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基本問題辯正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內容提要 本文通過界定恩格斯關于哲學基本問題思想的原型,分析了列寧在闡發這一問題上的得失,討論了與此緊密相關的本體論、物質與實踐范疇的關系及哲學基本派別的劃分標準等問題。
  關鍵詞 哲學基本問題,自然本體論,實踐本體論,物質,實踐
  * * *
  關于哲學基本問題,學界爭論已久,本文擬從闡釋這一問題自恩格斯到列寧的演變過程,談些粗淺看法。
  恩格斯把哲學基本問題明確表述為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他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①]這里出現兩個相關問題:恩格斯的表述是否符合哲學發展史?他的選詞是否精當?因為哲學基本問題乃恩格斯首先明確提出,如果上述兩個問題能夠肯定,那么,我們就可以認定他的表述至少是對“近代哲學”及其以前的“全部哲學”的科學概括。
  先哲們早在古希臘時就展開了對存在和非存在的爭論。赫拉克利特認為:“我們踏進又不踏進同一條河流,我們存在又不存在。”[②]巴門尼德則認為:“存在物是存在的,是不可能不存在的。”[③]他還斷言“思維和存在是同一的”,黑格爾對此作出了高度評價:“真正的哲學思想從巴門尼德開始了,這里可以看見哲學被提高到思想的領域。”[④]中世紀唯名論和實在論關于個別和一般的爭論實際上是存在問題在經院哲學中的表現。到了近代,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和貝克萊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被后來的費希特翻版為“存在就是被思維”。黑格爾認為:“思維和存在的對立是哲學的起點,這個起點構成了哲學的全部意義”,[⑤]他以純存在為邏輯前提建構了龐大的哲學體系。主張自然是與存在沒有區別的實體的費爾巴哈概括地說:“神是否創造世界,即神對世界的關系如何,這個問題其實就是關于精神對感性、一般或抽象對存在、類對個體的關系如何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屬于人類認識和哲學上最重要人最困難的問題之一,整個哲學史其實只在這個問題周圍繞圈子。”[⑥]綜上可見,恩格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概括不僅符合哲學史上實際出現的要害問題及范疇,而且與先哲對某些問題的看法一致。
  要認識到,恩格斯用思維和存在的關系表述哲學基本問題,但由于“存在”一詞的不同含義,這一問題就裂變為兩個問題。
  一方面,恩格斯提出了“全部哲學的最高問題”是“思維對存在、精神對自然界的關系問題”,[⑦]易言之,是“思維對存在的地位問題,這個在中世紀的經院哲學中也起過巨大作用的問題: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還是自然界?”[⑧]在這個最高問題上,“存在”的真實含義是“自然界”,即人類出現以前的純自然,也叫自在自然。因此,自然界對精神來說是本原的,是自然界產生精神,而不是相反。就本體論而言,恩格斯提出哲學最高問題,旨在探究存在的存在,精神是因它而在,自然界是自因、是本體、是第一性的。在此,如若把存在理解為包含人化自然的“整個世界”,在“誰產生誰”這一問題上則會導致雙本體乃至取消自然界的優先地位的錯誤。恩格斯不僅承認人類出現以前自然界的優先地位,而且與馬克思一道認為,即使在“整個人類世界”消失這種情況下,“外部自然界的優先地位仍然會保存著”,[⑨]恩格斯還斷言:物質“它雖然在某個時候一定以鐵的必然性毀滅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維著的精神,而在另外某個地方和某個時候一定又以同樣的鐵的必然性把它重新產生出來。”[⑩]在哲學最高問題上,恩格斯是位自然本體論者。
  恩格斯明確指出:“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還有另一個方面:我們關于我們周圍世界的思想對這個世界本身的關系是怎樣的?我們的思維能不能認識現實世界?我們能不能在我們關于現實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確地反映現實?用哲學的語言說,這個問題叫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①①]顯然,在這個問題上,“存在”特指“我們周圍世界”、“現實世界”、“現實”等;“能不能認識”是指能否“正確地反映”,是以實踐為基礎的理性認識,因此,這首先是一個實踐問題。進一步講,“存在”是指納入主體活動范圍的存在,是指“整個人類世界”。恩格斯說:“我們自己所屬的物質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現實的,”[①②]而還未曾有人介入的自在自然決非現實的自然,但是,自在自然卻日趨向現實的人化自然轉化。雖然人類現在還不能“感知”它,但并非說在將來某個時候人類就不能“感知”它。
