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本文系《淺薄》的書評,發表于《商業價值》“周末薦書”欄目)

  阿蘭·圖靈于 1936 年發表的論文不僅奠定了現代計算機的理論基礎,同時也指出了計算機的邊界:這個世界上有無窮多的問題是計算機不能解決的。這一發現在哲學層面的意義絲毫不亞于其使用價值,因為它實際上是在論斷:人的思想無法被計算機取代。

  不過嚴格說起來,這個論斷的成立還需要另一個前提條件,即那些計算機不可計算的問題,人腦是可以解決至少其中一部分的。而尼古拉斯·卡爾在《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中指出,這個前提條件正在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而變得岌岌可危。計算機仍然不能解決那些不可被計算的問題,然而我們自己卻在越來越多地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逐漸失去人類獨有的那部分思想優勢。

  首先必須提到的是日益普遍的注意力渙散。互聯網以海量、碎片化信息的方式鼓勵注意力的不斷跳躍,現代人更是主動迎合這種信息輸入的方式,各種快讀、速讀、碎片化閱讀的技巧層出不窮。腦神經科學的研究顯示,我們的大腦能以很快的速度調整神經元之間的聯接方式,從而使思維獲得遠超進化論水平的靈活性。現在,在微博、微信、Instagram……持續不斷的塑造下,我們的大腦正在調整成一種適應碎片、拒絕長時間聚焦的聯接方式。

  不斷跳躍的信息輸入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出在信息的存儲與處理環節。卡爾引用一系列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講述一個事實:和計算機的磁性存儲介質不同,我們的碳基大腦無法記住所有事。大腦負責短期記憶(也叫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的區域是完全不同的,信息需要在工作記憶區停留足夠長的時間(大概兩三個小時),才會被轉到長期記憶區。短期記憶區容量非常有限,而長期記憶區幾乎有無限容量。于是,當我們跳躍地、碎片地接受海量信息的輸入,各種各樣的信息不斷地在短期記憶區來來去去,統統都沒有進入長期記憶區,結果我們忙忙碌碌一天發現腦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沒學到。同時撲面而來的信息又讓我們感到越來越焦躁,愈發迫不及待地去吸收更多的信息,從而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比起無法存儲信息,更糟糕的或許是無法處理信息。老師會說“課上學的知識課后要好好消化”,這個“消化”的隱喻恰如其分地呈現了大腦處理信息的過程:左腦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處理長期記憶區中的信息,構建出一個思維體系,供右腦在其上進行邏輯思考。缺乏連貫深入的信息獲取方式,使得左腦構建的思維體系破碎凌亂,于是對信息的使用也隨之變得淺薄。這樣的案例俯拾皆是:看著微信朋友圈里幾位每天專注轉發心靈雞湯與愛國熱血文的親友,我仿佛看到了用幾個關鍵詞搜索推送的 RSS 頻道,于是除了屏蔽朋友圈更新之外也別無他法了。

  正如布林約爾松和麥卡菲在《與機器賽跑》中所說,在一個計算機能力日益強大的時代,人類獨特的競爭力在于情感交流與創新。然而適應于時代的、碎片化的信息輸入方式不僅會使我們的思想缺乏深度而失去創造性,而且讓我們失去深入的主觀情感判斷,甚至陷入道德相對主義與道德虛無主義。于是我們看到一個自我增強的困境:機器不僅在取代人類用淺薄的思想可以做的那些工作,而且還將更多人的思想變得越來越淺薄。馬克思說勞動者異化成勞動的工具,而這一次的異化更可怕之處在于:淺薄的思想無法意識到自身被異化。難道我們真的已經無法抗爭了嗎?

  在這本《淺薄》中,卡爾并沒有多談如何與淺薄化的趨勢抗爭,但抗爭的方式已經呼之欲出。重新奪回主動的第一步在于閱讀。我們需要學會隔離永不停息的信息大潮,停止淺嘗輒止的、信息采集式的閱讀,回到書籍時代的深入閱讀,通過思考把信息組織到一個完整的框架或體系中,花時間進行這個反思和組織的過程,使信息以及你為它組織的框架能被轉入長期記憶,使其孕育出深刻的、創造性的思想。從這個意義上,作為讀者的你現在把眼光放在“周末薦書”欄目上,這就是人類拒絕走向淺薄、拒絕被計算機取代的希望所在。

  (文/熊節,ThoughtWorks 咨詢師,致力于用 IT 技術塑造更加公正和美好的社會)


gigix.thoughtworkers.org 2015-05-19 00:29:25

[新一篇] 《暗黑3:泰瑞爾之書》讀后感+圖賞

[舊一篇] 一個程序員的告白:多年后,我才學會承認自己的無知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