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民之子的民富國強夢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作者:張勝旭

  作為七零后生人,篤信所受教育,高中時就堅信共產主義一定會實現,扼腕嘆息地閱讀了中國近現代史,我的中國民富國強夢在心中扎了根!也許正因為如此,高三下學期剛滿十八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當時堅信,中國民富國強,惟有靠中國共產黨英明領導。大學畢業后,痛并快樂著地奮斗了幾年,自己腳踏實地,現在有令人醉心的工作,健康而可親的父母,溫柔而智慧的老婆,位于昆山的142平方米的高檔公寓,或許對生活要求不高,已心滿意足。但是,我的民富國強夢何時才能實現?


  《亮劍》熱播,主角李云龍那么激動人心,為什么?代表著向上的力量,能為民富國強夢的實現實實在在、痛快地做事。值得一提的是,李云龍原是中國普通農民。當時,千千萬萬個中國農民加入了革命隊伍,大批農民成為革命的中堅,成為新中國的締造者和領導者。建國后的五十年代,剛分到土地的農民被強迫著立即加入互助合作社,高級合作社,直至人民公社,包括農民在內的中國人民的民富國強夢隨之破碎。春天到了,1978年,小崗村創造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引發了農村改革浪潮,不過,近年發展非常緩慢。我潛心研究了臨潁南街村、江陰華西村、東陽橫店鎮、昆山晟泰村、中山崖口村的運作模式,實踐各不相同,但都無法樹立一個較為通用的走向富裕之路的標桿。占比七成以上的農民如何才能盡快富裕?我在不停地思索與行動。

  一滴水折射出太陽的光輝,從父母的成長之痛可以體悟中國農民經歷的苦痛。父親的生父只是一名私塾老師,1957年被打成“右派”,抑郁而去。其時,父親不到二歲。奶奶無力養活父親,帶著父親改嫁到我出生并度過了童年生活的村莊——張老家。張老家的爺爺是地道的農民,待父親不冷不熱,令父親至今感恩不盡的是他供父親讀完了高中。父親吃不飽,穿不暖,睡在和牛羊共處、糞臭難聞的大棚里,上中學時每天需要步行8公里,一天最多一頓飯,就是干硬干硬的玉米窩窩頭就著涼水吃下去,寒風刺骨的冬天也是如此。父親高中畢業,當了民辦教師,平時要挑糞,種地,結婚時,連褲子都是問親戚借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分地后,能吃飽了,糧食有節余;政策允許考大學,父親以民辦教師的身份考上了大學,生活一天天好起來。因此,父親一直感謝鄧小平。但樸素的曾祖母一直念叨“毛主席好”,盡管童年時聽曾祖母在一棵很老的歪槐樹下說,1958年,吃不上飯,餓死很多社員,那時,“十個社員九個賊,你不去偷你怪誰”,會偷的肚子就好受些。一個印象深刻的例子是耷拉爺把自己拉下來的硬硬的糞便用涼水淘一淘,再放進嘴里吃下去。回想起史學家唐德剛《新中國三十年》中 “1959年安徽餓死人的實例”的記載,往事不堪回首!

  母親年青時是當地公社生產隊婦女隊長,干活是一把好手,依然吃不飽。嫁到張老家后,日子拮據,屋子漏水。直到分了地,日夜勞作,生活明顯改善,除了村支書家,就數我們家日子過得最好了。現在55歲,生活富足,遺憾的是落下了“腰腿疼痛”的病根。

  我每年至少回農村家鄉一次,觀察到1978年以來,相比城市居民,盡管自由競爭的土壤日漸肥沃,憑借個人奮斗便可成為城鎮居民,但農民生活改善幅度很小,吃得飽,沒錢花,權利少。200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農業經濟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一位退休的年過古稀的姚監復教授給我深切贈言:愿你為中國可愛又可憐的中國農民做出重要貢獻。身為農民之子的我,為使可愛又可憐的中國農民走向富裕之路,至少使家鄉的農民富裕,究竟能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宏觀來看,“三農”肇始于李昌平上書朱镕基的三句話:“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其實,中央一直關注著“三農”問題。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第一個關于“三農”問題的“一號文件”,對迅速推開的農村改革進行了總結;1983年1月,第二個中央“一號文件”《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正式頒布;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一九八四年農村工作的通知》,規定土地承包期一般應在15年以上,生產周期長的和開發性的項目,承包期應當更長一些;1985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于一九八六年農村工作的部署》。并稱五個“一號文件”。

  2004年1月,下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2005年1月,下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2006年2月21日公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為第八個“一號文件”。

  1986與2004年,時隔18年!所幸,國家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但能夠實施嗎?戰略既定,可以說是標準定下來,如何教育訓練官員和農民?如何保證市場自動執行?下述細節值得我們每個做著同樣夢的人深思。

  1988年,趙紫陽會見弗里德曼時說,“法律上是一回事,實際上又是一回事,完全消除還要一段時間,這種現象還不少。不是說法律一定下來,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

  那么多的行業標準都是美國和歐洲企業制定的。中國為什么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五百強公司?

