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魚”看漢英文化的差異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703(2000)03-0077-05
  語言作為一種交際工具,不僅承担著傳遞信息的任務,同時還起著文化載體的作用,反映著語言所存在的不同社會、文化及時代的特性。詞匯作為語言中最活躍的因素,也不再僅限于表達膚淺的所指意義,而是蘊含著不同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價值取向等所賦予它的不同文化內涵。本文試對魚(fish)一詞在英漢兩種語言中的文化內涵作一具體分析,并以此窺探詞匯所反映出的英漢民族的文化差異。
  一、“魚”在漢語中的文化內涵
  從漢語“魚”的指稱意義(注:包括以下所使用的指稱意義、內涵意義、文化意義等概念均參照楊敏《試論英語詞匯的文化內涵》所下定義,詳見《山東外語教學》,1997年第4期,38-41、76頁。)來看,它只不過是一種普通的“水生脊椎動物。用鰓呼吸,身有鱗鰭,卵生。”(《辭海》1989年版),其肉質鮮美,可食用。但細究起來,我們便可發現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魚”這一詞早已突破其單純的外延意義,而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1.歷史淵源
  正如尼羅河水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誕生了古巴比倫文化一樣,我們古老的華夏文明也是在黃河母親的懷抱中成長起來的。在生產力極為低下,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極為落后的情況下,我們的祖先之所以選擇了鄰水而居,就是因為滔滔的河水不僅能為他們提供寶貴的生命之源,同時還能為他們提供豐富的生存食糧——魚。可以說,魚是伴隨著漢民族的誕生而進入漢民族社會生活的,并隨著漢民族的日漸壯大,而其含義日漸豐富。我們在今西安附近的古半坡氏族遺址出土的陶器上便可發現各種魚形圖案,這是魚進入漢族生活的最早歷史見證。
  2.文化內涵
  因其如此,“魚”在漢民族的生活中才占有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并常被人們作為一種美好感情的寄托,被賦予各種積極的、正面的文化意義。人們總喜歡以“魚”為喻體來描述事物或闡述事物間的關系。
  1)品其味
  在古人心目中,“魚”大概為不可多得之美味,因此,在我們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孟子·告子上》中,開宗明義便是“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在這里將魚與熊掌相提并論,將其視為僅次于熊掌之珍饈美味;后人又據此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來形容無法取舍、難以兩全之美事,可見“魚”在漢民族心中已成了美好事物的化身。
  在口語中,人們也總是以魚來喻指各種有價值的東西。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釣到了一條大魚”,便是指俘獲或獵取了有價值的人或物。而“魚兒上鉤了”則是指人們需要的人或物到手了。
  從構語法上來看,為人稱道的味之極品——“鮮”便是由魚、羊兩字合成的。而追根溯源,我們可發現此字的最初形式,其本義指魚或生魚,如《老子》篇有語:“治大國若烹小鮮”,后此詞進一步引申乃有鮮美之義,蓋三魚為鮮使然。
  另外,人們還常將魚與肉合在一起來指各種葷腥美味,如蘇軾《贈上天竺辯才師》詩云:“何必言《法華》,佯狂啖魚肉。”時至今日,人們逢年過節、宴請賓朋之時還是喜歡以魚肉佐之。
