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 簡體 傳統 |
撰文|蔡慎坤 來源|天涯博客 財政部25日宣布:自2015年6月1日起降低部分服裝、鞋靴、護膚品、紙尿褲等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平均降幅超過50%。其中,西裝、毛皮服裝等的進口關稅將由14-23%降低到7-10%,短統靴、運動鞋等的進口關稅由22-24%降低到12%,紙尿褲的進口關稅由7.5%降低到2%,護膚品的進口關稅由5%降低到2%。 下調進口關稅,有助于民眾更加便捷地買到物美價廉的海外消費品。隨著進口擴大,價格降低,中國人赴海外買馬桶蓋、搶購奶粉現象將大為減少。由于關稅偏高,中國進口商品售價明顯高于原產地價格,導致不少民眾赴海外“掃貨”,購買力流失國外。據商務部不完全統計,2014年中國境外消費額已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另據中國奢侈品專業研究和顧問機構財富品質研究院發布的《2014中國奢侈品報告》顯示,中國去年出境旅客人數連續第五年以20%的速度增長,達到1.7億人;人均境外購物消費額達到632美元,居全球第一。 中國人每每從海外回來,都是大包小包滿載而歸,里面塞滿了自已中意的商品,或者是朋友囑托捎帶的商品,大到名貴手表,小到蒸鍋燉鍋以及品牌服飾、奢侈皮具,奶粉香水、紅酒餐具甚至是馬桶蓋墊都是應有盡有。按說“中國制造”早己風靡全球,出國旅行大可不必如此辛勞瘋狂購物。但現實又迫使中國人樂此不疲加入到洶涌的海淘大軍中,因為在國內,同類商品要么價格奇高,要么就是假冒偽劣,讓眾多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缺乏足夠的信心和信任。 中國制造本來有勞動力的優勢及資源的優勢,但同樣商品的價格卻比國外貴很多。中國還不是一個自由市場經濟體,對外貿易壁壘也很高。貿易壁壘包括關稅、進口限制、換匯限制、外匯政策等,結果導致海外商品不能像在開放國家的市場一樣在中國國內正常銷售,因而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除了關稅,中國還對特定消費品和消費行為加征消費稅,很多奢侈品或者是一些日用商品,都是消費稅重點照顧的對象。需要繳納消費稅的商品包括煙、酒、鞭炮、化妝品、首飾及珠寶玉石、高爾夫球具、高檔手表、游艇、摩托車、小汽車等。共有13個檔次的稅率,最低3%,最高56%。 在海外購物,除了品牌放心質量可靠,價格自然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美國許多城郊的奧特萊斯,是中國人最愛去的地方,那里面形形色色的知名品牌可謂琳瑯滿目,即使沒有碰上打折季,許多大牌服飾、皮具的價格也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一些貼著“中國制造”標簽的服飾,在中國的商場賣得很貴很貴,而在美國的商場卻只賣出淘寶價!想想這些“中國制造”不遠萬里,來到美國,除了長途運費,美國的勞動力成本比中國高,美國人均收入水平也高于中國,卻能享用到物美價廉的“中國制造”。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與深圳毗鄰的香港,國內游客包括深圳市民,這幾年最熱衷的事情,就是去搶購各種貨真價實的名優商品,而進口原裝奶粉常常一上架就被中國人搶購一空……鑒于中國人對奶粉的搶購習慣,一些西方國家接連推出了一系列購買洋奶粉的限購措施。去年元旦前后,香港甚至出臺規定,大凡赴港旅客只能攜帶兩罐奶粉離境,違規者可判200萬港元罚款和最高7年監禁。如此嚴厲的限購措施,以前聞所未聞,只是因為中國人海外購物太過生猛所致。 一個靠出口創匯崛起的制造業大國,一個擁有十四億人口需求的龐大市場,卻生產不出讓中國媽媽們放心的奶粉,這顯然不是一般的恥辱。是什么原因導致中國奶粉長期過不了質量關?一個涉及千家萬戶的嬰幼兒產品何時才能讓中國媽媽們放心?這是“中國制造”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也是政府和企業需要共同反思的問題。中國人到海外瘋狂搶購,并不意味著崇洋媚外,也不是什么錢多人傻!中國人也曾堅定不渝的支持國貨,支持本土生產企業,可換回來的卻是“大頭娃娃”“三聚青氨”以及什么皮革乳粉等等黑心商品,讓“中國制造”一再蒙羞! 遏制洶涌的海外購物潮,除了提高自主品牌的美譽度和商品質量外,還需要政府大力推出減稅讓利政策,減稅不僅是對企業減稅,更要對商品減稅,特別是把進口關稅和消費稅統統降下來,現在僅降關稅還遠遠不夠。以進口車為例,中外市場巨大的價格落差主要涉及到各種苛捐雜稅,比如25%的關稅、17%的增值稅、10%的購置稅以及依照排量征收的高至40%的消費稅,使得進口車在中國價格翻倍成為普遍現象。 這種稅收保護機制,實際上助漲了中國企業的不思進取,或者說保護了落后產能,使粗制濫造甚至是假冒偽劣產品泛濫成災。如何讓消費者不出國門就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如何改變國際貿易收支不平衡的狀態?中央政府顯然意識到減稅讓利的重要性,盡管減稅讓利阻力重重,現在看來,這項利國利民的工程己經悄然啟動。
天涯觀察 2015-08-23 08:53:1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