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跑2年:沒有一步是浪費的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不知不覺我已經晨跑近2年了,雖然也有各種各樣不想跑步的時刻:“哎呀,好累,今天不跑了。”“不行啊,今天太忙了,跑不成啦。”“又下雨了,沒地方跑了”……但是就整體而言,還是持續跑下來,即使有的時候連續一個星期不跑步,下個星期我也會更努力一點,多多少少能補回一些之前沒跑的里程數,盡管有的時候這種補跑形式只是一種減少內心罪惡感的方式而已。但是我確實從跑步中得到了許多。我從跑步中得到的好處和生活感悟較之我在跑步上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多得多,簡單的一句總結既是:回報大于付出。這種好事在世間應該難得見吧,我們在生活中往往面臨的尷尬是付出很多,得到很少,得到的成果總是比付出的努力要顯得少,但是這僅僅是“顯得”而是,是我們的主觀上的認知,事實并非如此。我相信只要付出,就會有得到。付出與得到之間是成正比的。有個成語叫“功不唐捐”,意思是沒有一點努力是白白丟掉的。付出的努力在未來我們看不見想不到的某時某地就會自行展現,我們要確信的只是這一點:今日努力了,將來就會有所得。我們常常覺得付出與得到不成比例是因為我們忘記了這一點:付出本身就是一種得到。“為一件事去付出”這經歷本身就是一種得到,一種人生意義所在。


沒有一點努力是白白丟掉的,同樣的沒有一步是浪費的。堅持跑步的人,每一步都有所得。我的跑步偶像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時引用了毛姆的話:“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學。”他說這句話“大約是說,無論何等微不足道的舉動,只要日日堅持,從中總會產生某種類似觀念的東西來。”我非常同意這種說話,因為我就從跑步中得到許多可以應用在生活其他方面的道路。


一、真正喜歡的事情無需堅持。某乳品企業最近推出名為 “平凡人的奧林匹克”的系列微電影,其中第二支《跑吧老李》在上線當天點擊量即破75萬。62歲的老李是馬拉松發燒友,6年跑了25000公里,17個馬拉松比賽。他說自己每天跑步的時間比坐著的時間多,他把跑步視為最大的快樂,把馬拉松視為自己的節日。他不光自己跑,還自建網站,通過網絡募捐組織“海口馬拉松賽”。他在短片中說“常有人說我堅持的好,其實真正喜歡的事不用‘堅持’讓自己變得健康,真的很容易,不停地跑下去,就不會老。跑步可以沿途欣賞美景,享受運動的快樂,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誰健康,誰就能跑得更長遠!”


“做真正喜歡的事情不用堅持。”這一點村上在自己談跑步的書中也說道:“人生來如此:喜歡的事兒自然可以堅持下去,不喜歡的事兒怎么也堅持不了。意志之類,恐怕也與“堅持”有一丁點瓜葛。然而無論何等意志堅強的人,何等爭強好勝的人,不喜歡的事情終究做不到持之以恒;做到了,也對身體不利。” 村上君從一九八二年開始跑步,如今已經跑了30年了,跑了無數次馬拉松,成為跑步小說家,就是因為喜歡跑步的緣故,而我之所以能夠晨跑近兩年,也是因為喜歡,而不是什么堅持、毅力之類的。所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非常重要,因為喜歡,你不用苦苦堅持,也因為喜歡,你愿意投入時間、精力,長久以往獲得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這一點同樣適用在尋找愛人這件事上。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人,與之在一起,并不需要費力堅持,太過辛苦經營,只因為你們在一起是喜歡的,是快樂的,是充實的。在一起的時間越長,愛情如美酒一般變得愈加醇美。


二、計劃不是最重要的,行動才是。隨著這兩年的電影、電視、網絡、圖書等傳媒越來越提倡跑步這一運動,形成了一股“跑步熱”的風潮,我身邊的一些朋友知道我跑了近兩年步之后,也都開始蠢蠢欲動,摩肩擦掌的準備加入這股“跑步熱潮”。有一些朋友通過面談或者打電話的方式告訴我,自己最近正在計劃跑步,或者說自己做了一個一年的跑步減肥計劃,每天幾點到幾點為跑步時間,一周至少要跑多少公里,一個月至少要跑幾公里,跑了一月希望減重多少斤等。不管他們的計劃做得多么完美,但真正開始行動起來的人卻寥寥無幾。計劃的定義是:“預先明確所追求的目標以及相應的行動方案的活動。”但是當你知道目標和行動卻沒有去追求目標,貫穿行動,那計劃僅僅是計劃而已,再好的計劃如果沒有行動都是零。無論計劃是簡單還是負責,比如你是計劃晨跑一周還是計劃晨跑一年,如果沒有切實的行動,所有的計劃都注定失敗。與其計劃著去失敗,還不如不要計劃,只要去做就好。我在跑步過程中很少做長期周密的計劃,因為我的計劃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每天早起去跑步。如果我每一天都做到這一點,那我的計劃就實現了。


跑步如是,其他事情也是如是。當然,有的時候計劃確實很重要,比如你幾個月后要參加一個行業資格認證的考試,那你就要計劃著用多少時間看書,用多少時間復習,用多少時間做習題等,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行動。如果沒有行動,也許過了兩個月,你發現自己連一頁書都沒看,一道題都沒做。正因為制定計劃是容易的,落實計劃是困難的,所以只有少數落實計劃的行動派能夠成功,他們超越大多數人,從平庸中脫穎而出。因此,想做的事情就立刻行動起來吧!