  有位為自由而生也為自由而去的志士叫林昭,有人專門制作了一個紀念網站www.linzhao.org,點擊率頗高。一九六零年九月三十日,林昭被捕。請注意,同時被捕的還有數十名了解支持他們的當地農民。

  周恩來曾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過一句話:“下面的假話都是上面逼出來的。”

  宮希魁的文章《用大視野審視農民問題》里有句話很深刻:“農民耕作了一輩子,給社會造了大量的財富,竟然被說成沒有‘工作’。”

  小說《亮劍》中有大量對“文革”含血帶淚的思考文字,李云龍被迫開槍自殺,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亮劍》怎么只字未提?

  鴉片戰爭以來志士仁人的苦苦求索,如今終于使中國走到了富強的道路上了嗎?只有民富國強夢,沒有正確的方法,一切皆成空。我找到了正確的道路了嗎?

  感謝苦痛,讓我成長。二次差點兒淹死被人救起;高二時成績突然直線下降100多名,高考分數剛過重點線2分;考研前三天嚴重感冒,與清華大學分數線差1分;工作時嚴格推行管理規范,遭本地被辭退者報復;自費實地研究共產主義村莊——南街村的案例;參與實際管理近十年,尋覓自己圓夢的最佳落腳點,最后決定每天至少工作13個小時,獻身“三做”組織管理系統。

  梳理脈絡,兩條路徑殊途同歸,促使我走上今天這條道路。

  一條路徑是,根據南街村的反向思考的經驗和西班牙被譽為“世界當代合作社成功典范”的蒙德拉貢聯合公司(縮寫為MCC) “合作社原則與市場經濟相統一”的經驗,先分土地或者使農民足夠久地保持使用權,然后以土地自愿入股,資源自然集中到有企業家精神的農民手中,企業化運作,讓農業真正走向市場。

  另一條路徑是,對民營企業多年關注,考慮現實局限條件、傳統文化、制度等諸多因素之間的互動影響,日夕思考中國這一千載難逢的大變局。昆山市淀山湖鎮,彈丸偏僻之地,涌現出了一間間大大小小的公司,寓意何在?就是廣大民營企業家努力節省費用,合法盈利,大量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話語權日增,間接促使政府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放松新聞管制,改善法治環境,走向憲政國家。故中國民富國強夢推到盡,落腳在民營企業的管理水平改善上!反過來看,民富國強需要憲政,憲政需要法治,法治需要自由,自由需要清晰界定的產權,產權需要民營企業的蓬勃發展,民營企業的蓬勃發展需要“三做”組織管理系統。當然,現實并非這么簡單,需要無數和我做著同樣夢的人的合力。

  那么,何謂“三做”組織管理系統?

  江蘇晟泰集團創辦者、董事長顧永元先生非常關注農民富裕和國家強大,身體力行,從晟泰集團二十多年的經營實踐中提煉出“三做”組織管理系統。首先對“虛圓之永”從生態平衡,資源永盛,人類永生,地球永存,宇宙永恒五個方面作了具體描述。

  其次,虛圓之永實現的支撐條件是鏗鏘三最,資源消耗最少,勞動強度最低,拯救成本最小。顧永元先生畫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圓形圖標涵蓋了虛圓之永和鏗鏘三最的內容。

  再次,最關鍵、最基礎的部分,作為鏗鏘三最的保證,就是“三做”組織管理系統——“應該這么做”(建立科學的標準)、“學會這么做”(嚴密的教育訓練)、“一定這么做”(執行保障體系)。這套獨特、先進而渾然一體的組織管理系統目前正在江蘇晟泰集團試驗。

  作為“三做”追隨者和實踐者,我認識到最難的便是“應該這么做”,也就是科學標準的建立。眾所周知,從制造行業的經驗可以得出“品質是設計出來的”結論,建立標準若充分考慮到教育訓練和執行保障,設計將非常系統。為此,建立標準規定了一系列的步驟,例如信息收集、文件編寫、模擬仿真、文件修改、試運行、修改定稿。不但有理念,還有具體的工具。僅僅信息收集,就有詳盡得當今經濟學博士想不到的作業指導書。而且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管理工具,其中,四代表“認知提升法、因果三點法、模擬仿真法和表單制作法”。以表單制作為例,重要性自不待言,縱向和橫向項目的設計非常講究,做得美觀而實用,可以說為人類知識大廈添磚加瓦。試驗成功后,我們將是獨特的管理咨詢顧問,傳播、推廣我們經過嚴格驗證的理論,提升民營企業的管理水平。理論模版是一樣的,但最多只占方案的30%,更多的70%是調查客戶企業的獨特的局限條件或瓶頸,運用成熟的理論提出解決方案,每個方案都是獨特的。像醫生開處方,理論是一樣的,對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治療組合和不同數量、不同種類的藥,請注意務必不能代替客戶吃藥!

