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性質和利弊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F11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420(2001)04-0009-05
  一、什么是全球化
  人們對什么是全球化有各種各樣的理解。一個常見的全球化定義是:“全球化是指各種生產要素或資源在世界范圍內自由流動以實現生產要素或資源在世界范圍的最優配置。”這一定義或類似定義常常被人們所引用。可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們發現,發達國家的資本這種生產要素或資源確實在世界范圍內無拘無束地自由流動,而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這種生產要素或資源卻不能在世界范圍內自由流動。可見,上述這種一廂情愿的全球化定義同實踐中的全球化根本不是一回事。
  關于什么是全球化的問題,人們大都只從純粹的經濟和技術現象方面來理解,而很少認識到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推動和主導的全球化不僅是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相適應的經濟關系全球化,使有利于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經濟秩序全球化,而且要使美國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的“民主和人權”全球化。
  美國統治者圖謀壟斷對全球化含義的解釋權。《美國國務院1999年人權報告導言》提出了“第三種全球化”,即編織“跨國人權網”。該報告批評人們對全球化含義的片面理解,說:“今天,人人都在談論全球化。但是,無論是全球化的倡導者還是批評者,都幾乎千篇一律地將全球化說成是一種純粹的經濟和技術現象。實際上,在新的千年中,至少存在著三種世界性的語言:金錢、因特網以及民主和人權。”美國國務院的這個“人權”報告對“第三種全球化”作了如下的解釋:“當前正在出現許多由公私雙方行為者共同編織而成的跨國人權網,這是一種未受人們注意的第三種全球化。”在這之前不久,美國總統克林頓在達沃斯就曾說:“由于全球化不僅限于經濟領域,我們的相互依存要求我們想方設法迎接增強我們的價值觀的挑戰。”美國自封為“第三種全球化”的“全球領導者”。美國國務院在這個“人權”報告中說:“作為促進世界各地民主和人權的全球領導者,美國在建立跨國人權網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促進作用。”“美國繼續領導組織新的跨國人權網。”
  由上可見,美國國務院所說的全球化包括三種全球化:(1)經濟全球化;(2)技術全球化;(3)“民主和人權”全球化。
  二、當前的現實的全球化和未來的理想的全球化
  要討論全球化的性質,首先應該區分兩種不同性質的全球化:當前的現實的全球化和未來的理想的全球化。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描述的全球化現象是資本主義全球化。他們指出了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客觀趨勢,用“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于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于西方”這三個從屬關系來揭示當時全球化趨勢的實質。
  我們今天討論的全球化是當前的現實的全球化,而不是未來的理想的全球化。為了正確認識當前的現實的全球化的性質,有必要將它同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當時考察的全球化趨勢作一比較。
  在馬克思、恩格斯那個時代,資本所有者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主要是出于不斷擴大商品輸出,擴大商品銷路的需要。為了尋找和占領商品市場,商品資本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系。在我們這個時代,資本所有者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則主要是出于擴大資本輸出,擴大有利投資場所的需要。為了尋找和占領有利的投資場所,金融資本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系。
  在馬克思、恩格斯那個時代,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商品資本的國際化已經達到了很深、很廣的程度。在我們這個時代,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金融資本的國際化則達到了更深、更廣的程度。
  在馬克思、恩格斯那個時代,主導全球化的資本主義國家所做的是“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于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于西方”。在我們這個時代,主導經濟全球化的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所做的則是企圖使發展中國家從屬于發達國家,使社會主義國家通過演變從屬于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使東方從屬于西方。
