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人學的對象與方法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Q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6198(2001)02—0007—04
  什么是人學?現在有不同的解釋。顧名思義,人學的研究對象當然是人,但不是有關人的一切問題都是人學的對象,也不是一切以人為對象的科學都是人學。人學是從整體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質、人的活動和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生價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則的學問。
  人學作為一門正在建設中的新興學科,它在人類科學知識系統中占有特殊的、其他科學所不可替代的、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
  人學(hominology)不同于人的科學(the science of man)。人的科學是泛指一切以人為對象的各種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而人學是從哲學這個思維的最高層次上對人自己的反思。它要求在概括和總結當代有關人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成就的基礎上,闡明什么是人和如何做人的基本道理。其中至少包含有這樣一系列重大課題,如:人類生存、發展的條件,人和自然的關系,人和社會的關系,人的生產和物的生產的關系,人的生存、發展的現代圖景;人性和人的本質,包括人的社會性和階級性,人的共性和個性,人的活動和主體性,人的理性和非理性,人的情感和意志,人的交往、競爭和合作,等等。又如,人的需要和利益,人的價值,人的平等、權利和責任,人的自由,人的全面發展,等等。再如,人在改變客觀世界的同時如何改變、發展自己,這里涉及怎樣確定正確的目的、信仰和理想,怎樣處理個人和他人、個人和群體(從家庭、社團、階級到民族、國家、社會以至整個人類)相互之間的關系,怎樣提高人的素質和能力,怎樣實現人的價值,等等,一系列怎樣做人的人生哲學問題。因此,人學與各門社會科學和部分自然科學技術相互交叉,但又不是簡單重復,而是在更高層次上加以綜合的基礎理論。所以,人學需要廣泛吸收與人有關的各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成果,作為自己研究的資料和立論的根據,而人的各門科學也需要人學為它們提供人的哲學理論指導。
  這里有必要專門說明人學和哲學的關系。對人學和哲學的關系人們有不同的認識。一種觀點認為,人是世界的主體,哲學應以人為本,以人為全部理論的出發點、中心和目的,哲學就是人學。或者說,哲學經過古代的本體論哲學和近代的認識論哲學兩個發展階段,發展到人本學哲學階段,而人本學哲學就是人學。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研究哲學和研究一切科學一樣,都是為了人的需要。但不能因此就把哲學研究的對象歸結為只是人。人學就是人對人自己認識的反思,即人的哲學,是哲學這個學科中相對獨立的分支。如同自然哲學(科學哲學)、社會哲學、思維哲學(認識論)、方法論一樣。筆者持后一種觀點。
  筆者認為,以往流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科書,把哲學定義為關于自然界、社會和思維一般規律的學問,確有不足之處。由此導致哲學內容主要側重于回答世界是什么,而沒有專門回答人是什么,也忽視了世界對人的意義和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哲學思考,這是應該修正的。其實,自然界既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前提,又是人認識和改造的對象;社會是人的集合,但是作為客觀化了的社會存在,它既是人們生存的社會環境,也是認識和改造的對象;思想和意識則是人的精神世界。所以人和世界的關系問題始終是哲學思考的中心和基本問題,當然也是人學的基本問題。因此,哲學應該定義為關于研究自然界、社會和人自己的存在、本質、關系和普遍規律的學問。在哲學研究中應該突出人的主導地位,不能“見物不見人”。所以,完全有必要建立人學這門分支學科,把一系列有關人的哲學理論問題集中起來進行系統的研究。但無論如何,強調人的問題的重要性的同時,又不能“見人不見物”。這是因為“物”在哲學上就是指“物質”范圍,它的外延包括整個宇宙,即整個客觀世界。所謂“物質本體論”就是哲學上的唯物論,主張世界本來就是物質世界。包括人在內,世界上實際存在著的一切事物都是永恒運動著的物質的不同形態,世界的統一性在于物質性,而物質就是客觀實在。或者說物質的惟一特性和本質就是客觀實在性。強調物質的客觀性,是相對于人作為主體所具有的特性——主觀性而言的。對于作為主體的人來說,存在于人之外的一切事物都是客體(object),都是人的活動對象。對于人的主觀精神(包括意識、感覺、理性、思維、情感、意志以及無意識等各種形式)來說,物質是客觀存在,是人的主觀精神的惟一本源。所以,不能因為強調研究人的問題的重要性及研究人學的意義而把哲學歸結為就是人學。不能用強調“人本”而否定“物本”、用哲學是關于人的學問來反對和否定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那樣,就會使人學因脫離它的辯證(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基礎而偏離正確的方向。