  值得一提的是,“三做”組織管理系統提出者顧永元先生的幾個特點非常鮮明:農民出身,淀山湖鎮晟泰村黨委書記,小學畢業但學習力和原創力極強,藝術家的發型和氣質,企業家的魄力;愛心基金會的發起者;只用Excel 畫出了漂亮的荷花圖,制定出了作業指導書,讓只會簡單使用Excel的人能輕易地獨自畫出一模一樣的荷花圖;晟泰農民新村小區的圖紙設計者和投資者,因其獨特的設計風格和民富國強的立意,吸引了眾多前來晟泰農民新村視察的國家領導人,如李嵐清、尉健行、李鵬、賈慶林、宋平、羅干,因此,我們都親切地稱呼他“老師”。

  細節反映水平,老師的很多細節非常感人,可謂“潤物細無聲”。舉例,“三做”目標之一便是讓一位普通的中國農民成為現代工廠的合格勞動者;慶祝員工生日的文件使用“文字、表單、情景描述、流程圖、圖片、影像”六要素完成,二十一個文件一目了然,接受任務的人只要查看文件就知道自己做什么,而且會做,不用再培訓;執行保障的理念是“讓違規者痛苦到無法承受,讓優秀者快樂得不肯歇手”;洗澡時每天使用沐浴露不符合“三做”要求;“三做”干部,同事之間發現有異味的,要友好地提出,需認識到能被別人指出缺陷是莫大的幸福;工作建議調整生物鐘,清晨大解處于靈魂高度凈化的狀態,有利于集中思考當天工作規劃;5號字大小時,任何字體沒有宋體漂亮,字號小時,宋體清晰度最高,老師試過很多次;中央領導來看誰?我沒有任何影響力。正因為我清醒,才比較瀟灑,所謂“無欲則剛”;真正對培訓師的尊重是培訓師教的工具會用。問清楚是為了深入討論,不是責難。而且,排斥性的提問和求知性的提問用詞一樣,態度不同;我們一定要建立讓我們不斷試錯的點,就是說我們只要有一個創意,沒有前因后果的,不需要完善,不需要系統性設計的,有創意馬上去試,我們恩巴機項目是晟泰特區,對了就對了,錯了推倒重來,那是我們的一個特區;所謂的先完成再完善,這是一個相對概念,應該盡量完成時完善,因為有些時候完成之后很難再完善;薪酬的100%、全方位、全過程考核,由稽核專員第三方執行,考核標準非常細化,稽核專員只要打勾,也就不會得罪人了;工作時間從早上八點開始工作,一直到深夜十一點,每天如此。有三次講到動情處表示“終身獻給三做”;多次講到,我們不能回避無知,錯了就要勇于認錯,不承認錯誤便無法取得更大的進步。老師自己已公開認錯兩次;高度重視并應用項目管理,認為喝茶也是項目管理;在上海注冊管理咨詢公司,在昆山擬成立組織管理研究開發公司;組織晟泰村所有沒坐過飛機的老年人乘坐飛機旅游集體一次。

  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的權利!苦苦地尋覓,遇到老師,于我而言,是一個重大事件。我深信“三做”系統值得用心投入,能幫助實現我的夢想。姚監復教授在《從“哈佛”看“三農”》演講中強調,“中國要進展,必須有一批人默默地奉獻,用理智和勤勞為中國農民多做些好事……”誠然,只有中國農民的現代化,才有中國人民的現代化。

  今天的大時代是中國千載難逢的機會,自唐朝以來沉寂千年的中國要騰飛了!圓夢一定有方法,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社會各股力量已逐步認同“法治”以及“良好運行的市場經濟制度”的統一才是民富國強之正道。令我驚喜的是,“三做”組織管理系統恰恰有利于法治和市場經濟制度的運行。值此盛世,為了一定實現民富國強夢,無數與我做著同樣夢的中國人在不同的行業,正在全力以赴!



網載 2015-09-12 17:43:41

[新一篇] 薄一波中南海發飆親歷記

[舊一篇] 孫中山〝四讓〞內幕令人震驚!不得不敬佩他的胸懷⋯⋯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