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美的結構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美的東西千姿百態,無窮無盡。它們是否存在某種共同的基本結構呢?如果存在,又是否可以認識呢?從人類思想史的總體趨向看,答案應當是肯定的。
      前人有關言論的啟示
  古往今來,很多哲人直接或間接論及美的結構問題。斟酌他們的言論,對我們或有啟迪。
  在我國,道家將審美與悟道聯系在一起,他們認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知北游》),要體味這種美就須超越感性、知性,敞亮心靈第三層面。《老子》有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四十一章)。“希聲”是聽之不聞,“無形”是視之不見,因而“大音”“大象”都超越人的感性把握。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這恍兮惚兮的“大音”“大象”又是超越知性規定的。怎樣才能觀照它呢?《老子》提出的方法是“滌除玄鑒”(第十章),即要求摒棄感性欲念和知性成見,讓心靈“致虛極,守靜篤”,鑒照無隱,呈現“玄”與“妙”。《老子》還指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四十二章)。今天人們所理解的美是一種具體物,因而必具陰、陽兩極。按該書的邏輯,美從本根轉化為現實感性存在,必然是一種包含三層、兩維的結構體。
  《莊子》一書反映出道家從宇宙論到人生論的重心轉移。莊子學派仰慕體味到“大美”“真”的超逸人格,諸如神人、至人、大宗師等。這種超逸人格的基本特點是:離形、去知、任志。《人間世》寫道:“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大宗師》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知北游》講得更簡潔:“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實知”。“離形”的前提是有“形”,“去知”必須先具備“知”,所以《莊子》中得“至美至樂”的理想人格(即今天所謂的美)總是具有三個由淺入深的層面,不過特重于第三層面的敞亮罷了。
  比較而言,儒家對美的結構中的兩維涉及較多。陰、陽二分的范式貫穿于《周易》全書。天地萬物及其變化既由陰、陽相互作用產生,美的東西當然也不例外。陽與陰分別聯系著天與地、日與月等,理想人格當與自然相洽:“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乾卦》)。該書宣講的陰、陽平衡統一給世界帶來吉祥的思想為中國美學崇尚中和之美奠定了哲學基礎。孔子以“君子”為美,他指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人們常從內質與外觀的對待關系解釋這段話,固然不錯;但更深一層考察,它同樣強調了理想人格的兩維:“文”作為文飾,是形式合法則;“質”作為品質,是內蘊合目的;“史”偏于陰,“野”偏于陽。
  儒家也注意到美的三層面。特別是孟子,作為影響深遠的心學奠基人,他既痛感役于外物對人們本有的赤子之心的損害,又意識到“智”有穿鑿的負面作用(《離婁下》),所推重的也是心靈第三層面的敞亮。他曾稱:“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盡心上》)“誠”是一天人的境界,達到此境界則“上下與天地同流”(《盡心上》),這種天地境界也就是審美的最高境界。
  孟子與莊子生活于同一時代,他們對心靈的把握有很多接近之處。不過二者畢竟屬不同學派:孟學如山,致力造就威武不屈的壯美人格,其志是向外發散、不可遏制的,陽剛之氣四溢;莊學如水,一心傾慕逍遙世外的弱美人格,其志是向內收斂、至一生虛的,陰柔之氣潛流。二者實際上各自張開了美的一個維面,對后世藝術和美學觀念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以后,人們更直接從藝術活動中揭示美的結構。有關美的三層,宗炳提出山水畫創作須經歷“應目”“會心”到“暢神”的過程(《畫山水序》);王昌齡提出作品有“物境”“情境”“意境”三層次之分(《詩格》);張彥遠則從欣賞角度談到從“離形”“去知”到“妙悟自然”的體驗(《歷代名畫記》)。關于美的兩維,謝赫以“氣韻生動”置諸繪畫六法之首(《古畫品錄》),荊浩更進一步將“氣”與“韻”明確分立(《筆法記》),氣與韻不可偏廢遂成為后世的共識;姚鼐直接以“陽剛”與“陰柔”劃分美的類型,并作了切當而形象的描述(《復魯挈非書》),等等。