  但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分析一下,便可看出與人相較,魚肉處于十分被動無助的地位,所以,魚肉又可指束手待斃,任人宰割的受殘害者。《史記·項羽本紀》曰:“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從此義引申開去,魚肉又可轉類為動詞,喻殘害之意。如《后漢書·仲長統傳》:“魚肉百姓,以盈其欲”。后人常以“魚肉百姓”來比喻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壓榨,謂其將百姓當作砧板上毫無反抗能力的魚肉任意殘害,將他們似美味的魚肉一樣任意蠶食。
  2)擬其形
  正是基于對“魚”產生的美好情感,人們在描述事物時才喜歡借用其形。
  比如,出家人誦經時所敲之魚形木鼓,被稱為“木魚”或“魚鼓”。
  古代門鎖或鑰匙常被飾作魚形,取其不暝目而守護之義,史稱“魚鑰”。
  古時朝臣上奏所用之笏板以魚須飾之,謂其“魚笏”。至唐時,唐高祖為避其祖先李虎之諱,改虎符為魚府,盛放魚府之袋也相應地被稱為魚袋。魚作為帝王授予朝臣的權力象征,已步出百姓之門,不再只是尋常人家喜用的裝飾之品。
  除去魚的整體形狀外,人們還往往借其身體的某一部分來寫景狀物。如:建造于河道中的分水工程,因形似“魚嘴”,遂得其名;鐵路上用于聯結鋼軌的一種聯結零件,取名曰“魚尾板”;我國南方小河上用來運輸的一種多層木排,稱為“魚鱗排”;有種竹子因其細而屈,故名“魚腸”;線裝書在版心中間離上下欄四分之一處所作的魚尾形標志,謂之“魚尾”;因過度操勞而在眼角生出的皺紋,被稱為“魚尾紋”;天將破曉之時則會在東方現出一抹“魚肚白”。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3)摹其音
  因“魚”音與“余”相諧,故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喜借其音來求得吉祥。例如,逢年過節,宴席之上或奉于先人的祭品中,每每有“雞”、“魚”兩菜,此乃取其“吉慶有余”之義。而春節將至,街頭的小攤或百姓的家中,多有一張大胖娃娃懷抱大紅鯉魚的年畫,以討得“年年有余”之喜。
  此時的“魚”,早已脫離了其單純的指稱意義,而融入到濃郁的漢民族文化之中,被賦予了積極、正面的文化含義,成了吉慶富足的代名詞。
  4)仿其動作
  魚本是一種極為平常的水生動物,與眾多的陸上生物相比,其動作無疑要單調呆板得多。但也許是出于愛屋及烏之心理,人們總喜歡挖空心思在其身上大做文章,于是在許多場合我們便可見到以魚名狀的動作。
  排球場上,隊員騰空躍起、倒地救球動作,被比作魚跳離水面的一躍,稱為“魚躍”。
  人們在通過較小的出入口時,常象群魚游水一樣先后相續,被稱作“魚貫而行”。《三國志·魏志·鄧艾傳》有語佐證:“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至于民間小人物經過努力,越過某個障礙,位居顯赫之后,多被人喻為“鯉魚跳龍門”。
  另外,“魚魚雅雅”還常被用來指“威儀整肅貌”(《辭海》1989年版)。例如韓愈《元和圣德》詩:“駕龍十二,魚魚雅雅。”此處龍謂“馬”,雅通“鴉”,喻魚貫而行,鴉飛成陣。 5)借其功能
  由于古人的交通、通信手段極不發達,人們不免會想出一些千奇百怪的方法來傳遞信息,借用魚兒順水飄流、游弋千里的功能為人傳遞書信,便為其一。如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中有“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之語,后有人將書信稱為“魚書”。
  又因《漢書·蘇武傳》:“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之語,后人遂將其合二為一,合稱書信為“魚雁”。
  時至今日,人們還常借用“魚雁傳書”來形容兩情相悅,借助書信來表明心跡,進行頻繁交往。
  6)喻其與水之關系
  水乃魚生存之根本,魚水之間有著天然的淵源。我們中的不少人就是哼著“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這兩句歌詞長大的,耳濡目染之處也多有“軍民魚水情誼深”之類的含義,所以對魚水之間的關系我們早已想當然地有了心理認同。
