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研究中幾個熱點問題的爭論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多極化
  對于現今世界格局能否稱得上多極化,學術界有以下幾種不同看法。1.過渡論。認為蘇聯解體、冷戰結束,標志著兩極格局終結,但多極局面并未形成,現在正向多極化過渡。估計下世紀前10年可形成多極化局面。有的認為,“多極化”本身就意味著一個過程。2.定型論。認為世界格局不可能有真空。兩極格局結束后,盡管美國一霸主宰,但美、日、歐鼎立局面明顯,中國已崛起,俄仍不失為大國。3.一極論。認為只有美稱得上“極”。也有的認為,盡管多極,但其他極只是不同的聲音,充其量只不過算是“弱極”,無法與美相比,可稱為“一超多強”或“一超多極”。4.雙重多極論。認為世界政治和世界經濟均存在多極化,這是由世界經濟政治化、世界政治經濟化這一時代特征所決定的。世界經濟多極化已經形成,世界政治多極化正在形成。
  對現今格局不同的界定,往往出于對“極”的定義和“極”的標準存在不同的理解。1.“極”即“端”,最高和頂尖的意思。在國際政治中使用“極”的概念,有兩個含義。第一,頂尖力量,如冷戰時的美蘇,各自構成了本陣營的頂尖;第二,在國際關系中代表一股獨立的力量,稱雄一方,但未必是頂尖的。2.“極”不同于列強,稱得上極的,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第一,有不同于其他國家的意識形態;第二,有明確的勢力范圍;第三,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方面具有無可爭議的優勢;第四,對國際關系具有巨大的支配力或影響力。3.衡量“極”的標準是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前者是基礎,后者是在國際角逐中的表現。如果具備前者而不愿介入、干預國際事務,則不能算一“極”。4.“極”的標準分為硬、軟兩類。硬標準是指可以具體量化的東西,如經濟力、科技力、軍事力;軟標準是指文化力、政治決策力、國際影響力等。
  有人認為在經濟領域不宜使用“極”的概念,因為全球化已使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相互依賴的整體。也有的認為,國際政治領域也不宜使用“極”的概念,因為“極”具有排斥和對立的意思,可用“多元”、“多中心”等概念。
  關于當前多極化的特點,有人歸納為三點:1.不是勢均力敵的多極化,而是其中一極(美國)的優勢遠遠超過其他各極;2.不是力量組合的多極化,而是多種力量相互交織的多極化;3.不是若干力量界限分明、彼此對立的多極化,而是既競爭又合作、既對抗又依賴的多極化。也有的把當前多極化特征歸納為五條:1.五大力量日趨均衡,彼此之間既有矛盾、斗爭,又能合作、協調;2.處理國際事務時,國家利益優先;3.經濟、科技是角逐的主要領域;4.談判是主要協調機制;5.建立新的國際秩序是角逐的焦點。
  有人認為,美國作為“一極”或“一超”,其地位相對下降不可避免:一是由于它本身的衰落,二是由于其他力量的崛起。任何一霸不受挑戰的狀態不能維持長久。美國維持原有的地位、提供公共產品的成本越來越高,日感力不從心。盡管它的軍事預算大于其次10個軍事強國之和,但它還夠不上單獨的“全球警察”,而只是一隊警察中的隊長。也有人認為,從政治上看,美國還是一個霸主(盡管權威已大不如前),從經濟上看,美國的霸主地位已明顯動搖。還有人認為,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相對地位并沒有下降,因為歐、日都還不具備與美抗衡的經濟實力。
      二、全球化
  全球化及其相關概念提法很多,如經濟全球化,經濟、科技全球化,世界經濟全球化,全球一體化,等等。1.認為全球化帶有全局性,超國界、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動,全球性問題在蔓延,全球化時代已經到來;2.認為一體化帶有制度趨同的意思,實際上永遠不會出現一個單質世界,所以可提全球化,不可提全球一體化;3.不加定語的全球化是不準確的,因為只有經濟與科技全球化是一種現實趨勢,其他如文化、宗教、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等雖有相互影響和吸收,但不可能實現全球化;4.經濟全球化是國際分工的深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新階段,是貿易國際化大發展的同時所出現的生產國際化、金融和服務業國際化,是生產要素和資源在全球范圍的流動和配置;5.從本質上說,全球化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全球經濟,其標志是各國商品和生產要素價格的均等化,這是全球化的真正尺度。據此來看,目前全球化并未成為現實。
