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恒均:我們該如何應對網絡謠言和網絡暴力?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嫉惡如仇 從善如流
楊恒均微信號:yanghengjun2013

歡迎分享轉發


文 | 楊恒均


上網以來,我一直秉持不爭論的立場,只是在博客長篇累牘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有很多網友想爭論,我都回避了。為什么?因為大家的出生、背景、經歷和知識結構可能都各有不同,我說服不了你,你也說服不了我,大家說出各自的觀點就可以了,知曉了對方的觀點,留待實踐和我們的悟性去檢驗。這大概就是言論自由的最大好處了。


不過,說比做容易,最近我也犯了一個小錯誤,就是違反自己上網以來堅持的原則去爭論一把。本來錯不在我,也因此去找人爭論,結果呢,弄得我也有錯了。


可是啊,昨天一天諸位大報紙、雜志的編輯記者、教授和同學們圍繞兩個事件的發言,提到了好幾個互聯網上存在的問題。鑒于這次與會的純在互聯網上混的,除了我,還真沒來幾個。所以,我決定改變我已經準備好的講稿,就我自己在網絡上混了幾年的經歷,談一點我對大家發言中涉及到互聯網的幾個現象,說一下我的看法,不對之處,還是請大家指正——爭論?


謠言——世界上最古老的媒體


媒體的朋友說到互聯網在最近幾起公共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與傳統媒體的比較的時候,都對互聯網上充斥的謠言感到憂心忡忡。我覺得過慮了,互聯網上自然有謠言,可多少年來,那些傳統媒體難道不是充斥著更多更大的謠言?


我這里說的“謠言”(Rumor)是學術意義上的,有兩個意思:尚沒有得到證實的傳言,另外一個意思是謊言。來源也粗粗可以分為兩種:一是一些別有用心的個人、組織和團體故意制造出來的虛假信息;第二個來源則是“自然”生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信息出現了空白,在人們感到担心、恐懼和希望的時候,謠言乘機而入并迅速傳播。


互聯網上的“謠言”以哪一種為主?就個人的觀察,絕對是以后一種為主的。前一種也不是沒有,有了,怎么辦?很好辦,依法辦事,如果對國家、社會和個人造成了損害,你立案偵查抓人,沒有必要攻擊甚至要限制網絡,街道上、公園里每天都有人犯罪,你也沒有要關閉街道和公園?


但一定要從憲法和法律的角度嚴格區分什么是“造謠”,什么是言論自由,以及哪些是不犯法的“謠言”。以我的經驗,中國互聯網上的很多所謂“謠言”是有其合理性的。因為那些“謠言”符合我們的“常識”。舉例說,29歲市長出來了,大家都很激動,要一追到底,有些憋不住了,就喊出了“這家伙肯定有背景”,或者發現他抽貴煙,就斷言他“有貪污行為”。如何界定這話是不是觸犯了法律?其實,這些話對于網民來說,真是很“常識”的,在你的提拔不透明,在你官員的財產沒有陽光的時候,我說了你,你不但不應該抓我,還應該“坦白交待”。


其實,早期人類沒有報紙沒有紙張,甚至沒有文字的時候,“謠言”口口相傳,不脛而走,“謠言”堪稱最古老的媒體。而且“謠言”也伴隨著人類社會一路與時俱進到今天。當一個社會處于變化之中,也是謠言滿天飛的時候,而在特殊的時期,我們甚至會看到,“謠言”往往成為弱者的武器,成為無權者行使權力的工具,在人類社會上扮演了讓我們難看的角色。


當然有朋友說了,如果用謊言對付謊言,誰又能夠相信你不是把追求的目標也當成了工具而不是目的?這話我認同,或者說不認同也不行,中國的歷史已經屢次三番證明了,例如清朝好像比民國還清廉一點,而民國又比……可是我們應該認識到,互聯網上的謠言,無論從形成動機和過程,都和人為制造來達成某一政治目的的“謊言”有本質區別。互聯網上的絕大多數“謠言”是沒有辦法證實,信息源不明、或者后來被證實確有此事只不過程度有差異等等,那些謠言是在某一個事件中,由于信息不透明或者信息出現空白而產生的。


吃飯時一位會友說,如果你把互聯網上的一條消息告訴一個不上網的人,他很有可能驚訝地說,哦,互聯網上的東西你也相信啊?——這些不上網的朋友還真可惜了,如果他們經常到互聯網上看看“謠言”,很可能會發現原來最大的謊言并不在互聯網上……


如何應對網絡暴力?