  在西方,古希臘時代就出現了對美的結構的探索。柏拉圖指出認識美首先要從個別美的形體開始,進而掌握美的各種知識,最后才可能徹悟美的本體,這顯然涉及三層面;(注:柏拉圖《文藝對話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第273頁。) 而亞里士多德一方面講“美是一種善”,一方面肯定美在于形式“秩序、勻稱和明確”,實際上兼顧了美的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兩維。(注: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編《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41頁。)
  德國古典美學對美的結構的把握顯示了前所未有的直接性和整體性特點。康德認為,美是感性的,但無關利害而只涉及形式;美不憑借概念,又是知性與想象力的結合;理想是想象力的動因和趨向,構成審美活動的潛在原型和最高范本,它雖然具有個體的表象形態,但內核近似于柏拉圖所謂的“理式”。(注:參閱康德《判斷力批判》上卷第一章和《純粹理性批判》“先驗原理論”第三章。)不過,康德撰寫《判斷力批判》的主旨不在分析美的三層面,而在于探索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的中介,強調審美是必然領域與自由領域的橋梁,美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因此它更多篇幅涉及美的兩系列問題。也許可以說,康德是人類思想史上較為顯豁地揭示了美的整體結構的第一人。黑格爾放棄了康德的結構分析法而代之以歷史演化的描述,但基本繼承了康德的有關思想。他將美界定為“理念的感性顯現”,實際上肯定了美含三層面:表層是感性的,深層是理念,中間層是知性——盡管僅憑知性不能把握美。當具體分析藝術時黑格爾的觀點表述得更清楚,他指出“詩的掌握方式”將日常意識、知解力的觀察和玄學思維三個層次熔鑄于一身。關于必然與自由、認識與欲求等美的兩維,其巨著《美學》也多有論述。他還直截講過:“我深信,真和善只有在美中間才能水乳交融。”(注:〔蘇〕古留加《黑格爾小傳》,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20頁。)
  西方現代美學家大多對美的第三層面視而不見,不過有關美的兩維的把握日見具體。尼采指出藝術中“酒神精神”與“日神精神”的對立;以立普斯為代表的“移情說”與以阿恩海姆為代表的“同構說”分別側重于心理活動的意向性與認識性兩端;沃林格看出單純強調“移情”的片面性,竭力論證美的形成還有“抽象”的一面;沃爾弗林以文藝復興與巴羅克為兩種對立的風格式樣概括藝術發展周期,等等。
  我國現代美學試圖融合中、西傳統。在王國維的美學著作中,情與景、主觀詩人與客觀詩人、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等對舉都涉及美的兩維;他認為姜白石詞不能入于一流的原因是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人間詞話》),表明也承認美有第三層面。宗白華先生可算是我國現代思想界體味美的結構之最切當者,他明確將“藝術意境”的創造解析為“從直觀感相的模寫,活躍生命的傳達,到最高靈境的啟示”三境層,并提出“靜穆的觀照和活躍的生命構成藝術的兩元”(注:宗白華《藝境》,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155~156頁。)。在一篇文章中兼論美的三層與兩維,為美學史上所少見。
  古今中外的美學家對美的結構有如此近似的把握,決非偶然巧合。我們應該繼承這份思想財富,大力向前開拓。
      美的結構源于人類心靈結構
  美離不開人。造物主并未提供統一的美的尺度,各個物種都有自己的尺度,如果舍棄人類評判的唯一地位,那么美與丑之間就沒有界限。審美是人用自己的尺度衡量客觀對象。
