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的多樣性  ——讀《人類文明的演進》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由齊世榮主編的《人類文明的演進》(上下卷,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8月版)是一部圖文并茂的普及世界歷史知識的讀物。全書57萬字,配有150多幅制作精細的黑白圖版,包括從舊石器時代的石斧到其后不同時代的出土文物、古建筑、雕塑和1997年江澤民主席訪美時與克林頓總統會晤的合影,可見選圖之全面又具有典型意義。上個世紀末已有進入“讀圖時代”之說,筆者也曾翻過一些圖說中外歷史的書,卻總是提不起閱讀的興趣,原因之一是這些書中之圖多為現時畫匠所繪,有失歷史之真,更主要的原因是配合畫面的文字欠佳。那么,這部《人類文明的演進》為何值得一讀,筆者試作以下淺析。
  該書以通俗的敘述為主、以歷史圖片為輔的定位,目前仍符合許多讀者的求知需要,因為現在的卡通片、戲說或演義歷史之類的作品太多了,而真正對讀者負責的作者和出版工作者,就應該力求真實地再現歷史,科學地解讀文明的演進,給世人以智慧來追求未來的文明,該書主編齊世榮在“前言”中“希望能以不大的篇幅,對世界歷史由古至今的演進作一簡要的說明”。將漫長的人類歷史化繁為簡,難在簡而不失科學的治史態度,難在簡而不失通俗的文字表達,兩者不可偏廢。令人欽佩的是,承担該書編寫的朱龍華、馬克yáo@①(古代編)、劉宗緒(近代編)、齊世榮(現代編)、張象(當代編)五位知名學者,以他們幾十年的教學、著述的深厚功力,駕輕就熟地實現了科學與通俗的結合。
  “人類從何而來?歷史何時開始?”全書以問句開篇,隨之談到人類的起源——從猿到人的進化,從舊石器時代轉向新石器時代的農業起源,直到公元前8000—前4000年西亞、中國和美洲發生的農業革命,從而掀起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浪潮”,迎來了文明的曙光。然而,古代文明卻是通過奴隸制這樣殘暴簡單的階級壓迫方式誕生的。在第一章之末,介紹了考古學上判定古代文明產生的三種情況:有多座人口在5000以上的城鎮,已有文字,已有王宮、神廟等建筑。同時指出世界歷史發展的平衡。這樣,把人類歷史上“文明”的涵義簡要而準確地告訴享受現代文明的讀者,可謂開門見山,緊扣主題。
  當然,關于人類“文明”的內涵,眾說紛紜。諸如,J.湯因比把世界歷史視為一個個文化的系列,而且把每一個主要文化的整個發展過程稱為“文明”。文明的出現不僅是農業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而且是人類偉大的創造行為(注:馬文·佩里主編:《西方文明史》上卷,胡萬里等譯,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第13、15頁。)。文明不僅帶來利益,它同時也使人們能組織起來實施破壞性的計劃(注:馬文·佩里主編:《西方文明史》上卷,胡萬里等譯,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第13、15頁。)。文明使各民族之間的差異有了某種程度的減少,因為它強調的是人類共同的東西(注:諾貝特·埃利亞斯著:《文明的進程》第1卷,王佩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版,第63頁。)。這些真知灼見已被歷史從不同側面所印證。國內思想理論界一般認為,文明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成果,是人類社會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進步的標志。不過,此說并不否認“成果”、“進步”的代價。因此,編者從人類文明演進這一視角縱觀世界歷史,是需要有所創新的,看得出來,編者是認真地下了功夫的。
  第一,點面結合地展現各國文明演進的多樣性和相互影響,是該書的主要特色。
  諸如,同時在公元前3500年開始的埃及文明和西亞古文明,前者因喪失獨立而告文明結束,后者經波斯、安息與薩珊上千年的發展,后由中世紀的阿拉伯文明繼承而成為東方文明的一大支系。又如,以色列人強烈的猶太教信仰是其民族凝聚力之源,《舊約·圣經》對西方文明影響深遠。而古代東方文明經歷兩三千年的發展,為希臘文明提供了豐厚的遺產。其后羅馬人雖征服了希臘,卻在文化上被希臘征服,形成充分吸收希臘成果又有自己特色的羅馬文化。還有中國、印度等古代文明的相互影響及其對世界文明的歷史貢獻,恕不一一列舉。
