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展望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32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030(2001)01-0004-05
  當20世紀即將與世人擦肩而過時,作為史學工作者,我們驚嘆于這個世紀變化太多、變化太快。它所創造的社會財富,建樹的勞動成果,積淀的人類智慧,是以往任何一個世紀所不能比擬的。其中,以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新科技革命為標志的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產生了巨大的歷史作用。鄧小平同志關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既是對當代全球性新科技革命現實進程的深刻概括,又為百年來的歷史發展所證實。本文試圖通過對現當代科技革命發生背景、特點和影響的回顧與論述,以折射20世紀歷史的滄桑巨變,并對科學技術在世紀之交的發展前景給予必要的展望與思考。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應運而生
  歷史上有過三次科技革命。從力學革命到蒸汽機技術革命是第一次,它伴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發展而形成,又隨著蒸汽機發出的第一聲汽笛,將人類帶入了蒸汽文明時代。其中,第一次科技革命自16世紀中葉始,歷經17、18世紀,革命的中心是在歐洲的意大利和英國,近代力學和天文學是帶頭學科。天文學的功績在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而在力學的實際推動下,數學、生物學、化學等近代學科相繼誕生(注:參見沃爾夫:《十六、十七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在科學革命的影響下,始于18世紀中葉,一場以機械技術、尤其是動力機技術為核心的技術革命拉開帷幕,并從英國擴展至歐、美、亞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并完成了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歷史進程。
  從電磁學革命到電力技術革命,被稱為第二次科技革命。其中,19世紀中葉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最為引人注目,科學革命的主戰場也逐漸從意大利、英國轉向法國和德國。而以電力技術為核心的技術革命于19世紀后期展開,并一直延伸至20世紀初。第二次科技革命再一次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將人類帶進了又一個新的時代——電力文明時代。
  從19世紀末開始,自然科學又有了重大的理論突破,發生了原子物理學革命,揭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序幕。特別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理論的建立,不僅使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擴展到了高速和微觀的領域,而且有力地促進了其他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的進步,為第三次技術革命開辟了道路。盡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時間跨度比前兩次要短得多,但其內容之豐富,影響之深遠,都是前兩次所無法比擬的。因為時間、地點、環境和條件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所面臨的社會歷史背景已不可同日而語。
  首先,擁有了巨大的社會物質基礎。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響下,第二次工業革命接踵而至,所有新發明、新技術都以很快的速度進入生產過程,出現了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而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一些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比老牌發達國家發展更快;無論是科學技術,還是生產管理,都呈現出后來居上、全面趕超的姿態,這正是科學技術中心發生轉移的必然原因。進入電力文明時代的人們,已創造出比以往任何時期更為巨大的社會財富,工業文明的內涵和外延有了更深層次的變化,無論是人們科學觀念,還是所能提供的物質條件,都是以往任何一個時期所望塵莫及的。
  其次,帝國主義時代壟斷程度加劇。帝國主義就是壟斷資本主義。生產和資本越來越集中到少數大企業、大公司和大集團手中。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主要西方國家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都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在這方面,美國和德國的情況尤為突出。大規模的壟斷必然導致財富和權力的集中,而財富和權力的集中便有極大的可能使對科技的投入成倍增長,壟斷資本的經濟實力和發展后勁必須依靠科技進步來支撐,這是有利于科學技術發展的。大規模的壟斷創造了大規模、高起點科研的條件,科學研究的環境因此得到極大的改善。