  探討審美活動,必須兼顧三個世界:客觀的、物理的第一世界,主體的、心靈的第二世界,客觀的、文化的第三世界。美是第一、第三世界的相關信息在第二世界中熔鑄、創生的。
  第二世界孕育美的形象,必然使之與自身結構相同一。一方面,美的形象不可能越出于作為母胎的人類心靈結構之外,超越心靈所能把握的東西至多只是崇高而非優美;另一方面,美的形象又不可能只居于心靈整體結構的一隅,是此則意味形象本身不完滿,人在審美中并未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質。因此,探討人類的心靈結構是認識美的結構的基本途徑。
  人類心靈究竟包含哪些基本方面?這些基本方面又怎樣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在中外思想史上,一直存在“三分法”與“兩分法”的對立觀點。
  在西方,伴隨著人的覺醒,古希臘哲人就熱衷于討論“靈魂”。據現存資料,畢達哥拉斯學派的阿列本札斯較早地把人的靈魂分為三個組成部分,即理智的、勇敢的、嗜食的;其后德謨克利特試圖進一步確定靈魂三部分的生理部位,認為理智在頭,勇敢在胸,情欲在肝;柏拉圖贊同此說,并更具體地指出,理性位于頭部半球形骨髓,意志位于心臟,情欲位于腹部橫膈膜以下。亞里士多德放棄了傳統的“三分法”,反對將靈魂作部分劃割,認為人類靈魂按其活動功能可分為兩類:認識功能包括感覺、記憶、思維,欲求功能包括情感、欲望、意志等。自此以后,西方思想界一直在“兩分法”與“三分法”之間游移。
  我國也有類似情形。孔子倡導“知、仁、勇”三達德,講的是完整人格的三部分,與知、情、志密切相關。《墨子·經上》云:“為,窮知而懸于欲也。”“為”即“志行”,“欲”屬情感。這句話表明作者兼顧了情、知、志。孟子、莊子已意識到人類心靈存在由淺入深的三層面,他們注重心靈第三層面的開掘,為后學所仿效,成為中國人文文化的突出特色。另一方面,萬物為陰、陽合德的思想上古早有之。中古時嵇康作《明膽論》,認為人稟陰、陽二氣而有明與膽;其后柳宗元更明確地提出,天地間純粹之氣鐘于人而有“明”,剛健之氣鐘于人而有“志”,這兩種天賦能力較之仁義等道德觀念更為根本。(《天爵論》)柳宗元的有關論述足可與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相媲美。
  關鍵的突破在于統一把握“三分法”與“兩分法”。康德作出了統一二者的劃時代貢獻。他將情感、認識和意志轉化為感性、知性、理性三種具有層次之別的心靈能力,又將理性區分為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事實上,心靈被看作三層、兩維的結構體成為貫穿于批判哲學的潛在范式,在分析各種文化現象時發揮作用。遺憾的是,康德本人并未非常自覺、明晰地勾勒心靈的結構圖式。
  應該承認,“三分法”與“兩分法”的分歧今天仍然存在。由于學界對知、情、意三者的內在聯系缺少精當闡釋,多作為心理過程平行列舉,致使像我國潘菽先生等批評“三分法”沒有科學性,主張以認識性與意向性劃分人的心理活動,實是向亞里士多德和柳宗元的觀點回歸。
  筆者認為,將中國哲學范疇“志”取代習用的“知、情、意”的“意”,問題便豁然開朗。這樣,情、知、志便構成由淺入深的三層次,即感性、知性、志性。感性包括表象直觀和情感體驗;知性直接作用于認識領域,間接體現于評價活動;志性包含自性原型和自由意志兩維。于是,心靈的三層面同時構成向內收斂的要求和諧整一的認識性系列和向外發散的要求自我實現的意向性系列。古老的“三分法”與“兩分法”由此融合起來。如附圖:
  附圖B78h01.JPG
  美是見之于感性形態的心靈諸要素的和諧統一,心靈的基本結構即美的基本結構。從這一圖式中,我們可以非常直觀地把握美的主要特性。
  首先,美是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一。僅有、或脫離具體的感性形式都不是真正意義的美,諸如形式美、科學美、道德美等都只是美的單面形態,沒有與藝術美相并列的地位。形式與內容的關系錯綜復雜,物的表象所以能成為美的形式,必須切合某些抽象法則(知性層)和自性原型;而情感體驗、倫理價值、自由意志等成為美的內容也須蘊涵自性原型的恰到規范,否則就會打破內容與形式的和諧,向壯美或弱美形態轉化。
