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 簡體 傳統 |
中國是一個詩歌大國,最早的《詩經》距今3000年。以最高峰唐朝為界限,古詩分為古體詩和格律詩,宋詞元曲一般被看作詩的一種。中國新詩是與古典詩詞相對而言的,1918年5月《新青年》推出白話新詩,標志現代新詩的出現。新詩經過近百年發展繁榮昌盛,但也透露著種種隱憂,詩人們標榜先鋒實驗,認為分行就是詩,讀不懂就是好詩,造成詩歌邊緣化碎片化反意義化嚴重、新詩思想立意和美感的缺失、低俗惡搞成風。到底如何寫好新詩? 一、堅守民族品格 首先回歸民族審美。中國新詩要想贏得大眾,走向世界,必須回歸民族性,因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國詩歌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委婉含蓄和優美自然的民族風格,重視詩歌的“風雅頌”,這既是中國詩歌創作長期探索總結的結果,也是民族審美體驗在詩歌中的體現,這一詩風應該在新詩創作中得到繼承發揚,一掃當前詩壇的直白張揚和鄙陋造作之氣。 其次堅持傳統價值。古詩詞是一座高雅的語言藝術寶庫和可貴的精神寶庫.熏陶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中國詩論中有“詩言志”的傳統。古詩人直面當世時代植根于現實生活,他們抒發士人的正能量正情懷,心憂天下蒼生社稷,同祖國人民大眾命運緊密相連,歌頌祖國大好河山,謳歌社會德行倫理,反映人民疾苦,揭露和鞭撻社會中的丑惡現象,抒發個人抱負和鄉愁閨怨等。古詩主要為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派,代表人物杜甫、李白。現代詩流派眾多,詩人分歧大共識難,但尹才干提倡的《立根派詩歌創作公約》得到了眾多詩人實踐贊同。 再次汲取古詩營養。中國新詩和古典詩詞一脈相承,必須扎根傳統文化這個母體,否則新詩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古詩詞講究“意境、韻律、字詞推敲”,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要學習古詩詞寫法:格律、押韻、句式排列整齊,借景生情,移情入境,情景交融,詩情畫意為唐詩最高境界。代表人物唐代王維,將中國畫意境和佛性融入到詩中。我們堅守傳統熱愛母語,抒寫更多更好的新詩。 二、激揚時代精神 黑格爾說“時代精神是每一個時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實質,是一種超脫個人的共同的集體意識”,白居易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我們要站在歷史維度審視當今時代,激揚時代精神。 首先堅持推陳出新。當今詩歌要堅持“雙百”方針和“二為”方向。要與時俱進把握鮮明的時代性,自覺剔除對我們有害的糟粕,在傳承中國詩歌精髓的基礎上,利用新詩自由靈活優勢來記錄時代特質,就是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狀況。詩人應自覺地投入到當今時代大潮和生活激流中,擷取一朵朵云彩浪花,創作出充分體現時代風貌,無愧于時代精神,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佳作。 其次堅持面向大眾。我們詩人應該牢記歷史使命,我們寫詩,是為了凈化今人心靈,振奮人們的精神,推動社會前進再前進詩人要担負起思考人類命運和引導大眾精神的重任,來引領和傳播社會的聲音,給大眾以感染,從而發揮激濁揚清、點化心靈的作用。詩人要面向群眾,做到心中和詩中有讀者,詩人必須與讀者形成良性互動,學習民間語言,詩歌盡量通俗易懂“不晦澀”,不搞怪不下流。 再次堅持用好媒介。當今的詩歌媒介很多,紙媒有官方報刊和民刊,聚會性質有詩歌論壇,網媒有詩歌網站和詩歌論壇。特別是網絡詩歌上傳快、傳播快、互動快、容量大、受眾廣等受到廣大詩人和詩歌愛好者的熱衷,很快聚集了很多人氣。這是詩歌繁盛的重要見證,也是詩歌發展的重要平臺,值得重視。一大批草根詩人通過網絡為大眾熟知的,比如網詩《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的余秀華。很多紙媒也跟網媒互動,發表很多優秀詩歌。但網絡詩歌泥沙俱下要注意監管和引導,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三、注重創新發展 首先堅持學習民間。神話與民間傳說是民族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詩人在創作中利用一些神話和傳說,為新詩帶來了獨特的景觀,給人以新鮮奇異的感覺。有些詩歌是詩人對民間神話傳說的移植和變異。現代詩人也可學習借鑒民歌民謠,比如陜北民歌信天游;民間口口相傳的民謠故事,如藏族史詩《格薩爾王》等;借鑒流行歌詞達到返璞歸真,這些歌詞本就是對古詩詞古典籍的現代化,如《濤聲依舊》化于張繼《楓橋夜泊》,歌詞《東風破》《本草綱目》等。 其次堅持形式探索。比如圖像詩,在保證詩歌意象、意境、詩意和諧之下,摸索詩歌的排列建行,創作詩歌主題相關圖形外象,更加有利于讀者欣賞把握。比如尹才干的圖像詩就是在發展古代和聞一多、徐志摩等新月派詩人的基礎上的大膽探索,將中國現代圖像詩提高到了一個新境界。 再次堅持借鑒西方。引進西方先進的詩歌理論和技法,用于指導我們新詩的發展,這也是發展新詩的一個重要手段。西方的最早可以追溯到《詩學》,亞里士多德所著,主要討論悲劇和史詩。用現代西方結構主義、符號學、精神分析法等詩歌理論武裝詩人和評論者頭腦,提高我們的詩歌批評鑒賞水平。
天涯觀察 2015-08-23 08:51:0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