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業倫理是指在企業全部生活中所蘊含和活躍著的道德意識、道德準則與道德活動的總和。現代企業制度是企業倫理的重要現實基礎和生長點。以人為本的企業目標是企業倫理的重要價值依據和導向。道德傳統是企業倫理產生和發展的必要前提和借鑒。企業倫理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要素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著協調關系、激發活力、凝聚人心、塑造形象的顯著作用。企業倫理是社會倫理最富于時代精神的部分和內在的推動力量。企業倫理對于民族文化的振興具有重大的促進意義。企業倫理的運行機制必須依靠賞罚、輿論和教育機制的相互配合。
關鍵詞 企業倫理 現化企業制度 企業目標 道德傳統 企業文化 社會倫理 民族文化
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企業倫理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和意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強烈地呼喚著企業倫理的革新,激烈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要求企業迅速提高自己的倫理素質,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立需要有效地落實到企業倫理實踐活動中去。然而,我國企業倫理的理論研究總體上是相當薄弱的,對企業倫理的內涵、結構、基礎、功能、基本規范和運行機制缺乏系統的研究和闡述,對企業倫理建設豐富的經驗教訓也缺乏系統的總結和提高。這樣,企業倫理的研究便成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迫切任務,成為我國倫理學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新生長點。為此,本文試圖就企業倫理的基本理論與實踐問題談談自己的淺見,以求斧正。
一、企業倫理的界定
美國著名學者成中英先生曾對企業倫理進行過這樣的界定:“企業倫理(bisinessethics)是指任何商業團體或生產機構以合法手段從事營利時,所應遵守的倫理規則。”[(1)a]這個界定指出了企業倫理的一個重要內涵,即企業在處理各種關系時所應遵循的道德準則。然而,這樣的界定是不夠全面的。我以為,企業倫理應包括滲透于企業全部生活中的所有道德現象,是指在企業全部生活中所蘊含和活躍著的道德意識、道德準則與道德活動的總和。它是一個具有復雜的內在結構的系統。
企業道德意識內含道德心理、道德觀念和道德評價這三個不同的層次。道德心理層次包括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道德情感是指職工在企業生活中關于自己的思想意圖和言行舉止是否符合道德準則的情緒體驗。道德意志是指職工在企業生活中自覺地使自己的思想意圖和言行舉止符合道德準則要求的堅韌不撥的力量。道德觀念層次包括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道德信念是指職工對企業目標、企業管理及個人行為的和道德性的深刻理解和信任,它體現著知、情、意的統一。道德理想是指職工對于企業應達到的最高道德境界和自己應追求的道德人格的形象設計,它是道德觀念的最高層次。道德評價是指職工依據道德準則對企業行為和個人行為所進行的善惡評價,它以職工的道德認知作為必要前提,是職工的道德自我意識與企業生活相統一的綜合形式,使職工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觀念在企業生活中實現對象性綜合。
企業道德準則按其所處理的四種關系由四個方面的準則組成。其一是處理企業與自然環境關系的準則。這一準則的基本精神是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應有利于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維護和促進生態平衡的企業行為謂之善,漠視和破壞生態平衡的企業行為謂之惡。其二是處理企業與社會關系的準則。這一準則的基本精神是應同時實現企業和社會相互之間的公正。企業應自覺地遵守社會法規,履行應盡的社會義務;社會應保障企業的合理利益得到實現。其三是處理企業與其他企業關系的準則。這一準則的基本精神是應在所有企業之間實現相互平等,所有的企業都在同一起點上,都用合理合法的手段進行競爭。其四是處理企業與個人關系的準則。企業與個人的關系既包括企業與內部職工個人的關系,也包括企業與有關的社會消費者個人的關系。處理企業與個人關系準則的基本精神是人道精神,企業應尊重人,關心人,為個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職工個人應愛廠如家,敬業樂業;消費者個人應尊重企業權益,促進企業發展。