可能沒有比我更合適談網絡暴力的了,因為我的語言對于一些我批評的對象也算是一種“網絡暴力”,而由我引起的網民對某些(我文中認為丑惡)現象的討伐,也往往讓我這個始作俑者看得膽戰心驚。


當然,我自己也同時是最大的網絡暴力受害者,從去年搜狐博客我寫海外火炬游行,被幾千個憤青判定為“漢奸”,到不久前我騰訊的那篇《莎朗斯通道前了、成龍怎么辦》文章后數千個罵貼,還有鳳凰和網易等博客后面長期不懈地攻擊我的帖子,以致讓海外的一些朋友都認為我吃飽了沒事干,甚至懷疑我有“受罵狂”了。


可是,如果你要和我討論什么是“網絡暴力”,我還是有些猶豫,打心底里我還真不認為有個什么“網絡暴力”存在。網友們感到很無奈,要辱罵一下,就像在現實中罵大街一樣。《人民日報》后面不能刊登讀者來信,如果能,你去看看會有多少帖子。難道你又要發明一個“報紙暴力”?我看沒有必要。


有人對我說,還記得王千源嗎,那就是網絡暴力,人家都到她家門口潑糞,還不是網絡暴力?——注意,那不是網絡暴力,那是赤裸裸的暴力。你對自己的電腦屏幕撒糞,那也許更稱得上“網絡暴力”。而你到人家家門口去施暴,那是法律可以管的,和你在街道上撒野沒有什么區別,不能因為你是網友,就叫網絡暴力。


好了,說到這里,也不能回避網絡上一些惡俗骯臟的語言,以及更嚴重的誹謗和威脅等等。那么,如何對待這種“網絡暴力”?是不是只要在網絡上,不到現實中,就可以“無法無天”?你在街道上突然罵人一句,人家也許會沖上去和你打架呢,可在網絡上,人家要就是和你對罵,要就是干瞪眼。這種現象可能讓一些不習慣對罵的人對“網絡暴力”有點失望。


這也是我在一直思考的問題,網絡是大家的,如何維持一個比較干凈的環境也很重要。我認為,可以這樣考慮,網民們可以協定一個約定俗成的標準。共同遵守。大家也記得,以前我們在大街上罵人是可以的,但現在呢,除非那些神經不正常的人,你去大街上罵人試一下。罵人并不違法,可違反了我們這個社會的一些標準,被罵的不打你,大家也會鄙視你。網絡是不是可以做到這一點?比較難,但不是沒有可能,一開始的時候,可以約定不要使用一些不雅語言對付個人,如果你使用,就封你的IP。你罵人不犯法,不能抓,但封你IP讓你幾天上不了網,也不犯法吧。


當然這是對于那些并不犯法的“網絡暴力”者,至于那些嚴重到構成犯罪的誹謗和威脅呢?其實更簡單,法律啊。在現實中你要誹謗和威脅人家,人家就報警了。在網絡上為什么不呢?目前的技術可以查出所有人的IP,有人報警,有證據,就可以調查,抓幾個,依法辦事。說實話,現實中對于人家誹謗和威脅你可能還不一定好找證人,可網絡上,是無法隱藏的。


當然我這樣說,只是一個很不成熟的考慮,主要的觀點就是,我們要用法律的手段對付互聯網上的非法之事,這樣做的好處反而是保護絕大多數網民的利益。否則,總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利用“網絡暴力”把網絡搞得烏煙瘴氣,同時又有另外一小撮人要借對付“網絡暴力”來限制大多數人的權利。


據說中國出籠了有關互聯網最多的法律,那些法律都是干啥的?我看,如果我們把用來對付自由思想的網絡能力用來對付“網絡暴力”,“網絡暴力”早就不是一個問題了。哪里像現在,“網絡暴力”不減反增,反而成為人家用來限制自由思想的借口……


說到這里,我就忍不住想網絡暴力一下了:草泥馬!


互聯網能夠有多混亂?


有網友曾經問我,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互聯網也像中國的一樣混亂嗎?