  由于對全球化概念理解不同,關于全球化從何時起始,自然有一些不同看法。1.從1492年哥倫布抵達美洲,全球化過程即已開始。至1989年,全球化還只是局部的。1989年柏林墻倒塌,1991年蘇聯解體,1993年歐洲統一大市場形成,1994年信息高速公路的倡議紛紛出臺,標志著人類真正進入了全球化時代和一個一體化世界。2.以1945年為界:之前為經濟活動國際化階段,之后為經濟活動全球化階段。3.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市場和世界經濟的形成,即表明經濟全球化已經開始;20世紀80年代隨著生產國際化的大規模發展,才提出經濟全球化概念;之后,金融和服務業迅速國際化,使經濟全球化遂成為處處可被感知的一種不可逆轉的潮流。
  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必然要求加強對全球經濟運行的協調。除國際市場本身的協調機制外,還有許多國際機構的協調。這些國際機構的協調機制分為軟約束機制和硬約束機制兩類。前者指聯大、聯大特別會議、聯大下屬機構、國際會議等,這些機構只是使有關國家達成共識,沒有法律約束力;后者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這些機構的規則,對其成員國具有制度約束力。
  國際協調的超國家性質,往往構成對有關方面經濟主權的約束,甚至要求它們讓渡部分經濟主權。核心主權(實質性主權),如領土主權、國防主權、外交主權等不能讓渡,但非核心主權(非實質性主權),如關稅稅率的確定,外國飛機過境等可以部分讓渡。一國部分經濟主權受到約束或予以讓渡,會從對別國部分經濟主權的約束或讓渡中得到補償,這可以說是一種主權共享。
      三、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
  有人認為,資本主義發展充滿著冒險和創業精神,是一個不斷的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的過程。資本主義是一個錯綜復雜的歷史多面體:既有“羊吃人”、人剝削人的一面;也有獨特的發展路徑和方式,以及可資借鑒的一面。有人認為,資本主義同社會主義在發展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有著趨同的趨勢,其中包括單向趨同,即社會主義單方面趨近于西方資本主義制度模式,和雙向趨同,即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相互吸收對方的優點,克服各自的缺點,最后融為一種既非資本主義、也非社會主義的“新社會”。有的學者不同意趨同論,認為這樣就否定了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的客觀規律,也不符合現實。
  東歐經濟學派認為,市場經濟只是對市場機制為基礎的經濟運行方式所作的概括,它既不是社會經濟制度,也不是具體經濟運行模式;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是可以兼容的;市場經濟并不排斥國有制,國有經濟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具有某種獨特的功能;市場經濟沒有統一的運行模式,各國模式也將隨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而不斷發展。
  英國工黨對于計劃與市場的關系也進行了反思。提出建立市場主導的市場社會主義。工黨改變了把國有化作為社會主義目標的傳統觀點,放棄了無條件實行國有化的政策,只把國有化作為實現社會主義目標的一種手段,認為國有和私有企業可以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工黨還認為,市場是一種特定的經濟組織形式,“各種經濟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都運用市場也運作計劃”。有中國學者認為,英國工黨的這些主張,正是它在1997年大選中獲勝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的學者提出,我國在對西方經濟理論的研究中有一種不良傾向,就是對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奉若神明,頂禮膜拜。
  關于西方經濟學流派和思潮不斷更迭和多樣化,有的學者指出這不是某些人所說的西方經濟學繁榮發達的表現,恰恰相反,正是西方經濟學危機的反映。有人認為,隨著資本主義發展中矛盾日多,特別是分配不均造成的社會問題日益嚴重,西方的經濟理論出現了三個動向:1.重新認識市場經濟,強調發展經濟不能僅僅靠市場,還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2.重新認識收入不均問題,認為貧富過于懸殊會阻礙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3.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再度活躍起來,對壟斷資本主義進行批判。
      四、東亞模式和東亞金融危機
