度上還會影響到目的的性質。二者互相引導,互相發展,共同創造人類文明。但人類在發展自身時經常會出現手段背離目的的現象。通常會出現兩種傾向:一是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二是以為能達到正當目的的手段就是正確的、好的。而事實是,即使目的是好的,不擇手段的發展同樣也會帶來嚴重的后果。
  以我國為例,50年代后期,迫切地想要發展經濟,抵御外來敵對勢力,出現了急躁冒進的錯誤思想,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沖擊,國民經濟大幅度倒退,人民生活受到很大損害。“文革”更是導致了一場全局性和長期性的災難,國民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環境污染和破壞也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人口劇增,迅速增加了對環境的沖擊和壓力,并造成了積重難返的局面。我國今天面臨的許多環境問題,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于這個時期。即使目前的中國,由于正處于迅速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中,加上生產工藝落后以及粗放的生產與經營方式,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生態破壞的范圍在擴大,程度在加深。如果對此不給予足夠重視,會嚴重威脅到我國社會和經濟的持續發展。對于我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來說,更應該把社會生產目的建立在科學認識和合理手段的基礎之上。應當看到,我們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進行社會化大生產,不應不顧污染和掠奪環境資源,而要立足于建設,發展經濟。富民強國的目的是好的,但急功近利、不顧后果,甚至違背客觀規律的思想是極不可取的。不能為了滿足自己一時的需要,就不擇手段以破壞自然來滿足人類自身。這樣最終只會導致目的與手段的分離,人類會成為自己的掘墓人。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無論是哪種根源導致的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可持續性,歸根到底都是人類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事實與價值統一的客觀性,它不依任何人、任何集團、任何階級的意志為轉移。只要人類違背了客觀規律,就勢必會受到無情的懲罚。解決人類困境之路只有一條,那就是使事實與價值重新統一協調起來。
      三、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事實和價值的協調
  大工業發展所帶來的惡果提醒人們,人類可以索取大自然來實現價值,但不能在自然面前妄自尊大,一味掠奪而不尊重它自身的規律。損害大自然,就是損害人類自身。生態平衡失調,應該使制造這一惡果的人類重新審視和修正自己對大自然的主觀認識和價值觀念。我們堅信,人類有能力擺脫困境,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現代大工業所造成的生態失調,也一定能在現代大工業的發展中,特別是在由此產生的社會主義事業中得到解決。這一解決的前提就是使人類的價值需要和價值追求與事實重新協調起來,這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事實與價值的協調必須建立在以下幾個統一的基礎之上:
  第一,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可持續發展既是一個合規律性的過程,又是一個合目的性的過程。馬克思說過:“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怎樣處處都把內在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因此,他也按照美的規律建造。”①(P96—97 )即人類的實踐活動既按外在客觀事物的尺度,又按內在需要的尺度進行選擇。因此,人們在進行價值選擇時,必須把這兩個尺度統一起來,即將客觀規律與主體的需要和目的統一起來。這就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相統一的原則,它也是人類實踐活動最基本的前提和出發點,還是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
  目的性與規律性從根本上來說是內在統一的。規律是目的的客觀依據,人的目的能否實現取決于這個目的在何種程度上符合規律,目的要在實踐中通過不斷校正誤差來實現。規律性是人類活動的深層本質,目的性是人類活動的表層特征。人的活動是在自身特定利益和意識支配下對社會生活未來發展多種可能性的選擇,是體現著人的能動性的目的性活動。目的性與規律性的統一是否可能、能實現到何種程度取決于人能否正確認識規律。要實現能為最大多數人謀利益并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目的,關鍵在于正確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規律。
  價值選擇最大的困難就是堅持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即事實與價值的統一,這也是價值選擇的根本原則。人們所面臨的最大的困難是如何使主體需要的尺度即合目的性,與客觀世界的尺度即合規律性結合起來。可持續發展觀的實質內容就是強調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并將這個統一作為社會和人發展的必然選擇。
  第二,社會選擇與個人選擇的統一。可持續發展既是一個社會選擇的過程,又是一個個人選擇的過程。社會選擇包括全球伙伴關系以及各國基本國策等宏觀方面,個人選擇包括可持續意識、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等微觀方面。從全球伙伴關系來講,當前世界上的許多資源與環境問題已超越國界和地區界限,具有全球規模。要想達到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起和諧的伙伴關系,對于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消除貧困是當前的首要任務,國際社會應給予幫助和支持。保持環境、珍惜資源是全人類的共同任務,經濟發達的國家負有更大的責任。僅有全球性的思想還不夠,還必須有全球性的行動,需要加強國際間的合作。這種合作應基于這樣的前提:每個人,不管是現在的人還是將來的人,都有生活的權利,都有身心健康的權利。我們確信,國際社會將會動員起來以迎接實現持久的人類進步的挑戰。