  第三,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1870~1913年,美國的工業生產增長了8.1倍,德國增長了4.6倍,而法國和英國分別增長了1.9倍和1.3倍。工業發展速度的巨大反差,使帝國主義國家的經濟實力對比有了顯著的變化,它直接反映為各國工業生產在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比重的升降。換言之,美、德兩國已一躍而起,取代英、法而成為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背后,正是科技發展的不平衡,要想使這種不平衡繼續保持或鞏固下去,唯有加倍投入對科技的競爭,搶占科技發展的關鍵領域和制高點。也正是由于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制約,世界科技革命的中心逐漸轉移,由原來先進的英法等國轉向后勁十足的德國和美國,給未來的的科技革命以全新的推動。
  第四,戰爭成為科技發展的催化劑。兩次世界大戰雖然都是帝國主義性質的戰爭,但是一方為了戰勝另一方,就必須動員自己的一切力量,必須采用先進的武器裝備。所以,我們在看到戰爭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同時,也不能否認它極大地推動了軍事科學技術的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許多重大成果都是在軍備競爭中取得的,并且很快在戰場上得到了檢驗。作為高新技術裝備的飛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增長了數百倍,其性能也大為提高,它是眾多科技部門、生產部門研制的成果。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原子技術、電子通訊技術也主要是應戰爭的需要而產生的。同時,由于火箭、導彈、原子彈等技術的發展,電子計算機出現了,它可以解決當時人工很難完成的許多繁雜的數學計算課題。這一切,都由于戰爭和軍事需要而大大加快了研制的步伐。
  在以原子物理、核物理為標志的第三次科學革命的推動下,大致從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爆發了一場以原子技術、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為主要內容的第三次技術革命。它首先發生于美國,爾后發展至歐洲及世界各地。這表明世界科技中心已從德國轉向美國,美國實力大增,開始領導世界科技的潮流。
  為了更全面地把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歷史背景,這里有必要再把第三次技術革命興起的歷史條件作一簡單的概述,便于進一步說明時代的變化給第三次技術革命以全新的推動。
  首先是理論基礎。19世紀末以來自然科學的飛速躍進,特別是物理學革命,為第三次技術革命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一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建立,不僅使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擴展到了高速和微觀的領域,而且有力地促進了其他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的進步。二是通過核物理的研究實現了核爆炸,使原子能的開發和利用成為現實;通過對分子、原子和電子運動規律的探索,推動了技術的廣泛應用;吸取數理邏輯和電子的成果,誕生了電子計算機;而空間技術則差不多集中和物化了現代科學技術的一切重要成就。
  其次是物質條件。這一時期,科研組織和規模的擴大,科研經費的增加等都是過去所無法比擬的。據統計,1896年全世界科研人員只有5萬人,而到1953年已增加到至少40萬人;1896年全世界科研經費不到50萬英鎊,而到1953年則達到20億英鎊以上,增加了400倍。過去價值幾千美元的實驗設備不可多得,而現在一個大型研究項目投資往往以數億美元計。如美國研制原子彈花了20億美元,研制和生產混合集成電路的IBM-360電子計算機花了15億美元,而一項“阿波羅”登月計劃投資便高達300億美元,這是以往的人們所難以想象的。(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20世紀科學技術簡史》,科學出版社,1985年出版。)
  再次是生產需求。隨著生產力和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要求人們研究更經濟合理的利用能源的方式,開發更新更強大的能源。生產發展的同時也擴大了對特殊材料的需求,它要求研制更堅韌、耐高溫、抗腐蝕、電氣性能優異的新材料。生產的發展也出現了高速、高溫、高壓和劇毒等人們無法操縱和直接控制的工藝過程,這就要求人們研制自動控制的生產裝置。而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合成材料等新技術,正是適應生產和生活的巨大需求而相繼誕生的。