企業道德活動是指企業生活中具有善惡價值的人的活動。在主體的規定性上它既包括職工個人的道德行為,也包括職工群體的道德行為。在功能意義上它既包含通過賞罚、輿論等機制實現對企業秩序進行整合的協調性道德活動,也包含通過教育、修養等機制對職工實有人格進行提升的激勵性道德活動。在形式意義上它既包容在企業生活中經常重復出現的具有某種固定形式的道德習俗,也包容不經常出現的沒有固定形式的非習俗性道德活動。
總之,企業道德意識、企業道德準則、企業道德活動都是企業倫理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之間實現著動態的統一。企業道德意識在企業道德活動中產生并影響著企業道德活動,企業道德規范在企業道德意識和企業道德活動的基礎上概括出來,又制約著企業道德意識和企業道德活動。
二、企業倫理與現代企業制度
正在建立和完善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的現代企業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倫理的一個重要的現實基礎。我國企業倫理建設的實踐說明,現代企業制度為我國企業倫理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生長點。對此,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企業產權清晰、權責明確呼喚高度自律的企業法人倫理。
現代企業制度的本質特征是產權清晰、權責明確。企業擁有包括國家在內的出資者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成為享有民事權利、承担民事責任的法人實體。這樣,企業就不再是國家的附屬物,國家不能再隨便無代價地平調企業的財產,企業具有自己受法律保護的獨立利益。企業性質和利益關系的這種重要變化必然要求企業倫理進行變革。這種變革主要體現在企業倫理應成為具有道德自律精神的企業法人倫理。所謂企業法人倫理是指企業以擁有全部法人財產權的法人實體的資格在處理各種關系時所建構和遵循的企業倫理。由于企業是獨立的法人實體,那么,企業在處理與國家的關系時,應自覺地維護自己的法人財產權和法人實體地位,遵守國家頒布的各項法規,履行對國家應盡的義務;企業在處理與出資者的關系時,應自覺地維護自己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權利,承担對出資者的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由于企業是獨立的法人實體,企業只能依靠自己在企業生活中去建構并遵循企業道德準則,因而,現代企業制度中的這種企業法人倫理應具有高度的道德自律精神。隨著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這種企業法人倫理必將逐步走向成熟。
2.企業市場化推動企業倫理不斷向前發展。
現代企業制度又一重要特征是企業市場化。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的經營方向和策略不再遵循政府的指令性計劃來確定,而是遵循市場的供求關系來制定;企業的生產要素不再依靠政府來調撥,而是依靠市場來配置;企業的經營結果不再由政府進行統保,而是由市場進行選擇。企業的生命線在于市場。企業市場化將對企業倫理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市場上的欺詐行為和掠奪行為是不是企業市場化的必然產物呢?恩格斯曾說:“現代政治經濟學的規律之一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愈發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為它早期階段的特征的那些瑣細的哄騙和欺詐手段。……這些狡猾的手腕在大市場上已經不合算了,那里時間就是金錢,那里商業道德必然發展到一定的水平。”[(1)b]恩格斯的分析非常精辟。市場上那些瑣細的哄騙和欺詐手段是與市場經濟早期階段相聯系的。隨著大工業的發展和大市場的出現,那些瑣細的哄騙和欺詐手段就失去了意義。在大工業和大市場條件下,企業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必須注重自己的產品質量、道德形象和商業信譽。目前我國市場發育不健全,市場法規不完善,那些瑣細的哄騙和欺詐手段就會被一些人視為智慧的頂峰而仿效。然而,我國的現代企業制度是與大工業、大市場相聯系的,它所呼喚的決不是那些哄騙和欺詐手段,而是與之相適應的高水平的企業倫理。