  事實上,在思維和存在同一性這一認識論問題上,我們已不能再糾纏于“全部哲學的最高問題”,肯定自然界是本原的(這里的“本原”非古希臘哲學中的“本原”義),其意義莫過于確定了唯物主義哲學的邏輯前提。馬克思、恩格斯的致思貢獻在于把這一靠邏輯推論建立起來的思辯性命題轉化為實證性命題,并以它為前提去指導實證科學在不斷發展中進一步證實這個前提本身。自人類出現后,在認識論問題上,我們必須把自然理解為日趨人化的動態自然或人化自然的動態。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為與人分離的自然界,對人來說也是無。”[①③]恩格斯在談到舊唯物主義的局限性時說:“它不能把世界理解為一種過程,理解為一種處于不斷發展的歷史發展中的物質。”[①④]因此,在認識論上,思維和存在同一性問題中的“存在”實質上是指“整個人類世界”,其含義與“物質”概念相近,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概念,一方面奠定其理論基石,另一方面確立認識對象即認識論的基本前提。
  例如,馬克思責備舊唯物主義沒有把“對象”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而致使它對整個認識發生機制造成混亂。恩格斯說:物質概念是“把許多不同的、可以從感覺上感知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屬性把握住。”[①⑤]列寧認為:“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感覺到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習、攝影、反映。”[①⑥]并且說:“接受或拋棄物質概念這一問題,是關于我們的認識泉源問題。”[①⑦]物質概念的界定,為科學地解決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創造了前提,即解決了在認識對象上“誰反映誰”(而不是“誰產生誰”),在認識結果的裁定上“誰參照誰”的問題。我們要指出,列寧在這里把接受或拋棄“物質”概念當作認識泉源,是值得疑思的。把客觀事物當作認識的泉源,而忽視實踐的作用,無異于夸大了單純外物刺激的作用,這正是舊唯物主義的局限之所在。其實,認識、尤其是正確的認識必來源于實踐。
  如果我們對“整個人類世界”進行本體論探究便發現,它已不再因它、因自然界而存在,而是因自、因人、因實踐而存在。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實踐“這種活動、這種連續不斷的感性勞動和創造,這種生產,正是現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礎,哪怕它只中斷一年……不僅在自然界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而且整個人類世界以及它自己的直觀能力,甚至它本身的存在也會很快就沒有了。”[①⑧]實踐是“整個人類世界”這個特殊物質的本體。可見,物質本體論者并沒有真正抓住“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這一“整個人類世界”的特質及其運動規律,相反,認定實踐是整個人類世界的本體,這與唯物主義認識論前提是一致的,因為物質概念正是基于從實踐上理解才得以正確建立的。
  那么,揚棄物質本體論后,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界限是否變得不明晰?它是否有悖恩格斯的本意?
  恩格斯在論述“全部哲學的最高問題”時指出:“凡是斷定精神對自然界說來是本原的,從而歸根到底以某種方式承認創世說的人,組成唯心主義陣營。凡是認為自然界是本原的,則屬于唯物主義的各種派別。”[①⑨]這說明,精神和自然界,何者為本原的問題,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哲學派別的標準。但我們能否根據“除此之外,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這兩個用語本來沒有任何別的意思,它們在這里也不能在別的意義上被使用。”[②⑩]而斷言它是劃分哲學基本派別的唯一標準?顯然不能,肯定自然界是本原的,其意義還在于通過這一世界觀確立唯物主義方法論,通過這一哲學邏輯前提建立認識論的基本前提。難道這種唯物主義方法論及認識論的基本前提也在“除此之外”的“別的意思”之列?實際上,“別的意思”是指“施達克在找費爾巴哈的唯心主義時找錯了地方。”他把唯心主義歸結為追求“理想的意圖”,并承認“理想的力量”,同時又對庸俗唯物主義采取“寬容”的態度。恩格斯還說,唯物主義者“他們決意毫不憐惜地犧牲一切和事實(從事實本身的聯系而不是幻想的聯系來把握的事實)不相符合的唯心主義怪想。除此之外,唯物主義根本沒有更多的意義,只是在這里第一次對唯物主義世界觀采取了真正嚴肅的態度,把這個世界觀徹底地(至少在主要方面)運用到所研究的一切知識領域里去了。”[②①]這闡明了在認識過程中要遵循由“物”到“思想”的原則。恩格斯早在《反杜林論》中也曾強調過這一思想:“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它的最終結果;這些原則不是被應用于自然界和人類去適應原則,而是原則只有在適合于自然界和歷史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這是對事物的唯一唯物主義的觀點,”[②②]思維不僅要反映客觀事物,而且思維結果的正誤也要靠參照“物”來判定,這才是正確對待事物的唯物主義態度。自然本體論是劃分哲學基本派別的標準,由它決定的認識方法論亦然。前者尤其適用糾纏于自然界與精神何者為本原的“近代哲學”及其以前的“全部哲學”,后者則是識別重視認識論問題的近代哲學的利器。前者決定后者,后者補充前者。恩格斯在不同場合多次使用“除此之外”、“唯一的”等詞語,旨在說明在那個特定的問題上唯物主義同唯心主義的對立有特定的內容,不能將之曲解為恩格斯主張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
