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主義在西方心理學發展中的方法論意義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內容摘要 本文探討了各個歷史階段的實證主義在研究對象、方法、范圍上對相應的心理學流派產生的重大影響,旨在告訴人們,實證主義及其它影響心理學發展的西方哲學流派,并沒能給心理學研究提供一個真正科學的方法論指導。現在,已是應該建立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學理論體系的時候了。中國的心理學到底應在什么樣的方法論指導下才能得到健康發展,這又是留給我們的不斷去探索的新的課題。
  關鍵詞 實證主義 西方心理學 影響
   *             *           *
  實證主義亦稱“實證論”, 是現代西方的一種哲學思潮, 產生于19世紀上半期,以法國哲學家孔德為主要創始人。“實證”一詞來自拉丁文positivus,意為“確實的”,而確實的事實即指經驗事實。 實證主義者只承認“實證的”事實即經驗事實或經驗現象,它們是由人的主觀感覺構成的,因此,他們實際上只承認主觀經驗,認為科學只是經驗事實或經驗現象的描寫和記錄,不反映任何客觀規律,也不反映事物的本質,認為事物的本質超乎感覺經驗之外,是不可能認識的,宣稱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以超乎感覺經驗之外的東西作為研究對象,都是“不確實的”、“不科學的”,因而都是“形而上學”,由此,提出取消“形而上學”,把自己的學說說成既反對唯物主義又反對唯心主義的第三條路線。實證主義在其發展前期主要表現為不同階段的實證主義,其后期分裂為不同的理論和流派,現代西方哲學的許多學說和流派如經驗批判主義、邏輯實證主義都是實證主義的延續和變種,于是有人將實證主義劃分為三個階段(或稱三代)。第一階段以孔德、斯賓塞等為主要代表;第二階段以經驗批判主義者馬赫、阿芬那留斯為代表;第三階段同維也納學派和柏林經驗哲學學會的活動相聯系。
  各階段的實證主義在理論觀點上雖有所不同,但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特點,這些特點應用到心理學的研究上,至少表現為以下三點:1.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應是經驗事實、經驗現象。2.心理的本質是心身平行。3.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是客觀的觀察,以可被觀察的材料為限。當然,由于各階段實證主義理論觀點的不同,上述心理學研究的方法學觀點在各階段實證主義哲學那里又有了不同的涵義,致使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出現了這樣的現象:雖然總體上都是堅持實證主義觀點,但卻出現了不同的心理學流派。下面我們將分別考察各階段實證主義對現代西方心理學流派的影響。
      一、實證主義與現代心理學的發展
    (一)孔德的實證主義哲學與心理學的產生
  孔德的實證主義哲學是對舊“形而上學”即思辯哲學進行清算和對當時自然科學成果進行概括的產物,它繼承了英國經驗哲學的傳統,強調人的認識只能局限于經驗,討論經驗以外的問題毫無意義。其基本原則是,一切知識必須建立在觀察和實驗的經驗事實基礎之上,經驗是知識的唯一來源和基礎。科學的對象以可被觀察的資料為限,觀察的東西都被分解為元素,科學的任務并非是解釋現象,而只是描述現象,在表述規律時,它所回答的不是“為什么”問題,而是“怎樣的問題”。
  孔德的實證主義哲學深深地影響了科學心理學的創立者——馮特。馮特曾指出:“我們拒絕一切不以經驗為基礎的哲學思辯,不要那種建立在哲學預想之上的心理學,我們需要這樣一種哲學,它的思辯之所以有價值只是因為在每一步驟上注意到了心理學以及科學的經驗事實。”很顯然,馮特自愿接受了孔德實證主義的指導。正是在孔德的實證主義哲學的指導下,馮特極力主張:1.把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歸結為“經驗”,認為心理學理當和物理學一樣,把經驗當作自己的研究對象,只是心理學研究的是直接經驗,物理學研究的是間接經驗。2.主張身心平行論。3.強調科學研究描述多于解釋。4.在方法論上,主張元素分析和實驗內省。在馮特看來,心理(意識)是可以也必須進行分析的,心理可最終分析到不可再分的成分稱為心理元素,并通過研究認為心理元素有兩個即感覺和感情。他又從心理學對象是研究人的直接經驗出發得出要用內省法來研究心理的結論,并且他把內省與實驗相結合。和元素分析密切相聯系的實驗內省要求被試只分析所觀察的心理要素,單純描述他們的強度和性質,無需理會所觀察的心理的客觀刺激和實際意義。所有這些,無不深深地打上了孔德實證主義的烙印。
    (二)馬赫的實證主義哲學對構造心理學的影響