  可持續發展同樣也是一個個人選擇的過程。個人選擇也就是個人需要,沒有個人需要,沒有基于需要的價值追求和價值選擇,人們也就不會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而個人需要的滿足又要靠人類自己去創造,去索取、去選擇。怎樣才能既使個人需要得到滿足,又不致破壞人與自然的和睦關系?這就要求個人選擇與社會選擇相統一,既著眼于人類整體利益與長遠利益,又照顧到個人需要的滿足。應廣泛意識到,在爭取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是參與者,每個人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的選擇,都關系到人類整體利益。所以我們應拋棄過去那種急功近利、不顧后果的功利主義思想,轉變個人價值觀念、消費方式、生活方式等,積極配合正確的社會選擇,維持社會的持續發展。
  第三,生態效益與生態公平的統一。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基本前提。因此,我們必須節約資源,保證以持續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資源;保護整個生命支撐系統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預防和控制環境破壞和污染,根治并恢復已遭破壞和污染的環境。總之,我們要把發展與生態環境緊密相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求發展,在發展的基礎上改善生態環境。只注重經濟效益而不顧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發展,決不是人類所期盼的發展,因為這種發展將把人類送入墳墓。
  在注重生態效益的前提下,也要兼顧生態公平。生態公平是人類與其他生物物種之間、不同地區和國家的人群之間、當代人與后代人之間在有占自然資源和物質財富分配上的“時空公平”。也就是說,可持續發展應建立在以上三個公平之上。但這三個公平的維護現在都做得很不夠:首先,人類為了自身的發展,過度地掠奪自然資源,引起嚴重的生態失衡,導致其他物種處于非常惡劣的生存環境之中,許多物種因此而滅絕或瀕臨滅絕。其次,當代人對資源的過度使用和浪費,剝奪了子孫后代公平地享用資源的權利。最后,在一個資源有限的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對資源揮霍性浪費,限制了另一些國家和地區公平地享有資源的可能性,特別是發達國家對各種資源的高消費,已經遠遠高出于不發達國家人均水平的許多倍,這也是極不公平的。同時,一些國家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常常引起另一些國家環境質量下降和人的健康遭到危害,這特別表現在相鄰國境的河流和海域污染,酸雨和大氣污染,濫伐森林引起水災和土壤沙化,有毒物質的不當運輸和處理等等。甚至有些發達國家利用發展中國家急需資金,將危險廢物“賣給”發展中國家。而發展中國家,無論在科技水平還是經濟基礎上,都沒有能力接受骯臟工業。由此產生了嚴重的生態后果,并從根本上破壞了進一步發展的基礎。這些不公平現象必須盡快改變,否則生態公平只能是一句空話。
  要想達到生態效益與生態公平的統一,就必須肯定,所有生命形式都是生存權利的主體,它們在共享地球生態資源上是平等的,它們的生存權利必須受到尊重,當代人的生存和發展固然重要,但決不能以剝奪后代人的生存和發展為當代人發展的前提,當代人留給后代人的必須是一個可以持續發展的社會,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生存和發展的權利,都應該公平地享用地球資源。因此,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發展不應當損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只有在既注重生態效益又保證生態公平的前提下,可持續發展才能真正得到維護。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23~129B8倫理學周笑冰20002000人類社會的發展應當是建立在事實與價值統一基礎之上的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的發展。進入工業文明后,人類在機械發展觀的指導下,只關注了自身利益的滿足而忽視了客觀規律對人類的活動制約,最終造成事實與價值的沖突,使人類社會的發展陷入不可持續的境地。這種機械發展觀有著深刻的認識論根源,是人們割裂了暫時性和長遠性、需要的正當性和非正當性、動機與效果、正價值與負價值以及手段與目的等一系列矛盾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系而造成的。生態嚴重失衡造成的惡果使人類認識到,只有使事實與價值重新統一協調起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使人類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可持續/事實/價值/生態效益/生態公平周笑冰,寧夏大學“兩課”教研部,銀川 750021  周笑冰(1966—),女,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人,寧夏大學“兩課”教研部講師,碩士。 作者: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23~129B8倫理學周笑冰20002000人類社會的發展應當是建立在事實與價值統一基礎之上的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的發展。進入工業文明后,人類在機械發展觀的指導下,只關注了自身利益的滿足而忽視了客觀規律對人類的活動制約,最終造成事實與價值的沖突,使人類社會的發展陷入不可持續的境地。這種機械發展觀有著深刻的認識論根源,是人們割裂了暫時性和長遠性、需要的正當性和非正當性、動機與效果、正價值與負價值以及手段與目的等一系列矛盾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系而造成的。生態嚴重失衡造成的惡果使人類認識到,只有使事實與價值重新統一協調起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使人類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可持續/事實/價值/生態效益/生態公平

網載 2013-09-10 21:28:45

[新一篇] 鄉鎮企業:實現兩個轉變 再創新的輝煌

[舊一篇] 于光遠學術活動60周年學術(經濟學)座談會在京舉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