  相當一部分學者們認為,克魯格曼的東亞經濟奇跡虛幻論是站不住腳的。第一,克魯格曼最主要的是忽略了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勞動投入增加、技術進步費用和資本積累等方面的差異。發展中國家勞動就業的增加和工資收入的增長,是發展的內容之一,也是進入高科技型增長之前的必經階段。第二,克氏所依據的是收益遞減論,完全忽略了收益遞增理論的存在。分工演進可以抵消“收益遞減”而使經濟持續增長;資本投入的“收益遞減”可以被知識投入所抵消,使生產表現為“收益遞增”。有人認為,克氏的觀點固然缺乏說服力,但東亞國家也不妨從中篩選出具有警示價值的部分。
  長期以來,我國學者對東亞模式各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經濟發展模式”,即經濟發展戰略模式;有人認為是一種“制度模式”;有人認為是一種社會政治發展模式;也有人認為是一種文化模式。關于東亞各經濟體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一種觀點認為,“東亞經濟成功是政府干預的結果”,東亞經濟是“溫和極權主義與市場原則相結合的政府主導型經濟”。1997年有的學者提出了與此不同的看法,認為:“盡管東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曾實行過政府主導型的經濟管理體制,但實施的時間比較短,對經濟的影響有限;相反,它們的主要經濟成就恰恰是在對政府主導型經濟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改革,并積極全面地推行經濟的市場化和國際化的過程中取得的”。
  關于東亞金融危機的源頭,多數人認為是泰國,但也有人認為,“在某種意義上,日本是這次金融地震的確切震中”。這次危機的外因有:以索羅斯為代表的外國投機資本的沖擊;西方價值觀在亞洲運用不當;美國經濟持續多年好轉引起國際經濟關系加速調整,等等。內因包括:經濟結構調整滯后;“問題出在金融上,根子卻在產業上”,即非物質生產部門過度擴張;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盲目實行金融自由化,過早開放資本市場;外資結構不合理;外資的部門投向和地區流向不合理;當局對預警信號未給予充分重視;銀行呆賬、壞賬過多等等。
  東亞金融危機,引發了學者們對國際金融問題的認真思考。1.隨著經濟國際化的發展,70年代之后國際金融出現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展,國際貨幣體系與國際金融體系相互滲透,向著一體化方向發展。2.8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投機資本加速跨國轉移,形成了獨立于各主權國家金融監管范圍之外的新的國際金融運行體系,這種新的國際金融秩序對國家主權構成嚴重挑戰。3.金融創新成為各金融機構逃避政府管制的最佳選擇,它可以躲過現有路障,又具有技術上的優勢。4.金融投機具備兩重性,禁止一切投機性金融活動無異于因噎廢食。在價格上升時買而在價格下降時賣,會擴大失衡,從而引起金融市場動蕩,這是不穩定的投機。目前金融市場上不穩定性投機在起主導作用。再一種是穩定的投機,即在價格上升時賣而在價格下降時買,它最終能消除失衡,并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從這點講,投機不是造成國際金融動蕩的原因,而是使國際金融市場恢復均衡的重要手段。投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素之一,投機的沖擊可以是對政府不適當的經濟政策的糾正。5.在當代,價格的獨立化表現形式—貨幣—已經被徹底虛擬化了。虛擬資本是資本主義生產日益社會化的產物,貨幣和證券的虛擬性也就是它們的社會屬性。進入90年代后,國際貨幣本身的虛擬性和國際證券業的迅速膨脹結合在一起,使國際貨幣體系崩潰的潛在威脅越來越大。6.國際游資成功沖擊某一種匯率制度是有先決條件的,一般都是經過長期準備,特別是對目標國經濟狀況進行過深入研究和計量的。7.東亞金融危機是世界范圍內持續的金融動蕩的一個組成部分。只要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不被遏制,那么就不僅會有美國股市大暴跌,墨西哥及泰國金融危機發生,還必將在未來掀起更大的金融動蕩和危機。
世界經濟京24~26F8國際經濟柯提19981998冷戰結束之后,國際經濟中出現了許多新現象和新問題。作者以多極化、全球化、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東亞模式和東亞金融危機等幾個方面評述了學術界對這些新現象和新問題的不同看法。 作者:世界經濟京24~26F8國際經濟柯提19981998冷戰結束之后,國際經濟中出現了許多新現象和新問題。作者以多極化、全球化、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東亞模式和東亞金融危機等幾個方面評述了學術界對這些新現象和新問題的不同看法。

網載 2013-09-10 21:29:28

[新一篇] 國外政府績效評估方法比較研究

[舊一篇] 土地價值與可持續發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