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畜牧業持續發展的回顧與思考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畜牧業取得了令人囑目的成就,發展速度突飛猛進,畜產品產量持續大幅增長,并走出了一條節糧型高效發展畜牧業的路子。畜牧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快速上升,畜牧業已成為農村經濟中重要的支柱產業和經濟增長點。
      一、畜牧業持續發展的特點
  (一)增長速度快、持續而穩定 自80年代初我國以市場為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以來,畜牧業總體上呈快速發展的態勢,1995年畜牧業產值為6044.98億元,相當于1980年的17倍,與同期種植業8.17倍相比,高了1倍多。1995年,肉類總產達5260.1萬噸,為1980年的4.36倍, 年均增長10.32%;禽蛋1676.6萬噸,年均增長13.33%;奶類672.8 萬噸,年均增長11.20%。我國肉類和禽蛋產量從1990 年起已躍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肉類由1980年的12.2公斤提高為1995年44.4公斤,翻了近兩番。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18.4%提高為1995年的29.7%。
  (二)畜產品結構調整日趨合理 計劃經濟時期,我國畜牧業基本上是以養豬為主的耗糧型生產結構,因而畜產品結構較為單一,以1979年為例,豬肉占肉類的份額為94.3%,豬肉即是肉類的代名詞。改革開放以后,經過十幾年的結構調整,畜產品結構出現了兩大變化:一是由于節糧型畜牧業的發展,豬肉在肉類總產量中的份額有所下降(1995年為69.4%,比1980年下降24.6個百分點),而禽肉和牛肉在肉類中的份額相應提高(1995年比1980年分別提高10和5.7個百分點)。 后者年增長幅度大大超過前者。二是在豬肉的品種結構中,優質的瘦肉型豬肉所占份額明顯增大。1994年我國瘦肉型豬的存欄數約占當年生豬總頭數的75%,而在1982年,其比重只有1%。產品結構的調整, 既有利于資源的合理利用,又適應了市場消費需求的轉變。
  (三)新老產區比翅齊飛 十幾年來畜牧業的持續發展,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在老基地畜牧業生產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的同時,出現了一些發展勢頭強勁的新興產區。全國養豬第一大戶四川省,畜牧業連續17年保持持續增長,1994年其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已達39.9%,每年出欄肉豬占全國1/5,為全國肉食品供應作出了巨大貢獻;畜牧業主產區的山東省,由于把畜牧業作為農民致富的重點產業來抓,不僅生豬穩定增長,而且家禽和草食動物得到迅猛發展,其禽蛋和牛羊肉產量已居全國各省份的第一位,畜牧業產值在農業中的比重也擠身于全國先進行列。
  改革以來,隨著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一些具有資源優勢的省區,畜牧業呈加速發展的勢頭。廣東省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大力發展集約飼養,禽肉產量躍居全國第一位,10萬頭以上的豬場不在少數,肉類總產也升為全國第三位;東北三省吉林、遼寧、黑龍江依托糧食特別是玉米的資源優勢,克服寒冷氣候的影響,變資源優勢為產品優勢,改變了養殖業落后的面貌,大有把“糧倉”變為“肉庫”的趨勢。
  (四)家庭畜牧業是我國畜牧業的支柱和發展基礎 家庭畜牧業在我國畜牧業中占絕大比重,我國的畜產品中80%以上都是由家庭畜牧業提供的。改革開放以來,由于調動了家庭經營的積極性。不僅千家萬戶副業飼養的數量有所擴大,而且刺激了畜禽專業戶的迅速發展。前者雖然規模小,但我國農戶基數大,加總起來的增量十分巨大;后者在農戶中的比重雖然仍較小,但大大提高了畜產品的商品率。總之,家庭畜牧業是現階段我國畜牧業的支柱,是畜牧業持續發展的基礎。
  (五)畜牧業的科技含量有所提高 我國畜牧業雖然總體上說科技水平仍不高。但與改革前相比大有進步。十幾年來科技在畜牧業中的推廣應用是不爭的事實。添加劑、預混料和配合飼料的使用,良種雜交優勢技術、直線育肥、生料干喂、人工授精及塑料暖棚飼養技術以及秸桿青貯、氨化技術等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推廣,特別是良種、良料與家庭傳統飼養的結合,在某些地區已相當普遍。有的省區生豬的雜交改良面已達到90%的水平。我國肉豬出欄率也比過去有大幅提高(1995年為115.9%,比1980年65%提高了50.9個百分點)。
  (六)肉類增長與糧食增長形成較大的反差 通常認為,肉類是由糧食轉化的,因此肉類生產應隨糧食生產的波動而波動,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十幾年來,糧食產量呈不穩定的緩慢上升狀態,自1984年超常增長后,多數年份徘徊不前,而肉類產量在1984年有超常增長(達20.5%)外,其余年份仍呈快速增長態勢,1995年糧食總產較1980年只增長53.1%,然而同期肉類卻增長了336.4%,即使耗糧多的豬肉, 增長幅度也比糧食高168.6個百分點。15年糧食年均增長只有2.53%, 而豬肉年均增長則達到8.1%,兩者形成較大的反差。