說實話,別說美國的,就連香港和臺灣的,也沒有大陸的互聯網如此的“熱鬧”和“混亂”。可是,這并不是說,中國大陸互聯網上的那種群情激動、媒體立場迥異,壁壘分明、謠言滿天飛、假新聞充斥、語言“暴力”不斷、辱罵不停的現象就沒有出現在美國、臺灣……


出現過,只不過不是出現在網絡上,大家可以去看看美國一百年媒體發展的歷史,在相當長時期內,美國的媒體被有錢人或者黨派掌握,成為攻擊對手,制造謠言的基地……而臺灣的例子就更近了,每一次到臺灣,一打開電視機,就被他們藍綠分明的電視臺和激烈爭論的口水雷到。其實,世界各國在走向進步的過程中,幾乎都經歷了這樣的階段,好像還沒有國家完全能夠避免類似的混亂。


而我們應該為中國感到幸運的是,當我們在轉型中群體事件不斷、公民意識覺醒的時候,我們有了互聯網,所以,很多無法在現實中折騰的東西就拿到了互聯網上。我們也有混亂,但比起一些地區在現實中的混亂,顯得輕松一些。是的,關掉互聯網,打開門,外面至少看上去還是陽光明媚的一片和諧。如果我們(還有他們)都能夠善用互聯網,不是一味的關、管和刪的話,一個良性互動的互聯網對執政者,和被執政者(這個詞好像第一次看到耶)都有一定的好處。


有人說了,為什么一定要經歷這種混亂?關掉互聯網混亂不就可以避免了?難道轉型就要混亂?不能有更好的辦法?和諧的轉型發展沒有嗎?


我只能說,這些人和那些指責中國過去三十年經濟發展中出現了“混亂”,應該避免的人是同一類型的,他們甚至懷念毛澤東時代,幻想如何從毛時代跨越時空,進入人類最美好的和諧社會。


可是,就我的歷史知識,我還真沒有看到過去幾百年里,有哪一個國家在沒有一點混亂的情況下轉型成功過,這好像是文明必須付出的代價。問題在于,我們有了互聯網,也就有了控制這種混亂的新科技。


不過,如果你萬一不服氣,認為中國人連四大發明都搞出來了,而且連如此殘忍斗爭了幾千年而并沒有滅亡的人類奇跡也創造出來了,于是認定我們中國人有“智慧”找到不經過任何“混亂”的和諧。


——嗯,也許吧,你不妨拿北朝鮮試一下,看能不能讓他們不經過任何“混亂”進入美國或者中國香港那種比較和諧的社會。如果你折騰成功了,今后每一年的諾貝爾獎都可能是你的了……


補充一點:


這次會議上,幾位老師在討論傳統媒體的深度報道時,有位同學提到要如何利用傳統媒體里更準確更深入的深度報道引導互聯網輿論,增加理性的聲音,我聽上去有些別扭,讓我想到還有一些人總是想“引導”互聯網輿論。


就個人立場來說,我更加相信網民的智力和判斷。我還是拿美國說事,美國當年的報紙被有錢人壟斷(紙張和印刷都很貴是主要原因),亂得一塌糊涂,可后來由于紙張便宜,成本降低了,報紙多了起來,于是老百姓的信息也多了起來。結果,獲得了更多信息的老百姓不但不再受到報紙的忽悠,反過來由他們引導報紙如何制造輿論動向:大眾買你的報紙,你就活下去;人家不喜歡你的報紙內容,你就得倒閉破產。那么,老百姓的標準是什么?很簡單,就是傳統媒體任后來確認的真實報道公正評論的新聞立場和倫理。


所以,長遠來看,別以為大家喜歡不健康的內容。誰也別引導誰,把你的“新聞”和“評論”拉上來溜溜,你是否真實和公正,網民最終會做出判決的。事實和真理會引導我們所有的人。


我說過不爭論,但還是想借機回應一下有人說互聯網和網民不理智的“謠言”,我自己認為,互聯網像一面魔鏡,面對它的時候,如果你理智,它也顯得理智,如果你不理智,它也不那么理智。至于中國的網民素質低和不理智的“謠言”,我只能說,你和我都是一名網民。


楊恒均 2009/6/28 西安 (此文為媒體討論會上的發言稿,有增減)



楊恒均 2015-08-23 08:51:36

[新一篇] 楊恒均:中國富翁、精英和窮人為啥都要送孩子出國?

[舊一篇] 我好久沒說,我愛你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