  馬赫認為,科學對象應該是感覺,“世界是由感覺構成的。”所謂感覺,指的是知覺和表象、意志、情緒,即構成整個內部與外部世界的少數同類的要素,這些要素的聯結有暫有久。在這點上,馬赫比孔德表現得更為極端,他完全否認在現象、經驗之外還有本質、實在存在。他認為世界的本質就是感覺經驗,后來又改稱為世界要素。在方法上,馬赫拋棄了孔德等人試圖建立一個無所不包的哲學體系的設想,而僅僅把實證主義當作一種認識論,一種以澄清科學命題為己任的科學哲學,使實證主義的主要含義從世界觀轉向方法論,這樣更為心理學所用。
  鐵欽納從馬赫的實證主義中得到啟示,形成一種特殊的認識論,我們在鐵欽納關于構造心理學的陳述中可以略見一斑:(1)在心理學研究對象上,鐵欽納認為一切科學的對象都是經驗。物質科學的對象是不依賴經驗者的經驗,而心理學的對象是依賴經驗者的經驗,鐵欽納認為,馮特的心理學體系下半截是思辯的,包括了統覺、意志等既不能實驗,又不能觀察的概念,因而不符合經驗實證的科學原則。(2)在心理學研究上,鐵欽納對內省的描述更嚴格,內省法是心理學的一個古老方法,鐵欽納為內省法規定了種種限制:一方面要去掉內省的主觀價值判斷,不要把自己的主觀價值判斷帶進描述中去,嚴格如實描述自己的經驗;另一方面,不要把物理刺激和感受相混淆,不能犯刺激錯誤。(3)在心物關系上,鐵欽納與馮特一樣,持心身平行論,否認心理學應研究經驗現象背后的本質。鐵欽納的構造主義受孔德、馬赫實證主義的影響,在其晚年比早年更為強烈。鐵欽納在其《系統的心理學:序論》一書中寫到:“科學不過是對觀察結果的精細描述,一句話概之,科學問題就是描述”。這些觀點不被其老師馮特所接受,卻為行為主義華生和斯金納所歡迎。
      (三)經驗實證主義對激進的行為主義的影響
  行為主義是美國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在其發展過程中,可分為二種傾向,一為激進的行為主義,包括華生的古典行為主義和斯金納的操作行為主義,二者受馬赫、孔德的影響較大;另一種傾向以赫爾和托爾曼為代表的溫和的行為主義,受邏輯實證主義的影響較大。
  行為主義者以可觀察的行為為研究對象,主張采取客觀的方法而反對內省的方法。華生宣稱:“行為主義的目的在于方法論的革命,排除內省的自我觀察,主張客觀的方法,唯有客觀的方法才能解決心理學一切舊有的問題。”認為一切心理活動都是有機體外部的行為,即S—R聯結,無論多么復雜的人類活動都可以還原為這一聯結。他曾說:“我們將看到統轄人類一切活動的共同因素,在每一適應活動中總有反應或活動以及引起反應的刺激和情境。”與華生相比,斯金納的行為主義體系受馬赫主義和操作主義的影響更加強烈,使他站在比華生更激進的行為主義立場,嚴格堅持科學解釋就是對可觀察變量之間關系的精密、準確的描述,而指出華生理論中存在著不夠大膽、堅定的不足之處。實證主義表明,理論術語可以用可觀察的行為來加以界定。操作主義的要旨在于用具體的操作來界定概念,剔除一切不可能以操作為根據的觀念。斯金納站在實證主義和操作主義立場,指出“從科學的角度看,這個體系是實證主義的,它的任務以描述為限,不企圖提出解釋,它的一切概念都由直接觀察的結果來給以定義,不涉及身體部位或生理的特點”,心理研究只探索實驗框架中相關變量的函數關系,甚至對變量間是否存在因果性關系也不作斷言。他認為,內部的心理過程是含糊的,不易觀察的,某些可譯成行為,另一些無意義的、不必要的就拋棄掉。
  行為主義者把心理學看作是經驗的描述而不重視理論的指導,顯然阻礙了心理學的發展與進步。為了克服這一弱點,適應時代要求,行為主義者內部分化,早期行為主義者為新行為主義所代替。
    (四)邏輯實證主義對新行為主義的影響
  邏輯實證主義者把數理邏輯的分析方法和操作主義納入其理論中,認為在科學中,可以有條件地引入某些理論術語和邏輯數學公式,試圖建立科學的元理論,使科學理論形式化、精確化。他們認為,精確地按照邏輯規則研究科學理論的有效性,研究經驗前提和理論結論之間的邏輯關系,研究科學理論精確的合乎邏輯的表述,這才是哲學研究和科學方法論的正確途徑,并強調經驗證實性在于科學觀察的操作過程。操作主義使邏輯實證主義對心理和物理有了新的理解。馬赫主張物理和心理是一個東西,都是直接呈現的感覺要素,但他更傾向于把物理現象納入直接經驗的內省框架中,而邏輯實證主義則要求把所有科學的語言還原為物理公用的語言,把心理學的術語還原為行為的術語,一切心理活動都要轉譯為行為操作。邏輯實證主義這些思想被傳入美國后,對新行為主義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赫爾由此提出一切可靠的科學理論體系應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必須從一套表述方式清晰的公設出發,并對所采用的重要術語下具體的明確的或操作性的定義。2.必須從這些公設出發,在可能做到的情況下,用最嚴格的邏輯,演繹出一系列互相聯結的包括有關領域的主要具體現象的定理。3.定理的表述必須在細節上與有關學科所觀察到的已知事實相一致,如果相一致,則這個體系可能是真的,否則這個體系是沒有意義的。