  最后是刺激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戰爭曾使一些重要科研項目延緩和推遲,但是,一些與軍事有關的項目卻得到加速發展,許多新技術由于軍事和戰爭需要而優先發展,甚至不惜任何代價。如美國為了搶在納粹德國之前搞出原子彈,在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合作下,調集15萬科技人員,動員50萬人,花費約20億美元,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研制。電子計算機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首先為適應彈道計算的需要而加速研制的。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科學以神奇的速度向前發展。這種發展的特色之一就是高度的分化和高度的綜合。一方面科學的分支越來越多,越來越細,如同大樹的樹冠一樣,越往上,分出的枝叉就越多;另一方面,在各個學科之間又出現了一系列邊緣學科,同時還出現了許多以世界整體為研究對象的綜合學科。這些學科一經產生,就迅速地獲得了廣泛應用,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生產技術和日常生活等各個領域產生了非同一般的影響。
  二、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撲面而來
  20世紀中葉以來,以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為代表的第四次科學革命興起。它首先發生于美國,然后擴展到其他發達國家乃至全球。“三論”所代表的新興基礎科學,不同于以往的天、地、生、數、理、化等基礎科學。它是橫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新型學科。它們的研究對象,既不是客觀世界中某一種物質的結構,也不是物質的某種運動形態,而是許多物質運動形態和過程中某一共同的側面。也就是說,它們從不同側面揭示客觀世界的本質聯系和運動規律,以達到高度的和諧統一。因此,這是一項系統型的科學革命。
  與此同時,原有學科在互相交叉、互相滲透的基礎上,又產生了一批綜合性學科。如計算機科學,空間科學,環境科學和材料科學等。它們的出現,標志著現代科學向綜合化、整體化方向發展的趨勢,反映了人們希望更加全面、系統、深入地認識客觀世界。這在人類認識史上,在科學探索史上都無疑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同時也是我們探討新科技革命的基本出發點。
  在當代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新形勢下,在以信息科學為代表的橫向科學、綜合科學的科學革命的推動和影響下,一場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新的技術革命,(注:參見松田米津:《信息社會》,東京大學出版會,1982年日文版。)即第四次技術革命正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這是一場以微電子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新光學技術、新農業技術、宇航工程和海洋開發為主要內容的廣泛而深刻的新技術革命。(注:“新技術革命”是我國的提法,國外則有“第四次產業革命”、“第三次浪潮”、“后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等多種稱謂。)其源頭始于20世紀70年代,目前正與第四次科學革命緊密結合地向前發展,呈方興未艾之勢。
  新浪潮緣何而來?又為何來得如此之快?
  首先,是因為戰后經濟進入了“黃金時代”。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大約用了5年時間來醫治戰爭創傷,復興民族經濟。到50~60年代,這些國家開始進入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無論是反映經濟發展整體水平的國民生產總值,還是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的增長速度,都令人難以置信地攀升。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18年里,資大主義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年平均為2.3%,而在1951~1970年,年平均增長率達到5.3%。其中,美國和聯邦德國的工業生產,在1956~1970年,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7.2%和6.5%。更有甚者,1956~1973年,日本工業生產年平均增長率高達13.6%,創造了一個奇跡。因此,西方經濟學家把這一高速增長時期稱作戰后經濟的“黃金時代”。復蘇與繁榮時期的經濟是新科技革命興起的強大物質基礎。
  其次,是由于“冷戰”下的軍備競賽的加劇。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世界格局是形成了“北約”和“華約”兩大陣營互相對峙、互相爭斗的“冷戰”局面。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軍備競賽。為了打贏明天的現代化戰爭,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動員了自己的科技精英去從事尖端科技的研究。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認為,戰后兩大軍事集團的軍備競賽成了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原動力。大凡空間科學、宇航工程、海洋開發、激光技術、電腦研制等一系列高新科技,都是在軍事需要優先的情況下急速發展起來的。