  其次,美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并不同形式與內容簡單重合,而與心靈兩系列基本對等。合規律性是“真”的規定,不僅指表象層合乎法則,還要求意蘊層合乎生活必然,其根基是自性原型;合目的性是“善”的規定,包括潛在地合乎現實社會功利,但特別是吻合人類的希冀與期盼,其根基是自由意志。從社會文化領域看,美是真與善的橋梁(康德之所謂);就人類理想追求看,真與善只有在美中才能水乳交融(黑格爾之所謂)。
  再次,美是有限與無限的統一。嚴格說來,前述兩種特性并沒有將美與一般實用品最終區別開來,現代工廠制造某種器具,也力圖達到內容與形式、真與善的統一,它們所達不到的正是有限與無限的統一。美的外觀是一種有限的感性存在,由于它實際上化為虛擬的符號,因而可以顯現自由的境界。科學活動與倫理活動都追求自由,但二者切入有限后便不能解脫;宗教活動以追求無限為旨歸,卻以摒棄有限為代價;唯有審美活動攜載有限之物向無限之境飛升,使人生既有寄托又絢麗多彩。勃萊克的一首小詩道出了美的根本特性:“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里有一個天堂,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剎那間收藏。”
      美的結構體現于藝術活動
  美的形象形成于人的心靈中,一些掌握了相關技巧的藝術家將它物化出來而成為藝術形象。分析藝術活動是揭示美的結構的方便途徑。
  藝術創作是主體全身心的投注,是全方位的精神活動過程。錢學森先生倡導建立思維科學,提出人類思維有三種形式,即形象(直感)思維、抽象(邏輯)思維、靈感(頓悟)思維。筆者管見,三種思維的提出不僅切合文化現象的闡釋,其科學性更在于切合心靈的三個層面。誠然,藝術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干,但它蘊涵有抽象思維成分,不能設想一個對生活缺少獨到認識的人能創作優秀作品;靈感思維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世所公認,只是這種思維潛存于意識閾下,人們很難把握。藝術思維當是融三者于一身的具體思維活動。同時,這種思維還包含多重二元對立。首先是客觀與主觀的對立,西方藝術論在歌德、席勒時代已明確將詩人分為“客觀的”和“主觀的”,我國王國維也有類似把握。其次是現實與理想的對立,有的藝術家側重描寫所聞所見的事情,有的藝術家則側重描寫所思所慕的生活,由此出現創作題材的分野。再次是古典傾向與浪漫傾向的對立,它特別體現于符號操作層面,有些藝術家偏于遵循法則、恪守傳統,有的藝術家則更多地追求自由,力圖創新。這些二元對立實際上都映現了人類心靈中兩個系列的矛盾關系:認識性系列占優勢時必然注重順應 于客觀,現實主義傾向主要順應客觀的第一世界,古典主義傾向則主要順應客觀的第三世界;意向性系列占優勢時必然注重于主觀方面的外化,它表現于對第一世界狀況的超越而形成理想主義,表現于對第三世界秩序的突破而形成浪漫主義。任何藝術思維過程其實總是在反映與超越、繼承與創新的張力結構中展開。
  藝術思維的結晶是藝術作品。波蘭美學家英伽登將優秀的文學作品由表及里劃分為五層次,很有啟發性。考慮到美術作品等的媒介層與描摹物象層很難截然劃分,我們可以統括地將優秀的藝術品區分為三個層面:感性外觀層指人們通常所謂的外部形式,認識評價層是部分可以明確解析、轉譯的內容,作者或筆下人物的思想觀念等均在此列;哲學意味層特別指作品的形而上層面,是人生奧秘、詩意境界的呈現,缺少這一層的作品則過于著實,不見空靈。藝術品的三層次與藝術符號的功能密切相關。卡西爾曾指出言語表達存在下限與上限,下限指低于語言的區域,屬于感覺而有限的,上限指高于任何精確語言的區域,屬于精神而無限的。杜夫海納也主張把符號區分為三個層次,即次語言、語言、超語言。兼顧所有的藝術品種,我們可以說,藝術符號一般是次語言,但又包含可以轉譯的元語言,并生成無從確切言說的超語言,優秀的藝術品總是跨越符號學的三個領域。從藝術思維到藝術作品,現實與理想、古典與浪漫等對立傾向外化并凝凍其間。除此而外,我們還可從藝術風格層面考察。中國古代風格研究成果異常豐富。前人所謂的“氣”與“韻”實為構成風格的兩元:氣盛韻弱為豪放風格,它是陽性、剛強、發散的;氣弱韻顯為婉約風格,它是陰性、柔弱、收斂的。然而二者只是廣義的美的形態,狹義的美(優美)當是黑格爾所謂的“理想風格”,作為其范本的古希臘雕塑,多為陰陽合德、剛柔同體、氣韻雙高、發散與收斂平衡的。
