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最常見的夢究竟預示著什么?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電影《野草莓》(1957)劇照


按:《野草莓》中這個沒有指針的鐘表,很像達利的油畫《記憶的永恒》,據畫家說那幅畫是表現一種“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個人夢境與幻覺”。電影中,面色蒼白的男子突然倒地死亡,對于走進暮年的埃薩克教授來說,或許是解脫的開始。其實,在科學和靈魂之間不存在沖突,夢是一種具有文化和生態意義的精神活動。


爭勝與享樂


愛占了上風,就沒有爭權的意愿;權力重于一切,愛就不足。兩者互為彼此的陰影。

——榮格


單純的內容分析顯示,爭勝模式的夢較常見于各年齡層的男性,享樂模式的夢則以女性較多,但兩性都有這兩種模式的夢;比性別因素影響更明顯的是個人成長的家庭環境。以前,深層心理學誤以為攻擊行為是—種單一的動機力或本能。民族學興起以后,一般都相信,攻擊行為與社會環境和個人背景有直接的關系。夢中的暴力和現實生活中的暴力一樣,既有生理的起因(身體構造、大腦結構、內分泌、神經傳導物質),也有繁殖策略、社會地位、領土防衛的進化由來。此外還與個體發展中的影響(早期家庭環境、父母的示范等等)典型人格模式、社會經濟因素(能運用的金錢、教育、社會勢力之多寡)有一定的關聯。


享樂的、相互依附的傾向是在充滿愛、忠誠、相互支持的家庭中形成,同樣會因為類似的景象與夢境而得到補強。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產生這兩種模式的行為。因為愛和權勢地位都太重要了,夢使我們警覺,提防愛被負心的行為破壞,或地位遭到攻擊。來自安定和樂背景的人如果自覺工作或婚姻有受威脅之虞,往往會有很激烈的爭勝夢。個人在夢中與女性(或男性)意向的關系從享樂模式轉為爭勝模式,也多半是婚姻出問題的第一個警訊。這種夢顯示,做夢者的態度從欣賞配偶的優點轉變為指責配偶的缺點,在這個時候析夢是非常有用的,做夢者可以趁此了解事態的嚴重性——雙方關系是否漸漸趨于破壞性,負面的期望是否被強化,感激、欣賞、愛情是否被憤怒、失望、爭權奪利所取代。如果想要挽救婚姻,就必須設法用正向的心態防堵負向的心態,把關系模式從爭勝轉回享樂。


焦慮夢與夢魘


觀察人類的實驗顯示,焦慮夢十分常見,其功能可能是要警告我們提防危險。焦慮夢是做夢者警惕、做準備、產生動機,我們醒時經歷的焦慮功能一樣。容易焦慮的人產生焦慮夢的概率大于性格鎮定的人,這似乎證明榮格的理論有誤,因為榮格說夢補償意識。如果按弗洛伊德的說法,壓抑作用—旦失效,欲望進入夢的意識,焦慮夢也就發生,這樣的解釋還是和和大多數的焦慮夢不符。夢中引起焦慮的景況通常是在現實生活中也會引發焦慮的。此外,如果我們在該審慎的時候糊涂松懈,焦慮夢確實可以發揮補償不足的功能。本來你該為考試或重要會議、演說做好準備,你非但準備不足,還認為“到時候不會有問題”,結果就夢見在毫無準備的狀況下進入考場、走上講臺。這種典型的“考試”夢或“當眾忘詞”夢,都有很清楚的動機功能。考試夢也可能隱喻做夢者尚未面對也未做好應對準備的別種人生試煉。這些夢究竟在警示什么事,必須花一番工夫分析理解。


夢魘無疑是與人類生存的問題有關的,它能增強“戰斗或逃命”的反應,教我們準備在危難發生時應對。在適應能力隨環境條件進化的過程之中,掠食動物和不懷好意的陌生人構成主要的威脅。在現代人的夢魘中,這些威脅依舊在,另外還有各種隱含險惡的情境,如空曠處而沒有遮蔽物、陷在無法逃離的幽閉地方、獨處在黑暗之中、居于高處快要掉下來。如果細究現代人的各式各樣的恐懼癥,就會發現這其實―點也不現代,都是將人類遠祖對生存環境中的對象、野獸、情境產生的恐懼夸大而成的。這乃是因為與求生相關的遺傳基因發生偏差,所以,明明是現代文明環境里的一些沒有危險存在的情境,也會引起恐懼反應。


不同類型的精神病患會有不同的夢魘:例如,強迫癥病人會夢到完全失控的狀況。人格分裂癥、自閉癥、精神分裂癥的病患常夢到的是被迫害、被吞噬、被取而代之、被人控制。人格分裂者會畏避人群,自愿退到社會藩籬之外,卻也因此更易受“敵人”之害。所以,此種人的陰影原型會發生作用,導致現實與夢境中的嚴重妄想狂。