  第三,是由于“科技文明”與“朝陽工業”的興盛。60年代西方世界的經濟繁榮造就了一個高消費的社會,給人一種歌舞升平的印象。但高消費社會是以廉價石油為基礎的。隨著中東石油危機的爆發,經濟危機接踵而至,出現經濟滯脹、通貨膨脹、糧食緊張、人口爆炸、信仰危機和社會不安等一系列棘手的問題。危機感、安全感一下子被提到人們思考的前端。面對種種不同的結論和方案,唯有科技學派對未來抱樂觀態度,它與悲觀論者的觀點正好相反。(注:參見羅馬俱樂部:《增長的極限》和巴爾尼:《公元2000年全球情況報告》。)無論是把后工業社會視作信息社會,(注:參見丹尼爾·貝爾:《即將來到的后工業社會》,哈佛大學,1973年英文版。)還是預言科技文明將取代工業文明,(注:參見阿爾溫·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年版。)其最終的結論都是新科技革命能夠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困難,從而對人類的未來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20世紀70年代中葉,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大蕭條,一些傳統工業日趨衰退,如夕陽西下;而另一批以電子計算機,微電子、光導通信和新材料等為代表的新興省能工業,如日出東方,蒸蒸日上。這強烈的反差給人們以深刻的啟示:擺脫危機和尋找出路的捷徑到處都是,關鍵在于能否順應歷史的潮流,及時調整產業結構。產業結構必須從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性向技術密集性和知識密集型轉化。于是,一場以微電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海洋開發、空間探索為主要內容的科技革命蓬勃興起也就不足為怪了。
  第四,是由于美國開始領導世界科技潮流。除上述若干因素外,美國在當代世界經濟實力最強,執科技發展之牛耳,對新科技革命的發動有直接影響。早在19世紀末,美國工業總產量已居世界之首,但在科技方面卻只能充當一個配角。二戰前后,美國趕了上來,成為第三次技術革命的主角。此后一直領先,名副其實地奪得了世界科學技術的桂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經濟實力,經濟一直領先于世界,這是最基本的因素。二是人才優勢,人才一靠教育的普及與發達,二靠大量引進。三是對科技的重視和投入,美國政府給科研人員的待遇和對科技事業的投入,在世界上是最高的,高投入的結果必是高質量的回報。美國作為當代世界科技中心地位的確立,無疑使她具有領導世界科技潮流的能力,有關新科技革命各領域的開拓性成果,也大都來自美國。
  新科技革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不同凡響的影響力。
  首先,新科技革命不同于以往的三次科技革命。前三次科技革命的結果是建立了一個工業化社會,而這次新科技革命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后工業化社會,(注:參見丹尼爾·貝爾:《即將來到的后工業社會》,哈佛大學,1973年英文版。)即信息社會。根據初步的觀察與判斷,它與以往的三次科技革命相比有其顯著的特點:智能性,從解放人的體力到開發人的腦力。自覺性,主要新技術都是科學的自覺運用。群體性,從單項技術到多技術群。快速性,自身發展迅速,向生產力的轉化迅速。全球性,從一國到全世界聯動效應。輻射性,從點到場,從工業化到信息化。節約性,從費到省,更高效更節能。
  我們要真正認識這次新科技革命的特點,還必須分析它所形成的新的技術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清它為創造新的社會生產力所開創的廣闊前景。這次新技術革命創造了可以實現真正自動控制化的新能力,即所謂的“三A”革命;(注:生產、辦公和家庭生活自動化的三個英文字頭皆為A,故稱“三A”。)創造了可以實現接近完全解放體力勞動并大大解放腦力勞動的新能力;創造了可以深入宇宙空間和地殼深處的新能力;創造了使人類能夠主動創造新物質和新生命的新能力。所有這此能力匯集起來,必將為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邁進提供愈益強大的物質技術條件。這是何等巨大的變化!
  其次,新科技革命對世界經濟將產生重大的影響。這次新科技革命所創造的新的強大生產力,足以產生一次社會生產的大變革,它已經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新科技革命已經引起或即將引起生產工具、勞動對象、動力能源和交通通信等方面質的飛躍和新的突破,必將大大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迅猛發展。智力密集型產業的比重迅速上升,它的主導地位和作用日益明顯;產業結構將發生很大變化,除第三產業外,將出現一個獨立的信息業,即所謂第四產業。生產國際化和國際分工的趨勢將進一步加強;跨國公司和國外投資越來越多,封閉性的民族經濟和國家經濟將被區域經濟集團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所代替。
  第三,經濟變化;必然帶來文化生活的內容和形式以及社會心理和價值觀念的變化。生活的多樣化和彈性化,使人們追求知識的愿望更迫切,創造的沖動更強烈,興趣愛好更廣泛,行為方式更多樣,個性特點更鮮明,獨立自主性更活躍。人們的價值取向在轉變,以“求新”為特點,人們逐漸認識到世界是多元的、多層次的、多結構的;任何事物在發展中始終面臨多種選擇、多種機會、多種方向。人們對社會的“參與”意識和責任感將大大加強,開創精神和進取之心日益增強,人們的時間觀念和效率感不斷提高,對未來的展望意識正在增長。
  經濟生活和觀念文化的變化也會引起政治生活的相應變化。我們認為,這種變化和要求集中地表現在民主內容的擴大和民主形式的改進上。正如國外一些經濟學家所強調的那樣,“科技革命”并不只是科學和技術的革命;而是以科技革命為核心的一個全社會變革過程。同時他們還承認,科技革命具有利和害的兩重性,但也指出人們能夠有計劃地自覺控制就可以“化小害為大利”,并認為在這方面,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巨大的優越性。
