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轉型的動力和標志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當代中國社會發展處于十分深刻的轉型過程之中。因而,社會轉型問題就成了社會發展理論爭論的焦點,本文僅就有關社會轉型的問題發表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
  對于我們所經歷的這場整體性的社會變革有人把它稱之為“文化轉型”。從理論上分析這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廣義的文化完全具備這樣的理論包容力;并且由于文化概念與主體的內在關聯性,文化轉型范疇確有獨到之處。但是我們仍然認為,使用“社會轉型”而不是用“文化轉型”來表征這場整體性的社會變革更恰當。其根據如下:
  首先,文化范疇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文化意指主體本質力量對象化的過程及其全部結果;而狹義文化則僅指主體的精神能力及其成果,主要指思想觀念文化。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化多在狹義上的使用。所以廣義的“文化轉型”極易和狹義的“文化轉型”相混。鑒于此,文化轉型應嚴格限制在狹義上使用。
  其次,使用“社會轉型”更有利于使理論的鋒芒深入到社會生活深處,更能突出轉型的社會性和整體性。同時也有利于與馬克思主義社會哲學原有范疇體系保持和諧一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社會轉型”已經是學術界和社會日常生活中逐漸為人們接受和認同的概念。因而,社會轉型范疇不會造成概念上的混亂,有利于學術的探討和交流。
  雖然社會轉型(social transformation)一詞在國內外大部分工具書中還沒收入,學術界對此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以致于我們在論及社會轉型的動力和標志之前,必須進行必要的考證和說明。但它的使用范圍已很廣,目前哲學、社會學、經濟學、社會心理學、人類學等眾多學科都紛紛使用它,且頻率很高。這就迫使社會發展理論必須做出自己的回答。
  社會轉型是西方社會學對“轉型”(transformation)這一生物學概念的借用。在生物學中,轉型指“微生物細胞之間以‘裸露的’脫氧核糖核酸的形式轉移遺傳物質的過程”[1]。臺灣社會學家蔡明哲在他的《社會發展理論——人性與鄉村發展取向》一書中首次直接把“social transformation”轉譯為“社會轉型”,并指出:“‘發展’就是由傳統社會走向現代社會的一種社會轉型與成長過程。”隨著中國現代化歷史進程的演進,社會發展理論逐漸成了各門學科的熱門話題。作為發展理論核心概念之一的社會轉型也越來越多地引起學術界的關注。
  我們認為,社會轉型包括任何一場質的意義上的社會整體嬗變。社會革命、社會變遷、社會改革都可以看作社會轉型的形式。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我們可以從多方面描述這種轉型的實質:(1)從產品經濟、計劃經濟體制的社會向商品經濟、市場經濟體制的社會轉型;(2)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3)從鄉村社會向城鎮社會轉型;(4)從封閉、半封閉社會向開放社會轉型;(5)從同質的單一性社會向異質的多樣性社會轉型;(6)從倫理型社會向法制型社會轉型。以上對社會轉型的描述盡管全面卻不深刻。從哲學的角度分析,社會轉型包含著三種內涵:第一,社會轉型是包括器物層面、制度規范層面、思想文化層面等各個社會領域的全方位變革。社會轉型的基礎是經濟領域的轉型。社會轉型的核心是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與重建。第二,社會轉型是社會發展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社會轉型是社會基本矛盾演化的必然結果,體現著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同時,社會發展規律是社會主體即人的活動規律,一切社會規律的運行和實現都離不開主體的活動,而主體的活動是有目的、有意識的。因而,社會轉型是社會主體追求自己目的的結果。人類的文明程度越高,社會主體的主觀能動作用對社會轉型的影響也就越大。第三,社會轉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人自由全面發展。人的生存和發展狀況的轉變和社會結構關系的性變是社會轉型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二者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至此,我們可以把社會轉型定義為: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社會主體在社會基本矛盾的推動下全方位地變革人的生存發展狀況和社會結構關系的社會實踐過程。與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哲學原有范疇相比,社會轉型更強調社會變革的全方位性,更加注重社會變革中的文化含量(如社會革命較側重制度層面的變革);更加強調社會變革中的過程和結果的統一(如社會改革范疇較側重于對社會變革過程的描述);更加強調社會主體之主體性在社會變革中的重要作用(如社會變遷側重于對社會變革的自發性描述)。由此可見,社會轉型范疇是原有范疇所不能替代的,把它提升為社會哲學范疇對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發展理論有重大意義。
  三
