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樸之中顯新奇  ——'98高考歷史問答題評析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在歷史高考命題中,作為測試考生綜合能力的問答題,一直處于不斷改革和探索過程中,'98的問答題,是對20余年來,問答題命題改革成果的繼承和創新。其以常識性知識尋求切入點,加強了對史實和能力的考查;設問指向明確;減少了考生審題失誤;重視史論結合,將史實、史論融為一體;從而實現了歷史知識、歷史學科能力和思想認識的和諧統一。題目既貼近中學歷史教學實際,又堅持了能力考查的方向,對今后的高中歷史教學和高考復習有著良好的導向作用。
  首先,突出了歷史階段特征的考查。所謂歷史階段特征,是指對某一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總體反映,是對這一時期諸多歷史現象高度概括后的認識。“明清時期的文學藝術和科技題”、“美國獨立戰爭和拉美獨立革命題”都突出了歷史階段特征的考查。這與'97那種大跨度、高概括式的專題式問答題是大相徑庭的。這種變化,一方面是從反猜題的角度,針對那種以上一年高考命題作為本年復習模式滯后觀念而采取的舉措。另一方面,突出歷史階段特征的把握,可以考查出考生概括全局、加強知識橫向聯系、形成知識結構化和認識歷史內在規律等綜合能力。正因如此,在考試說明中,把“再認、再現歷史階段特征”作為十項能力要求之一,命題專家也多次強調要重視歷史階段特征的掌握。從歷年高考命題看,'93“三股進步潮流題”、'95“反法西斯局部戰爭題”、'96“唐文化題”等,都是著重考查歷史階段特征的。只有全面、牢固掌握明清時期階段特征,才能正確認識文藝和科技兩種文化現象特征,進而從政治、經濟方面總結導致兩種不同走向的深層次原因。北美和拉美獨立革命發生的時代、地域、背景更是近似的,只有把握住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特點,從資產階級革命的多樣性出發,才能概括兩次革命的特點和形成的原因。今后的高考復習,應克服投機心理,在階段特征的掌握上下功夫。
  第二,突出了對歷史基礎知識的考查。'98兩道問答題的史實含量都是比較高的,明清文化題,知識分值達12分;北美和拉美獨立題的知識分值也達10分。兩題都突出了對史實掌握水平的考查,體現了中學教育的基礎性特點。通過考查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對隱性知識的挖掘、對知識深廣度的拓展等,反映考生掌握的知識量及知識的準確性、知識的結構化和體系化。高考命題的這一變化,首先是為了調控試卷難度。通過降低主觀題特別是問答題的難度,克服往年問答題得分低,Ⅰ、Ⅱ卷難度失衡的狀況,使各題的難度與試卷整體難度力求一致。實踐證明,這一目的基本達到,兩道問答題的難度有了明顯改觀。更重要的是,今年的問答題突出歷史學科特點,引導考生在知識把握上下功夫。我們應看到,這幾年強調歷史學科能力,克服偏重知識內容和死記硬背,實現在考查知識的同時注重能力考查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知識與能力的關系上,存在矯枉過正的傾向,曲解了能力型考試的要求,人為地割裂了知識與能力的關系。還有的題目,過分強調理論認識和理論概括,史實含量過低。題目設計與高中基礎教育、素質教育和教學實際嚴重脫節。命題專家早已告誡我們:“沒有什么純粹的單一的知識考查,也沒有獨立的抽象的能力考查。”離開知識的再認、再現,離開知識載體的能力是不存在的。從實踐看,只有基礎知識的扎實、廣泛,提高能力的可能性才越大,展示能力的區域才越寬廣。那種片面強調能力,離開知識侈談能力,既不符合歷史學科的特點,也是對能力考試的歪曲。從近幾年的高考命題看,對知識與能力的關系作了較妥當的處理。能力要求中,都蘊含著知識要求。對知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今年的問答題,要求考生對繁雜的知識內容,按照設計指向,準確再憶、再現明清文學藝術和科技狀況,北美和拉美社會經濟狀況,這些知識都直接源于課本。這對于沉緬于各種資料、掙扎于題海的人來說是一次警鐘。中學歷史課本是教學的基本材料和基本論據,是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且高考“無論在知識和能力要求上,都不會超出大綱,現在的教科書也能夠適應考試的要求”。