  通過比較,可以清楚地看到,馬克思、恩格斯那個時代和我們這個時代的全球化雖然有以上的不同點,然而,兩個不同時代的全球化具有本質的共同點:全球化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球化,是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的全球化。資本增殖,剩余價值的生產和占有,是全球化最深刻的動因。由此,人們可以看到,當前的現實的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主義全球化。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科學地證明了資本主義最終將被社會主義所代替,人類社會最終將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全球化不同,未來的理想的全球化將是社會主義全球化和共產主義全球化。
  三、全球化和反全球化
  全球化的性質和利弊得失問題是全世界不斷爭論的一個大問題。近年來,全球范圍內對全球化的爭論出現了新的高潮。人們清楚地看到,一方面,全球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反全球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2000年4月13日,德國《世界報》發表題為《全球化及其反對者》的文章,討論全球化的性質和利弊得失問題。文章說:“伴隨著世界經濟的一個景象就是全球化。全球化創造的財富越多,反對者的行動就越咄咄逼人。這是一支由許多非政府組織組成的隊伍,他們中有環保和消費者利益保護者、社會活動家和工會組織、宗教界領導人以及呼吁和提供發展援助的人。”
  關于上述人士反對全球化的原因,《世界報》說:“他們反對全球化。他們說,全球化加大了貧富之間的不合理分配、剝奪了民族國家的主權。全球化就是工業國家一手策劃的、不尊重人的賭博資本主義。”《世界報》對全球化的反對意見進行了猛烈批判,斷言全球化利大于弊。
  2000年4月23日,美國《世界日報》發表題為《防止經濟一體化成為新的經濟奴役》的文章。這篇文章實際上可以視為對德國《世界報》那篇文章斷言全球化利大于弊這一觀點的回答。《世界日報》的這篇文章談到不久前大批示威者從各地結集華盛頓反對全球化一事,說:“示威者最大的口號是抗議全球經濟一體化(此用語在這里實際上是指經濟全球化——引者)為貧窮國家帶來災難”。該文還談到在這之前超過萬名勞工在美國國會前示威一事。文章說:“上述這些事件打破了由高科技和資訊革命帶來經濟持續繁榮的虛幻景象,提示了世界經濟一體化背后的南北矛盾和貧富差距擴大給人們帶來的重大心理沖擊和隱藏的社會動蕩因子。”
  《世界日報》的這篇文章說:“世人所期待的全球經濟一體化是大家的共同繁榮,是利益和資源更平等的分配,能夠使人權和生存尊嚴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可是,事實與人們期待的正好相反。“人們越來越看到世界經濟議題背后的虛偽和不平等,以及世界經濟體系背后日益嚴重的南北問題與貧富差距。”正是這些事實,一次又一次地激起世界上反對全球化的人們大規模的示威和強烈的抗議。《世界日報》的這篇文章揭示了全球化反對者先后在美國西雅圖和華盛頓兩次大規模抗議的共同主題:“抗議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經濟強權正和一小部分跨國公司聯手,打著幫助貧窮國家建設的招牌,利用貸款和巨額債務進行不合理的國際分工,使落后國家接受改頭換面的金融殖民、技術殖民,并把環境危機等轉嫁出去。”
  人們注意到,在西雅圖和華盛頓兩次抗議后,世界上又舉行了多次關于全球化的官方研討會和民間研討會。人們也注意到,繼美國西雅圖、華盛頓的兩次抗議之后,世界上反全球化的人們又先后在捷克的布拉格、法國的尼斯和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舉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抗議和游行。其中,尼斯大游行的參加者大約有5萬人,那不勒斯大游行的參加者大約有3萬多人。
  四、全球化的利弊
  關于全球化的利弊問題,我們既不一般地贊成或反對全球化利大于弊的論斷,也不一般地贊成或反對全球化利小于弊的論斷。問題在于,利和弊都是對特定的主體來說的。重要的問題是要弄清楚對誰利大于弊,對誰弊大于利。人們清楚地看到,全球化的主導力量是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正像《世界日報》所說的那樣,“代表著西方強勢力量來領導這個一體化(在這里是指全球化——引者)運動的正是世貿組織、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也主要是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所推動的經濟全球化給它們本國帶來了巨大利益。全球化對發達國家尤其是對美國確實是利大于弊。
  然而,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現在還無法證明全球化肯定利大于弊。人們現在看到的是像《世界日報》所說的那一系列的不利影響。這些不利影響包括“為貧窮國家帶來災難”、“南北矛盾和貧富差距擴大”、“利用貸款和巨額債務進行不合理的國際分工”、“金融殖民”、“技術殖民”、“轉嫁環境危機”等。
  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家、經濟學家、評論家等對全球化的論述,往往比發達國家的政治家、經濟學家、評論家等對全球化的論述要符合實際。
  據路透社吉隆坡2000年2月24日電:“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今天說,全球化使得發展中國家變得貧窮,富國更加富有。”馬哈蒂爾在馬來西亞高級公務員會議上說:“直至現在,我們沒有看到任何發展中國家從正在進行的全球化中得到好處,我們看到的是西方的富國越來越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擁有財富的差距越來越大。”這位馬來西亞的領導人說,信息技術時代給發展中國家帶來新的威脅——巨大的聯合企業能夠吞掉整個經濟。他說:“他們的目的是利用全球化和技術發展將全世界變成殖民地。”
