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華民族研究  ——兼論中華民族的復合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中華民族的復合
  “中華民族”不是中國各民族相加之和的稱謂,而是一個復合民族的稱謂。它是指在中國版圖這個共同區域里生息的各個民族在語言、經濟、文化相互滲透、交融中形成的一個具有共同心理素質的復合民族。漢族是形成中華民族復合體的主體民族,和各少數民族一樣是一個平等的復合成份。
  中華民族的復合過程中,作為復合體成分的各民族既推動復合體的發展,又推動著各民族自身的發展。
  遠古時代,中國境內居住著許多不同的民族和部族。一般地說:華夏族的東方人稱為“夷族”;活動在黑龍江流域東北的是滿族的先民“肅慎”;在北方、西方的稱為“狄族”、“戎族”,匈奴的祖先蒙古族的先民“薰鬻族”是強大的游牧文化部族;在南方的統稱為“蠻族”,遠至嶺南以外還有創造海洋文明的“百越族”。藏族的先民活動于青藏高原。西南地區亦住有眾多的部族。先秦時代,中華大地上活動的眾多氏族、部族都是中華民族的先民,他們在不同程度上相互交往,相互融合,起始了中華民族的復合。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統一的、多民族的、 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統一建制,廢諸候,設郡縣;統一驛道和度、量、衡,發展經濟;統一文字,暢通政令,融合思想;北筑長城,南服嶺南,形成了更大范圍國土統一的局面,為中華民族的復合奠定了共同區域的基礎。
  兩漢時期,中央政權先后兩次派員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聯合西北各民族,相互交往,發展經濟、文化,中華民族集游牧文化、農耕文化、海洋文化于一體;西漢初年,與民休息,興修水利,農耕文化,已發展成為主要的經濟生活。當時,在各民族交往中為了有所區別,漢王朝統治區域內的各族人民統稱漢人,是為漢民族之始。漢民族與各少數民族頻頻交往,相互交流,相互滲透,推進了中華民族的復合。
  封建經濟和文化極盛的唐王朝,明智地協調了各民族的關系,與各民族和平相處,共同發展。唐王朝先后在黑龍江流域、塞北和西域建立了都護府,治理東北、西北各少數民族地區。為漢、藏兩民族的交往的發展,唐王朝兩次與吐蕃贊普“和親”。唐王朝還冊封“突厥可汗”、“南詔(云南)王”,推行“羈糜州縣”、“以夷治夷”。這些政治策略,大大促進各民族間的交往、滲透、融合,加深了中華民族的復合。
  在中國歷史上,經過多次民族大遷徙,大交織,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格局。兩晉、南北朝時,北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有7個民族,建立了23個政權, 其中北魏鮮卑族拓撥氏孝文帝曾下詔,要求鮮卑人按漢制改革習俗,說漢話、穿漢服、與漢人通婚。中原漢族則南下長江珠江流域,遍布江浙、兩廣,稱為“客家”人。元朝、清朝,把蒙古族、滿族的官員派往各地主政,官兵派在各地駐防,許多退役官兵也就地安居。這樣的民族大交流,是中華民族復合進程的一個顯著動態。
  成吉斯汗統一蒙古各部,忽必烈統一中國,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皇太極入主中原,元、清兩代擴大、鞏固了中國的版圖和中華民族的統一。這期間,蒙古族、滿族為中華民族的復合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到清朝末期,復合的中華民族族體的基本形態已經大體形成了。
  1911年,反帝、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推翻滿清朝廷,結束了封建統治,成立了中華民國,使用了象征五族共和的國旗——五色旗,這標志著復合的中華民族的形成。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在少數民族地區建立了革命根據地,團結各民族人民共同奮斗;抗日戰爭中各族人民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團結一心,打擊侵略者,建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解放戰爭中,各民族、各階層的人民結成民主統一戰線,推翻國民黨的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標志著復合的中華民族空前鞏固。
  新中國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以各種方式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1984年10月,全國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這一切標志著中華民族的復合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與國際市場接軌,給中華民族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中華民族的復合體更加鞏固。
      二、復合的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完整地具備了復合民族的構成因素。不僅族體內各民族相互復合,而且正同世界各民族相互融合。
  自秦始皇以來,各民族經過2000多年的共同努力,艱苦奮斗,開拓、鞏固了中國疆土,為中華民族的生存開辟了約1000萬平方公里的共同區域。毛澤東同志說過:“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大國家之一,它的領土和整個歐州的面積差不多相等。……從很早的古代起,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殖在這塊廣大的土地之上。”
  中華民族還有眾多的海外僑胞,他們與居住地區和國家的人民共同勞動,建設家園。他們身在異邦,情緣中華。他們為中華民族與世界各民族交往直到了橋梁作用。中華民族有著廣闊的活動空間。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各民族相互交往,相互融合,族體內56個成員相互交織,相輔相成,既有各自民族的個性,又有復合族體的共性,相得益彰。
  中華民族集游牧文化、農耕文化、海洋文化于一體,今天已進入了現代化生產的階段,工農業生產蓬勃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步形成,并和國際大市場經濟接軌。各民族的經濟范圍早已逾越了原單一民族的經濟活動地緣,變革了各民族的生活習俗,全國形成為一個商品生產、市場經濟的整體,并進入了國際大市場。這就是復合的中華民族的共同經濟生活特征。
  政治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很大,對社會進步、民族衍進有強大的推進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體制,實施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復合的政策:一國兩制,民族區域自治,團結、平等、互助、繁榮的民族工作方針;反對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民族工作策略等等,必將推進和穩固中華民族的復合。
  復合民族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格局。中華民族文化集儒學、佛學、道學、伊斯蘭教、基督教等諸元文化,各民族傳統文化、近現代民主主義、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高新科學技術之大成,兼容并蓄,去粗取精,形成當代中華民族的多元文化形態。中華民族是一個復合民族,其文化也是多元的復合體。