  在述及近代早期西歐農業的演變時,書中列舉了三種類型:(1)英國農場經濟——最典型的農業資本主義經濟;(2)法國富農經濟——小農式資本主義;(3)普魯士容克莊園——帶有濃重的封建色彩。編者認為三者都是資本主義農業的發展道路,它們的區別是由于國情不同造成的,各自符合本國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因而沒有必要去區分優劣。實際上,它們都以自己的方式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向資本主義的轉變。對于近代歐洲諸國政治上的革命或改革,編者實事求是地指出:盡管改革不如革命來得猛烈快捷,……但它卻是多數國家進入資本主義階段的途徑,……改革道路一般都會保留較多封建殘余,尤其在政治方面。然而它也有相對平穩、保持經濟連續發展的破壞性極小的優點。革命和改革都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有力杠桿。這樣,歷史上封建統治階級中“開明君主”改革的歷史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這是史學界思想解放不斷深化的反映。尊重各國的歷史文化、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是承認世界多樣性現實的歷史前提。
  第二,把研究心得或學術成果用淺顯的語言表述,給讀者以大視野、大智慧,是這部普及讀物的基本出發點。編者采用了一些辦法,力求把復雜的歷史或曾出現爭論的觀點化解為簡捷、清晰的表述。以下只提三種方法:
  1.滲透法。即對學術界的研究論證過程或爭論的不同觀點統統不提,直接把編者認同的觀點滲透到對史實的敘述之中。例如,編者不提以往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作為世界近代開端有何不妥,而是引導讀者從全局看問題:“在世界歷史發展的總歷程中,近代的開端以西方崛起為主要內容,西歐各國在世界近代史揭幕之際扮演了最積極的角色。西方通過地理大發現和商業革命使原來的資本主義萌芽成長為早期的資本主義經濟,并在政治領域和文化領域開展了新的革命運動……”同樣,該書現代篇的開端也不再是俄國十月革命,而是從歐洲的優勢地位、美日之興起、俄國1905年革命和亞洲的覺醒等牽動全球的諸多因素來考察20世紀初的世界。
  2.比較法。兩種以上事物之異同或優劣,一經比較便可明白。如書中提到,基督教的興起意味著古典文明的最后沒落,其原因何在?編者通過比較作出解答:因為“兩者代表著根本不同的精神傾向。古典文明重理性,基督教則神學至上;古典文明認為人性崇高,基督教則宣傳人性墮落;古典文明強調自由發展,基督教則絕對相信上帝包攬一切,萬流歸宗于神的至高無上的統治。這種根本對立必然導致基督教占統治地位后古典文明遭到摧殘、破壞。”由此可見,基督教所代表的精神傾向并不符合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為什么反而能得勢呢?原因在于當時奴隸制危機的加深使人們對古典文明失去信心,“反而向基督教的信仰尋求解脫,所以基督教的流行乃至唯我獨尊也是歷史的必然。”又如,書中比較了英、法與意、德的不同國情,闡明當時的絕對主義王權在客觀上對資本主義發展有利。還有,進入現代的意、德、日法西斯主義的各自特點,通過比較,舉一反三。這樣,有助于讀者形成這樣的認識:歷史上人類的理性曾讓位于所謂上帝的神性,資產階級民主曾屈從于法西斯獨裁,文明的進程曲折迂回,社會的暫時倒退成為歷史的必然。
  3.總結法。即編者通過實事求是地揭示歷史真相,總結出對今人富有啟迪意義的經驗教訓,回答現實提出的某些重大問題。例如,編者既肯定了共產國際“給予了各國共產黨一定的有益幫助”等歷史功績,又指出它往往以“蘇聯的國家利益來決定”對各國共產黨的領導,是難免犯錯誤的。書中還指出:斯大林“過早地結束了新經濟政策,犯了嚴重錯誤”。編者引用了鄧小平對共產國際和新經濟政策的評價,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而對于南斯拉夫最先沖破蘇聯模式、創造自治的制度評介,也比以往國內一些著述更為客觀、冷靜,指出這種自治制度的兩個根本缺點:一是過分削弱中央權力,忽視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節作用;二是沒有形成全國統一市場,沒有建立起市場體系。結論是“無秩序的經濟導致無秩序的國家,最終釀成國家的分裂”。對于東歐各國的劇變,編者采用先歸納概括后分述的辦法,即“來自東西兩方面的沖擊波,使東歐各國多年來的社會矛盾迅速激化”。而“各國十分被動地用政治多元化和多黨制來緩解矛盾,結果反使局勢更加動蕩,政權相繼易幟……”事過十余年后,反思當時蘇聯、東歐劇變引起的震撼,不禁令人產生聯想:“后之視今,猶今之視昔。”
