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在熱乎乎的感情世界中徜徉 鳳凰讀書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米齊諾娃致契訶夫


189119日,莫斯科


安東·巴甫洛維奇:


昨天我怎么也不能把教學大綱拿到手,今天拿到了,但也不能在四點鐘前送交給您。今天在杜馬給您寫了一封長信,幸好沒有發走,現在一讀,大驚失色--干脆是一篇哀歌。您是怎么回到家的?大概已經吃過五頓午飯和晚飯,反正日子過得很舒心。您把自己的霉氣或是穢氣都留在了莫斯科,現在感覺您自己完全是個“幸福的人”,我是多么的羨慕您,如果我哪怕能到阿列烏斯基島去旅游一次,我也會成一個幸福的人。因為咳嗽,我已經三夜沒有合眼,也沒有讓家人睡好覺,昨天又咳出了血。祖母生氣了,說我出門不注意保暖,還預言我會得肺病的--我想,您會笑話我的。這一切都很糟,但也很好。到了莫斯科您別忘了到瓦加尼科沃公墓去給我掃墓。昨天從五點到晚上十一點我一直在您家,大家都很健康,米哈依爾·巴甫洛維奇走了,我和瑪莎今天去劇院看了《新的事業》,我就是從劇院回家之后給您寫這封信的,因為不想睡覺,也因為我知道這樣能使您氣惱,因為您不得不讀這樣一封毫無文采的信,而讓您氣惱會讓我開心。戲還不錯,但我不會再去看它。安東·巴甫洛維奇,這是怎么回事,為什么一清早我會寫出如此灰暗的信,而我現在覺得,我寫的全是胡言亂語。


好了,我已經讓您討厭了,請原諒,但既然想了寫信,也寫了,就不能把它扔了。當然,我不會期望您的回信,因為我不過是個杜馬的抄寫員,而您是著名作家契訶夫,但我還是要祝您健康,還請您別忘了。


麗·米齊諾娃


【譯者注】


1890128日,契訶夫從薩哈林島遠游歸來,準備收集一些小學的課本與教學大綱寄送給薩哈林島的孩子,米齊諾娃便以送教學大綱為由,給契訶夫寫了這一封情調頗為曖昧的信。米齊諾娃與契訶夫的妹妹瑪莎是一所中學的同事,所以是契訶夫家的常客。契訶夫幾個兄弟對這位美女都有好感,但名作家安東·契訶夫自然對她更有吸引力。除了在中學任教外,米齊諾娃還在莫斯科杜馬(即議會)兼職做抄寫員,所以她自稱“杜馬的抄寫員”。米哈依爾,即米沙,是契訶夫的弟弟。阿列烏斯基島是太平洋上的一個島,1867年俄國將它與阿拉斯加一起賣給了美國。



契訶夫致米齊諾娃


1891111日,彼得堡


杜馬的抄寫員:


來信我已收到,明天就把它寄往流放地,即薩哈林島,多謝您,米齊諾娃。


至于說到我已經吃過五次午飯和晚飯,那您說錯了:我已經吃了14次午飯和晚飯。與您的觀察相反,我沒有把霉氣留在莫斯科,而是把它帶到了彼得堡。


您想到阿列烏斯基島去?您去那里能幸福?那您就去吧,我給您和您的男友(我忘了他的名字了)提供免費車票。


您為什么早晨的情緒這么糟糕?您為什么那么輕視您早晨寫給我的信?啊嘿,麗基莎,麗基莎!……


您給自己的信作了這樣的評價:“真不好意思把這樣的信寄出去!”為什么不好意思?您寫了信之后就以為您這封信寫得亂糟糟的。不必苛求自己。我向您保證,您的信寫得非常得體,不卑不亢,一看就是來自一個上流社會的人寫的。


好了,事情就是這樣了,上帝保佑您。祝您健康,幸福,快樂。


要讓她滿意,


就要笑哈哈。


特羅啦啦!特羅啦啦!