  命題專家也一再提醒考生,可以放心地去拼教材。我們應該扎扎實實的搞通教材,全面、精確地掌握基礎知識,注意知識的拓展和延伸,真正做到知識與能力的并重。
  第三,突出了對歷史學科能力的考查,強調了史論結合。'98問答題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繼續堅持了歷史學科能力的考查,而對能力的考查又明顯地分成三個由淺入深的層次進行。第一層次考查的是“是什么”,即歷史現象、事件的內容、表現、發展過程等,但這些知識又不是機械照搬,考生必須依照要求對史實進行歸納、綜合、概括才能得出結論,實則考查了歸納、概括能力。第二層次考查的是“為什么”,即考查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背景、條件、特征等,實際上是考查了分析、認識能力。第三層次考查的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這一能力要求在'98高考問答題有兩種具體表現:48題考查了文化科技和政治、經濟關系的理論,而且這一理論作為試題答案的有機構成;49題則考查了生產力是決定因素這一原理,要求運用這一理論分析、認識、闡釋北美、拉美不同歷史現象。這些能力要求,都是通過史論結合進行運作的。史論結合是'98高考能力要求的最大變化。高考對史論結合賦予特殊的含義:史,就是考生已掌握的史實和試卷上提供的各種材料;論,則是指考生已具備的唯物史觀的一些基本觀點和方法。史論結合把對史實和能力的考查有機結合起來。'98的問答題對史論結合作了最恰當的運用,設問和作答都是圍繞史論結合的運用展開的,通過滲透生產力是決定因素、文學藝術與社會存在的關系等理論認識,巧妙地把史實和史學觀點、史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了。這與前幾年那種把理論原理硬性照搬的做法是大不同的,為中學歷史教學真正使考生學會史論結合,用理論分析認識問題,培養初步史學研究能力起了良好導向作用。
  第四,突出了德育功能的考查。'98問答題在體現歷史學科的德育功能的考查方面,達到了新的境界。試題從學科特點出發,注意在知識和能力的考查中體現國情教育、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等內容。如48題,通過明清時期文學藝術繁盛等歷史現象的考查,加強了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教育。49題則滲透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內容。試題還注意了歷史與現實的有機結合,體現了“以史為鑒”的史學教育功能。如48題,要求考生分析明清科技停滯不前的社會原因,可以使考生深刻領悟到目前我國強調“科技興國”戰略的現實意義。問答題較好地體現了思想性和知識、能力考查的高度統一。我們要適應這一實際,認清歷史教學的任務,把落實知識、培養能力、進行思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此外,題目和答案的開放性進一步增強,體現了靈活的變通性。為引導考生思考,答案規定“文字表述和所舉事例,不一定與本參考答案雷同,評分時應靈活掌握”。還作了酌情加分的規定。這種“半開放”比往年也是一種進步,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思維空間,對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無疑會產生導向作用。
  '98高考問答題,堅持了'96以來“穩中求變,變中求新”的原則,避免了大起大落,在平穩中鞏固成果,繼續創新和發展。我們應從中吸取借鑒和示范作用,在大綱和教材上下功夫,在把握階段特征和構建知識體系上下功夫,在學科能力培養上下功夫。
  
  
  
中學文科參考資料南寧11~13G32中學歷史、地理教學袁兆桐/荊立霞19981998山東 袁兆桐 荊立霞 作者:中學文科參考資料南寧11~13G32中學歷史、地理教學袁兆桐/荊立霞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43:54

[新一篇] 干熱河谷區生態系統退化及恢復與重建途徑  ——以云南金沙江典型區為例

[舊一篇] 廣告的真實性問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