  此外,劃分哲學派別還有其他標準。如前所述,思維能否正確反映現實和思維結果誰參照誰的問題,實質上首先是一個實踐的問題。無論是唯心主義者、不可論者還是舊唯物主義者,他們都不能建立科學實踐觀,因此他們對思維和存在同一性問題的解答都經不起實踐檢驗。恩格斯提出這樣的名言:“對這些以及其它一切哲學上的怪論的最令人信服的駁斥是實踐,即實驗和工業。”[②③]這不僅指明了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而且提出了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舊哲學和新哲學的標準。恩格斯不無諷刺地說,把黑格爾的原則轉移到實踐中去,認為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就會得到證實,“這是他和幾乎所有的哲學家所共有的幻想”。[②④]因為實踐會檢驗出其唯心主義面目。列寧也認為:“如果把實踐標準作為認識論的基礎,那么我們就必然得出唯物主義。”[②⑤]總之,視實踐為認識的泉源,必然導致唯物主義;將唯物主義貫徹到底,則必然得出實踐的唯物主義結論。
  總之,在恩格斯看來,由于“存在”概念的二義性,哲學的基本問題裂變為兩個問題:在哲學的最高問題上,他主張自然本體論;在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上,他實際上主張實踐本體論。明白了恩格斯思想的“原型”,有助于探討列寧在這一問題上的一些觀點。
  列寧主要在認識論領域發展了恩格斯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思想。
  首先,他從認識論角度揭示了哲學基本派別各自的特質。恩格斯把唯物主義定義為主張自然界是本原的哲學派別,唯心主義是主張精神對自然界說來是本原的哲學派別。列寧則進一步指出:“唯心主義的實質在于:把心理的東西當作最初的出發點;從心理的東西引出自然界,然后再從自然界引出普遍的人的意識。因此,這種最初的‘心理的東西’始終是把沖淡了的神學掩蓋起來的僵死的抽象概念。”[②⑥]而“唯物主義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出發點是科學的客觀性,是承認科學所反映的客觀實在,”[②⑦]這就揭示了兩大基本哲學派別在認識論上的根本區別在于各自的認識論基本前提不同。
  其次,列寧確立了認識論的基本問題。在認識論中,恩格斯只明確地談到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提出完整的物質概念,并用物質和意識的關系表述認識論基本問題的是列寧,他說:“就是物質和意識的對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在這里,僅僅是在承認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這個認識論的基本問題的范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超出這個范圍,物質和意識的對立無疑是相對的。”[②⑧]是否承認物質的客觀實在性,這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對立的焦點。物質和意識相對立的意義在于確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認識論前提,解決了誰反映誰、誰參照誰的問題;物質和意識相統一的基礎是實踐。物質概念的建立,認識論基本問題的提出,其本身就意味著獲得了解決問題的新手段。
  再次,列寧從認識論上進一步發展了恩格斯關于劃分哲學派別標準的思想。一方面,他說:“空間和時間是實在的還是概念的?……這就是而且唯有這才是真正劃分哲學基本派別的認識論基本問題。”[②⑨]他把是否承認認識論的基本前提,即“物是不依賴于我們的意識、我們的感覺而在我們之外存在著的”[③⑩]作為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并將這一標準具體化:“從物到感覺和思想呢,還是從思想和感覺到物?唯物主義主張第一條路線,唯心主義主張第二條路線。”[③①]列寧把恩格斯主張在認識論上堅持從“物”到“原則”的思想深化為兩條認識路線,有利于判別回避哲學最高問題的近代哲學的派性。另一方面,恩格斯曾指出不可知論“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③②]列寧則進一步闡發了不可知論路線的本質:“就是他不超出感覺,他停留在現象的此岸,不承認在感覺的界限之外有任何‘確實可靠的東西’,”[③③]意即在物→感覺→思想這條認識路線上,不可知論者把思想的來源逆追到“感覺”即告終止,不承認“物”的客觀存在,因此“它在每一個問題上都把唯物主義派別和唯心主義派別混淆起來。在哲學上企圖超出這兩個基本派別,這不過是玩弄‘調和派的騙人把戲’而已”。[③④]列寧稱這種“討厭的爛泥”是種可鄙的中間派別。這是列寧用他創立的認識論路線理論對不可知論所作的精辟分析。