3.企業管理的現代化需要完善而又強有力的企業倫理。
企業管理的現代化是現代企業制度的又一重要特征。這一特征體現在企業應建立科學的企業領導體制和組織管理制度,在調節所有者、經營者和職工之間關系的過程中形成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經營管理機制。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標志著企業管理向現代化飛躍。企業管理現代化不僅要依靠物質剌激,而且要依靠道德激勵;不僅要動用法律懲罚,而且要運用道德制約。只有將經濟的賞罚、法律的威懾、藝術的感染和道德的感召結合起來,才能形成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有效的經營管理機制,實現管理的現代化。可見,現代企業制度需要完善的強有力的企業倫理。
三、企業倫理與企業目標
企業目標是企業的全部活動所要追尋的對象和所要達到的境地。企業目標與企業倫理密切相關,它對企業倫理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企業目標是一個二重結構系統,它由關于物的目標和關于人的目標所組成。所謂關于物的目標是指企業以經濟利益為內容的目標,具體說就是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任何企業都必須追求企業利潤的最大化,沒有利潤的企業只能被市場無情地淘汰。因而,企業在進行決策、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協調等經營管理活動時都應為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而努力。所謂關于人的目標是指企業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內容的目標,具體地說就是為民服務,造福社會。企業要實現利潤最大化,須臾不可離開企業職工的勞動、廣大客戶的合作及各方面必要的社會條件。在這個意義上企業應當將利潤視為民眾和社會對企業經營管理廣大客戶的合作及各方面必要的社會條件。在這個意義上企業應當將利潤視為民眾和社會對企業經營管理成果的肯定,應當用之作為對民眾和社會的回報。這樣,企業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價值在于通過取得企業利潤最大化對民眾的幸福和社會的發展有所貢獻。可見,關于人的目標比關于物的目標更為根本。這種將關于人的目標作為根本目標來追求的企業目標就是以人為本的目標。美國學者帕斯卡爾和阿索斯在總結世界卓越企業的企業目標的基礎上指出了這種以人為本的企業目標的具體特征:這種目標要使職工作為企業整體的一員受到社會的頌揚和稱贊;這種目標強調本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對于人類的價值以及保持這個價值的重要因素;這種目標著重于人的能力和素質以及對顧客的關心程度;這種目標關心職工的需要并將每個職工視為有價值的人;這種目標尊重社會的需求并為滿足社會的需求而努力。
以人為本的企業目標對于企業倫理建設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這種企業目標規定著企業道德意識的價值取向,它是企業生活中道德信念的主要對象、道德理想的展開方向和道德評價的具體尺度;這種企業目標為企業處理各種關系提供根本原則,從而成為企業建構道德準則的根本價值導向;這種企業目標在企業道德活動中既是激勵機制的基本方向,也是約束機制的基本根據。可見,以人為本的企業目標是企業倫理最重要的價值依據,是指導企業倫理建設的燈塔。
堅持以人為本的企業目標,則使企業樹立起令人信賴的道德形象,產生崇高的威望和巨大的凝聚力,調動和激發出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并取得社會的廣泛理解、支持和合作。于是,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便有了根本保證;而實現利潤最大化又有助于企業堅持以人為本的企業目標,建立良好的企業倫理。這樣,企業的運行就步入了良性循環軌道。相反,將企業目標定格在利潤最大化上,將為民服務和造福社會摒棄在企業目標之外,就會使企業為了追逐利潤,不惜損害民眾的幸福和社會的發展,制造假貨,哄騙欺詐,偷稅漏稅,行賄受賄,什么樣的惡行都敢干。從長遠的觀點看,這種道德形象極為惡劣的企業決不會得到民眾和社會的支持也斷難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這樣,企業運行便會陷入惡性循環,最終身敗名裂。可見,堅持以人為本的企業目標對于企業倫理建設以及企業自身的命運具有多么重大的意義!