  藝術鑒賞是一種再創造活動。此時作品的形象世界成為審美對象,由于它有許多未定點和意義空白,因而吁求鑒賞者進行再創造,孕育出與創作者不盡相同的美的形象。完整的藝術欣賞過程一般要經歷悅耳悅目、悅心悅意、悅神悅志三境層。面對優秀的藝術品,人們一開始直接感受到形式美,視聽感官獲得愉悅;當進一步深入其中描述的生活情境,便將自己的閱歷和經驗等聯系起來,產生認識與評價的共鳴;最后興猶未盡,反復玩味,覺得有說不盡的意蘊,并可能體驗到一種超然離世、羽化登仙的生存境界。人們通常將藝術的基本社會功用區分為娛樂、認識、陶冶,其實三者有著層次之分:娛樂是感性的,認識是知性的,陶冶則深入于神、志領域了。藝術批評是推動藝術發揮社會功用的中介環節。古往今來的批評基本模式可概括為四種:一是印象—欣賞式批評,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特別流行;二是社會—道德批評,俄國19世紀長盛不衰;三是文本—規則批評,從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派到法國結構主義都可歸入此類;四是冥思—頓悟式批評,如海德格爾對荷爾德林的詩及凡高的畫所寫的批評文字。我國傳統的批評少見極端形態,但仍可辨出四種模式的交錯運用。藝術批評實際是美的解析活動,上述任何一種模式都沒有理由宣稱自己把握了美,然而它們都因各自透析了美的一個維面而獲得永久存在的權利。四種模式展現了美的三層面,其中屬知性層面的文本—規則批評和社會—道德批評又剛好剖開了美的認識與評價、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兩系列。(注:參閱胡家祥、楊廣生《文藝問題新釋》,《江西師范大學學報》1997年第3期。)
  且舉一例。陶淵明的《飲酒·之五》(結廬在人境)曾被王安石推崇為“奇絕不可及語”,堪稱一篇佳作。開首四句著重申明自己對生活抱有審美態度,即“心遠”。接著描述眼前的景物,菊之淡雅、山之清秀、嵐之輕靈、鳥之和鳴等作為感性外觀層,是一幅悅耳悅目的畫面。菊花質樸而淡遠,奇峰披拂薄紗似的山氣,神態悠然,飛鳥結伴歸巢,親昵和悅,頗類桃花源中人,這些是景,又是情;是物,更是人。它們的人格化滲透了主體的認識和評價,鑒賞者因之而悅心悅意。無論是菊、是山還是鳥,都抱樸含真,整個畫面呈現人生的詩意,主人公全身心投注其間,有限的生命與無窮的大化仿佛融為一體,達到悅神悅志的高峰體驗。詩人希冀表達這種剎那悟永恒的深層感受,可惜現有語詞系統無力承担,結尾兩句清楚表明了哲學意味層的存在。這首詩的符號操作、景物鋪寫等都體現了合規律性,描繪的生活、寄托的旨趣都體現了合目的性,并且其美學風貌為氣爽韻雅或氣韻雙高。美的基本結構在這里得到具體的展示。
  美學的核心問題是理想問題,在一定意義上說,美即理想對現實的提升。限于篇幅,本文未能從這一視角展開論證。不過可以簡略地說,美育的根本目標在于培養、造就理想人格,即完滿、和諧、自由發展的個性;缺少美的結構中無論哪一維,都是人格的畸形。而如果一個人熱愛生活、加強修養、追求理想,那么心靈就會八面來風,到處有美向它呈獻!
  收稿日期:1998—03—02
南昌大學學報:哲社版93~98B7美學胡家祥19981998中西方古代哲人都論及美的三層與兩維;康德也許是人類思想史上較為顯豁地揭示美的整體結構的第一人;宗白華可算是我國現代學術界體味美的結構之最切當者。美的結構源于人類心靈結構,綜合中外思想家有關心靈的“三分法”與“兩分法”,有理由認為心靈是具有三層面、兩系列的結構體。從藝術創作、藝術作品和藝術鑒賞中,我們都能見出三層面和兩系列的潛在構架。美/結構/三層面/兩系列1954年生,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作者:南昌大學學報:哲社版93~98B7美學胡家祥19981998中西方古代哲人都論及美的三層與兩維;康德也許是人類思想史上較為顯豁地揭示美的整體結構的第一人;宗白華可算是我國現代學術界體味美的結構之最切當者。美的結構源于人類心靈結構,綜合中外思想家有關心靈的“三分法”與“兩分法”,有理由認為心靈是具有三層面、兩系列的結構體。從藝術創作、藝術作品和藝術鑒賞中,我們都能見出三層面和兩系列的潛在構架。美/結構/三層面/兩系列

網載 2013-09-10 21:48:44

[新一篇] 論美的本質

[舊一篇] 論美的規律問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