  是什么力量引導著我們的這場社會轉型如此進行?而新社會生成的根本標志又是什么呢?這兩個問題是社會轉型的根本問題,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社會發展的動力問題是歷代思想家們所關注的焦點。社會轉型是社會發展的一種特殊形式,因而,在轉型的動力上,它既與社會總體發展的動力相一致,又有自身的特點。在人類思想史上,社會學創始人孔德將社會發展的動力理解為人類知識的不斷積累和不斷進化。這種觀點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因為人類知識的不斷進化本身就是社會發展的一種結果。近代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將社會發展的動因歸結為人口數量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因為它導致了人們對有限資源的競爭,社會必然以某種方式來適應競爭的環境,促進社會分工的發展,人類由“機械團結”向“有機團結”過渡,從而社會也由傳統社會向現代化社會轉變。毛澤東同志曾嚴厲批駁過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家把中國革命的動因歸結為人口太多的觀點。與迪爾凱姆粗淺的分析不同,德國思想家韋伯企圖用歷史來論證他的理論構想。他認為,促使歐洲社會資本主義發展的動因是15世紀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他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認為,由于新教倫理的傳播,促成了與傳統人格迥異的新人格,這種人格體現著資本主義精神,正是這種資本主義精神導致了資本主義的生成。韋伯用一種精神力量解釋社會發展的動力確有獨到之處,但其偏頗也是十分明顯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一切社會變革和發展的根本動力不應到人們的主觀意識中去尋找,而應到社會實踐中去尋找。
  實際上,社會的發展變化是社會矛盾演化的結果。唯物史觀的高明之處就在于能緊緊抓住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兩對社會基本矛盾,并能夠把上層建筑歸結為經濟基礎,把生產關系歸結為生產力的高度,從而抓住生產力這一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去解釋和說明令歷代思想家困惑不解的社會之謎。關于生產力在社會發展中這種根本的動力作用已為理論和實踐證明。我們這里所關心的是社會轉型過程中根本動力推動下的直接動力。這種直接動力就是社會主體改革實踐活動。
  社會改革作為社會轉型的動力是轉型期社會主體最基本的實踐活動。這種實踐之刃直指舊的、不適應社會發展的以經濟關系為核心的社會結構關系。改革是一種體現著社會主體主體性的現實物質力量,因而不同于人的自我意識的作用。光有人的自我意識是不夠的,因為人的自我意識充其量不過是一種精神動力。“思想根本不能實現什么東西。為了實現思想,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2]所以,為了實現社會轉型必須依靠改革的實踐去完成。
  人是天生的社會動物,所以人的生存和發展狀況如何,完全取決于一定生產力水平之上的人和人的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可劃分為經濟關系、政治關系和思想文化關系。社會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變革這三種關系。人類從產生那天起就在不斷變革著自己的社會結構關系,從而也就創造了不同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制度文明。當社會處于轉型期時,正是各種社會關系整體地、全方位地變革時期。如果不變革這些舊的社會結構關系,“新人”和“新社會”就不能生成。而變革社會關系的直接力量就來自于社會改革的實踐活動。
  既然改革推動著社會結構關系的變革,那么衡量改革是否成功亦即社會轉型是否完成的根本標志是什么呢?我們認為它就是一種和諧的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有利于生產力水平提高的社會結構關系的是否建立。這種社會關系在政治領域就是民主政治的運行機制,在經濟領域就是市場經濟機制,在文化領域就是獨立、自由、繁榮的文化發展機制。在現階段,我們在經濟領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已取得很大進展,但在政治領域和文化領域都相對滯后了。這也是轉型期眾多社會問題如腐敗、文化枯萎、道德水平下降等等產生的根本原因。所以,目前,我們應當大力推進政治體制的改革,大力發展文化事業。這些都是關系國家存亡、民族興衰的大事,絕不可盲目地認為只要經濟發展了,一切都迎刃而解。那種一味追求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已被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實踐證明是錯誤的,由此得到“無發展的增長”的教訓也是慘痛的,我們決不可重蹈覆轍。從人的發展角度分析,社會發展是朝著人的主體地位提高的趨勢演進的。社會主體有三種基本存在方式:個體主體、群體主體、人類主體。社會的發展經歷了原始社會人類主體和個體混沌不分階段、階級社會群體主體吞沒個體主體、社會主義社會個體主體與群體主體和諧發展幾個階段。在未來社會,個體主體和類主體有機統一,個人是自由全面發展的人,社會是自由人的聯合體。在我國目前所經歷的這場社會轉型過程中,要把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被壓抑的個體主體解放出來,充分發揮人的個體主體性。這不但是發展市場經濟的要求,也是人的自我發展的內在需要。
  四
  社會轉型必然包含著文化轉型,不但如此,而且文化轉型即思想文化的變遷對我們所經歷的這場社會轉型有著特殊重要意義。原因在于,我們的這場社會轉型是在缺乏思想儲備和理論儲備的前提進行的。時至今日,文化建設和理論建設的相對滯后已十分明顯,這就不能不深刻制約轉型的正常進行和朝著健康方向發展。因此,我們研究社會轉型的動力和標志就必須正視文化轉型的問題。