      二、畜牧業持續發展的動因
  十幾年來畜牧業的持續發展,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筆者認為,發展速度所以如此之快,持續時間如此之長,主要是這些因素相互交叉在時間和空間上對畜牧業產生了強力的疊加和互補作用所致。
  (一)改革與政策的推動 我國畜牧業的發展,首先與十幾年來國家持續的經濟改革和穩定的政策扶持是分不開的。一是生產經營體制的改革,賦予生產者以經營自主權,極大地調動了農牧民生產畜產品的積極性;二是在流通領域優先并較徹底地放開畜產品市場和價格,使市場機制較早而有效地對畜牧業經濟的運行發揮了調節作用,并使之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三是國家多次提高生豬收購價格,并在收購政策上實行豬料掛鉤和價外補貼,大大刺激了農民養豬的生產積極性;四是及時地實施了“菜籃子”工程,以及隨后的“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并且采取了諸多鼓勵畜牧專業戶發展的優惠措施,促進了域郊畜牧業較快發展;五是從“六五”開始加快了良種畜和商品畜生產基地建設,特別是瘦肉型豬基地縣的建設,擴大了良種推廣面,提高了良種覆蓋率;六是把畜牧業作為扶貧項目和致富奔小康的重點產業來抓,從資金、物資、良種、技術和銷售服務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推動了地區畜牧業的發展。
  (二)市場與價格的拉動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畜產品市場需求與日俱增,旺盛不衰,并形成了對畜牧業強大的發展引力。一是生活消費需求的拉動。當前,正值我國人民由溫飽向小康過渡,并將跨越小康階段向中等富裕邁進的歷史時期,城鄉居民在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的基礎上,其生活消費已由糧食的直接消費轉向對副食品(肉、禽、奶、蛋、水產品等)強烈的消費需求。二是生產消費需求的拉動。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以畜產品為原料的食品、毛紡、皮革、乳品等加工業在各地相應屹起,這些加工業的發展,耗用了大量畜產品。以河南省生產火腿腸三家肉聯廠為例。1993年就加工肉豬1200多萬頭,占該省肉豬出欄總量的73.3%。這一巨大的生產消費需求,必然帶動周邊地區商品養豬業的大面積開發。三是市場價格的拉動。自市場、價格放開以來,雖然出現過多次波動,但價格運動的軌跡總體上呈向上的走勢,十幾年中幾次肉價大幅上漲,均推動了肉類快速增長(如1993、1994年分別比上年增長12%和17.1%),而幾次價格的下跌,由于有需求的支撐,對增長速度的影響也不大(如價跌的1990年仍有8.69%的增幅)。
  (三)科技因素的貢獻 十幾年來畜產品產量在糧食產量徘徊不前的情況下快速增長,科技因素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有關研究資料稱,在我國畜牧業的經濟增長中,科技因素的貢獻份額已由“六五”期間的34%提高到了“八五”期間的45%左右,這是巨大的進步。一是良種的推廣,提高了畜禽個體和群體生產能力,節約了飼料消耗。在科技因素中,品種占有重要的位置,優良品種、產肉率、產蛋率、飼料轉化率和出欄率均較一般品種為高。二是配混合飼料的推廣應用,對大面積促進畜禽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糧食消耗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測算,使用配合飼料至少可節約糧食20%,配合飼料的使用還為集約型畜牧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后者勞動生產率可提高數倍甚至十幾倍。
  (四)畜牧業生產結構調整效益的體現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十分重視畜牧業生產結構的調整,即將耗糧型生產結構轉變為節糧型生產結構,這是針對我國糧食短缺的國情所作出的正確選擇。
  (五)家庭畜牧業潛力的發揮 家庭畜牧業在我國畜牧業中的比重是相當大的,因此它在我國畜牧業的持續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我國尚處在口糧與飼料糧不分的階段,農民手中掌握著大量余糧,他們在調節口糧和飼料糧方面具有很大潛力。改革以來,在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較為有利的條件下,農民把余糧及其他分散資源投向發展畜牧業的積極性大大增強。家庭畜牧業這一巨大潛力。在糧食產量多年徘徊而畜產品產量一再突破的增長中表現得非常充分。
