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作為一位杰出的女科學家,她曾在僅隔8 年的時間內就分別摘取了兩次不同學科的最高科學桂冠——諾貝爾物理學獎與諾貝爾化學獎,并且一生中獲得了難以計數的其他科學殊榮,可謂是智慧超群、碩果累累。她的長女伊倫娜,核物理學家,與丈夫約里奧因發現人工放射性物質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次女艾芙,音樂家、傳記作家,其丈夫曾以聯合國兒童基金組織總干事的身份接受瑞典國王于1965年授予該組織的諾貝爾和平獎。作為普通的母親,居里夫人又是怎樣培養和教育自己的子女的呢?
一、早期教育中的“幼兒智力體操”
居里夫人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于抓緊時間進行子女的早期教育,并善于把握孩子智力發展的年齡優勢。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兒不足1歲時,就讓她們開始了所謂的“幼兒智力體操”訓練, 讓她廣泛接觸生人,到動物園看動物,讓她與貓玩;讓她們到公園去看綠草、藍天、白云,看色彩絢麗的各種植物和人群,讓她到水中拍水,使她意識大自然的美景。孩子大點后,居里夫人又開始了一種帶藝術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孩子唱兒歌和講童話。再大些,就開始智力訓練和手工制作,如數的訓練,字畫的識別,彈琴、作畫泥塑,讓她們自己在庭園種植植物、栽花、種菜等,并抽出時間與她們散步,在散步時給她們講許多關于植物和動物的趣事,如種子是怎樣在花里長成的,小老鼠和鼴鼠是怎樣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窩等等。她的教育都力求從實物開始,且每天換新,以提高孩子興趣。她又教孩子騎車、烹調等。全方位幼兒早期“智力體操”訓練,就不僅使孩子增長了智力;同時,又培養了孩子的各種能力,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鍛煉了性格。
二、德育教育與品格培養
愛因斯坦曾說到:“在象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于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作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愛因斯坦高度贊揚了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質,稱其是“唯一一個沒有被榮譽腐蝕的人”。其實,居里夫人在自己整個科學生涯和人生道路上體會出一個道理:人之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品格之高尚。因此,她把自己一生追求事業和高尚品德的精神,影響和延伸到自己的子女和學生身上,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孩子的良好道德品格。
在丈夫皮埃爾去世以后,居里夫人開始一人担負起撫養孩子的重担。當時經濟上拮據,還得補貼部分科研。有人建議她賣掉她與皮埃爾在實驗室里分離出的那1分克鐳,這當時價值100萬法郎。居里夫人則認為,不管今后的生活如何困難,決不能賣掉科研成果。此外,她還考慮到的是,應該讓女兒從小養成勤儉樸素,不貪圖榮華富貴的思想,長大后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努力工作,去開創生活。居里夫人毅然將鐳獻給了實驗室,把它用于研究工作。后來她帶著兩個女兒赴美國接受總統贈送給她的一克鐳時,她同樣告誡女兒:“鐳必須屬于科學,不屬于個人,應該為人類造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居里夫人再次做出一項重大的決定:將諾貝爾獎金獻給法國政府。她在給女兒伊倫娜寫信說:“我并不是在胡亂猜想,我覺得這些錢很可能會失落。我不愿做這種蠢事,所以要是你同意,我就把它獻出去。”伊倫娜立即回信說:“我們當然應該把它獻出去。如果法國戰敗,這些錢對我們不會有什么用處。”于是瑪麗將諾貝爾獎金獻給了法國政府,用于戰時動員。居里夫人還親自帶著X 光機上前線服務,并帶著伊倫娜隨同前往,幫助檢查傷病員,她們還經常訓練年輕的醫生學會使用這種機器。戰爭結束時,法國政府向伊倫娜頒發了一枚勛章,這對年輕的姑娘來說真是極大的榮譽。而居里夫人則重新開始了科學研究工作。她的境況已沒有先前明亮了,她的大部分存款已獻給了政府,而且沒有任何希望能得到償還,她的體質也差多了。可居里夫人并沒有后悔,她不在乎金錢的得失,她說:“一個人真正需要担心的是丟失自己的人格。”更使她得以寬慰的是孩子們成長起來了,尤其是伊倫娜在戰時的經歷使她變得更為成熟。
