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坤:ISIS的“伊斯蘭國”為什么這么有吸引力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美國與ISIS“伊斯蘭國”之間的戰斗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前幾天,國內外媒體鋪天蓋地報道說,美軍的空襲重創了他們,庫爾德力量乘勢奪回了摩蘇爾水庫大壩,這一戰役扭轉了戰爭形勢,伊拉克的伊斯蘭反叛武裝已經開始大潰敗,言之鑿鑿、煞有介事。但接不旋踵,幾天來的消息卻都是ISIS“伊斯蘭國”武裝力量如何進一步發展壯大的消息,更加聳人聽聞的是,參加ISIS武裝力量的不僅僅是當地居民,而且還有大量來自西方歐美國家的戰士,他們差不多就是ISIS武裝力量打先鋒的主力,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ISIS“伊斯蘭國”不僅在中東伊拉克、敘利亞等國有強大的感召力、凝聚力,而且即使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有不容忽視的影響,簡單地說,ISIS“伊斯蘭國”的政治與社會基礎不容低估。

誠然,現在差不多全世界的媒體都在盡力描繪ISIS是怎樣一個極度邪惡的組織,他們是一伙作惡多端的匪徒,一直都燒殺搶掠,所到之處生靈涂炭,人間板蕩,文明傾頹,但就是這樣的一個組織,卻在美國的不斷打擊下,依然有人對之趨之若鶩,使之一路滾雪球般地發展壯大,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或者換句話說,這個ISIS它的吸引力與魅力究竟何在呢?

有的人說,ISIS資金充足。言下之意,大概是有錢可用。這完全是可能的,通過各種渠道,ISIS收集掌握了大量資金,這對任何一個組織都是不可或缺的。錢能通神,能收買一些人為之效勞,這也說得過去,但是更進一步,如果要說可以讓人為之搭上一條命,則未免言過其實。誰都知道,參加ISIS等于把一條命是交了出去,多少錢可以買上一條性命呢?

事實上是多少錢也買不來一條命。即使可以花錢雇傭,但用金錢換來的雇傭軍是沒有什么戰斗力的,這已經為事實所證明;從ISIS武裝的實際表現看,他們不是一支以金錢為目的的雇傭軍,這也是正在發生的一系列戰斗所證明的一個事實。

還有的人尋找“女人”與“性”的原因。一直有媒體炒作,什么ISIS擄掠女人分給士兵,還有什么強迫數千婦女當性奴,還有什么ISIS強奸控制下的所有女人之類,似乎ISIS武裝力量的士兵們是沖著這等超常規的“性趣”而來一般。

筆者以為,這樣的炒作很令人懷疑其真實性。這很能讓人想當年十分逼真的“共產共妻”的神話,當然,這其中更多的恐怕還是時下很時髦的“重口味”。在當今中國,一些人觀察世界總離不開臍下三寸之地,總能在這個范圍內找到激發某種欲望的“鴉片”,以此滋潤他們自己潛意思中的那種強烈渴望。但這般以己之欲度人之腹,沒有任何說服力,充其量也不過是一種新“共產共妻”式的伎倆而已。

那么,ISIS“伊斯蘭國” 吸引人、凝聚人的內在力量到底在哪里呢

對此,筆者研判有如下兩種可能:

一種可能是目標太有魅力了。

任何一種奮斗都需要目標的牽引,美好神圣的目標是生命代價的歸宿。也就是說,有這樣一種可能性,ISIS“伊斯蘭國”所追求的目標是如此美好,以至于其信徒為此不惜舍生忘死,把自己貢獻出去。

另一種可能是敵人太可恨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實這句話是有前提條件的,“民”本來是很“畏死”的,但因為某種發酵,就完全有可能發生“不畏死”的質變,而這種變化并不源于目標的牽引,而是因為他人壓迫的緣故,因為有殘酷的壓迫,所以不惜以死相抗,用一句著名的政治名言就是“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這大概就是雖然美國的空中打擊威力無比,但ISIS組織卻毫不畏懼,人人勇往直前的原因。

兩種可能性,究竟哪種可能性更大、更現實一些呢?

顯然,對ISIS“伊斯蘭國”而言,第一種可能性渺茫難尋,而第二種可能性則觸手可及。

所以,如果要問ISIS“伊斯蘭國”為什么這么有魅力,居然可以讓為數甚多的歐美人士參與其中,其奧妙大概就在于此。

由此人們不難對ISIS“伊斯蘭國”這類組織的未來發展做出預測:那就是,在人類這個世界上,真正激發各種ISIS生息繁衍的原動力,是霸權及霸權的壓迫,只要霸權不死,各種形式的“ISIS”就只能與日俱增、與時俱進、花樣翻新地出現,他們將在深厚的政治、文化與社會基礎上,前赴后繼地去和他們最可恨的敵人殊死搏斗。這是一個人類歷史上的空前“死結”,這個“死結”沒有誰能夠解得開,恐怕連上帝都不行,更何況霸權本來對這類組織也是既打又拉、既愛又恨,一邊鏟除一邊培養扶持呢!



博客中國 2015-08-23 08:39:52

[新一篇] 【中華人物】后世賢相的楷模伊尹

[舊一篇] 【史上今日】林彪筆記:毛澤東慣用捏造伎倆,得防著這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