  然追根溯源,我們發現“魚水”本為“君臣相得”之意,源出《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于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生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謂其君臣關系如魚水般融洽,并相互裨益。今人多用其泛喻彼此相得,水乳交融,并演繹出“魚水情深”之語。
  與此類似,當人進入其熟悉之環境或得他人相助之后,我們常喻其為“如魚得水”。有趣的是,英語中亦有一習語“like a fish out ofwater”在意義上與其十分契合,只不過它是反其道而行之,指人到了陌生環境中,似魚離開水一樣感到生疏,局促不安,真可謂異曲而同工也。
  7)用于成語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魚都是以正面、積極的形象出現,但在成語中,魚的文化意義卻以中性偏貶居多。
  比如:“魚龍混雜”,據《辭海》義:“比喻好人壞人雜在一起”,“魚”在此處成了壞人的代稱。因為魚固然為鮮美可口之佳品,但與中華民族心目中的圖騰“龍”相比較而言,畢竟要略遜一籌。漢民族所乎是懷著頂禮膜拜的心情崇拜景仰著這個其實并不存在的動物“龍”,將其作為皇帝的代表,中華民族的象征,賦予其至高無上的地位。因此,魚龍相較,“魚”便理所當然地成為“壞人”的代名詞了。如《紅樓夢》第九十四回:“現在人多手亂,魚龍混雜,倒是這么著,他們也洗洗清。”
  又如“魚目混珠”意謂以魚的眼珠冒充珍珠,比喻以偽亂真,魚目被比作似貴實賤的東西。因魚目是貌似珍珠,但其價值終難與稀世之寶珍珠相匹敵。
  另外,形容國家因內亂而亡的“魚爛而亡”,比喻你死我活的殊死斗爭的“魚死網破”,或人處于危急環境的“魚游釜中”,都是以魚為喻體來說明某種情境,不過其褒義色彩都已丟失而代之以中性略貶的含義。
  8)嵌于地名之內
  按照漢語構詞法,“魚”這一偏旁多是用來指與魚有關的水生動物或魚類的身體部位,而毗鄰江河之地多以“氵”旁潤之,唯有兩個地名卻是例外,一為依傍長江的江蘇省,其簡稱為“sū@①”,未像其他鄰水省份一樣有“水”字在里面,卻獨獨嵌進了一個“魚”字,大概指奔騰的江水澆灌出了這一片富饒的魚(魚)米(禾)之鄉吧。另一地便是簡稱“魯”字的山東省,“魯”乃春秋時周分封的諸侯小國,其轄域正是今泰山以南的汶、泗、沂、沭水流域,亦為一魚肥水美之地。此名后又沿用至今,成為山東省的代稱。另外,將“魚”字嵌于其中的地方尚有微山湖畔的“魚臺”縣,長江岸邊的“嘉魚”縣,中南海內的“釣魚臺”等等,所有這些地方無不與“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二、“魚”在英語中的文化內涵
  英倫三島四面環水,島上的任何一地距海邊都不超過120公里,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出獨特的島國文化。對他們而言,海中之魚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單從詞的指稱意義來看,漢語中的魚與英語中的fish(魚)最初并不完全對等,魚在漢語中原指江河湖泊中之淡水魚,而在英語中則主要指海水魚,所以應該說,此魚非彼魚也。只是后來隨著人們生活范圍的逐步擴大,這兩個詞的外延意義才逐漸擴大至包容所有魚類,其指稱意義也才大體對應。
  如上所述,四面環水的地理環境使得fish成為人們生活中司空見慣、俯拾皆是的尋常之物。因此,人們對其價值并不過分看重,而多以一顆平常心視之。反映在語言上便是其褒義色彩完全消失。而代之以中性偏貶的文化意義。
  1.以fish來指無足輕重之小人物
  據《英漢大詞典》義,在口語中,fish可指“家伙,人”,在美國俚語中還可指“容易受騙的人,笨蛋或生物”,因此,便有了如下說法:
  a loose fish 道德上放蕩不羈的人;a poor fish 值得同情的人,與漢語中的可憐蟲等義;a cold fish 死氣沉沉的人;a queerfish 怪人;a dull fish 笨漢。
  可見,fish的含義在此處與漢語的文化意義是完全沖突的,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
  2.借fish來喻尋常之物或容易到手的機會
  比如:
  There's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ame out of it.