  從社會轉型的一般過程分析,文化轉型可以起到先導作用。社會作為一個自組織系統,它的轉型與新思想、新文化的輸入密切相關。一般地說,就社會系統內大部分群眾而言,新的文化觀念(包括新型的自我意識)不會自發地產生。列寧對此曾指出,科學共產主義學說不可能在工人內部自發地產生。而走在時代前列的先進知識分子和思想英才由于他們對以往文明成果的學習和把握,由于他們敏銳的洞察力以及在社會中所處的特殊地位,使得他們能夠深刻觸摸到社會變革的脈搏,因而他們就有可能提出不同于一般群眾的新型文化觀念和新型自我意識。這些新型文化觀念和自我意識經過傳播和教育,很快就會為群眾所掌握,從而產生沖擊舊的社會結構關系的巨大改革力量。這是文化觀念變革起先導作用的一種形式。文化觀念變革給社會轉型以先導作用的另一種形式是一個社會系統以外的新文化觀念的輸入。人類文明自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后,“民族的歷史”、“國家歷史”逐漸納入了“世界歷史”發展的軌道。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社會的轉型就不可能脫離世界歷史的發展而獨自進行。對此,馬克思反對黑格爾用“世界精神”來臆造世界歷史。在馬克思看來,現實的世界歷史的形成,無非是建立在生產力普遍發展基礎之上的各民族之間普遍交往的結果。在這種交往中,文明程度較高的國家的發展模式和文化觀念,完全可以對較落后國家的社會轉型起先導作用。回顧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可以發現,在1949年建國之前,中國人民在撲面而來的外國文化中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并迅速地使其中國化。以中國共產黨人為代表的先進的中國人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引導下走出了受剝削、受壓迫、被奴役、不獨立的困境。建國后,我們的社會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前蘇聯社會主義模式引導下發展的。自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我們在努力地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構建自己的發展理論模式。可見,在中國近現代歷次社會轉型過程中,文化觀念的先導作用都是十分明顯的。
  文化轉型的實質是對人之存在方式和優化的存在情境的重新設定。文化是社會整合的粘合劑和擴大延續的中介,因而文化觀念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人們聯系和結合的方式,也就是人和人之間的社會結構關系。文化觀念的基礎是真、善、美等價值觀念,是關于人之行為的超前反映。又由于,人的實踐活動結構是一個主一客結構,人總是先思想而后行動。因此,新的文化觀念一經為群眾所掌握,就不可避免地要成為社會轉型的前奏。新的文化價值觀念掃清了人們認識和接受新事物的障礙,使人們能正確認識歷史的進程,自覺地充滿信心地從事改革舊的社會結構關系的社會實踐活動。而舊的文化觀念逐漸在人們的頭腦中失去了市場,舊的社會粘合劑也越來越松動,社會越不斷分化并努力朝著新的社會整合模式發展,社會也就開始處于轉型之中。
  文化轉型是社會轉型的精神動力。人不但是一種物質性的存在,同時也是一種精神理想性的存在。這樣人不但要過一種現實的感性物質生活,而且人還要過一種超越現實的理想性精神生活。這種精神生活不同于物質生活的本質特征,在于它是人對超越有限的現實世界的可能性理想世界的把握。這種把握的實質,就在于人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對理想性人格和人之存在情境的不懈追求和建構。正是這種對理想人格和理想社會的追求,構成了人之實踐活動的精神動力。社會是擴大了的人,是人和人的有機結合。所以社會轉型就更需要文化提供的觀念形態的實踐目標和社會理想。社會理想包括人們的政治理想、經濟理想,也包括哲學、宗教、藝術、倫理等文化理想。文化理想的核心是一種高級的理想人格,是人類精神的升華。文化轉型的支持是社會轉型不可缺少的精神動力,是一種激勵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文化理想產生于人們對現實世界中人的實踐和存在方式的不滿足,因而它對現實往往持一種理性的批判和反思態度。所以它又是人們不滿足于現狀的精神表現。
  我們經過十幾年的改革,大部分國民已經解決了基本生存需要的溫飽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社會轉型的目的就不應當再是以滿足物質欲望為主要內容的生存理想,而是以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為目標的發展理想。千萬不要認為,只要激起國民強烈的功利欲望,我們的社會轉型就能完成,我們的發展理想就能實現。所以,現階段新型人格的塑造就顯得十分重要。它不單是發展市場經濟的需要。對于這種新型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市場經濟僅是一手段性的東西,真正的目的是人。
  文化轉型還是社會轉型的重要標志之一。衡量社會轉型的根本標志是新型的社會關系是否建立,是人的生存和發展狀況是否改進。除此之外,人們的文化觀念是否改變,新人格和新的自我意識是否形成則是社會轉型的文化標志。新文化和新人格的形成在歸根結底的意義上固然是以社會結構關系的變革為基礎,但卻具有自己獨立的轉換機制。不要誤以為,只要完成了人和人之間的經濟關系、政治關系、法律關系等的建構,新人格和新文化就會自動組成。市場經濟的發展不能失去文化的依托和支持。而我們今天所面臨的許多問題不能不說與文化建設的相對滯后有關。
  社會越發展,它的文化含量就越多,因而文化建設的地位就越來越重要。
  [1]《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第9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版,第544頁。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52頁。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博士生。通訊地址為北京市8627信箱2號樓603 郵編:100015〕
   *社會科學輯刊沈陽21~25C4社會學龐景君19951995 作者:社會科學輯刊沈陽21~25C4社會學龐景君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58:59

[新一篇] 社會轉型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危機與對策

[舊一篇] 社會進步的實踐性和實踐尺度探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