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一觀點跟上面提到的“行動”會讓你覺得有點重復,事實上我想表達的是要完成一個大目標,你要從小目標開始,一步步累積,你就能達到千里。一切事情都是從頭開始,逐步進行的。古人早就洞悉這一點,《老子》中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勸學》中也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這一點我在跑步中體會的尤其深刻。由于周末時間充足,我會打算跑10公里,但是當我開始跑步的時候,心里的目標并不是10公里,而是3公里,當我成功跑完3公里的時候我會對自己說:“現在繼續跑,跑完4公里。”跑完4公里時,我又會告訴自己:“現在你的目標是跑完5公里。”如此反復,依次增加,不知不覺我就跑完了10公里。我想那些跑完百公里超級馬拉松的人應該也是第一個10公里,第二個10公里……一次又一次地攻克小目標,最后跑完100公里的。所以當你有個較為宏大的目標時不如把它拆分成無數細小的目標,當這一個個小目標實現時,你的大目標也會隨之實現。假如你的人生理想是一生旅行100個城市,那你不妨把它分解為每年去4個不同的地方,用25年的時間實現它。你不要說這不可能,我知道另一些人就是用這種方法周游了世界。只要一點點去做,這個看起來遙遠的理想就會變得切實可行。


拆分目標的好處在于:一、使得原本看起來有些嚇人的大目標變得容易靠近和現實。當你的心里覺得這是可以實現時,就不會因為害怕失敗而放棄你的行動。一個人做一件事拖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懼怕失敗,細化目標可以減少或者避免拖延。二、細化目標可以增加信心。當你覺得目標是可實現時,容易成功時,你就會增加信心。信心對完成目標作用很大。


四、為一件事情找到多種目的。其實我是個非常害怕重復和無聊的人,但是機械式的跑步我卻堅持了下來,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我用的方法就是為跑步找到好幾個目的。我會帶著耳機去跑步,有的時候聽英語新聞,有的時候聽中文有聲書,還有的時候聽喜歡的歌曲,這樣我會覺得自己在學習和放松中跑步。跑完步,我會在回來的路上買好早餐帶回來,有的時候我還會設計一條能跑到附近菜市場的跑步路線,跑到菜市場后可以順便完成接下來幾天的食材采購,回家把冰箱裝得滿滿的,心里就會很有成就感。你看,跑步于我而言,不僅鍛煉身體,出汗排毒,減肥瘦身,還可以順便把買早飯,買菜等事情做完。不瞞你說,有的時候我還會跑步去銀行,在跑步的過程中做完取錢或者交房租之類的瑣事,真是一舉N得啊!


吳淡如在《時間管理幸福學》中說道:“只要想到一件事情可以‘一石二鳥’或‘一石三鳥’我們比較容易有‘賺到’的感覺,會因為自己的‘貪戀’而繼續下去。”確實如此,每當我可以同時很好的完成幾件事的時候,或者做一件事有很多方面的好處時,我就會有那種“賺到”的滿足感,“我是高效達人”的欣慰感。當然,這跟專心做一件事并不沖突,這是一種正面積極的思維方式,有助于人們克服困難。關于這一點,吳淡如用自己做主持的經歷來舉例說明。她原先是個作家,然后有人找她去做主持,因為是新手她做得很菜,正考慮要不要放棄時,想著有人付錢給她上主持補習班,不僅賺錢還可以學習,甚至可以從主持節目中獲得寫作的靈感,何樂而不為呢?于是就繼續當主持人,后來越做越好,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主持。


“為一件事情找到多種目的”這在工作和學習中都很適用。我的工作經常要出差,早出晚歸,舟車勞頓很辛苦,免不了會有負面情緒出現。但是只要想著出差不僅可以在火車上或者飛機上不被打擾地閱讀一本書,還可以吃到當地的特色小吃,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還可以去一些地方旅行,我的負面情緒就會消減大半。做一件事情時,加強它的正面意義,為它多找一些其他目的,不僅能讓你快樂地完成這件事,還讓你的生活變得積極而高效,充滿正能量。


我從跑步中得到的東西還有許多,比如一個健康的身體,積極的生活態度;跑步時揮汗如雨地暢快感;因為跑步在網絡上認識了共同熱愛跑步的朋友們……在跑步里,沒有一步是浪費的,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只要用心生活,沒有一天會是虛度的,你總會有所收獲,你行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抵達美好的未來。


本文選自微信公眾號:經典短篇閱讀


愛思想的青年 2015-08-23 08:51:24

[新一篇] 高滿堂老師你造嗎?機密圖紙已經被特務偷過七回了

[舊一篇] 七人詩選:在鄉下,神是樸素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