  科技革命的縱深發展,不僅將人類引入了電子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時代,而且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使人類對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認識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人類相信科學,科學必將報以人類豐富的饋贈,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欣喜。
  三、世紀之交的展望與思考
  通過對20世紀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是新科技革命歷史背景的考察,我們不難發現,科學的發展有其自身運動的規律,呈現出繼承與創新、漸進與飛躍,連續性與階段性的發展路徑,每次科技革命都有自己的帶頭學科和主要技術,21世紀的帶頭看,目前看來,最大的可能是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包括基因工程等)。科學就是在這樣的辯證運動中向前發展。
  世紀之交,世界各主要國家正在積極尋求新科技革命的對策并制訂相應的戰略計劃。比較突出的是兩個國家和一個地區,他們之間的勝者,很可能就是未來一個時期高科技的領導者和經濟上的巨人,這是不言而喻的。美國是首先向信息社會過渡的國家,在新技術方面占有一定的優勢,其經濟實力與人才儲備也堪稱首屈一指。然而,美國現在在空間技術方面受到前蘇聯和西歐的挑戰,在微電子技術和生物技術方面又遭逢強手——日本。為了保住其技術領先地位,就必須采取“以攻為守”的戰略。因此,美國政府著重加強了對宇航、激光武器、空間武器和人工智能計算機的研究和開發,每年撥款數億美元用于生物工程的研究和商品化生產。目前,美國一些有名的大企業正在調整其產品結構和方向,以加速適應新科技革命的潮流,確保優勢不丟。
   日本在以往的科技革命中從未進入過角色,但自20世紀60年代起飛以后,已昂首步入世界經濟大國行列,并且實力不斷增強,逐漸構成對歐美國家的威脅。它讓“小巨人”(微型電腦)走進汽車,竟打敗了壟斷汽車工業半個多世紀的美國。在家用電器、計算機等方面,它以“輕、薄、短、小”的精湛技術克敵制勝,在世界市場上占有極高的份額。日本“科技立國”方針的成功,迫使多少國家風光不再,也使美國獨霸高科技的局面大為改觀。面對新技術革命的挑戰,日本的戰略是“奪取優勢”。從1981年起,日本已執行“下一代產業基礎技術研究開發制度”。其重點是選擇第五代電子計算機和智能機器人作為奮斗目標,把發展生物技術作為國家優先項目,并密切跟蹤美國等發展高新技術的動向。鑒于過去基礎研究的相對薄弱,日本在科技上是否會同經濟一樣再創奇跡,值得世人關注。
  歐洲國家在科技革命上有著輝煌的過去,但二戰以來,給人以“力不從心”之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式的“歐洲悲觀主義”,一度籠罩舊大陸的天空。在新技術革命浪潮中,美、日兩國在經濟和科技的許多領域已經步步登高,領先一大截,任何懷舊、傷感與哀嘆都無濟于事。面對嚴峻的現實,歐洲(主要是西歐)國家開始驚醒并深刻反思,他們已經意識到:聯合起來才是重振昔日雄風的必由之路。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談到19世紀時,曾滿懷激情地宣告,19世紀是“科學世紀”。那么,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似乎更有理由和有把握地認定,20世紀更是“科學世紀”。如果說近代自然科學在19世紀得到了全面發展,那么,20世紀則已經進入到一個“科學昌明”的時代。歷史表明,科學昌明必將帶來科學技術的更大繁榮與興盛。與19世紀相比,在20世紀社會財富、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呈幾十倍、數百倍增長的背后,支撐這座摩天大廈骨架的不再是傳統的力量與一般工匠的技巧,而是實實在在的科技的力量。世界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所形成的巨大差距,也正在于此。
  現代社會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強弱,歸結為科技含量的多少。現實生產力都是人類知識力量的物化產物,都是科技等知識成果進入物質生產過程產生的結果。擁有自然資源未必能致富,在世界高科技領域能否占有一席之地,才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是否興旺發達的標志。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將成為21世紀科技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我們認為,在上述這些方面,就世界整體而言,20世紀還僅僅是一個起步階段。但是,科學理論的超前性及其在某些領域的突破,使高新技術中的難點一般不再成為不可克服的障礙。然而,如同本世紀核武器的研制取得重大進展,曾引起過世人激烈爭辯一樣,某些高新技術,如克隆技術的產生,又會引發人們一番空前的討論,因為它不僅是科學技術和科學觀念上的一次突破,表現為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而且在事實上,涉及到人類的社會倫理道德范疇和精神領域,由此引發的不分國界的爭議將是不可避免的。
