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民族精神及其成因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印度民族精神的內容和特質
  印度的民族精神是指印度各民族在生存與發展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共性和主導意義的維系各民族存在和推動各民族發展的共同心理素質。
  (一)虔誠自信、不畏磨難、強而不暴、崇尚和諧是印度民族精神的主要內容。1、虔誠自信。虔誠,是指虔敬、誠敬、恭敬而富有誠意,它可以具體化為對信仰的篤信與敬肅,對事業的忠誠與執著,對人的真誠與謙恭。自信體現人類對自我的認知態度,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是自信心、自豪感、自強精神、自立意識產生的條件,自信反映實踐主體征服和改造自然,改變現實、改造社會、創造未來的主動態度和行為取向。對事業的忠誠與執著融會自信的態度就會推動事業的進步,對目標的篤信并融會自信精神就會激勵發展,對人的真誠與謙恭并融會自信就會贏得尊重,提升親和力,密切人際關系。虔誠與自信是印度社會發展推動力的源泉,是印度社會所共同認可的聚合力的源泉。
  2、不畏磨難。印度民族經歷了諸多磨難,表現出十足的韌性。在歷史上,印度比中國更多次地被游牧民族所統治,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韃靼人和莫臥兒人都曾經相繼侵入印度,在飽受侵略的苦楚后,印度民族用自己高于征服者的文明征服了“外來者”,印度傳統文化得以沿襲。在經歷英國近200年的殖民統治之后,即使在英語幾乎替代母語的情況下,印度的文化傳統仍然被完整地保存下來,在很大程度上,這得益于印度人不畏磨難的民族精神。
  不畏磨難的民族精神源于印度濃郁的宗教文化,源于重精神輕物質的價值觀,源于磨礪性的苦感修行等體驗。不畏磨難是印度民族存在和發展的可持續性源泉。
  3、強而不暴。強而不暴,是印度民族對自己發展方式的選擇。強國情結貫穿于印度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過程中。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的輝煌使印度民族生成了自己的大國情結和強國情結。在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斗爭中,印度國民大會黨以甘地主義為印度民族的精神武器,領導各族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大大提高了印度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建國意識以及長期蟄伏的強國情結被激活。1947年印度獨立之后,印度的強國情結進一步發展,尼赫魯提出印度不僅是獨立的、完整的,而且要走到世界的前列,成為“有聲有色的大國”,決不做二流的國家,① 尤其要成為亞洲的中心國家。② 為了躋身世界事務,爭當一流大國,實現自己的大國戰略,印度還首先在外交上提出了不結盟戰略。不結盟政策,就是印度想游離于美蘇兩大集團之外,目的在于建立第三種力量,為其大國戰略服務。③ 時至今日,印度軍事力量、核威懾力量的提高,乃至軟件業的異軍突起,無不伴隨著強國情結和強國發展的需要。
  在實現強國目標的過程中,選擇“非暴力”的和平方式與途徑無疑是正確的。這里所說的“非暴力”,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甘地主義中的非暴力學說,而是特指非暴力學說所體現出來的和平主旨,意指用和平的方式解決沖突與爭端,引導國家走和平崛起之路。甘地主義中的非暴力學說是為印度民族解放斗爭而提出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較大的應用價值。當時的印度宗教極為盛行,而民眾缺乏政治斗爭覺悟、民族意識低迷、社會格局四分五裂,甘地及其領導的國民大會黨只有化真理為神,把印度各種各樣的宗教信仰“眾神歸一”,把宗教的神與現實中的理想揉和在一起,用人民大眾熟悉、了解的語言和形式,才能喚起人們在真理的旗幟下不分種族、宗教、教派、種姓團結起來。在實現了民族團結和民族力量的聚合之后,便發動了廣泛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非暴力學說不僅適應了當時印度人民被剝奪了武裝、并一直受宗教成見麻痹的現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披著議會民主制外衣的殖民者所接受。非暴力學說達到了發動群眾,同時又把群眾運動限制在一定范圍內的目的,在印度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運動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剔除非暴力學說中的宗教精神和革命消極性的一面,其蘊含的和平理念和反對暴力的宗旨便是印度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