居里夫人對子女的德育和品格教育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她那嚴而不苛、愛而不寵的良好家教,對孩子們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她在全面培養孩子的同時,更注重以自己言傳身教來陶治孩子們的品行。她的品德教育主要包括四個方面:(1)培養她們節儉、樸實、 輕財的品德。她對女兒的愛,表現為一種有節制的愛,一種有理智的愛,她對女兒生活上嚴加管束,要求她們“儉以養志”,她教育女兒說:“貧困固然不方便,但過富也不一定是好事。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謀求生活。”(2)培養她們不空想、重實際的作風。 她告誡兩個女兒:“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不要等日子過去了,才去找它們的可愛之點,也不要把所有特別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來。”而“應該能夠說,我已經做了我能夠做的事。”(3)培養她們勇敢、堅強、樂觀、 克服困難的品格。她常與子女共勉道:“我們必須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她要求子女要有堅強的性格,樹立崇高的理想。她常對子女說:“我相信我們應該在一種理想主義中去找精神上的力量,這種理想主義要能夠不使我們驕傲,而又能夠使我們的希望和夢想放得更高。”(4 )教育她們必須熱愛祖國。除了教她們波蘭語,居里夫人還以自己致力幫助祖國科學發展和波蘭留學生的行動感化伊倫娜和艾芙。尤使她們耿耿不忘的是:母親以祖國波蘭來命名首次發現的新元素“釙”所表現出的赤子之情。后來,她的孩子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尤其是伊倫娜夫婦,不僅繼承了居里夫婦的科學事業,也繼承了他們的崇高品德。1940年他們把建造原子反應堆的專利權捐贈給了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三、全面發展與學識教育
居里夫人非常重視孩子們的教育問題。怎樣對女兒伊倫娜和艾芙進行教育呢?居里夫人有她非常明確的見解:即要全面發展,又要有所專長。在孩子幼小時,居里夫人主要是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讓她們學習各種生活、勞動技能,學習各種文化藝術、知識,開闊她們的視野,活躍他們的思想,使她們敢于大膽地想象、機敏地思維。居里夫人最講究愉快學習,反對“滿堂灌”的呆板教學方法。當孩子上學后,她認真考察了當時的學校,發現許多學校整天把學生關在教室里“滿堂灌”,或埋頭長時間的做功課。她認為這種耗去很多沒有效果的“上課鐘點”是野蠻的。她開始思考制定了一種教育合作計劃,她如今了家庭附近一些孩子組成一個班,請一些著名學者當老師,實施自由的、新的教育方法。第一天聽讓佩韓教授的化學課;第二天,又聽保羅·郎之萬教授的數學課。上課的地點就在實驗室或現場,既生動,又有趣。孩子們最喜歡的當然是居里夫人的物理課了。她盡量采取形象化的教學方法:把一些自行車滾珠,蘸了墨水,放在傾斜的平面上,畫出拋物線,這樣說明物體下落定律;一只鐘擺在煙熏過的紙上畫出它有規律的擺動;孩子們邊學邊動手,自制了寒暑表,刻上度數……這是另一種意義的“上課”。居里夫人與孩子們處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交流著思想和見解,同時也傳遞著知識。
此外,居里夫人的兩個女兒伊倫娜和艾芙每天除了學習功課,還要干些體力勞動——縫補衣服,在庭園里勞動,學做飯。她們風雨無阻地出去散步,還學音樂,玩積木。總之,凡是居里夫人認為對孩子們未來生活有益的,她都要她們學習。
當孩子在學習成長過程中,表現出某方面的特別興趣和能力時,居里夫人則會根據孩子們表現出來的興趣、能力和性格來重點引導和培養。大女兒伊倫娜是個既文靜又善于思考的姑娘,一心想要成為一個科學家,表現出對自然科學的強烈興趣和才能;而小女兒艾芙又活潑又淘氣,對藝術具有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愛舞蹈、鋼琴和文學。因此,居里夫人就根據她們各自的情況盡量創設良好的環境,培養和造就她們的不同才能,開發她們潛力。居里夫人常常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孩子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和向往。她曾要大女兒陪同自己一起前往斯德哥爾摩接受諾貝爾獎,當伊倫娜懷著自豪的心情,注視著母親向一大群學者作講演時,這個當時只有14歲的小女孩,立志要象她父母一樣獻身于科學事業。通過母親的教誨和引導,她受到世界上第一流的教育,在各科學習上,特別是在理科方面初露才華。伊倫娜熱切地盼望在實驗室里跟媽媽一起工作,因此居里夫人將她收為助手,并要求伊倫娜照舊堅持在索爾本大學的學業,希望她畢業以后能從事放射性方面的研究。后來,伊倫娜和丈夫弗雷里克都有興趣繼承了瑪麗和皮埃爾開創的放射性研究工作。而居里夫人則隨時到實驗室和這兩個年輕的科學工作者共同探討問題,或指導他們研究,終于使他們成長為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學家。在小女兒艾芙的教育培養上,她則是借用他人之長的教育方法,給艾芙盡可能地請來良好的音樂、舞蹈教師,送艾芙到藝術學校學習,買來各種藝術、文學書籍,讓孩子走出家庭,學百家之長,開闊眼界,健康成長、成才。
居里夫人成功的子女教育方法啟示我們,在孩子幼小時,要全面的教育和培養,包括智力的和非智力的,使孩子為今后的發展打下一個全面而堅實的基礎。然而當孩子在各種能力中,顯露出某項突出的興趣和能力時,無論是哪方面的,父母盡量不要過于干涉壓制,應該加以引導、培養,創造環境和條件進行強化,并進行培養提高(當然這里包括家庭教育和各類學校或教育機構),使孩子盡快走向成功。
中國人才京35~36G52家庭教育眭平19981998文/眭平 作者:中國人才京35~36G52家庭教育眭平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