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周志興:現在只剩一把尺子?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摘要
如果我們可以放棄那把用財富做的唯一的尺子,換上其他的更適合自己的尺子,例如,在學術上有所造詣,在藝術上出類拔萃,在身體上健康長壽,也許更能有一種平和的心態來看待世界,來接人待物。


尺子這東西,主要是丈量長度的,后來引申為衡量任何事物的標準。


尺子的用途還是很大的,做家具用它,做衣服用它,做工程也要用它,甚至打官司也常常用到它,當年,安徽桐城著名的官宦張家和鄰居吳家為了蓋房占地鬧了糾紛,張家寫信讓京城做官的張英出面干涉,張英寫了四句話:“千里來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也是當地著名的六尺巷的來歷。


今天我們說尺子,常常是引申了,有了更加廣義的衡量的意思,很多時候其實是在說一個標準。最土的一句話是:“木匠打老婆,有尺子。”這個尺子,實際講的是分寸。


當然,我們做媒體的,也常常講尺度,這個尺度,就是出街的節目或者文章要遵守有關的政策法規。


而尺子在廣義使用的時候,常常用來說人。


例如,說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壞人,或者某某是偉人,某某是名人。當作出這些判斷的時候,說話的人其實是靠肚子里的那把衡量人的尺子說話的,當然也會根據別的許多人的觀點來說話,而這其實也是一把尺子,不過別人的看法構成了你自己心中的尺子的一個維度而已。


狹義的尺子種類很多,裁縫用的工程師用的和科學家用的都各不相同,而廣義的尺子也應當是各種各樣的,就拿衡量人的尺子來說,也應當不是一把,例如,可以按照才能來衡量,經營、藝術、武功、學術等等,應當是用不同的尺子來衡量,不能用戲唱的好不好來衡量做企業的人。中國有句老話,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也就是這個意思。


自然也可以用人品來衡量,有的是好人,有的不那么好,有的也許就可以叫他一聲壞人。當然,這些尺子其實沒有那么嚴格的標準,也就是說,衡量這些尺子的尺子也沒那么準,所以,很多人根據的是自己的判斷,是自己心里那把尺子,由于眼光、角度等等問題,也許就看走了眼。


眼下,人們常用的尺子似乎是財富的多寡。似乎人的本領、智慧都是由財富支撐的,每年的財富排行榜成了一把尺子,頂級富人從人叢中走過,得到了最多的掌聲,全身沾滿了眼球。


這也正常,因為這是一個簡單標準,有一個億和有一百萬就是不同,不像寫文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更要緊的是,這幾十年來,中國的傳統美德受到了強烈的沖擊,錢這個東西,成為許許多多人拼命追求的目標。


所謂“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金錢拜物教成了唯一被全民信奉的“宗教”。再就是人們常常會羨慕那些擁有自己沒有的東西的人,假如覺得自己錢不夠多,那么,自然會羨慕那些有錢人。


也可以說是不正常。


因為社會是多元的,人生也應當是多彩的,很多東西是用錢買不來的。所以,不能都走攫取財富這同一條路,假如真的這樣,那這條路上發生踩踏事件是必然的。其實,幸福不幸福,健康不健康,智慧不智慧,技藝強不強,財產多不多,人品好不好,都應當是尺子,用來衡量不同的人。


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衡量自己的那把尺子。如果我們可以放棄那把用財富做的唯一尺子,換上其他的更適合自己的尺子,例如,在學術上有所造詣,在藝術上出類拔萃,在身體上健康長壽,也許更能有一種平和的心態來看待世界,來接人待物。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學術、藝術、財富等等方面都不如意,一生只是平平淡淡地做一份普通工作,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子女孝順,這其實也是一把尺子。


能經得起這把尺子衡量的人,說不定是最為人所羨慕的。


(這是我發表在《財經文摘》今年第二期的文章)



共識網 2015-08-23 08:44:32

[新一篇] 【獨家】金庸武俠里的女人,你最想娶誰?

[舊一篇] 乖,摸摸頭┃大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