但在上流社會活得并不開心。一位女作家(米沙的熟人)給我寫信說:“我的事情不太好,我真想到澳大利亞去走一遭。”您要去阿列烏斯基島,她要去澳大利亞!那我上哪兒去呢?天下的好去處都給你們兩位搶去了。


再會了,我心靈的兇手。


您的著名作家


【譯者注】


女作家指沙芙洛娃(1874-1937),她也是契訶夫的一個女粉絲。


“要讓她滿意……”是輕歌劇《美麗的葉琳娜》(1864)中的一段唱詞。



《愛的故事》序言

童道明


起先,是拉克申老師,牽著我的手,走向了契訶夫。


那是1959年,我在莫斯科大學文學系讀三年級,寫了一篇學年論文--《論契訶夫戲劇的現實主義象征》。


論文講評會開過后,拉克申老師把我留住,說:“童,我給你論文打5分,并不是因為你是中國人。我希望你今后不要放棄對于契訶夫和戲劇的興趣。”


學生聽了老師的話,從而一勞永逸地決定了我日后安身立命的職業方向--研究契訶夫及其戲劇。


領著我走向契訶夫的,就拉克申老師一個人;而后來幫助我走近契訶夫的人就很多了,其中就有于是之老師。


作家愛倫堡1960年出版了一本叫《重讀契訶夫》的書,他說契訶夫的簡潔的文風是與他謙虛的品格有直接關系的。我將信將疑。后來認識了于是之老師之后,才相信了人的簡潔的文風與他的謙虛的品格之間的血肉聯系。


作家高爾基在《論契訶夫》中寫道:“我覺得,每一個來到安東·契訶夫身邊的人,會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希望變得更單純,更真實,更是他自己……”


我早就讀過高爾基的這段話,我也相信會是這樣的,特別是在我結識了于是之老師之后。2014118日,作家文摘報社在首都圖書館開于是之逝世一周年追思會,我在發言中幾乎重復了高爾基的這一段話,只是把“安東·契訶夫”改成了“于是之老師”。


于是之老師幫助我更好地認識了契訶夫。


愛倫堡的《重讀契訶夫》煞尾一句是:“謝謝你,安東·巴甫洛維奇。”多么簡單的一句,但飽含著多少深情。我一直想效仿愛倫堡,在公開文字里向契訶夫說幾句溫情的話。這個機會終于來了,1995年我寫了第一篇關于契訶夫的散文《惜別櫻桃園》,文章最后是這樣寫的:


謝謝契訶夫。他的《櫻桃園》同時給予我們以心靈的震動與慰藉,他讓我們知道,哪怕是朦朦朧朧地知道,為什么站在新世紀門檻前的我們,心中會有這種甜蜜與苦澀同在的復雜感受,他啟發我們這些即將進入21世紀的人,要懂得多愁善感,要懂得在復雜的、熱乎乎的感情世界中徜徉,要懂得惜別“櫻桃園”。


189067日,契訶夫在去薩哈林島途中,乘船漂流到黑龍江上。他先在俄國邊城布拉格維申斯克下船小憩,然后又登船來到中國邊城璦琿稍作逗留。1998730日,我也有機會坐船從黑河漂流到了璦琿城。一路上同船的朋友都在談笑風生,獨有我一個人坐在甲板上,腦子里想的全是契訶夫。回京后寫了篇文章,文章最后說:“我努力讓自己相信,這一個半小時的江上航行,是我忙忙碌碌的生命里呼吸得最自由的時刻,我也努力尋覓契訶夫108年前見過的‘數不清的長喙的精靈’。可惜,只有可數的幾只水鳥飛來追逐輪船激起的浪花,與我們相伴在黑龍江上。”


有個俄羅斯演員(我忘了他的名字了),非常喜歡契訶夫,他說了這樣一句話:“契訶夫留下的不僅是二十卷文集,還有兩所學校和一片森林。”我欣賞他這句話。“兩所學校”是指契訶夫出資贊助興建的兩所農村小學;“一片森林”是指契訶夫本人鍥而不舍地在自己的莊園里手栽的一片樹林。


我在一篇名為《有精神謂之富》的散文中,曾經高調地思考過契訶夫植樹的精神價值:


我想引用俄國作家契訶夫的一句話:“當我走過那些被我從伐木的斧頭下救出的農村的森林,或者當我聽到由我栽種的幼林發出美妙的音響的時候,我便意識到,氣候似乎也多少受到我的支配,而如果一千年之后人們將會幸福,那么這幸福中也有我一份微小的貢獻。”這是契訶夫名劇《萬尼亞舅舅》里的一段臺詞。如果用最簡單的話來表述契訶夫創作的主要意義,那就是:契訶夫不厭其煩地要讓人知道,人應該做一個有精神追求的人。而在這段臺詞里,契訶夫對于人的崇高精神追求作了極富詩意的表達。在這里,人超越了自我,把小我化入大我,自覺地、滿懷信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存在與創造,融入歷史時空與造物主的創造之中。三年前我翻譯過《萬尼亞舅舅》全劇,譯到這段臺詞時,我感到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


在我的劇本《我是海鷗》里,則對“契訶夫種樹”作了低調處理。我寫了這樣一個場景:


契訶夫:姑娘,我看你的心情不太好。


女演員:我很累,很煩惱。


契訶夫:是的,無處不在的生存競爭,讓人的生存失去了詩意。


女演員:那該怎么辦呢?


契訶夫:找塊空地,種幾棵樹,然后看它們如何一年年長大成蔭。我心里一有煩惱,就去種樹。我已經種植了一大片樹林子了,可見我有過多少的煩惱呀!


《我是海鷗》2010130日在蓬蒿劇場首演。這天恰好是契訶夫誕生150周年。在劇場門口遇到北京師范大學的程正民教授,他說今天天冷,本來不想來,但讀到了我發在《新京報》上的文章,就決定來了。我的文章題目是《幸福的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文章里的哪一段文字引起程教授注意了呢?可能是這一段吧:


190418日,契訶夫給正在尼斯度假的作家蒲寧寫信,信中的問候語卻是:“代我向可愛的、溫暖的太陽問好,向寧靜的大海問好。”記得當年讀到這里,不住地對自己說:契訶夫真可愛……


《我是海鷗》2010919日在南京大學演出。南大余一中教授坐在我的學生蘇玲旁邊看戲,看完戲余教授發了感慨:“童先生真年輕!”他的感覺是有道理的。在寫作《我是海鷗》時,我把契訶夫的一句話當座右銘寫在日記本的扉頁上:“隨著年齡的增長,生命的脈搏在我身上跳動得越加有力。”進入真正的創作狀態,人會有精神上的亢奮。契訶夫這句話是1898年說的,這是他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他著名的小說三部曲--《套中人》、《醋栗》和《關于愛情》就是這年完成的。


契訶夫是個什么樣的人?拉克申說:“契訶夫盡管活在19世紀,但他的思想屬于20世紀。”羅扎諾夫說:“他是和我們一樣的人,不過他更精致、更典雅。”


我寫作第二個關于契訶夫的劇本時,就把這兩位俄國學者的話當作塑造契訶夫形象的指針。


這個劇本名叫《契訶夫和米齊諾娃》。米齊諾娃是契訶夫的初戀情人,是《海鷗》中妮娜一角的生活原型。當然,劇本里有圍繞《海鷗》首演產生的“飛短流長”,也有初戀情人間一定會出現的“兒女情長”。


2014330日這天,我接到了與“契訶夫及其戲劇”有關的一個電話與一個短信。電話是中央戲劇學院陳珂教授的研究生閩宜打來的,她說她要排演《我是海鷗》。短信是中國國家話劇院楊申導演發來的:“劇本已經拜讀,很多地方很有心靈觸點。”隔一天,他又來短信:“我又讀了劇本,依舊感動。”他讀的就是《契訶夫和米齊諾娃》。


把契訶夫給予我的感動,通過寫作傳遞給別人,使其他人有了走近契訶夫的興趣,這就是我一直保持著對于“契訶夫及其戲劇”強烈興趣的結果,我也可以因此而告慰已經作古多年的拉克申老師了。



《愛的故事:契訶夫和米齊諾娃》/[]契訶夫、米齊諾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07


鳳凰讀書 2015-08-23 08:41:30

[新一篇] 盈盈樓上女:春色如許,但傷知音稀

[舊一篇] 我依舊迷人:紀念契訶夫逝世110周年 鳳凰讀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