      三、保持畜牧業持續發展的思考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我國畜牧業已經打開了一條向上穩定發展的通道。并且,就近期而言,有利于畜牧業進一步發展的條件很多,如黨和政府對農業高度重視,農村政策比較穩定,城鄉畜產品消費市場十分廣闊等等。但是,我們不能盲目樂觀,從長遠來說,我國畜牧業在跨世紀的發展中將會面臨諸多障礙:一是飼料糧供給緊缺,畜牧業發展的基礎不穩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人增地減的矛盾將日趨突出,人均糧食占有量難以突破400公斤,農民手中的余糧也是有限度的。因此, 飼料糧緊缺的狀況將會長期困擾畜牧業的發展。二是比較效益低,在市場經濟日益發展的條件下,社會資源必然向經營效益高的非農產業(如鄉鎮企業)轉移,從而使比較效益低的畜牧業出現萎縮。近些年來,江浙一帶養豬業明顯萎縮的趨勢已見端倪。三是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格局短期內難以改變,產銷銜接不協調的局面將長期存在。我國農戶經營規模小而分散,組織化程度低,信息不靈,農民的畜禽生產難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畜產品供求矛盾會增大,有時還可能出現劇烈的市場震蕩。四是市場體系不完善,畜產品流通不暢,宏觀調控不力,價格波動過大,農民遭受的經濟損失較大。五是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前一時期在基層推廣站“線斷、網破、人散”的情況下,科技推廣無人問津,疫病防治工作嚴重削弱,畜禽死亡率迅速上升。畜牧業的健康發展面臨較大的威脅。鑒于此,筆者認為,要保證未來畜牧業的持續發展,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上述存在的障礙。
  (一)深度開發和合理利用飼料資源,提高飼料利用效率和利用效果 飼料是發展畜牧業的物質基礎,因此在飼料緊缺的情況下,開發飼料資源應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飼料資源的開發,既要重視數量開發,又要重視質量開發;不僅要注重開源,還要注重節流,使有限的資源能收到較大的利用效果。(1)調整種植業結構, 把“糧經”二元結構轉變為“糧經飼”三元結構,建立一定比例的飼料生產基地,合理布局飼料品種種植結構;(2)改革耕作制度,在不減少糧食產量的前提下,實行飼料與糧食間種、套種和輪作,種植高能量、高蛋白的高產飼料(如玉米、大豆、薯類和綠肥等),提高土地產出率,擴大飼料來源;(3)增加投資,改造中低產田,提高糧食的單產水平,與此同時, 應制定相應政策,鼓勵農民開發“四荒地”,種植水肥條件要求較低的飼料和飼草,增加草料來源;(4)有計劃地開發天然草場和草山草坡, 改土種草,建立人工草地,提高單位面積產草量;(5 )繼續調整生產結構,使生產結構與飼料資源結構協調一致,充分提高飼料資源的利用率;(6)調整飼料工業結構,既要生產適合工廠化、 集約化畜牧業需要的配合飼料,也要生產適合家庭畜牧業推廣的添加劑,預混料,以兼顧兩者的發展需要。
  (二)推進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提高畜牧業生產力 科學技術是增強畜禽生產能力的關鍵因素,必須加大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的力度,逐步實現畜禽良種化,配混合料普及化、飼養管理科學化。(1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多層次、多成分、多功能的科技服務體系。各級政府要采取切實措施。激勵科技人員面向生產、面向基層、面向群眾,要針對畜牧業特點,逐步形成科研、推廣、服務多層次,國營、集體、個體多成分,生產指導、防病治病、檢疫檢驗多功能相結合的科技社會服務體系,推動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2)加大技術改造力度, 建立以選育、推廣良種為中心,各項配套技術相結合的科技應用體系,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首先要選育適合我國生態條件,充分發揮優良生產性能的良種,提高畜禽個體生產能力;其次要建立良種繁育推廣體系,提高畜禽群體生產能力,提高良種應用的覆蓋率;第三要強化配套技術的綜合應用。畜牧業生產能力的提高,除了選育和推廣良種外,其他技術如配(混)合料、青貯及秸桿氨化、疫病防治及飼養管理方法等必須配合使用,才能產生綜合效益,特別要注重配(混)合料的普及,要從畜牧企業、專業戶逐步擴大到一般飼養戶,并最終取代原糧飼養,極大地提高家庭畜牧業的生產能力。
  (三)合理布局,充分發揮地區資源優勢,擴大基地建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逐步實現地區生產專業化 實行地域分工,是現代畜牧業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畜牧業發展的共同趨勢。當前,必須根據資源優勢和市場特點,合理布局,在原有基礎上擴大商品畜產品基地建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為地區畜牧業專業化奠定基礎。跨入21世紀后,在科學技術與工業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地區專業化。
  1.糧食主產區,具有飼料、勞動力、傳統養殖經驗和機會成本低的優勢,特別具有相對豐裕的糧食和大量農作物秸桿,適宜發展肉豬、肉牛和其他草食動物。在這些地區就地將糧食和農業副產品轉化成肉,不僅有較大的成本優勢,而且對糧食增值、農民致富和發展加工業,乃至地區經濟的繁榮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應特別一提的是,在糧食產區中,我國東北三省發展潛力最大,這個玉米生產帶完全可與美國的依阿華州相媲美,該州生產的豬肉產量占全美豬肉總產的1/5。從長遠看,國家應對東北增加投入,重點發展肉豬和肉牛生產,變“糧倉”為“肉庫”,供應北方地區的肉食,而將四川省布局為南方肉食供應基地。這樣,就可避免出現南豬北調、北糧南運的不合理局面。此外,在秸桿資源豐富的地區,要有計劃地發展幾條肉牛生產帶。