四、企業倫理與道德傳統
所謂道德傳統是指世代流傳下來的依然活躍于民眾生活中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道德傳統與傳統倫理思想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傳統倫理思想指的是歷史上產生與發展并具有一定理論形態的倫理思想。它不能等同于道德傳統,因為傳統倫理思想中有的內容對民眾生活還存在深刻影響,依然具有現實生命力:而有的內容與民眾生活相距甚遠,已經失去了現實生命力。它與道德傳統又密切相關,不能截然分割,因為傳統倫理思想中仍具有現實生命力的內容本身就屬于道德傳統的較高層次,顯示著道德傳統深厚的歷史積淀和一定的理論形態。我們認為,道德傳統是企業倫理產生和發展的必要前提,它對于企業倫理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企業倫理的載體是企業的職工。職工在進入企業之前或多或少都要受到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道德教育,并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各方面的道德熏陶,這樣,職工在步入企業之前就已經因襲著一定道德傳統,比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精忠報國”的愛國思想和情感;追求光宗耀祖,向往天倫之樂的家族本位思想;“和為貴”的和諧觀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忠恕觀念;“朋友有信”的守信觀念;“士為知己者死”,“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報恩思想等等。當這種因襲著一定道德傳統的人成為企業職工時,則意味著作為企業倫理的主體和對象的職工一開始其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就不是一片空場,他們的意識和行為中就已經程度不同地活躍著道德傳統。那么,企業倫理建設就不能漠視、割斷、離開道德傳統,而必須以道德傳統作為實際的出發點。這樣,職工所因襲的道德傳統便成為企業倫理賴以產生和發展的先決條件,成為企業倫理產生和發展的必要前提。
道德傳統既是企業倫理產生和發展的前提,也是企業倫理建設重要的參照對象。對于道德傳統中的有用部分,我們依據現實生活的要求和企業目標的價值導向對其進行改造和轉化,使其納入企業倫理體系。比如,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和情感具體化為“為國家強盛奮勇拼搏,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思想和情感;將家族本位思想改造為企業本位思想及“愛廠如家”的精神;將“和為貴”觀念轉化成全廠上下團結和諧的價值取向;將忠恕觀念改造成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準則;將守信觀念轉化成講信用、守契約的觀念;將報恩思想轉化為重視情感投資的重要依據。通過這樣的改造、轉化和接納工作,企業倫理體系才能真正符合國情、廠情,顯示出巨大的現實生命力。當然,對于諸如官本位觀念、等級制思想、人身依附習慣等這些道德傳統中的糟粕部分必須堅決予以批判,使其成為反面教材,隨時警惕這些毒素侵入企業倫理的實際生活。可見,在一定意義上道德傳統是企業倫理建設必不可少的一面鏡子。我們應當很好地發揮這面鏡子的作用。
五、企業倫理與企業文化
在揭示企業倫理的現實依據、目標導向和參照體系的基礎上,我們將闡述企業倫理的功能。企業倫理最重要最直接的功能體現在它對企業經營管理的作用之中。企業倫理只有在高水平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中才有顯著的作用,而企業文化是當代最高水平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因此,我們闡述企業倫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必須揭示企業倫理在企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企業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企業文化指企業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狹義的企業文化是指著眼于精神因素和獨創價值觀的企業經營管理方式,是當代世界上最先進的企業經營管理方式。美國學者肯尼迪和迪爾在《公司文化》一書中對企業文化的要素做了具有權威性的分析和規定。他們認為,企業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作為企業在市場上所面臨的客觀現實的企業環境;體現為企業經營管理基本思想和信條的企業價值觀;代表企業價值觀人格化和企業組織力量的英雄人物;反映在企業日常生活的慣例和常規中的企業禮節和儀式;作為企業內部非正式聯絡手段的文化網絡。
