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南方周末》的 iPad 應用的最新更新終于通過蘋果 App Store 的審核——這中間經歷了五個星期的時間。
五個星期審核一個應用的更新版本,這樣的速度是非常慢的,不少開發者已經體會到了速度上的差異。從前若審核過程比較順利,一個新應用一周時間便可在應用商店上架。現在,新應用提交審核后,“等待審核”都可能需要一周、兩周、三周。
還有更夸張的例子,頑石互動所開發的《二戰風云》的審核時間長達 3 個月。公司 CEO 吳剛在微博上稱,“這不是審批、而是長達 3 個月的審判,一個產品能有幾個 3 個月?”
蘋果放慢 App Store 的審核速度,無疑對開發者不利。——IT 行業瞬息萬變,大家為求生存而不得不敏捷。盡量快地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是每個開發者都希望做到的。而且應用更新同時還是一個宣傳手段,能夠吸引更多用戶的目光。
但審核速度之慢,開發者已經難以忍受。觸控科技 CEO 陳昊芝在 cocoaChina 開發者大會開幕式上說的這句話在微博上廣為流傳,讓國內開發者深有共鳴:
一年前的時候,給蘋果提供應用時,更多忐忑的是自己做的不夠好;今天給蘋果提供應用,我們忐忑的是蘋果會不會“抽風”。
下面這條微博,讓人在會心一笑之余,又能體會到藏在幽默背后的無奈與苦澀:
布斯,你在那邊還好嗎?你當時說 95% 的應用會在一周內審核完,你走了之后啊,現在這幫孩子審核的越來越慢了。有空了你托個夢給蒂姆吧,讓他把這塊抓一抓,那么多錢留著干嘛?該多招幾個審核小妹就多招幾個,別讓好多人眼睜睜的一等就一個月了……啊……也沒別的事,這邊都挺好的,你忙你的吧,掛了啊。
聚集著 iOS 開發者的論壇 cocoaChina,在今年 6 月份就發現蘋果應用審核速度在放慢的問題,此后更多開發者在上面討論應用審核變慢,甚至在猜測原因——蘋果是否因為要測試 iOS 6 因此沒辦法將精力放在審核應用上?不排除這個可能性,但應用審核速度變慢,從 7 月份到 8 月份再到現在,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這不是突發性的事件,也不是小范圍的事件。
更大的可能性在于蘋果的審核策略已經發生改變。8 月 30 日,Cult of Mac 報道蘋果在整治 App Store 中惡意抄襲的現象。比如 Todo 應用 Clear 的抄襲者 Clear Todo,被蘋果下架。一名開發者 Benjamin Mayo 當時指出,蘋果的審核政策可能已經開始改變,公司將拒絕“模仿者”、“抄襲者”在應用商店上架,保護真正的開發者利益。他還公布了一封來自蘋果的郵件(這封郵件并非來自他本人):
上星期,蘋果應用商店拒絕了一款“應用推薦”類的應用上線,有關的郵件內容在網絡上公開,引發開發者恐慌的情緒,有傳聞表示 App Store 會拒絕應用推薦類的應用進入。不過,該郵件的內容指出,被下架的應用功能與 App Store 過于相似,不符 App Store 審核指南的標準。蘋果建議開發者,“請重新考慮應用概念,看能否加入額外的內容或功能,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強大、更具吸引力的體驗。”
如今 Android 的機型層出不窮,“硬件怪獸”越來越多——超大高分辨率屏幕,高頻率處理器,大內存,大內置容量,大電池容量。除此之外,經過長時間的發展,Android 的應用商店也趨向成熟,不但應用數量越來越多,高質量的應用數量也在增加;Android 本身所取得的進步也有目共睹。總之,Android 陣營的軟硬件產品與 iPhone 的距離在一天一天縮短。
之所以 iPhone 現在的定價依然那么高,一部分原因在于它的設計、做工依然讓人感到精致;一部分原因在于第三方配件種類、數量眾多;另一部分原因在于 App Store 里面數量眾多,種類豐富的應用。這三點構成了 iPhone 與 Android 之間的重要差異。然而,惡意抄襲的應用泛濫,功能簡單的應用泛濫會令 App Store 含金量下降。如果蘋果用戶最終發現 App Store 上缺乏好玩的應用,那么 iPhone 作為應用的載體,它本身的價值將遭受貶損。
也許開發者更加看重自己的利益。如果換一個角度,從蘋果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盡量保證 App Store 的地位,這是面對強大競爭所采取的一種措施。但是,比起保證應用的質量,應當更好的留住開發者的心——iOS 與 Android 是平臺之爭,是生態系統之爭,開發者作為生態系統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的利益理應得到重視,而不是令他們的利益遭受損害。蘋果也許需要參考任天堂當年與索尼爭奪家用游戲機市場,但遭受慘敗的教訓。
題圖來自 photobu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