  2.城郊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一方面具有資金、技術、工業基礎和信息、市場的優勢,另一方面又面臨勞動力、土地和機會成本高的劣勢。這類地區人口稠密、消費市場廣闊、居民收入水平高,對生活消費需求多樣化的要求較強烈。因此,在這類地區布局以工業飼料為主要配給的密集型養雞業和以遠郊為草料來源的乳牛業自然是較佳的選擇。近幾年北京、上海、廣東和山東等省市養禽業的迅速崛起,從某一側面也反映了這一需求的發展趨勢。廣州市居民的肉食消費結構由過去單一的豬肉消費轉變為1/3豬肉、1/3禽肉、1/3水產品消費的現實,已顯露出發達地區消費結構變化之端倪。我們應順勢而為,利用城郊和沿海地區的經濟資源優勢和市場消費特點,大力發展肉雞和禽蛋生產。
  3.西北草原區,具有草地資源優勢,發展以牛羊等草食動物為主的草地畜牧業,既是由當地自然和經濟條件所決定,也符合少數民族從業和傳統生活的需要。目前,由于種種原因,畜牧業的發展與農區相比總體上較為滯后,但我國80%以上的毛皮產品是由這個地區供給的。因此,集中投資,重點發展毛用畜、皮用畜,把西北地區建設成為我國主要毛皮產品生產基地是畜牧業地域分工的需要。
  4.推動各基地內發展規模經營的專業化生產。無論哪類基地,沒有專業化生產,基礎是不牢固的,市場產品供給也是難以保證的。畜牧業與農業相比,發展規模經營的條件容易滿足,畜牧業占地少,可密集飼養,還可向空間發展(如機械化養雞),也不存在土地使用權集中的問題。規模經營,一是有規模效益,能提高比較利益;二是實行專業化生產,能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畜禽商品率;三是有利于推廣科學技術,提高畜牧業科技含量。總之,擴大基地建設,應同時發展規模經營和專業化生產,為將來地區專業化創造條件。
  (四)實行產供銷、產加銷有機結合,推進畜牧業產業一體化經營 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表面上看,其原因是分散的農戶難以適應市場的變化,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弱,但深層次的原因在于當前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和產銷脫節體制造成的。因此,如能解決后者的問題,產銷障礙就可迎刃而解。近幾年在各地推行的農業產業一體化,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農業產業化在我國的出現,應該說最早還是在畜牧業推廣“泰國模式”的公司+農戶開始的,它不推自廣的原因在于具有諸多優越性。采用市場牽龍頭、龍頭帶農戶的產業一體化經營模式,不僅對于克服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生產與銷售的障礙,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對促進規模經營的發展、經濟效益的提高和地區畜牧業的成片開發具有綜合的效果。實踐證明,大力推進畜牧業產業一體化,確實是畜牧業持續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
  (五)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穩定畜產品市場,抑制價格大幅波動 畜產品價格的波動,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觀的,也有微觀的;既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因此,應遵循價格運動的規律實行調控。一是畜產品價格調控,應與國民經濟宏觀調控結合起來;二是要完善以批發市場為中心的畜產品統一市場體系。保證畜產品流通順暢,并使市場具有較強的調節功能;三是要建立靈敏的市場信息網絡,監測市場畜產品供求和價格動向,為調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并有效指導生產和消費;四是實行價格保護制度,規定一定時期主要畜產品最高限價和最低限價,保護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五是完善主要畜產品(特別是生豬)的貯備體系和風險基金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應設立生豬風險調節基金,并建立以飼料糧,肉類和活畜為內容的貯備體系。
農業經濟問題京29~33F2農業經濟巫國興19981998(作者單位:福建農業大學經貿學院 福州 350002)       作者:農業經濟問題京29~33F2農業經濟巫國興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30:07

[新一篇] 我國暢銷書策劃運作的基本模式

[舊一篇] 我國的術語規范化工作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