企業倫理在企業文化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企業價值觀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思想和信條為職工提供對于共同方向的意識和日常行為的準則,它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價值觀自身具有三重結構,它由企業哲理觀、企業倫理觀和企業審美觀組成。企業哲理觀是指企業經營管理的理性思維模式和謀略,是企業價值觀的智慧所在。企業倫理觀作為企業道德意識和企業道德準則體現著企業經營管理的善惡價值取向,它使企業經營管理具有合道德性,從而取得民眾的認同、接受、信賴和支持。企業倫理觀是企業價值觀的靈魂所在。企業審美觀是指企業經營管理的美丑價值選擇,它使企業經營管理符合美的規律,從而激發民眾對企業及其產品或服務產生美感享受。企業審美觀是企業價值觀的美感所在。可見,企業價值觀體現著企業經營管理真善美的統一。那么,作為善的體現企業倫理是企業價值觀的靈魂,也就是整個企業文化的核心和價值中樞。
基于企業倫理在企業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企業倫理必定對企業文化的其他要素產生重要的作用。通過企業倫理的協調,企業可取得市場的認可、民眾的歡迎、同行的佩服和政府的支持,從而使自己生活在一個良好的企業環境之中。在企業英雄人物身上體現著忠誠、勤奮、無私、進取、公正、寬厚等優秀的道德品質,企業英雄人物的這些道德品質極大地激勵著職工的士氣和工作熱情,加強著企業的組織力量。企業的禮儀在一定意義上是企業道德習俗的具體化,它在企業生活中具有很強的道德象征意義,標志著企業的道德形象。企業禮儀中所內含的道德習俗是對職工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生活形式。文化網絡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掌握文化網絡的人的道德素質。當文化網絡被道德素質低下的別有用心者所把持時,職工彼此就會勾心斗角,離心離德,企業經營管理的秩序就會被破壞;當文化網絡被品德高尚的人所掌握時,文化網絡所承載的信息、信念和價值觀就會為全體職工共同享用,從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經營管理秩序。總之,企業倫理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要素在企業文化這種當代最先進的企業經營管理方式中發揮著協調關系、激發活力、凝聚人心、塑造形象的顯著作用,從而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
六、企業倫理與社會倫理
企業倫理不僅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具有顯著的功能,而且對于整個社會倫理水平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所謂社會倫理是指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社會道德規范和社會成員的道德意識與道德實踐的總和。企業倫理顯然是社會倫理的有機組成部分。然而,企業倫理相對于社會倫理中的其他部分又具有自己的特征。
首先,企業倫理是社會倫理中與經濟基礎聯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企業生活是社會經濟生活的核心,是社會經濟基礎的集中體現。企業倫理在企業生活中發生和發展,它又對企業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行為產生直接的影響,企業在進行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有效的道德監督。可見,社會倫理中沒有任何一部分能像企業倫理這樣與社會經濟基礎直接地交融在一起。
其次,由于企業倫理與社會經濟基礎的聯系最直接最密切,因而企業倫理對社會經濟基礎變革所產生的反應最敏感最迅速。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過程中,社會倫理反應最快、震蕩最強烈的部分便是企業倫理。隨著企業產權關系的明晰化,企業立即提出建立企業法人倫理的要求;隨著企業的市場化,企業立即發出公平競爭、自主負責的呼喚。社會倫理的其他部分距社會經濟基礎相對遠一些,它們對社會經濟基礎變革所產生的反應要遲緩一些,從而表現出相對穩定的特征。
再次,企業職工素質,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職工素質較其他一些社會成員的素質要高一些,企業的道德教育普遍抓得緊一些,這樣,企業倫理較社會倫理其他部分具有較高的水平和較完整的形態。當代卓越企業都有自己較完善的企業倫理體系,當代杰出企業家也都有自己崇高的倫理形象。在這個意義上企業倫理的水平往往代表著一個家或一個地區整個社會倫理的水平。