  (喻)縱然失去一個機會不愁沒有其他機會。
  to have other fish to fry
  有別的事情要做,或另有他圖
  3.fish可轉類為動詞,作“釣魚、捕魚”解,其引申義也多具貶義
  如:
  to fish for compliment 欺世盜名
  to fish for fame and honours 沽名釣譽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混水摸魚,趁火打劫
  除此之外,fish還可引申為“間接地打聽、調查、審查”等義。如:
  I fished around for the answer,but no man seemed toknow.(注:(美)丹尼斯·安德森,《現代美國俚語》,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93頁。)
  (我拐彎抹角地打聽答案,但似乎無人知道。)
  而美獨立檢察官斯塔爾對克林頓進行的調查似可被看作"a fishing expedition"(意為搜羅罪證或新聞材料而進行的手段不當的調查)。 不過,也有例外的情形。如英語中to fish or cut bait(魚餌),原義為是釣魚還是割斷魚餌,引申為決定取舍,或決定行動方針,此習語便絕無貶義可言,反倒與漢語中“魚與熊掌”之說頗有類似之處。
  4.由fish派生或合成的詞也多具貶義色彩
  1)派生詞
  由fish派生出的詞,多由fish具有的某些特征演繹而來,或喻指表情呆板,或謂其神情冷淡。
  fishy是由fish派生出的形容詞,原指像魚一樣表情木訥、神情呆滯,或像魚一樣冷冰冰的,于是有了a fishy stare(兩眼發呆的凝視),afishy handclapse(冷冰冰的握手)以及look with a fish eye(冷眼旁觀)等語,后此詞又轉義為“可疑的、靠不住的”,如人們常說的a fishy story便是指令人難以置信的或夸張荒誕的故事。又如下句:
  There's something fishyabout thatfellow.(注:陸谷孫,《英漢大詞典》,上海譯文出版社,1993年。)
  (那家伙行跡有點兒可疑。) 另外由fishy派生出的副詞fishily,其含義與fishy大體相當,也與呆滯、冷淡、可疑等義有關;另一派生詞fishlike除本義作“似魚的”解外,其衍生義也有“冷淡的”之義。
  2)合成詞
  由fish構成的合成詞,一部分因襲了fish之本義,還有一部分因或源于典故或出于寓言,與漢語意義大多并行而不對應,如果對其含義不明就里地妄加猜測,便很容易造成誤解。如:
  fish-blooded其意義與魚的“冷”有關,相當于cold-blooded,作“冷血的或無情的”解。例如我們可以說the fish-bloodedaristocrats(冷酷無情的貴族們)。
  fishbowl原義為(金)魚缸,又引申為似魚缸般一覽無余、毫無遮蔽之物。如:
  In the fishbowl of so small a town,it was impossible fora secret to be kept.(注:梁實秋,《遠東英漢大詞典》,遠東圖書公司,1977年,780頁。)
  (在那毫無遮蔽而言的小鎮上,要保持秘密是不可能的事。)
  同時,在俚語中fishbowl還具有監獄之義。雖因其華美,但功能無非監獄一般,乃禁錮囚禁之所,這一說法與漢語中的“金絲鳥籠”或“圍城”何其相似。
  fishwife原指賣魚女或女魚販,由于經年累月干著辛苦骯臟的活計,其言談舉止自然比不得端莊嫻淑的大家閨秀,所以,它又被用來指說話不干凈的女人或悍婦,其含義帶上了明顯的貶義和歧視色彩。例如:
  She began to berate them in the coarse language of afishwife.(注:梁實秋,《遠東英漢大詞典》,遠東圖書公司,1977年,780頁。)
  (她用悍婦常用的粗野字眼破口大罵他們。)
  又如,fisher一詞本義為漁夫,但the great fisher of souls卻成了魔鬼、撒旦的代稱。
  另外,"fisher"的等義詞"fisherman"也早已脫離其本義,附加上強烈的文化意義。如fisherman's ring指教皇所戴的戒指,因上面刻有乘船的圣彼得像以及教皇之名,故得此名fisherman's luck則指渾身濕透卻一無所獲的霉運,類似漢語中的“雞飛蛋打”或“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之義。
  由fisherman構成的習語中,還有一部分源自寓言。如fishermen一詞其比喻意義為勿因挫折而苦惱,便是出自《伊索寓言》中一則漁夫捕魚的故事。(漁夫們起網時,覺網甚重,以為收獲頗豐,大喜。但出乎意料,及至收網上岸方發現其中為一巨石,遂感懊惱。中有一老人勸其不要難過,因痛苦乃歡樂之姐妹,剛才既已高興,現便當苦孩子。)另一短語the fishman piping(吹笛的漁人)其比喻意義“邀請不來,不請又來”也是出自《伊索寓言》。(一擅長音樂之漁夫,欲吹笛使魚兒自投其網,徒然。遂撒網入海,所獲甚豐,見魚兒網中跳躍,漁人曰:汝倔強之徒,吾吹笛,汝不跳;不吹,反跳甚歡。) 由fish構成的合成詞還有fisheye,指切得過薄光澤較差的魚眼鉆石,其含義與漢語的“魚目”大致對應。同時,還指物體上的瑕疵,如:紙面或涂墻泥灰上的疵點或鋼冷卻時內部形成的白點等。其引申義“冷冰冰的凝視、猜疑的目光”同樣具貶義。