  上述滲透、比較、總結三法并非普及讀物寫作手法的專利,也不是該書編者的刻意追求,而更像是他們面對讀者的侃侃而談。能讓讀者從書中“聽”出學者縱論古今,可說是該書的獨到之處。
  第三,作為簡明通俗讀物,如果“精簡”為史綱式的著作,需要有人指導、講解才能讀懂,勢必失去讀者。該書著意克服這種傾向,作了有益的嘗試。編者對人類文明的重要進展或一些人物、事件等方面的敘述,于平實暢達中不乏生動之處,妙趣橫生。試舉幾例:
  一是對舊石器時代早、中期人類社會組織的推測,編者摒棄有的學者關于存在雜交(不分輩份)原始群的說法,而以現代對黑猩猩的考察為據,發現“其成員絕對嚴格遵守母子之間不相交配的習俗”,進而斷定“黑猩猩尚且如此,人類最原始的家族當然也會同樣嚴禁母輩與子輩之間的婚配”,因此,“可推知當時人們過著血緣家族的生活”。
  二是埃及新王國時期法老埃赫那吞的改革,其中“新建的阿吞神廟只是一個露天的柱子大廳,意味著信徒在陽光下直接與神進行交流”。而從以往見過的圖片中,人們還誤以為這些柱子上的屋頂坍塌了。
  三是以北京現存的九龍壁為例,追溯其工藝上的遠祖來源于巴比倫的琉璃磚。這就把遙遠的古國文明一下子拉到了讀者跟前。
  四是在資產階級革命之前特設一節“理性時代”,擇要闡述啟蒙思想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諸如,“人權中首要的一條便是生存權。為了避免人們互相傷害,人的權利應受一定約束,應該是思想自由、行動守法”;政權“不是一件個人財產,它在本質上只屬于人民”;強調實行法制才是人權的根本保障,等等。這些被恩格斯稱為“非常革命”的“偉大人物”,他們的思想光輝在以往國內一些史書中還只是隱約可見,而在該書中卻得以大放異彩。
  五是寫人物時對人物內心活動和語言有所涉及。如寫拿破侖時先說明他因何稱帝前叫“波拿巴”,讓讀者了解一點常識,進而到霧月18日政變前夕,“他已在想,難道這一生就只為督政府那些無能之輩賣命嗎?”一句話便把一個近代的項羽式人物寫活了。還有現代史中美國與英國爭奪海洋霸權時,美國的豪斯上校與英國首相勞合—喬治針鋒相對的兩段話,也很精彩,前者不愿屈從于英國對海洋的獨占統治,強調“我們有更多的錢……”后者不甘示弱,表示“寧愿花掉最后一個金幣,也要……保持海軍優勢。”后來,丘吉爾對英國衰落的描繪是:“我的一邊坐著……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這樣生動的描述或引用歷史人物的連珠妙語,若不是受篇幅限制,相信作者還會多用一些筆墨。
  最后,作為普及讀物,該書還具有人類文明史小百科的功能。它的小標題設置面廣量多,每個小標題下行文長則千余字,短則幾百字,既體現文明演變的縱橫邏輯關系,又基本獨立成篇,加上相映成趣的圖片,給讀者以通讀、瀏覽或隨時查閱的種種便利。筆者正是在瀏覽中產生了通讀的欲望,又在工作中隨時查閱而萌發了向廣大讀者推介這部書的念頭。即便是高層次的讀者,對此普及讀物也就“篤志虛心,反復詳玩”。在自然科學界,知名科學家寫科普讀物已屬天經地義之事,那么,人文科學的知名學者樂于為大眾讀者編寫普及讀物,此事本身就可喜可賀。至于普及歷史知識讀物怎樣才能寫得更好,如何能讓讀者愛不釋手,無疑是學術界和出版界值得繼續探討的問題。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上土下(左土右土)
  
  
  
世界歷史京115~118K1歷史學王方憲20022002本文作者王方憲,高等教育出版社編審。 作者:世界歷史京115~118K1歷史學王方憲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1:57:40

[新一篇] 改革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初探

[舊一篇] 政府雇員雙重屬性的失衡及其控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