  韓國總統金大中關于全球化的兩次談話很發人深省。1998年4月15日,金大中滿懷信心地發表了要“融入全球化”的談話。他說:“在經濟方面,我準備堅決實行自由經濟。我們決心繼續積極努力,把我們的經濟融入全球化進程,更大地敞開大門歡迎外國投資者。”可是,事過兩年,金大中在2000年5月15日的講話中則強調全球化的負面影響不可忽視。他說,全球化的負面影響開始顯露出來,對此必須加以警惕并預先采取措施,否則,“可能面臨極大的危險和災難。”
  墨西哥《至上報》2000年5月25日發表題為《新帝國主義》的文章,說:“全球化,完全證實了馬克思的理論:資本的集中越來越迅速,企業家們的世界秩序正在逐步迫近,他們的世界權力與其企業的兼并規模成比例的資本的大聯盟由于《多邊投資協定》達到了高峰。一年之后,資本又在瑞士的達沃斯確立了自己的世界權力。”該報把資本的世界權力叫做“新帝國主義”,說它有“兩只手”:一只手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另一只手是世界銀行。新帝國主義“要為各跨國公司組成一個國際大商會。……全世界都要被置于跨國企業的控制和統治之下。”
  在狂熱高呼“擁抱全球化”的人看來,墨西哥《至上報》等發展中國家的報刊太左,馬來西亞總理等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太左,剛上任時在全球化問題上并不左的韓國總統現在也變得太左。
  其實,不能埋怨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太左,不能埋怨發展中國家的報刊太左。如果你從發達國家、特別是從美國的利益出發看全球化,你就會自然而然地高呼“擁抱全球化”,就會自然而然地責備發展中國家領導人的講話和輿論太左。然而,如果你從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出發看全球化,你就會認為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的談話和輿論決非空穴來風,也決非危言聳聽,而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我們說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家、經濟學家、評論家等對全球化的論述往往比發達國家的政治家、經濟學家、評論家等對全球化的論述要符合實際,這只是就多數而言,并非說以上所舉例證只為發展中國家所獨有。實際上,西方國家的某些政治家、經濟學家、評論家等有時也能說出全球化的真實的一面。這里也不妨舉幾個例子。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承認:“全球化對美國是好事,對其他國家是壞事……因為它加深了貧富之間的鴻溝。”[1]德國總理施羅德發起的有美國、德國、加拿大、法國、意大利等14國政府首腦參加的2000年6月3日柏林國際會議通過的《21世紀現代國家管理柏林公報》承認:不能聽任全球化任意發展。“全球化沒有給所有人,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帶來利益。”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也承認:“迄今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窮國和富國、窮人和富人的鴻溝。”
  英國《衛報》發表的題為《全球化的受害者》的文章承認:西方國家利用全球化推行“新殖民主義”。甚至美國《華爾街日報》在1995年7月6日就發表文章承認存在“美國的新帝國主義”。
  美國學者羅伯特·塞繆爾遜承認:“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是加快經濟增長速度、傳播新技術和提高富國和窮國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徑,但也是一個侵犯國家主權、侵蝕當地文化和傳統、威脅經濟和社會穩定的一個有很大爭議的過程。”[2]
  冷靜思考有助于全面地認識全球化。應該看到,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全球化不是只有利而無弊,也不是只有弊而無利,而是既有利,又有弊。一方面,全球化可能給發展中國家帶來機遇和利益;另一方面,全球化可能給發展中國家帶來風險甚至災難。關于后者,人們都還記得,在經濟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壓力下,泰國過早地、過度地開放金融市場,撤掉了所有自我保護的屏障,結果導致一場嚴重的金融危機。泰國金融危機很快發展成為東南亞金融危機,接著發展成為亞洲金融危機,還導致俄羅斯金融危機和巴西金融危機。這個極其深刻的歷史教訓無論如何也不能忘記。正是這一沉痛的歷史教訓提高了發展中國家的人們對全球化的認識,使幾年前曾片面地熱中于全球化的人們現在也轉向于冷靜地全面地看待全球化。
  在發展中國家,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這樣一種觀點:全球化一方面可能是機遇和利益,另一方面可能是風險和災難。越來越多的人還從最近幾年的金融危機的現實中認識到,機遇和利益多半是潛在的,而風險和災難則多半是現實的。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利大于弊的論斷為時過早。
  美國總統和國務院對全球化的解釋,大大有助于提高人們對全球化的本質的認識。全球化的嚴酷現實更可以幫助沉湎于幻想中的人們全面地、正確地認識何為全球化。代表美國統治階級利益的“增強我們的(美國的)價值觀”的全球化、“第三種全球化”以及像美國學者羅伯特·塞繆爾遜所說的旨在“侵犯國家主權”、“侵蝕當地文化和傳統”、“威脅經濟和社會穩定”的全球化,都是發展中國家斷然不能接受的。
  分析到這里,人們就不難理解,在2000年9月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的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上,為什么在189個成員國中占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對全球化相當普遍地表現出危機感。日本時事社同年9月9日題為《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問題上確實感到了危機》的新聞分析說:“產生這種危機感的背景是,担心全球化會進一步加快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多數國家表示,希望聯合國在公平分配利益方面發揮作用。