  5.以fish來構成習語
  如上所述,由于英倫三島所處的獨特地理環境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民風民俗,使得英國人喜歡將fish信手拈來,借助其某些特點(如:不會發聲、擅長游泳、易腐爛等),以明喻或暗喻的形式構成各種生動形象的習語。同時,由于與漢民族之間存在的文化差異,這些短語往往在漢語中形成詞匯缺項。對待這部分習語我們經常:
  1)以漢文化中人們習慣的喻體取而代之,求其神似,不求形似,如:
  drink like a fish 牛飲(此短語常用來指慣于豪飲的人);asmute as a fish 噤若寒蟬;Fish begins to sting at the head.上梁不正下梁歪。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切莫班門弄斧。 注意最后習語中的fish與flesh(魚與肉)在漢語中通常被視作一聯合詞組,指各種葷腥食品,但在英語中這兩者卻常被分而視之,作為一組對照物。如另一習語to make fish of one and flesh of another意旨對兩者有區別地對待。另外,英語中還有fish day(吃魚日)一說,據天主教規定,一年中的某些日子,如星期五、圣慶星期三及圣誕節等只準吃魚,不能吃肉。后到了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重新規定了英語國教的教義和儀式,對這一教規也作了修改。有些教徒為了表示對政府的忠誠,不遵守羅馬天主教星期五只準吃魚的教規,故又出現了eat no fish這一短語來表示忠誠于政府的人或用其來喻指好人。
  2)對有些與漢語文化內涵并行但又無恰當喻體來表示的習語,我們只能舍其形,取其意。如:
  The best fish smell when they are three days old.
  (再好的魚放三天也要臭)久住招人嫌。
  a (pretty) kettle of fish
  (滿滿一鍋魚)亂七八糟或令人為難尷尬的處境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英漢兩個民族不同的生存環境及風俗習慣使英漢兩種語言中魚(fish)的文化內涵大相徑庭,其附加的文化意義早已超出其原有的所指意義而與兩個民族迥異的價值觀念、生活環境及思維方式等緊密相聯。雖然我們只是從微觀的角度對這一具體詞匯作了具體分析,然窺一斑而見全豹,語言中的詞匯無不打上它所賴以存在的社會的文化烙印,正如我國著名語言學家陳原曾指出的那樣,“語言中最活躍的因素詞匯,常常敏感地反映了社會生活和社會思想的變化”。(注:轉引自楊敏《試論英語詞匯的文化內涵》,《山東外語教學》1997年第4期,41頁。)因此,在詞匯的學習和使用過程中,如果我們脫離其產生的社會文化基礎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和時代特征,而只停留在其所指意義上,甚至于以漢語詞匯的文化意義去對應英語詞匯的意義,那便無異于舍本逐末,抑或緣木求魚,勢必會造成理解的失誤或交際的失敗。
《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77~81G0文化研究張慶文20012001由于生活環境、民族傳統及心理特點等的不同,“魚”一詞在漢英兩種語言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內涵。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從中我們可窺探出漢英兩種語言間存在的文化差異。魚/文化內涵張慶文 泰安教育學院 外語系 山東 泰安 271000 作者:《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77~81G0文化研究張慶文20012001由于生活環境、民族傳統及心理特點等的不同,“魚”一詞在漢英兩種語言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內涵。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從中我們可窺探出漢英兩種語言間存在的文化差異。魚/文化內涵

網載 2013-09-10 21:33:17

[新一篇] 從“終極關懷”到“存在關懷”——否定主義哲學社會透視

[舊一篇] 從中西文化比較角度看中國足球的發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