  對人的科學認識要以對整個世界的科學認識(即正確的世界觀)為前提,而對人和人與世界關系的科學認識又轉過來充實和加深對整個世界的認識。我們既要正確認識人性和人的本質,充分估計和發揮人的主體能動性,實現人的目的和價值,又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歸根到底,人的存在始終必需依賴外部世界;人的一切實踐活動都受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的制約;人的力量再大也永遠不能改變物質即外部世界的優先的、基礎的地位。因此,哲學應該包括但不能歸結為人學。過去,由于對人自身認識的極端重要性和迫切性重視不夠,導致研究工作相對滯后,因此,加強人的哲學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為了防止產生另一種夸大人學的地位和作用而忽視甚至排斥世界觀研究的片面性,全面、正確認識人學與哲學的關系,給人學以正確的定位,也是十分必要的。
  人學和社會哲學(它的科學形態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關系更進一層。與某些人的科學(如生物學、醫學)不同,作為人學研究對象的人不是作為生物的一個種,即所謂自然人,現實的即實際存在的人主要是社會人。從動態來看,是在歷史中行動著的人,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人學主要是一門社會科學。但它在理論層次上又高于各門具體的社會科學,因而確切地說,人學是社會哲學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既然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正確的社會歷史觀,即社會哲學,那么,人學可以進一步定位為歷史唯物主義的相對獨立的一個分支。之所以有必要建設這門分支學科,是由于人學同歷史的研究對象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迄今為止,歷史研究對象主要是社會,著重從宏觀上考察社會運動的客觀過程,研究社會生活的本質和社會運動、變化、發展的一般規律。社會是人的最大集合,研究社會必然要研究到人,對人自己的反思完全應該成為歷史這門列寧稱之謂“科學社會學”學科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歷史事實也證明,完成對人的本質觀的革命變革,正是馬克思當年得以創立歷史的一個重要前提。正如恩格斯所說:包括德國古典哲學在內的所有舊哲學“對抽象的人的崇拜,……必定會由關于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展的科學來代替。”〔1 〕而這個超出并進一步發展前輩哲學家們關于人的認識的工作,是由馬克思完成的。這就是說,馬克思建立自己的關于人的科學理論同他創立歷史是同步的過程。據此,我們甚至可以把歷史唯物主義說成是人學。但從歷史學科長期進展的情況來看,它主要是以社會為對象,把它像自然一樣,作為存在于人之外的客體,從宏觀上作整體的研究和把握。而對構成人類社會這一物質運動的特殊形態的基本單位(可稱為“社會細胞”)——個體的人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確實缺乏專門的、系統的研究。而這些問題當前又有特別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設立一門以人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主要不是研究社會而是研究人,研究“社會的細胞”,即從整體上研究人的存在、本質和活動規律。
  既然我們把人學定位為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既然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當代惟一科學的哲學,那么理所當然應自覺地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為指導,而人學研究的成果也將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
  根據已往對人的哲學研究的經驗教訓,盡可能避免主觀性、片面性而達到對客觀真理性的認識,我們的研究工作在方法上應該自覺地貫徹唯物辯證法。尤其要注意以下三點:
  1.必須始終堅持“觀察的客觀性”原則。這就是說,人學研究絕不能用西方人本學的方法,即脫離客觀現實、撇開歷史進程,把人看成與其他生物一樣,以此作為前提,進行抽象思辨,結果當然只能是主觀主義的,不可能達到對人的真理性認識。而應該遵循馬克思所說的:“只能按事物的本來面目及其產生根源來理解事物。”〔2 〕即像所有科學一樣,從客觀事實出發,通過對現實的人的全部社會實踐和全部社會關系的考察,從中發現人的真實本性和本質。