  它至少表明,一方面,我們已知的東西.還遠遠少于我們未知的東西,科學技術每發展一步,總是向前推進著已知和未知的界限,總是使人類在自然界里獲得更大的自由。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進步也創造著本身繼續發展的條件,它不斷豐富和調整著人們繼續實踐、思索的方式和方法,不斷增強著本身繼續發展的條件,不斷增強著人們繼續開拓前進的信心、能力和手段。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改變著人與自然界關系的性質和格局,從而引起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革。科技革命所具有的挑戰性將迫使人類直視其后果與命運,但是,在科學與命運之間,人類的智慧將交出滿意的答案。這個答案無疑將閃耀著理性的光輝,以維護科學和人類的尊嚴。
  讓我們張開雙臂擁抱科學的春天,滿懷信心地去迎接新世紀的輝煌吧!
  收稿日期:2000-12-25
《商洛師范專科學校學報》商州4~8K5世界史吳建華/溫強2001200120世紀是科學的世紀。現代科技革命與當代科技革命貫穿于20世紀史的始終,人類進入了科技文明的信息時代。科學技術已經成為改變20世紀歷史進程和決定未來發展的革命性力量,人類在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大路上迅跑。站在世紀之交的門檻,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正視當代科技競爭的嚴峻與緊迫,更沒有任何理由不勇于面對它所提出的挑戰及其所帶來的機遇。20世紀/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挑戰/機遇20th century/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en/new scientific and techndogical revolution/challenge/chanceThe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ichnology:Review and Prospect at the Turn of CenturyWU Jian-hua 1,WEI Qiang 2(1、History Dept.of Southwest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2、History Dept.of Zhongsh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The 20th century is a century of science. Modern andcontemporary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oes all the way through this century and puts human beings into theinformation era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iviliz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revolutionary factor in changing the course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determ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The human beings are running fast in the broad roa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tanding on the threshhold of the century we have no reason to neglect the seriousnes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the challenges it gives and the changes it brings.吳建華(1957-),男,安徽歙縣人,西南師大歷史文化旅游學院教授。西南師范大學歷史系,重慶市 400715;溫強 中山大學歷史系,廣州市 510275 作者:《商洛師范專科學校學報》商州4~8K5世界史吳建華/溫強2001200120世紀是科學的世紀。現代科技革命與當代科技革命貫穿于20世紀史的始終,人類進入了科技文明的信息時代。科學技術已經成為改變20世紀歷史進程和決定未來發展的革命性力量,人類在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大路上迅跑。站在世紀之交的門檻,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正視當代科技競爭的嚴峻與緊迫,更沒有任何理由不勇于面對它所提出的挑戰及其所帶來的機遇。20世紀/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挑戰/機遇20th century/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en/new scientific and techndogical revolution/challenge/chance

網載 2013-09-10 21:59:03

[新一篇] 科技進步是振興我國經濟的必由之路  ——推動國家科技進步的思考與建議

[舊一篇] 科教興國與知識分子的歷史使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