  4、崇尚和諧。和諧,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也是印度各族人民一直崇尚的社會發展狀態。從主流來看,印度各民族都崇尚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崇尚和諧的動機更多地源自于印度人“萬物有靈,萬物平等,萬物輪回”的信仰。“印度人強調個人與宇宙之間的和諧”,“對于他們來說,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偉大的事實”。④ 宗教是絕大多數印度人精神生活的中心,宗教信仰中所主張的仁愛、平和與超脫已經內化為引導印度人行為的主導意識,已經世俗化為社會生活中的倫理準則。絕大多數印度人善待動物,奉行人與自然的和諧;絕大多數印度人平和待人,踐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絕大多數印度人寬容處世,追求整個社會的和諧。和諧,是維系印度社會成為整體的粘合劑。
  (二)印度民族精神的特質表現為濃厚的主體性和顯著的穩定性。主體性是指認識和行為的自我性和自主性。主體性強調的是“自我作主”,而非“他人作主”,往往表現為很強的個體性。很多印度人在精神世界感到自足而驕傲,他們注重個人的修行和精神體驗;他們注重主觀感受,相信經歷苦難能夠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相信自己的忍耐和寬容不僅能夠化解與他人的矛盾,甚至能夠戰勝敵人;他們認為善待動物和弱者就是善待自己;他們認為自己如何做很重要,強調自我,強調個體。這種主體性還表現在行為約束上的自覺、自愿、自律,而非服從、被迫、他律。從這個意義上看,印度民族精神更像是多個民族成員相同個體精神的累加,是一種民眾精神。
  印度民族精神具有顯著的穩定性,在民族精神的發展變化過程中,沒有大的跳躍和內容上的明顯變動。這是因為:一方面,重精神體驗輕物質追求的價值觀使個人和社會變得傳統與保守,即使是今天的印度也是“開放的社會,封閉的心態”;⑤ 另一方面,“文化自足觀”令印度人堅信自己的文化遺產、歷史傳統、人生哲學乃至行為方式都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唯繼承足矣,印度歷史上從未發生過徹底革新的文化運動。可以斷言,沒有民族文化的自覺,沒有印度民族精神存在和發展條件的變化,印度民族精神的穩定性就會保持下去。
  二、印度民族精神及其特質成因
  印度民族精神及其特質的形成主要是由印度的哲學、文化傳統和政治整合等因素所決定的。
  (一)哲學對印度民族精神的規約。理解印度的民族精神首先必須要理解印度的哲學,是哲學所決定的共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導致了印度人的彼此認同。
  印度的哲學是一個既不同于希臘哲學也不同于中國哲學的相對獨立的體系。被稱之為“見”的印度哲學主要是指證悟或直覺宇宙最高“實在”——探求有關“實在”的真理,最終目的是為了改變人的生活態度,解決人生道路的問題。換言之,是為了給人尋求一條擺脫痛苦、獲得常樂、以達解脫的道路。⑥ “梵我同一”,是印度教哲學理論的核心。⑦ “梵我同一”理論認為:宇宙最高本體——“梵”是一種超自然的、永恒的精神實體,它是宇宙存在的基礎,世界萬物皆是它的顯現;人也是“梵”的顯現,“梵”顯現為無數個“自我”,隱居于人的內中,而作為人的本質;作為宇宙最高本質的“梵”和作為人的本質的“自我”同源同體,同屬一種“精神”,兩者在性質上是同一不二的,人與人之間,甚至人與整個世界之間,在精神本質上都是同一的,有一種天然的和諧和統一。按照這一理論,人生的最終理想就是證悟自己內在的精神本性,實現自己與他人,以至與整個世界的統一。在實現人生理想的過程中,強調“愛”的作用,強調愛人,愛自然,愛世界;在實現人生理想的方法上,強調修行和體驗,甚至是自我折磨的“苦行”;在實現人生理想時,重視道德的作用,強調對現實社會規則的服從。
  印度主流哲學中的世界觀在本質上是宗教世界觀。也就是說,印度哲學中的世界觀和由其所決定的人生哲學帶有先天的局限性,但其對印度民族精神的規約作用卻是客觀存在的。
  1、對印度民族精神的規約。對于人生目標的堅信與執著,對于實現人生理想的“解脫”(主要是瑜伽和苦行)手段與途徑的認可,決定了印度民族精神中必然包含“虔誠自信”和“不畏磨難”的內容;“愛”是印度哲學中的一項原則,也是印度人的一個信條,提倡忍耐,提倡感化,提倡平和與誠摯,歸納為民族精神中的內容就是“強而不暴”;“梵我同一”以及不止不休的“輪回”意味著人和動植物、人與自然、人與世界同一和流轉,印度民族精神必然“崇尚和諧”。
  2、對印度民族精神主體性和穩定性特質的規約。為了實現“解脫”的人生目標,印度人虔誠自信,不畏磨難,堅信精神的力量可以引導人們達到一切真理,注重主觀體驗,使印度民族精神體現出濃厚的主體性。