由于企業倫理對社會經濟基礎有最直接最密切的聯系和最敏感最迅速的反應,企業倫理具有較高的水平和較完整的形態,企業倫理對社會倫理其他部分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從而形成整個社會倫理前進的先導。黨的作風是政治倫理的核心。黨風問題是社會倫理生活中的一個重大的突出問題,收受賄賂、公費旅游、公款大吃大喝、地方保護主義等這些黨風不正的表現形式都與企業生活密切相關。在實際生活中隨著經濟體制變革而出現的企業法人倫理已成為抵制黨風不正的有力武器,它勢必給黨風問題帶來深刻而深遠的影響。自然環境保護是生態倫理的基本要求。環保問題是社會倫理生活又一個熱點問題。現代大工業的發展在給人類造福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因而,治理污染、保護環境是企業義不容辭的倫理責任。企業的環保工作做好了,整個社會的生態倫理水平就會大大提高。社會公德在社會倫理中最具廣泛性,它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當前社會公德水平的下降是社會倫理生活中的又一個普遍而尖銳的問題。企業通過有效的道德活動培養職工良好的道德習慣。這種良好的道德習慣輻射開去,便會對其他社會成員產生示范效應,從而帶動其他社會成員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提高整個社會公德的水平。總之,企業倫理是社會倫理中最富于時代精神和活力的部分,它越出企業的圍墻,深刻地影響到整個社會,帶動社會倫理不斷前進。
七、企業倫理與民族文化
企業倫理不僅在完善企業經營管理和促進社會倫理進步方面功能顯著,而且對于振興民族文化意義重大。
企業倫理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何謂民族文化?在描述意義上民族文化是指處于民族共同體中的人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是處于民族共同體中的人們的行為模式、語言符號、傳統觀念和勞動產物。民族文化是一個具有極為復雜的內在結構的系統,它包括知識、產品、制度、風俗、社會倫理、藝術作品、宗教信仰等等。社會倫理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因為任何一種具體的現實的社會倫理都是由處于一定的民族共同體中的人們所創造的遵循的,社會倫理具有顯著的民族性。企業倫理作為一種重要的特殊的社會倫理當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的特殊的組成部分,這也是由企業倫理的民族性所決定的。所謂民族性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的共同體所具有的共同經濟生活、共同心理、共同語言和共同文化上的特性。任何一個企業都存在于一定的民族共同體之中。企業倫理所賴以產生和發展的經濟基礎存在于民族共同體的共同經濟生活之中。我國現代企業倫理的現實基礎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企業倫理語言形式的民族特征也非常顯著。含蓄委婉是我國民族語言的主要特征,這在我國企業倫理的語言中體現得很充分。可見,企業倫理總是有一定的民族性的,它必然成為民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企業倫理既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企業倫理的興旺發達則必然成為民族文化振興的重要標志。反映社會經濟政治體制改革非常敏感迅速的企業倫理極富時代精神,在一定意義上它是時代精神的晴雨表。這樣,充滿活力的企業倫理不斷地為民族文化注入富于時代精神的新鮮思想,從而使民族文化生機勃勃,充滿朝氣。企業的發展變革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隨著企業的發展變革,企業倫理不斷地總結新經驗,研究新問題,在一定意義上企業倫理是社會意識形態的拓荒者。這樣,富于創新的企業倫理不斷地為民族文化增添新的視野,從而推動民族文化不斷進取,勇于開拓。現代企業的發展必然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競爭,開拓國際市場。與之相適應,企業倫理必然要參與國際交流,不斷地從其他民族的企業倫理和民族文化中汲取先進的思想觀念和有效的操作方法,豐富和充實自身。在這個意義上企業倫理是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這樣,走向世界的企業倫理不斷地為民族文化打開國際交流的通道,從而推動民族文化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在國際文化大舞臺上大放光彩。瞻觀前景,未來的中華文化將是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統一,民族文化與國際文化的統一。這兩種統一的實現昭示著中華文化的振興。集這兩種統一于一身的中國企業倫理必將為中華文化的振興發揮巨大的推動作用。