  2.必須時刻注意個體、群體和類的統合。人學對人的研究雖然著重研究個體,但屬于哲學的人學與生物學的人學在研究方法上有原則區別,前者主要把人看作是社會存在物,而后者主要把人看作是一種自然生物。除人之外,所有生物的類都只是其所有個體的簡單集合,任何個體都能代表類,雖然個體之間也有先天遺傳或后天環境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但只要解析其中一個個體,也就認識了這個類的基本性質。而人和自然生物不同,現實的人不僅是自然存在物,更重要的,或者說主要的,是真正的社會存在物,人這個類的特點在于,它的存在方式決定了它是所有個體、各種類型的群體的社會關系網上的一個特殊的點。因而人類的個體之間除了自然生理素質基本一致之外,社會素質可以有極大的差異。這也造成了把握人性、人的本質和活動規律的復雜性。馬克思批評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錯誤時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3〕所以, 人學在方法上不像生物學那樣歸結為只是孤立地研究個體(當然生物學等自然科學有些課題也要研究個體之間生理素質方面的差異,如遺傳學等),而是必須運用普遍和特殊、共性和個性的辯證法。既然不存在脫離群體和社會而孤立存在的個人,那么,人學對社會細胞的研究就離不開社會有機體,在方法上必須緊密聯系社會有機體來研究個體和個人,注意個體、群體和類的統合。
  3.貫徹主客體統一的歷史辯證法。對于人和世界的關系這個人學基本問題,我們既要考察世界對人的關系,也要考察人對世界的關系。在弄清前一方面的前提下,將著重考察后一方面,即人對自然、社會的關系。因而,將著重探究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人的需要、利益、價值、權利、自由,人生的目的、理想、發展等一系列問題,也就是說,將著重從人是主體、如何正確發揮人的主體性這個方面來考察人。但必須注意,對主體的研究離不開客體,無論如何不能把主體同客體割裂,把主體性同客體性割裂,把人學歸結為只是從主體方面考察人,只是研究人的主體性。而這正是一切唯心主義人學(包括當代西方人本主義思潮中的存在主義、實用主義、弗洛伊德主義以及形形色色的唯意志論、非理性主義)的失足之處。它們之所以是錯誤的,是因為人和世界的關系本來就存在著互相聯系的兩個方面,而且人自身也本來就既是客體又是主體,是主客體的統一。如同歷史唯物主義把社會作為對象、客體,著重于研究社會存在、變化、發展的客觀規律,但仍然必須考察人的主體性,研究社會客觀規律和人的主體能動性的關系一樣,人學在研究方法上也必須注意主客體的統一,把人的主體性的實現建立在自覺認識和運用自然和社會客觀規律的基礎上。
  總之,人學研究在方法上要把唯物論和辯證法結合起來,既要突出重點,又要把握全面。既要運用科學系統的方法,把它和唯物辯證法特別是矛盾分析結合起來,又要運用社會調查的方法,防止和反對脫離實際的主觀主義,防止和反對孤立地、靜止地、片面地研究問題的形而上學方法。〔收稿日期〕2000—10—16
社會科學輯刊沈陽7~10B1哲學原理陳志尚20012001人學是從整體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質、人的活動和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生價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則的學問。人學,不同于人的科學、哲學和社會哲學,它是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的基本觀點和方法為指導。人學研究必面堅持“觀察的客觀性”原則,個體、群體和類的統合以及主客體統一的歷史辯證法。人學/哲學/分支北京大學 哲學系,北京 100871  陳志尚(1935—),男,江蘇常州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人學研究。 作者:社會科學輯刊沈陽7~10B1哲學原理陳志尚20012001人學是從整體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質、人的活動和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生價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則的學問。人學,不同于人的科學、哲學和社會哲學,它是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的基本觀點和方法為指導。人學研究必面堅持“觀察的客觀性”原則,個體、群體和類的統合以及主客體統一的歷史辯證法。人學/哲學/分支

網載 2013-09-10 21:42:09

[新一篇] 再塑英雄 再塑自我  ——觀近期新寫實小說對人物形象的把握

[舊一篇] 再論冰心與“問題小說”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