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需要與期刊生存、發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讀者需要的萌發是期刊產生的重要根源
  人類在遠古時代,生活在惡劣的環境里,個人的力量在跟自然界的斗爭中顯得十分軟弱。為了生存,人們需要交流思想、傳播消息,用以協調行動,于是,在共同勞動生活實踐中就逐漸產生了語言和信息傳播,即產生了對信息傳播的需要。信息傳播是期刊的先驅。
  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之后,經濟逐漸繁榮,文化逐漸發達起來,開始出現了統治階級,繼而出現了一些代表不同階級、不同階層利益的政黨和社會集團。于是,以時事、政治、評論為主要內容的時事政治類期刊產生了。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科學文化進一步繁榮,生產斗爭、社會斗爭經驗進一步豐富,思想交流和信息傳播日益頻繁,于是,專業類期刊產生了。
  人類進入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時代,社會分工更加詳細,物質生產部門分出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知識領域分出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之后,它們又在各自的領域內分出了各個學科以及各個學科的各個專業,如醫學從自然科學中分出之后,又進一步分為婦、兒各個專業,各學科之間又出現了交叉學科,于是,各學科各專業的學術期刊產生了。
  社會生產力提高了,物質產品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富裕了,受教育的機會增多了,空閑的時間更多了,于是,文化生活類期刊產生了。
  進入現代社會以后,工作效率更高了,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了,時間變得越來越寶貴了,于是,文選、文摘類期刊產生了。
  社會的行業多種多樣,人們的需求千差萬別,于是,各種各樣的期刊產生了。
  這樣,各類期刊產生的順序,似應是先產生時事政治類期刊,繼而產生綜合類期刊,然后產生專業類、學術類、文化類期刊,再產生文選、文摘類期刊。
  讀者需要的萌發,是期刊產生的重要根源。可以說,除了政治性特別強的少數類別的期刊外,其他各類期刊,主要是由于讀者需要而產生的。
      二、讀者需要的存在是期刊生存的重要基礎。
  有些期刊出版后不久,就休刊、停刊、死亡了。但有些期刊則相反,出版之后,能“平平安安”地年復一年生存下去——原來,期刊的生存能力,一經投放市場接受檢驗便立即凸顯出來:如果期刊文章和圖片的內容與表現形式,為讀者所認可而被“欣然接受”,期刊就有了生存的基礎;反之,如果期刊文章和圖片的內容與表現形式是讀者不需要的,期刊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礎,就休刊、停刊、死亡。
  在期刊的總的讀者群中,于期刊最具“適合性的”,只是某一層次,或某一層次中某一層面的讀者,這一讀者層,稱為期刊的基本讀者層。
  期刊生存的關鍵在于“特色”。
  所謂特色,就是設置別的期刊沒有的,而又最適合本期刊基本讀者層需要的特色欄目。
  一期刊物中有十數個欄目,要求所有欄目的內容都適合基本讀者層讀者的需要是很困難的。因此,特色欄目只能有幾個。辦好幾個特色欄目,使基本讀者層的讀者對之讀后有所得,或思想上的提高,或信息上的交流,或知識上的充實,或情感上的歡娛,得到了從別的期刊處得不到的滿足。這樣,這幾個特色欄目,就如磁石吸鐵,牢牢地將基本讀者層吸引住。基本讀者層穩定了,期刊的生存基礎就牢固了。
  讀者的興趣是非常廣泛的,但基本讀者層的讀者的閱讀需要、閱讀能力、閱讀習慣、閱讀興趣是基本相同的,不論這一層的讀者,是按性別、年齡劃分,還是按文化、職業劃分。因此,只要認真調查研究,辦好這幾個特色欄目并無多大困難。
  特色是期刊生存的決定因素。只要有特色,期刊就有旺盛的生命力。美國的《國家地理》月刊的成功,就是一個典型的范例。該刊,每期均有世界各地的探險親歷,生動的文字配以精美的圖片,都是第一手資料,因為特色獨具,多年來一直發行上千萬冊,在同行乃至世界期刊林中獨領風騷。
      三、讀者需要的擴大是期刊發展的重要條件
  期刊發展的關鍵在于“新”。
  所謂新,就是每一期的刊物,都給讀者以“初次見面”的感覺。期刊有了特色欄目,就有了穩定的基本讀者層;而要使讀者對期刊的需要擴大,就必須有更多能吸引住讀者的東西。一期刊物的版面是有限的,因此,就只能從“新”上下功夫了。期刊的圖文,不僅要構思巧妙,觀點鮮明,體裁新穎,風格獨特,而且內容應是鮮見的。這樣,期刊就會讀起來引人入勝,看起來賞心悅目,給人以清新、新鮮的感覺,期刊的好名聲,就會在讀者中不脛而走,如蘭發幽香,琴傳韶樂,向四面八方傳播。期刊聲名遠播,讀者就會如蜂蝶覓芳,慕名而來;讀者群擴大了,對期刊的需要擴大了,期刊就有了發展的條件。
      四、讀者需要的變化是期刊前進的重要動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產力發展了,經濟發展了,科學文化發展了,社會政治形勢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條件改變了,生活條件改變了,教育條件改變了,讀者對期刊的需要也就隨著發生了變化。環境發生了變化,讀者對期刊的需要就變化,期刊就有了前進的動力。原來的生存基礎和發展條件改變了,期刊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跟著改變,從而適應新環境,以求生存和發展;不改變或改變不大,不能適應新環境的期刊,休刊、停刊、死亡則是必然的。環境變化是期刊前進的決定因素。在期刊史上可以看到:每隔一段時間(幾年、十幾年或幾十年),就有一批新的期刊誕生;原來的期刊,有的休刊、停刊、死亡;有的改變了內容,有的變換了形式,有的甚至變更了刊名,繼續生存——發展下去。如50年代創辦的《中國建設》,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于1990年1月17 日易名為《今日中國》,從而使自己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社會要求與讀者需要是期刊生命的決定因素。我們的期刊必須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這一方面是新聞出版工作的原則要求,但另一方面也說明,社會要求與讀者需要是支撐期刊生命的兩大支柱。對此,新聞出版工作者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和予以足夠的重視。
  
  
  
出版發行研究京13~14Z1出版工作、圖書評介雷寅威19991999作者單位:廣西教育雜志社 作者:出版發行研究京13~14Z1出版工作、圖書評介雷寅威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39:24

[新一篇] 讀者需求與期刊生存、發展的關系

[舊一篇] 課堂管理理論研究述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