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 簡體 傳統 |
微軟全球開發平臺事業部資深副總裁潘正磊是微軟核心開發工具Visual Studio和.NET平臺開發團隊的領導人,1992年加入微軟,從一位工程師做起,歷練過多項微軟全球性技術和管理職務,3年前也兼任微軟亞太研發集團服務器與開發平臺事業部總經理,同時管理美國與中國兩地的微軟研發團隊,就連C#之父Anders
Hejlsberg都是她的部屬。 潘正磊一手主導微軟Visual
Studio開發團隊導入敏捷開發,擁抱DevOps思維,甚至她還是決定.NET開源的關鍵人物。 Q:你何時得知.NET要開源? A:這是我的決定,而不是被告知。 Q:為何微軟需要這么大的變革? A:原本大多是新創公司擁抱開源,但現在有越來越多大企業將開源視為戰略的一環。開源商業模式也越來越完善,可以透過提供服務的方式來建立獲利模式。軟件的代碼只是軟件其中一小部分的價值,更大的價值要靠服務(意指云端服務)來實現。 我們的市場競爭者Java也因開源而受到歡迎。比只靠內部.NET開發團隊的腳步,大量開源社區參與的創新速度可以更快,我們也有類似Java社區規模的.NET開發人員在微軟之外,只是我們沒有善加運用。 Q:你如何說服老板,例如微軟新任CEO Satya
Nadella? A:有次和我的老板也就是微軟云端和企業部門執行副總裁Scott
Guthrie一對一面談時,我提出.NET開源的計劃,他也看到了上述類似的趨勢相當認同我的決定,甚至要求我提前3個月完成.NET開源的工作。至于Satya Nadella,我根本不需要說服他,他完全支持。 Q:決定開源之后,先做哪些事? A:沒辦法在決定的第一天就開源,因為不是將所有的代碼開源,傳統桌面代碼還沒有開源,這是很大的剝離工程。另外,改用開源GitHub來管理代碼之后,如何確保全世界任何開發人員都可以使用,不論是編譯、構建、測試等工作流程都要重新考慮,等于是整套微軟軟件開發工程的重建。所以,我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Java的作法,才發現JDK也不是完全開源,例如得和Oracle簽署使用授權后才能取得代碼。 微軟第一個開源的程序是TypeScript,從中開始學習開源經驗,了解如何和社區共事,但還沒真正學到后開源的商業模式。后續才將C#編譯器(Roslyn)開源,然后再擴大到將.NET核心。采取漸進式一步步開源的策略。 Q:在微軟推動開源,最大的挑戰為何? A:一開始最困難的是跟所有人解釋為何要這么做。例如得說服法務部門,如何避免微軟的知識產權,得向市場部門解釋,開源的必要性,什么樣的成功情境,才是開源的成果等。 另外,微軟有一套嚴格的知識產權規范,這個規范結構不適合采取開源,因此也有很大的調整,讓產品部門未來很容易可以開源。第一次想要開源TypeScript時的挑戰最大,等到了.NET開源時已經非常順利了。 另外在軟件架構上也需要調整,能將要開源的代碼單獨抽離,若釋出的代碼還需要其他未開源的相依元件才能構建,就等于無法開源。 Q:會担心知識產權權的問題嗎? A:早在2010年時,微軟就開始嘗試將開源軟件放入自家產品中,但會盡可能采取最安全的方式,斥資進行知識產權來避免發生問題,甚至還會考慮,萬一有問題,多快能把開源軟件從產品中移除。 但是,現在,沒有人會再担心這類的問題。倘若是在對外的服務中使用開源軟件,部署在后臺環境中就不會有任何知識產權的風險。但若要放入盒裝軟件還是會有風險,因此,我們不會考慮任何Copyleft的授權,如GPL。 Q:開源后,對微軟工程師有什么影響呢? A:3年前,微軟工程師若要看一眼開源代碼,都得經過3道申請程序,得獲得我的同意,他們才能看。因為微軟經歷過很多侵權官司,為了避免工程師犯錯,因而設置了很多壁壘。 現在微軟工程師要“看”開源代碼,不用獲得任何人的同意。只有要將開源代碼放入產品時才需要批準。 當我們第一次將代碼放上GitHub時,工程師們都非常緊張,還將代碼中所有的注解都看過一遍,深怕寫過什么罵人的話或隱私要趕快刪除,后來就習以為常了。 Q:開源對微軟開發流程上又有什么影響? A:過去微軟設計產品只需和內部溝通,現在得和社區合作,這是一個全新的工作模式。開源社區貢獻的代碼如何和套裝產品整合,也需要新的流程。擁抱開源最需要的不是調整組織,而是要改變工作方法。 Q:為什么需要改變工作方法? A: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模式。倘若微軟仍然采取傳統的瀑布式開發流程,就不可能開源。瀑布式開發流程是一個全權控制的模式,可以自行決定代碼開發完成的時間點,再來安排后續測試團隊的工作排程。 過去,微軟開發工作是計劃性的,但在開源之后,無法預估有多少人有興趣貢獻代碼。開發社區貢獻的代碼越多,就得投入愈多人力來審視提交出來的代碼品質。 代碼開源之后,不論是誰貢獻的哪一段代碼,盡管是完成度很高的代碼,幾次開源經驗來看,都需要進一步檢查如代碼一致性或相依性等。 Q:在這種非計劃性的開源工作模式下,要如何確保產品的品質? A:開源釋出的代碼任憑社區使用,但是,要成為微軟的產品,會有另一個我們認證過的發行版本,就像RedHat Linux也會發行不同的版本一樣。 或者像Google的Chromium和Chrome的作法一樣,作為產品發布者,我們有權決定哪些社區貢獻的代碼能放入最終產品。 Q:代碼開源后,對微軟帶來哪些好處? A:跨平臺是未來的大趨勢,能讓Runtime跨平臺,對所有開發人員都是福音,因為只要寫一套代碼就能在多個平臺上使用。 若.NET沒有釋出,只有微軟自己能進行跨平臺支持,但微軟不可能支持所有的Linux平臺,開源釋出后,可以讓其他人針對不同平臺修改。 這也是一種變相的群眾外包,讓開發需求靠社區快速得到解決,而不用依賴廠商解決。 Q:微軟長期開源策略是什么?會將所有產品都開源嗎? A:我覺得,微軟不需要將所有程序都開源,而應該是選擇性地開源。首選是Runtime開源,其他則是要看需求程度來釋出。例如.NET開源之后,在GitHub上受歡迎程度比C#編譯器高很多。 長遠策略是來自當下所知,目前,我認為,開源最重要的是Runtime開源,從開發過程來看,工程師能夠知道底層Runtime的代碼怎么撰寫,有助于調校代碼,改善軟件效能。但是,對于工具軟件的代碼,軟件工程師不一定有興趣。工程師傾向于使用一個好用的工具,而不一定會要求工具也要完全開源。 就像小孩成長過程,要先會爬之后才會走,能走之后才會跑。在開源之路,微軟才剛剛學會走路,但距離會跑能跳還有很長一段路。
dotNET跨平臺 2015-08-23 08:48:1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