  但是,列寧在哲學基本問題上的思想也有局限性。首先,他忽視了恩格斯使用的“存在”一詞在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有不同的含義。例如,他說:“當馬赫主義者要求唯物主義者給物質下的定義不再重復物質、自然界、存在、物理的東西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義、感覺、心理的東西是第二性的時候,他們是在說些什么荒唐絕頂的話。”[③⑤]他把“物質、自然界、存在、物理的東西”都視作能夠派生出“意識”的“物”,抹殺了自在自然與“整個人類世界”的區別。這是把哲學最高問題中的自然本體論沿用或推廣甚至照搬到認識論領域,認為物質產生意識、物質是意識的泉源所犯的錯誤。如此,必然陷入要么取消“整個人類世界”的實踐基礎,要么承認在認識論領域有雙本體的兩困境地。其次,列寧忽視了實踐在識別哲學派別中的作用。“物”的客觀實在性固然是劃分哲學派別的重要標準,但它僅是理論標準,更不是唯一標準,況且這個標準本身尚需實證,所以,恩格斯慎重地指出,對唯心主義、不可知論、舊哲學,唯有實踐才能“最令人信服”地識破其真面目。然而,瑕不掩瑜,撇開個別誤區,列寧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理論貢獻還是主要的。
  最后,由于哲學基本問題是恩格斯根據“近代哲學”及其以前的“全部哲學”發展史提出來的,因此,這一問題是否永恒、是否適應未來的哲學,成了學界爭論的一個懸題。近代,雖然許多哲人力圖回避本體論問題,但他們實際上未能超越哲學基本派別的對立。誠如列寧所說:“是否把自然界、物質、物理的東西、外部世界看作第一性的東西,而把意識、精神、感覺(用現今流行的術語來說,即經驗)、心理的東西等等看作第二性的東西,這是一個根本問題,它實際上仍然在把哲學家劃分為兩大陣營。”[③⑥]不僅如此,列寧還對哲學基本問題是否永恒作了斷定:“如果不承認那種認為人類意識反映客觀實在的外部世界的唯物主義反映論,就必然會主張不屬于任何人的感覺,不屬于任何人的心理,不屬于任何人的精神。”[③⑦]有誰能替這種推論辯護呢?的確,只要有人存在,哲學基本問題雖然在不同時代的哲人那里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但卻總是存在的。
  注:
  ① ⑦ ⑧ ①① ①② ①④ ①⑨ ②⑩ ②① ②② ②③ ②④③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9、220、220、221、223、224、220、220、238、221、221、221頁。
  ② ③《古希臘羅馬哲學》,三聯書店,1957年,第23、51頁。
  ④ ⑤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1卷,商務印書館,1959年,第267、272頁。
  ⑥《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下),第621頁。
  ⑨ ①⑧《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0、49頁。
  ⑩ ①⑤ ②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62、556、74頁。
  ①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78頁。
  ①⑥ ①⑦ ②⑤ ②⑧ ②⑨ ③⑩ ③① ③② ③④ ③⑤ ③⑥③⑦《列寧全集》第14卷,第128、128、139、148、179、98、30、104、359、147、354、366頁。
  ②⑥ ②⑦《列寧全集》第2卷,第237、311頁。
   (責任編輯 共月)
   Rectifying Basic Issues in Philosophy
   Dong Shifeng
  Abstract By giving an account of the ideological archetype of thebasic issues in philosophy defined by F.Engels,this paper analyses themerits and demerits in V.I.Lenin's interpretation thereof and difcusses ontology closely-related therewith,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terial and practice and the criterion for judging the division of basic schoolsin philosopy.
  Key words Basic issues in philosophy,natural ontology,practical ontology,material,practice
  作者系本校社科部94級碩士研究生。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42-47B1哲學原理董世峰19971997 作者: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42-47B1哲學原理董世峰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34:35

[新一篇] 哲學基本問題的基本方面再探討

[舊一篇] 哲學的價值和哲學的未來  The Value of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y's Future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