  在精神與物質這個哲學根本問題上,印度人表現為重精神輕物質的傾向,它同時也決定了絕大多數印度人最基本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經過千百年的演變,已得到絕大多數印度人的認可,這種普遍性、持久性的價值觀,在民族精神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印度民族精神凸現出穩定性的內在原因。
  (二)傳統文化是印度民族精神生成與發展的基礎和條件。印度文化是以印度教文化為主體、以宗教思想和哲學思想交織為內容、以社會道德倫理和社會生活方式為體現的多種文化的綜合體,它自古以來就引導著印度人民的生活理想、道德操守,規定著印度社會的基本結構和風俗習慣,并影響和滲透到印度人的生產生活方式之中,是印度民族精神生成與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印度文化體現出多元復雜性、濃重宗教性、極大包容性三個特征。⑧ 多元復雜性一方面說明印度文化是由多民族文化構成的整體,包含了多種成分,體現了印度文化是共性和個性的統一;另一方面說明印度文化在歷史上吸納了外來文化,體現了印度文化的開放性和發展性。個性存在產生矛盾,矛盾存在訴求和諧,印度文化的多元復雜性要求印度民族精神中應當包含“崇尚和諧”的內容。
  濃重的宗教性表明宗教文化在紛繁復雜的印度文化中占據主導地位。目前,印度99%以上的人都是宗教信徒,無神論者極少。可以說,印度文化基本上屬于宗教文化。“在印度,宗教生活形成了中心,它是民族生活整個樂章的主要基調。”⑨ 宗教文化貫穿于現有的印度文明發展史。印度社會的現實結構是以分散的村社自治結構為基礎的,在社會分層上是種姓制度所框定的貧富分化和階層樊籬,那么社會一體的粘合力量來自哪里?唯有以宗教信仰為基礎的“信緣文化”才具有這種功能。任何民族精神都需要有一種共性的族際聚合力,印度民族精神的聚合力恰恰就是來自于濃重的宗教文化。
  極大的包容性是指主體文化對非主體文化的態度。在印度文化中,始終占主導地位的是印度教文化。即使是在佛教的鼎盛時期以及穆斯林和英國人統治時期,印度教信徒始終占多數。印度教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綜合體,它既是一種信仰,又是一種生活方式。⑩ 印度教囊括一神論、多神論、泛神論和無神論。印度教自身體系的包容性表現為對其他宗教的不同程度的接納和包容。因此,在印度,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等都能夠與之并存,并受到它的影響。任何民族精神都必須具有普適性,這種普適性必須有一定的依托,印度教作為主體文化就是印度民族精神普適性的依托。主體文化的存在彌補了主體民族的缺失(在印度眾多的民族中,沒有一個民族的人口數超過全國總人口的一半,而信仰印度教的人數則達到了全國總人口的82%)。
  印度文化是這個國家和各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土壤,也是印度民族精神形成與發展的基礎和條件。盡管印度文化中包含有與現代文明存在巨大差異和沖突的種姓制度、狂熱的偶像崇拜和宗教迷信等成分,但印度文化中尊重生命、講求仁愛、崇尚和諧、抵制暴力等合理成分卻是印度民族精神的重要來源。
  (三)政治整合對印度民族精神生成和發展的影響。印度民族精神萌芽于英殖民主義統治時期之前,發軔于印度的獨立,在獨立以后經歷了初步發展。在這個萌芽、生成與發展的過程中,一直沒有離開政治整合的力量和印度政治文化的影響。
  印度政治文化的特別之處在于,其傳統的政治文化對現代印度民族國家的構建、政治現代化的發展等方面影響很小。(11) 在英殖民者未進入南亞次大陸之前,古印度沒有形成一個中央集權和大一統的國家,政治單元的分散、不統一,缺乏現代意義上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從18世紀中葉開始,英國對印度長達近200年的殖民統治,將四分五裂的印度連結成為一體,印度人的整體意識、一體化意識開始形成。以甘地為代表的印度新興階級的民族主義意識形成并且迅速高漲,甘地主義作為印度農民和民族主義運動的“中介”,(12) 把歷代不關心政治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吸引到民族主義運動中來,反對外來殖民統治的運動進入全民性時期,民族精神進入生成階段。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獲得了民族獨立,印度正式建國,真正現代國家意義上的印度民族精神開始形成。