  語言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一個方面,至今在一定程度上仍是民族的一種表現形式。復合民族的語言也是多元性的,但必有一種語言是主體語言,這是復合民族語言形態的特征。中華民族的主體語言是漢語,已為各民族接受。目前,中華民族除通用漢語外,許多民族亦使用本民族語言,在民族地區學校還進行寒行“雙語”(漢語、本民族語)教學。
  習俗是民族文化的一個方面。復合民族在長期的交融中,對傳統習俗的精華發揚,對落后習俗進行揚棄,繼承了各民族共同接受,統一規范的傳統習俗。比如中華民族的春節、端午節,獅舞、龍舞等。并且逐漸向國際化靠拢,如西服已為中華各民族效仿。當然,習俗也是多元化的,中華民族的各民族還流行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飾、節日、習慣、民風等等。
  共同的心理素質、民族意識、民族心態,是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復合民族聯系族體的紐帶。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是最強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和各民族共同詠唱的《愛我中華》真實地寫照了中華各民族共同的情感、意志。各國華僑慶祝香港回歸的熱烈氣氛,更是中華民族民族感情的洋溢。
      三、中華民族的研究
  1877年, 標志著民族學誕生的《古代社會》(美國摩爾根Mnofgeh)一書出版后45年,中國學者蔡元培撰寫了《論民族學》(1926年),把民族學這一認識領域介紹到了中國,并在他主持的北京大學開設了人類學講座,從人類學的角度,介紹了歐洲的民族學研究,初步涉及了中國的民族現象的觀察。也是在蔡氏的積極倡導下,在北京創建了展示中華民族生態的中華民族博物館,在中央研究院設立了民族陳列室。由此開啟了中國民族學研究的先河。
  基于對中國各民族關系的認識,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以偉大的民主主義政治家的氣魄,創立了包括民族主義在內的“三民主義”。他主張實現“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結束滿清貴族的封建統治,各民族團結一致,反對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喊出了“恢復中華,創立民國”的偉大口號。這一反帝、反封建、謀求國家民主、民族自由的革命實踐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積推動著對中華民族認識的發展。
  1920年,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李大釗,以《原始社會于文字書契上之唯物反映》一文,第一次在中國用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學觀點觀察了民族問題,專論了中國原始社會及其民族。1923年,我國早期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蔡和森又在他譯編的《社會近代史》一書中系統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觀。他們的論著促進了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在中國的發展。
  20世紀初,毛澤東在《湘江評論》上發表的《民眾大聯合》的檄文中,使用了“中華民族”的稱謂。特別是1939年,毛澤東在他寫的《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的論著中,以“中華民族”為開宗明義的第一節的標題,明晰地昭示了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實踐與中華民族這一特定的民族族體的關系。從民族學的比較研究中認定:“中華民族的發展和世界上別的許多民族同樣”,從民族發展史的考察認定:“中華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勞著稱于世,同時又是酷愛自由,富于革命傳統和有優秀歷史遺產的民族。”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觀翻開了對中華民族認識史的一個嶄新的篇章。
  在如火如荼的八年抗戰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民族兒女在抗御外侮,爭取民族生存的斗爭中,空前地團結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華民族的旗幟凝聚著中國版圖上各民族優秀兒女的鮮血。人們對中華民族的認識,在維護民族生存的嚴酷斗爭中,又一次地深化了。
  新中國成立后,在毛澤東同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人民團結起來”的偉大號召下,中華民族中的各民族兒女盛況空前地、平等地團結起來,贏得了覆地翻天的歷史變革,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人們對中華民族的認識得到自覺發展的廣闊天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已經確立,并將繼續加強。在維護民族團結的斗爭中,要反對大漢族主義,也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國家盡一切努力,促進全國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分離的部分。”1984年5月31 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先后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這樣,人們對中華民族的認識納入了法制的軌道。
  當前,需要民族學家在對各少數民族研究的基礎上,全方位地從民族復合的角度,研究跨地域的經濟、文化、推動著民族的發展的實際。應該把現實的稱為民族研究的研究,從狹隘的只研究少數民族的小天地里解放出來,放眼現實的廣闊的民族現象——民族復合的民族現象。
  為了深入地研究中華民族的復合進程,必須進程專題研究作為復合的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漢民族,從民族學的角度,從民族的復合、民族經濟學、民族文化學等等的考察,研究漢民族。不研究漢民族的中國民族研究是不完善的。漢民族是中華民族復合體中一個具有平等地位的成員。
  還要特別注意的是,在中國現實的民族研究中,不應再用“民族”這個概念表述“少數民族”。“民族”的概念在當今中國的表述理應包括:少數民族、漢民族、中華民族這三個板塊。
  從民族學的視角研究中華民族是現實的、中華民族發展的緊迫需要。必須研究中華民族的發展、復合民族的發展,才能使中國的民族學研究擺脫理論落后于實際的貧困,使中國的民族學界從貧困的沉寂中躍上廣闊的新天地,自立于世界民族學之林,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天府新論成都86~89A849民族研究許力心/冉景福19991999作者單位:重慶市黔江開發區教委 作者:天府新論成都86~89A849民族研究許力心/冉景福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59:41

[新一篇] 論中華民族的民族整體精神

[舊一篇] 論中印關系在中國對外戰略中的地位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