  五、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積極應對全球化
  從可能性來說,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既可能利大于弊,又可能弊大于利。發展中國家期望的是前一種可能性,不愿意看到的是后一種可能性。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容許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獨立于全球經濟之外。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這不取決于發達國家的恩賜和施舍,它們對發展中國家也不會有什么恩賜和施舍,而是取決于發展中國家自己。就各個發展中國家來說,這取決于:(1)對什么是全球化有沒有全面的和足夠的認識;(2)對全球化給本國可能帶來的利弊得失有沒有符合實際的估計;(3)對本國融入全球化有沒有充分的準備;(4)有沒有趨利避害的切實措施。對所有發展中國家來說,這取決于:所有發展中國家能否為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為爭取建立平等互利的國際經濟秩序而團結一致地進行有效的斗爭。
  即使僅就全球化中的經濟全球化而論,也要分清是哪一種經濟全球化。例如,西方有一本關于經濟全球化的書提出,私有化、自由化、非調控化(放松管制)三者是經濟全球化的核心。這本書說:“在一個全球化的經濟中……存在私有化的迫切需要……存在市場自由化的迫切需要……存在對于產業部門與市場放松管制(非調控化——引者)的迫切需要”。[3]這種以私有化、自由化和非調控化為核心的“經濟全球化”,特別是以私有化為核心的經濟全球化,是社會主義國家斷然不能接受的。
  法國《人道報》2000年11月30日發表題為《馬克思,全球化批判》的文章,著重揭露西方國家在全球化名義下推行私有化的圖謀。文章說:“目前正在進行的全球化與……進一步私有化以及某種文化統治的加強是同時并進的。……除此之外,還有信息的私有化,貨幣的私有化,甚至是人的私有化,這樣發展下去,就會導致出現全球化的背面或者反面:全球的私有化。”
  分析到這里,人們就會認識到,在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仍然屹立在這個地球上的社會主義國家,面對全球化,既要有機遇感,更要有危機感。全面拒絕經濟全球化,將本國孤立于經濟全球化之外,是完全錯誤的;全面迎合經濟全球化,“傍美國這個大款”,更是錯誤的。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在全球化面前,除了對什么是全球化要有全面的足夠的認識、對全球化給本國可能帶來的利弊得失要有符合實際的估計、對本國融入全球化要有充分的準備、要有趨利避害的切實措施之外,重要的是:(1)在以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為中心時,一定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2)在深化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時,一定要反對西方國家在經濟全球化名義下圖謀在社會主義國家推行的私有化、自由化和非調控化,特別是圖謀在社會主義國家推行的私有化;(3)在擴大對外開放時,一定要與廣大發展中國家一道為反對有利于西方發達國家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國際經濟新秩序而團結一致地進行有效的斗爭。
  [收稿日期] 2001-06-05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京9~13F8世界經濟學吳易風20012001要討論全球化的性質,首先應該區分兩種不同性質的全球化:即當前的現實的全球化和未來的理想的全球化。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要積極應對全球化的挑戰,就必須對全球化的性質有全面的足夠的認識,對全球化給本國可能帶來的利弊得失有符合實際的估計,對本國融入全球化有充分的準備,制定趨利避害的切實措施,為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為爭取建立平等互利的國際經濟秩序而團結一致地進行有效的斗爭。經濟全球化/性質/利弊吳易風(1932-),江蘇高郵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西方經濟學和外國經濟思想史。 中國人民大學 經濟學院,北京 100872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京9~13F8世界經濟學吳易風20012001要討論全球化的性質,首先應該區分兩種不同性質的全球化:即當前的現實的全球化和未來的理想的全球化。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要積極應對全球化的挑戰,就必須對全球化的性質有全面的足夠的認識,對全球化給本國可能帶來的利弊得失有符合實際的估計,對本國融入全球化有充分的準備,制定趨利避害的切實措施,為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為爭取建立平等互利的國際經濟秩序而團結一致地進行有效的斗爭。經濟全球化/性質/利弊

網載 2013-09-10 21:29:02

[新一篇] 全球化與人的存在方式

[舊一篇] 全球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關于發展中國家的框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