  印度建國后,在國家合法性政權的引導下,印度民族精神在尼赫魯時期(1947—1965年)獲得了初步發展。在此期間,一方面,在印度民族獨立運動進程中起到了巨大的引導和推動作用的甘地主義影響仍然存在,甘地所倡導的宗教平等、和睦相處、種姓平等思想影響到印度的憲法制定和社會改革措施、經濟方針的制定;另一方面,尼赫魯的民族主義、社會主義和世俗主義思想在印度思想界發揮主導作用。尼赫魯的民族主義思想基本主張是民族獨立、人民民主和自由平等。獨立以后,他的這種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在他的治國理念當中首先激發的是一種“大印度”的理想和目標。它包含兩個方面:(13) 第一,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統一體,是一個領土完整和具有獨立主權的國家;第二,印度不僅是獨立的、完整的,而且要走到世界的前列。尼赫魯的這一思想在印度獨立初期對于克服傳統上小國寡民、一盤散沙、我行我素的思想意識和凝聚民心、樹立民族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也為維護印度的統一和民族向心力的形成確立了理論根基。按照尼赫魯的世俗主義思想,應把印度建成一個世俗的國家,信仰自由,各宗教平等,不給任何教團以特權。他還批判教派主義,認為教派主義的危害在于破壞國家的統一,破壞民主,反對社會和經濟改革,并煽動暴力制造沖突。甘地和尼赫魯兩位開國英雄正確的思想通過國家權力向全社會的滲透,建國初期實現的初步政治整合,有力地推動了印度民族精神的發展。
  1964年尼赫魯逝世后,甘地主義、尼赫魯思想的影響雖然繼續存在,但不久就爆發了印度教主義的大舉回潮,印度民族精神的發展受到挑戰。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經濟危機、尼赫魯去世造成的印度政治界和思想界權威的喪失、1965年印巴戰爭引發的國內宗教對立,是引發印度教主義回潮的主要原因。而其主要表現是以印度教為中心的印度教徒與穆斯林、錫克教徒和基督教徒的沖突。接連不斷的沖突違背了印度民族精神的實質,破壞了印度國內的和諧。尤其是近20多年來,印度教有兩種主要發展趨勢:一是教派與政黨相結合,即教派政黨化,教派社團力圖參與政治,奪取政權;二是教派主義與民族主義相結合,教派民族主義的思潮重新抬頭并泛濫。(14) 印度教民族主義作為宗教民族主義是對印度民族精神普適性的挑戰,阻礙了印度民族精神的健康發展。因為印度民族精神不是狹隘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是信奉宗教的和不信奉宗教的印度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撐和精神動力。
  印度有著燦爛的文化和久遠的文明,印度民族精神是印度文化與文明中最為璀璨的部分。印度的發展需要民族精神,印度的民族精神也需要發展,印度的崛起將和其民族精神的發展同時、同步。
  注釋:
  ①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印度的發現》,第57頁。
  ② 尚勸余:《尼赫魯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06頁。
  ③ 卞秀瑜:“朝鮮戰爭期間印度對華政策與其大國戰略”,《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第87頁。
  ④ 泰戈爾:《人生的親證》,商務印書館,1993年出版,第4—6頁。
  ⑤ 張靜宇:“今日印度什么樣:矛盾而和諧的混合體”,《環球時報》,2003年6月23日,第7版。
  ⑥ 朱明忠:“現代印度人生哲學”,《南亞研究》,1986年2期。
  ⑦ 鄭清典:“印度文化范疇所帶來的民族凝聚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印度使館供稿,http://www.fmprc.gov.cn/chn/wjb/wjly/t214775.htm
  ⑧ 姜玉洪、王志軍:“印度傳統文化特征論略”,《北方論叢》,2004年第4期,第73—74頁。
  ⑨ 黃心川:《印度近代哲學辨喜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出版,第91頁。
  ⑩ 薛克翹:“印度民族凝聚力問題淺說”,《南亞研究》,2002年第2期。
  (11) 亢升、李延長:“印度政治文化發展綜述及研究意義”,《理論導刊》,2003年第7期,第56頁。
  (12) 王立新:“印度農民政治文化變遷和現代民族運動的興起”,《史學月刊》,2004年第12期,第68頁。
  (13) 薛克翹:“印度獨立后思想文化的發展特點”,《當代亞太》,2004年第4期,第50頁。
  (14) 朱明忠:“印度教與當代印度政治”,《中國宗教學》第1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國際資料信息京30~33D5民族問題研究熊坤新/嚴慶/王興玉20072007
熊坤新,嚴慶,王興玉,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民族政策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生導師,韓國嶺南大學兼職教授),,河北師范大學附屬民族學院(副教授,講師)。
作者:國際資料信息京30~33D5民族問題研究熊坤新/嚴慶/王興玉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1:42:26

[新一篇] 卡西爾與海德格爾的達沃斯之辯

[舊一篇] 卷毛:難忘的朋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