  新行為主義另一個代表人物托爾曼認為,新的行為主義是根據外部刺激和有目的的行為方式之間的關系來定義的,他宣稱:這種非生理學的行為主義不僅涵蓋了嚴格意義上的行為主義,而且也涵蓋了內省論。在托爾曼的理論體系中,用以代替強化原理的是證實原理:如果一個期待被證實,它的概率值就增加;如果一個期待沒有被證實,它的概率值就降低。根據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觀,赫爾、托爾曼等人大膽地把數理邏輯引入心理學中,假設演繹了許多中介變量,并按照操作主義的要求處理這些變量。
  早期的行為主義遵循孔德的實證主義的方法論,認為科學研究的范圍只能以直接觀察的東西為限,無視有機體的內部過程,把復雜的心理現象簡單化,這種實證主義理論,顯然妨礙了心理學的科學研究的進步。新行為主義者受邏輯實證主義的影響,在意識,經驗問題上,提出行為不排除意識。“嚴格的行為主義并沒有砍掉有機體的腦袋”,也不要讓“意識萎縮”,而是吸收它,將它還原為用以觀察意識行為的操作。但是,我們也應看到,新行為主義在意識問題上的退縮,預示了實證主義的衰落及其向認知心理學的轉變。
      二、實證主義在西方心理學發展中的方法論意義
  實證主義摒棄了一切理論成見和不確定的形而上學的東西,認為直接觀察的事實是唯一不證自明的知識,使心理擺脫哲學的思辯并從哲學中分離出來而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這以馮特創立第一個心理實驗室為標志。行為主義者接受實證主義的經驗證實和嚴格的科學操作的原則,把數理邏輯引入心理學,對于克服心理學研究中的主觀主義傾向有著積極的意義,使心理學向嚴格的自然科學方向邁進了一步,便利了心理學者相互交換資料、驗證和討論。
  但是,心理學在實證主義影響下追求嚴格與實證時走向另外一個極端。馮特、鐵欽納認為心理學只研究直接經驗,采取簡單內省法的研究方法,把思維、想象等高層次的心理活動排除在研究范圍之外。這使得心理學研究停留在膚淺的水平上。而行為主義則為追求可觀察的確鑿無疑的事實,把心理從心理學研究中驅除出去。如華生就不把意識列入研究范圍,認為行為的原因決定于外部環境。華生對實證論貫徹過了頭。我們知道,外物作用于我們的感官而引起感覺,“我們”就是與客體相對的主體。沒有客體就沒有感覺;沒有主體及其頭腦也不能有感覺,更不能有知覺、感情和思維。所以主體和客體,主觀和客觀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取其一而舍其它。因此,行為主義所依據的邏輯實證主義哲學遭到現代美國辯證法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里格爾的批評。里格爾認為,邏輯實證主義的客觀化研究割裂了研究的主體和被研究的客體之間的聯系,這種所謂科學方法給心理學造成不切實際的幻想,即想通過不變化任何影響的純觀察和形式化的理論來確定心理學家客觀的“實際狀態”。里格爾認為,這不過是把心理現象從現實聯系的變化流中抽象出來,在時空中加以固定的樣本式的研究,根本不可能認識心理的本性。辯證法心理學則致力于從整體聯系中探討心理現象的變化發展,強調不存在不變的“實際狀態”,每一“實際狀態”在不同聯系中會發生不同變化,實際上在與研究者的聯系中就已經發生了變化。
  一百多年的心理學發展史表明,不管心理學家愿意與否,心理學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哲學的指導。正確的哲學給心理學提供恰當的方法論,將指引心理學沿著健康的方向前進,而錯誤的哲學則會將心理學的發展引入歧途。實證主義哲學象其它影響心理學發展的非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流派一樣,并沒有給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一個好的方法論。中國的心理學的建設,顯然不能重蹈西方心理學發展的后轍,置馬克思主義于不顧而以實證主義或其它西方哲學流派為指導。我們應加強心理學方法論的研究,唯有如此,中國的心理學才能真正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才會有一個光輝燦爛的明天。
                    (責任編輯 丁念金)*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84-87B4心理學彭新波/高華19961996 作者:湘潭師范學院學報84-87B4心理學彭新波/高華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1:35:04

[新一篇] 實行三級管理 解決政企不分  ——訪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 蕭灼基

[舊一篇] 審美人類學:研究方法與學科意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