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是延安時代的產物。作為一種精神現象,它的產生不是憑空的臆想,而是抗戰時期中國革命實踐的產物。延安精神對于社會轉型時期的道德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鑒和指導作用。
延安精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尤其是近代以來民族精神的積淀和升華,是中國共產黨人自身價值的展示和弘揚。一位美國學者說:“延安精神不僅對中國共產黨1949年的勝利最終具有決定意義,而且還給那些勝利者遺留了革命斗爭的英雄傳統。這種傳統后來被推崇為‘延安精神’或‘延安作風’。”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倫理基點。這主要體現在改造主觀世界的求實創新精神的偉大實踐活動延安整風運動。理論界認為延安整風運動是一次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是五四以來又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但從倫理學的角度看,延安整風運動實質上是一次改造主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不管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還是批判主觀主義都是為了打破舊的僵化的思維模式,重新建構一種中國當代的創造性的思維方式。
延安整風運動中,毛澤東著力提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反對主觀主義的作風。實事求是是一種唯物主義的科學精神,也是一種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就是有的放矢,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從延安整風運動來看,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形成的偉大成果:一是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二是黨的三大作風。前者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理論創造。后者是二者結合的行為規范的結晶。延安精神是延安作風和優良傳統的集中體現,是毛澤東思想的人格化。延安時期,毛澤東思想臻于成熟,三大優良作風——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凝聚和升華為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作為這一時期的優良品質的提煉,曾經激勵了整整一代人奮力前進。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本質特征。為什么人的問題即以誰的意志、利益、要求作為黨評判是非曲直的最高標準,這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延安時期,毛澤東一貫倡導、堅持和實踐的是他一切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始終把符合人民利益作為制定黨的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在毛澤東看來,人心的向背最終決定政治的興衰成敗,作為出身農民家庭的知識分子和崛起于中國下層民眾之中的政治領袖,毛澤東通曉中國歷史,稔熟傳統文化,深受重民、利民、保民、得民的民本主義思想傳統的影響,了解中國社會下層民眾的現實處境和愿望。延安時期,他將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運用于中國革命的實踐之中,并在總結斗爭經驗的基礎上,對于人民在政治實踐中的主體地位、社會價值和歷史作用,作了深入的研究和闡述,并確定了我們黨立黨為人民的宗旨,他強調“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我們黨和黨的干部是人民的勤務員和公仆。毛澤東曾經規范我們黨的干部是這樣一批人,他們懂得馬列主義,有政治遠見,有工作能力,富于犧牲精神,能獨立解決問題,在困難中不動搖,忠心耿耿地為民族、為階級、為黨而工作,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他說過:“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澤東把黨和人民、干部和群眾比作魚和水的關系,教育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中國共產黨人的這種視人民群眾為主人,自己為公仆的觀點,徹底否定了幾千年階級社會中君為臣綱,君為民主的主仆關系。由封建君王本位到人民本位,由為封建君主到為人民,由為民作主到為人民服務和實現人民民主,其間經歷了巨大的歷史變遷和價值取向的根本轉換。黨的宗旨的確立破天荒地第一次突破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束縛,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次偉大變革。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根本內容。自力更生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全部活動中,把馬列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具體情況相結合而得出的一個創造性結論。在遵義會議上,我們黨糾正了中央領導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第一次獨立自主的解決了軍事路線問題和黨中央的組織領導問題。到延安時期,自力更生從理論和實踐上都達到了自覺自由的境地。在政治上,獨立自主的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在軍事上,制定了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的戰略方針;在經濟上,自力更生開展大生產運動;在思想上,實事求是,獨立思考,開展整風運動。毛澤東說:“自力更生的主要內容就是民主政治。”民主就是人民當家作主,自力更生就是自己當家作主,所以自力更生也就包括民主精神。總之,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自己依靠自己,自己發展自己,走自己的路。
周恩來1970年在接見延安地區知青工作座談會代表時說:“要恢復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艱苦奮斗是我們民族優良的傳統,它的關鍵是“奮斗”,艱苦是一種條件、困境和挑戰;奮斗則是一種主觀努力、回應和超越。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是一種“窮則思變”的革命精神。延安時期,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體現在大生產運動這一改造客觀世界的偉大實踐中。換句話說,大生產運動的南泥灣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體現了一種革命的英雄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表現在戰斗、生產和團結群眾三個戰場上。當時有人說八路軍是“三頭六臂”,拿起鋤頭能種田,拿起炮頭能打仗,拿起筆頭能學習,一種全新的人格,南泥灣精神作為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態之一是一種革命的大眾的英雄主義人格,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利益的人生價值觀。
——集體主義的奉獻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價值取向。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長期處于不合法的地位,那時以撈取個人名利為人生目的的投機者不會入黨,那時的共產黨員從總體上說,大都是富有獻身精神的民族精英。抗戰時期,延安成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一旦進入這所共產黨的革命大熔爐,經過血與火的考驗和黨的教育,絕大多數人的思想道德境界都逐步得到升華。為國為民獻身是延安時期那種特定歷中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人必須確立的政治立場和道德信念。如果說實際生活中還有個人利益的話,那么這種個人利益的得失在總體上是與黨和革命利益的得失相一致的,當兩者發生矛盾時,只能夠無條件地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這既是延安時期特定條件下革命的需要,又是許多共產黨員自覺的充滿革命樂觀主義和英雄主義情調的道德實踐,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集體本位”的人生價值觀的體現。盡管那種非常態下的一些做法在今天已不適用了。但其精神實質至今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道德建設仍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作用。
以上所述的四種精神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之間有著內在的必然的乃至不可分割的聯系,是精神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其理想人格的價值取向,不僅成為人們的指導原則,造就了大批道德高尚的民族英才,而且其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正日益顯現出來。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延安精神的作用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支柱作用。延安精神就象一根擎天大柱支撐著中國人民的精神,天大的困難壓不垮,在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的道德規范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借鑒作用。二是引導作用。引導人們確定正確科學的人生奮斗目標,引導人們選擇實現目標的正確科學的方法。三是教育作用。教育人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教育人們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全體人民在改革開放實踐中形成一種目標追求。四是凝聚作用。它使人們用其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的信念緊密團結起來,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從而產生一種凝聚力和創造力,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呈現出蓬勃的生機。五是激勵作用。弘揚延安精神,特別是其中最根本的自主精神、創新精神、求實精神和奉獻精神,就能將傳統的道德規范賦予新的時代內容,從而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借以激發出革新進取的干勁和活力,使兩個文明建設登上一個新臺階。
延安精神從倫理學角度講,是我們黨植根于實踐之中創造的寶貴道德遺產。毛澤東曾說:“延安同志們的精神完全是布爾什維克的精神。”延安精神也就是融中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于一體的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這種精神播種于五四,萌芽在上海,出生井岡山,發育長征路,開花于延安,結果在北京,延續至今天。其影響巨大,意義深遠。江澤民同志在視察延安時說:“延安精神沒有過時,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要發揚延安精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離不開延安精神。”從一定意義上說,延安精神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存在和發展的人格保障、人格前提和人格條件。
群眾南京41-42G2思想政治教育吳剛/王世誼19961996 作者:群眾南京41-42G2思想政治教育吳剛/王世誼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