八、企業倫理的運行機制
企業倫理的運行機制是企業倫理發揮功能的必要條件和保證。對于企業來說,企業倫理的運行機制有賞罚機制、輿論機制和教育機制。
賞罚,是指企業獎給遵循企業道德規范的職工以一定的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剝奪違背企業道德規范的職工所不希望失去的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賞罚包括組織賞罚和非組織賞罚這兩種不同的途徑和方法。企業倫理要真正對職工發揮作用,沒有賞罚力量的支持是不行的。如果企業道德規范的要求與企業賞罚的實際方向相一致,那么,企業道德規范就會對職工發揮強有力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如果這二者的實際方向相反,那么,企業道德規范必然蒼白無力,缺乏實際力量。因此,企業倫理水平的高低應當到企業的賞罚機制中去尋找成因。當然,賞罚是影響職工行為的外部力量,還不足以解決職工內心的行為動機問題,因此,賞罚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視之為萬能而完全依賴之。
輿論,是指職工對自身或他人或群體的言行從善惡方面所做和價值評價活動。它是將企業道德規范具體化對象化的手段。輿論的方式包括道德宣傳、道德勸誡、道德表彰等。企業通過輿論使職工對自身言行的道德價值具有正確的認識和切身的感受,對符合道德規范要求的言行產生自豪感、尊嚴感和榮譽感,對不符合道德規范要求的言行感到羞恥和悔恨;同時使職工對他人對群體言行的道德價值也具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從而對職工的行為發揮有效的激勵和約束作用。輿論發揮作用,需要輿論與企業道德規范形成共同的指向,二者不能發生背離;還需要企業生活中實際通行的道德規范大體一律,不能出現相對主義的道德氛圍。當然,輿論也只有影響職工的外部因素,只靠輿論的作用,助長的是職工的“他律”心理,而難以形成“自律”習慣。
教育,是指企業為了使職工自覺地履行道德義務,依照企業道德規范和企業目標的要求,對職工有組織有計劃地施加影響的活動過程。企業道德教育是企業道德規范要求深入職工心靈的有效途徑。它通過規范的宣示、榜樣的塑造、問題的討論、心靈的交流等方式啟發、引導、激勵、約束職工,使企業道德規范轉化成為職工內心的自覺要求和行為。提高道德認識是企業道德教育的出發點和基礎環節。提高道德認識就是向職工揭示企業倫理發展的實際趨勢和方向,闡釋遵循企業道德規范要求的必要性,使職工懂得企業倫理的具體內涵。然而,僅有對企業倫理的理性認識,而缺乏激情和意志,則難以產生道德行為的沖動。因而,陶冶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便成為企業道德教育的兩個關鍵環節。陶冶道德情感是指培養和增強職工對企業倫理的認同感和新近感,使職工對履行企業道德規范的要求產生強烈的沖動;鍛煉道德意志是指錘煉職工在履行道德義務時戰勝險阻的意志力量,使職工在履行企業道德規范要求時頂得住任何壓力。道德意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統一便形成道德信念。職工道德信念的產生是企業道德規范已內化為職工自覺要求的重要標志,體現著企業道德規范對職工行為已起到價值定向的作用。道德理想是職工行為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職工實有人格向理想人格提升的方向。它是職工的全部生活走向燦爛輝煌的力量源泉。因此,確立道德信念、追求道德理想是企業道德教育的最高任務。總之,企業道德教育為企業倫理真正內化為職工的自覺要求,激發崇尚道德行為提供根本保證。當然,教育不是萬能的。企業倫理的有效運行必須依靠賞罚、輿論和教育機制有機地結合。
〔作者簡介〕 李健,1947年出生,現任陜西師范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倫理學原理、管理倫理學、軟管理的理論與實踐、企業文化。發表有《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與道德觀念的變遷》、《企業目標的倫理價值觀基礎》等論文20余篇,參編《文化研究方法論》等專著8部。
〔責任編輯 侯晉公〕
本文1994年5月24日收到。
[(1)a]成中英:《文化、倫理與管理》,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4頁。
[(1)b]《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52頁。
陜西師大學報:哲社版西安108-114B8倫理學李健19951995 作者:陜西師大學報:哲社版西安108-114B8倫理學李健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