診斷與預后


某人夢見天空被粉碎。后來他就死了。

——阿特米德洛斯


我們偶爾會遇到暗示身體器官罹病的夢。這種夢可能提供真正生病的最初線索,所以應當予以重視。霍爾曾經有個案說夢見“有什么東西在體內爆炸了”,后來就診斷出患了主動脈瘤。我有一位病人從一個很長的夢醒來之時感到下腹痛,夢中她用各種方法想把堵塞的排水管打通,卻一再失敗。后來她才發現自己患了膽結石。博斯有一位女病人,連續兩夜夢見“一個巴厘島的瘟魔強迫她坐在過熱的中央暖氣管上”,她坐下后兩腿間都有嚴重灼痛,但夢醒后灼痛也立即消失。第三晚她又做了這個夢,這一次醒來后痛感沒有消失,她發現自己發燒了。經過醫生看診,斷定她患了膀胱炎。


夢境確實可能引發病情。這并不奇怪,因為自主功能和激素作用的明顯起伏正好是與快速眼動睡眠同時的。研究報告指出,曾有心律不齊、偏頭痛、夜間氣喘在不愉快的夢境后立即發生的實例。高血壓患者的夢境出現敵意狀況的例子也比血壓正常的人多。


夢見高處跌落與飛行


早在飛行世紀到來之前,神話、民間傳說、童話故事便已流露人類想如鳥兒般翱翔天空的渴望。所以,在夢里飛成為最愉快不過的經驗,任誰都喜歡這暫時陶醉在超越狀態而絕對無拘無束的感覺。這感覺從不可能持久,所以一旦發生也格外令人愉悅。


上升與下降,“起”與“落”的象征意義都含有道德意味。希臘神話中伊卡洛斯的故事就說出飛得太高(hubris,狂妄)必將跌落(nemesis,天譴)的道理。爬得高跌得重,不知站穩自己腳跟——失掉立足地位——的人必然要“栽大跟頭”。


時時為担心事態失控而焦慮的人,也會重復經驗害怕從高處跌落的夢。如果能借析夢理解了真正的問題所在,并且在下一次夢中許可自己跌落,可能使個人應對事情的心態產生極大改變。


預示未來的夢


夢境預備、宣告、警示的某些情狀往往早在實際發生之前。這不一定是奇跡或未卜先知。多數的危機……都有很長的醞釀期。

——榮格


預示未來的夢不可與超感官能力的預言夢或未卜先知的夢混為一談。榮格認為:“把預示未來的夢稱為預言夢是錯的。因為它根本不會比醫療診斷或氣象預報更有預言性。這種夢只是多種可能性提前作成的組合,可能正巧與事態符合。”因為“將會發生的一切都是以已經發生過的為基礎”,所以預示未來的夢會發生并不奇怪。


生物學理論和阿德勒都說,夢為做夢者次日遭遇的事預作準備。榮格同意這一點,但反對把預示未來的夢當作神諭般的玄奧。自我一定要做批判的評估,否則“可能被誤導而以為夢是一種心理炫耀,以為它既有知的優勢,必可毫無謬誤地將生命導入正確方向”。


清明夢


對于做清明夢的人而言,沒有不可能的事!

——拉伯奇


所謂清明夢,是指做夢者自知在做夢的夢。這個術語由荷蘭精神病學家范·埃登于1913年在倫敦的“精神研究學會”發表的論文中首次提出。許多人都知道,在夢中變得清醒是令人興奮的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多少控制—下夢的內容和走向:在清醒生活中不敢采取的對策——迎向撲過來的獅子而不逃跑,,可以在這時候試一試。


清明夢、積極想象、催眠與靈媒的恍惚狀態,這三者的性質顯然類似,且都是某種形態的急性精神失常,三者也都能為親身經歷者帶來永久的改變。三者都是意識與潛意識互動的界限狀態。三者之中,催眠的恍惚狀態最受到研究者的注意。而研究也證明在深度恍惚中可以促成極大的身心變化,例如,可使出血停止,可抑止過敏反應,可產生麻醉效果。用這種方法抑止某些癌細胞擴散也是可能的。可惜只有10%的人能夠進入深度催眠的恍惚,這種能力顯然也不是可以學得來的。清明夢的治病潛力雖未被充分研究,卻是可以學習的,日后應可大大發揮效用。


清明夢可能不由自主地發生,但這種情形十分少見。如果想學習自主地產生清明夢,倒也不很困難。這與記得做過的夢一樣,關鍵都在動機夠不夠強。要訣在于培養必需的心理“定勢"想要在夢中覺察自己的夢境。首先要練習記憶夢境:你對自己的夢境愈熟悉,愈容易在夢境出現時有所覺察。德國心理學家托菜主張練習以“批判反思的態度”看待自己的意識狀態。養成習慣在清醒的時候自問:“我是在做夢嗎?”每天白天至少自問十次。人睡之前與睡醒之后更一定要問。據托萊說通常可在如此實行不滿一個月的時候出現清明夢。有些人實行一天的當晚就有清明夢了。拉伯奇認為,最重要的是“在身體入睡的時候保持頭腦清醒”。他提供了一個數數入眠的方法:“一、我在做夢;二、我在做夢。”也許就在你數到“四十二,我在做夢”的那—刻,你發現自己的確入夢,而且能夠自覺在做夢了。


注:文章節選自《私人夢史》,文字有刪節。


鳳凰讀書 安東尼·史蒂文斯 2015-08-23 08:54:12

[新一篇] 枕草子:日本隨筆文學之源頭 一日一書

[舊一篇] 阿丁·作品 六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