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情”:不該遺忘的教學資源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學情”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同能力差異和特點的具體情狀。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處于主流地位的觀念是“教”大于“學”,“教師主宰課堂”,“學情”也就成了被遺忘的角落。其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種種問題是最可寶貴的教學資源。如若教師只把課本看成教學資源,忙于滴水不漏地展示自己的教案,而滔滔不絕,或只醉心于講解系統的知識,而對學生的學情置若罔聞,試想,這種眼里沒有學生的教育,能算是教育嗎?忘記了學生的教師,也就確實很難成為真正的教師!
  我國新一輪課程教材改革的一個基本點是要為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學習材料。這就必須大力開拓課堂資源以應用于教學。在這里作為教學主體——學生的學習情狀,無疑應當成為最基本、最重要、最不該遺忘的教學資源。
  把學生視為最重要的教學資源來開發,確實并不容易,是一個極富主體性、實踐性、隨機性和不確定性的話題,但也不等于無規律可資探究,本文擬從可以作為教學資源開掘的學情這一角度出發,試作闡述。
    一、重視不明確的認識
  學生從自身經驗去解讀課文建構所認知的過程中,容易產生種種曲解和誤解,造成不明確的認識。而有些不明確的認識,往往具有較大的教學價值,可供研究和反思。這類學情,可以成為重要的教學資源。如在學生討論《將相和》一文中藺相如的勇敢機智時,一位學生說:“藺相如知道秦王沒有以城換璧的誠意,就假意說這塊璧上有點小毛病要指給秦王看,就把璧騙回來了。”一個“騙”字,盡管容易被人忽視,但卻是不可小看的錯誤。于是教師便抓住這一點,讓大家討論:“藺相如是‘騙’回來的嗎?從課文中找找根據。”學生細讀后紛紛發表了看法:
  “不能說是‘騙’回的,因為這塊璧原來就是趙國的。”
  “藺相如是用妙計把璧要回來的,我覺得這里正體現了藺相如的機智過人。”
  “藺相如拿到璧后,還對秦王說,‘你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從這里可以看出藺相如不僅機智過人而且十分勇敢。”
  這就不僅僅是糾正了一個“騙”字的錯用,而是以此為契機,深入挖掘了藺相如智勇雙全的豐富精神內涵。
    二、關注要處的質疑
  課堂上學生質疑的問題,不可等閑視之。這是學生從自身經歷出發在解讀課文、建構新知中必然會產生的矛盾落差。由于小學生同齡群體在生理心理發展水平上的相似性,往往使某些質疑具有普遍意義,教師若能選擇其中最有價值的做文章,你會發現原來這就是最值得開掘的教學資源。
  學習《十六年前的回憶》一課時,有學生質疑:“李大釗同志被捕時身邊帶著手槍,為什么不開槍打亂人?”為什么不開槍?這與李大釗同志的優秀品質有聯系嗎?教師看到了這一問題的教學價值,便改變了原先的教學設計,說:
  “李大釗同志為什么不開槍?這個問題提得好,值得我們去深讀深思。請大家再讀讀課文,找找不開槍的原因好嗎?”
  于是全班同學興致大增,誰都希望能找到不開槍的理由:
  “因為當時是在街上,又是在白天,如果開槍打起來,會傷了老百姓。”
  “當時在身邊的還有李大釗幼小的兒女,他不想讓孩子們受到傷害。”
  “從整篇課文看,李大釗在法庭上、監獄里都一直在和敵人作斗爭,揭露敵人鎮壓革命、殺害人民的真面目。他不開槍正是為了保存力量,更好地與敵人作斗爭。”
  ……
  于是,大家進一步讀懂了課文,李大釗不開槍正是體現了一個共產黨人愛護人民、憎恨敵人、勇敢機智與敵人斗爭到底的策略和精神。在學生的質疑中把握教學機遇,開掘教學資源,于此可見一斑。
    三、抓住意外的分歧
  在開放的課堂里,學生對課文的解讀是個性化的。學生們從自己的感悟出發表述各自不同的見解,常常會造成意見分歧,而這種分歧會十分有助于認識的深化和學業的推進。分歧又何嘗不是一種可貴的教學資源呢?
  一位老師在導讀《赤壁之戰》一課時,同學們對曹操用“鐵索連船”這一決策的利與弊產生了意見分歧:“鐵索連船”的決策,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于是,教師不失時機地組織展開了一場小小的課堂爭論。在引導學生再讀再思再議之后,大家逐漸達成新的共識:“鐵索連船”這一決策在當時還是利大于弊,理由有三:1.不連船,曹軍會暈船,近期就過不了長江;2.冬天刮東南風一般很少見,遭火攻可能性較小;3.“鏈索連船”使曹軍的戰斗力大大增強。因此,曹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麻痹輕敵、驕傲自大,而不能主要歸咎于“鐵索連船”上。
  敢于探究、敏于發現精神的培養必須借助于相應的教學資源,而這種教學資源就大量存在于學生鮮活的學情之中,開掘這樣的教學資源,課堂的生命活力才能得到真正釋放。
    四、開掘獨特的感悟
  “感悟”之謂,即在感知之后有所體悟。而感知和體悟,都是學生源于自身不同的經驗、不同積淀的基礎上所產生的個性化學習行為,因而獨特性應當是感悟的本質屬性。
  教學《凡卡》一課,同學們深深地同情凡卡的悲慘遭遇,而對兇殘壓迫凡卡的老板激起了極大的憤慨。在大家暢敘感悟時,一位同學的發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老板怎么可以這樣體罚只有9歲的小凡卡,不是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嗎?凡卡應該去法院告這個老板。”在不少同學表示贊同的情況下,執教的老師當機立斷,讓大家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于是,有的說:事情發生在俄國沙皇時代,肯定不會有《未成年人保護法》;還有的認為:那時的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即使有法律,也只會幫富人說話,又怎么能替窮人撐腰……就這樣,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又自己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就是最有效的學習嗎?教學過程應當是體現學生主體學習狀態的隨機應變的模塊,而不該是一種僵死的程式。
    五、利用偶發的事件
  課堂是煥發師生生命活力的一個開放場,它不完全受教師事先的主觀設計所框定。一些預想不到的偶發事件,會常常出其不意地闖入到課堂中來,這正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本質屬性。特別是有些偶發事件,可能還蘊涵著可貴的教學價值而可以開發成為難得的教學資源。
  特級教師于永正有一次上作文課,一進教室發現滿黑板的教學題還沒有擦。他略作思索,便調整了原來的教學思路,于是他邊擦黑板邊說:“也許是上節課老師拖堂了,值日生沒來得及擦;也許是個別同學沒做完題,不能擦……”正說著,幾個學生急忙上前奪過于老師的黑板擦兒。于老師忙說:“咱們合作,長短互補,我擦高的,你擦低的。”他對其中的值日組長說:“正好有兩個黑板擦兒,其他同學請回。”這時,同學們的表情很復雜,有內疚,有自責,也有歉意。于老師又表揚說:“同學們多懂事兒!紛紛爭著擦……咱們這節作文課就寫剛才發生的事兒,題目就叫《擦黑板》。”多好的寫作材料,就發生在眼前,大家的印象又那么深刻。由于于老師的慧眼識寶,就這樣把一件意外的偶發事件,開發成為難得的作文好材料。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做出相應的變動。”這應當也是指導我們開掘學情這一不該遺忘的教學資源的至理名言吧。
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太原G39小學各科教與學周一貫20032003 作者: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太原G39小學各科教與學周一貫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1:32:49

[新一篇] “字本位”理論的哲學思考

[舊一篇] “德”—“育”生態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