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 簡體 傳統 |
中國的獨輪推車靠的是人力、畜力、或風力來推動,它和同一時期出現在歐洲的推車有著不同的設計。中國的獨輪推車是在車身中央放大輪子,而不像歐洲人把小輪子裝在車子前,結果載重量就可以達到歐洲推車的3至6倍。 獨輪手推車,看似普通,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東方,它成了最常用來載人和載貨的工具,甚至不論距離遠近都會使用它。 中國的獨輪推車靠的是人力、畜力、或風力來推動,它和同一時期出現在歐洲的推車有著不同的設計。中國的獨輪推車(上圖)是在車身中央放大輪子,而不像歐洲人把小輪子裝在車子前方(下圖),結果載重量就可以達到歐洲推車的3至6倍。 大約在古老中國的官道系統開始瓦解時候,獨輪推車才應運而出。中國不再堅持使用馬車、貨車和其所需的鋪平的官道網,而是把焦點轉向要去維護一個便于獨輪車行走的道路網。 但是,歐洲人當時在面對此一問題時,并沒有妥善去解決,以致在陸路運輸上停滯了將近一千年。 陸路運輸的選項 在蒸汽機發明之前,人們總喜歡經由水路運貨,因為它比經由陸路省力氣。但是,不是每個地方都有水路,所以運貨基本上有三種方式:自己扛載(使用輔助工具,或根本不用),畜力馱載(驢、騾、馬、駱駝、山羊),用有輪子的車子或獨輪車來載運(可用人力或畜力拉車)。 自己扛載最簡單,但是人類扛載25至40公斤是無走遠路的,所以如果貨重約50至150公斤,就要改由畜力馱載。但是牠們必須喂食,有的會鬧脾氣,對地形條件也比較有要求,行進前方還要有人在帶路。 載運貨物時,不只有前后方向的移動,還會有上下高低的移動。這種比較耗力的運貨,用有輪子的車子才會省事。不過,前提是要先修建好平坦的道路、馱畜要先喂食。 綜合考慮下,可以說在是工業革命之前,獨輪車是陸路貨運的最佳方式。它的載貨量可以比得上用畜力馱載,而且獨輪車是人力操控,不會不聽話。 獨輪推車比兩輪推車或四輪馬車,制造工時較短,造價就比較便宜。而且只要有一條比獨輪還寬的小徑即可,崎嶇不平也沒關系。獨輪車有兩個手柄,方便推車者操控,很有機動性。 東方與西方:一個非常不同的故事 獨輪推車的起源日期,至今仍然晦澀不明,但是,東方人顯然比西方人更懂得使用獨輪車。 據近年出土的證據,古希臘人于公元前五世紀末,已經把獨輪車用于建筑工地,但是沒有記載提及古羅馬的獨輪車(雖然他們很可能已經在使用獨輪車了)。 西方人使用獨輪車,最早的證據是出現在13世紀初。但是,中國人早在1,000多年前的公元2世紀,就有使用獨輪車的記載。有趣的是,獨輪車的出現,比兩輪車和四輪貨車,還要晚2,000多年。 搬運工具 在歐洲,獨輪車只用在短途距離的貨運,尤其是建筑業、采礦業和農業。它不算是道路上的交通工具。但是,在東方,獨輪車是用在中、長途距離的載貨、載客。這是由于東西方在設計上的差異,使得獨輪車也有了不同的發展。 在歐洲,獨輪車的車輪一直是設計在獨輪車的最前端,載貨的重量是平均分配在車輪和推車人。也就是用車輪成為搬運工人的替代品。 明的設計 中國的獨輪車,是把車輪設計成大車輪,置于推車的中部,承担全部的重量,因此,推車人只需要引導車輛行進的方向。換句話說,當車子載重100公斤時,歐洲獨輪車的推車人要分担50公斤的重量,而中國獨輪車的推車人不必承担任何貨重,只要負責前進、后退或轉向而已。 因此,中國的獨輪車被譽為是一個非常有力、靈活的交通工具。公元1176年,中國作家曾敏興(音譯Tseng Min-Hsing)指出: 它很有效率,可以抵得上3個男人,而且,途經危險的地段(懸崖峭壁),也是平穩而且安全,羊腸小徑也難不倒它。 宋應星在《天工開物‧舟車》中描繪并記述了南北方獨輪車之駕法:北方獨輪車,人推其后,驢曳其前;南方獨輪車,僅視一人之力而推之。 中國的獨輪手推車,至今仍常出現在東南亞的柬埔寨、越南、老撾。它們都是從兩種基本原型發展出來的: 一種是木牛,在前端有柄(可以拉車);而另一種是流馬,后端有柄(可以推車);或者這兩種組合并用,拉推皆可。再后來,中國人也把西式獨輪車的設計吸收納入。 方的好評 如此頗具特色的獨輪車,讓近代初次來華的西方人大開眼界。在李約瑟所寫的《科學和文明在中國》一書中,曾引用荷蘭商人范巴瀾(Andreas Everardus van Braam Houckgeest)在1797年訪問中國大陸后親身經驗與好評: 這個國家的人運貨是用獨輪車,載人載貨都適用。如果貨物超重時,可能會由2個人來操作,一前一后、一拉一推。位于車子中央的大車輪承載了全部的貨物重量,車子的操作者只要控制方向、保持兩側平衡即可。 上圖為一名中國旅客坐在獨輪車的一側,行李就放在輪子的另一側,從而起到平衡的作用。 大輪子是安裝在木條框架內,外覆寬約4、5英吋的薄板。獨輪車兩側,可當乘客的座位,也可以置放行李,并可按照乘客的體重。如果行李比乘客還重,那就先讓行李擺在車子的兩側保持平衡,最后讓乘客坐在輪子的正上方,獨輪車的設計是有這種考量的。 獨輪車列車 當我初次看到這種獨輪車,耳目一新,令我嘆為觀止,我對這種設計簡單,十分欽佩,我甚至認為,這種中國獨輪車比我先前在歐洲看過的獨輪車還要優良。 美國土壤學家富蘭克林•F.H.金(Franklin Hiram King)在他1911出版的《四千年的農夫》(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中記載著他對獨輪車的深刻印象: 我們已經觀察到許多推著獨輪車的男子,載著大捆大捆的農作物,從運河上岸,穿過街道。這些獨輪車不下50輛之多,每一輛運載著連莖帶葉的農作物重約300至500磅,人人步伐輕快,幾乎難以尾隨,在我們等候下一輛列車的20分鐘內,他們沒有一個人暫停或放慢腳步。這種類型的獨輪車也是載客的交通工具,特別是中國女性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4人,6人,甚至8人共同搭乘一輛獨輪車。 上述的描述,還不夠完整。因為它沒有提到︰沒有上油的車軸,發出的吱吱聲,對老外是場噩夢,而中國人卻毫無影響。 霍梅爾(Rudolf Hommel)在他1937年出版的游記《工作中的中國》(China at work),對此低技術的設計,有更細致的觀察: 雖然獨輪推車有許多種,其實原理都相同,〔插圖〕所示的是最典型的一例︰一個大輪子被包在一個框架里,使輪子和上面所搭載的商品或乘客保持一定的距離。兩根長柄,安在車子兩側當把手,彼此保持適當的距離,如此形成整輛獨輪車的基本要件。把兩側的曲柄和車輪周圍的框架榫接,就制成了。 技術含量低的杰作 車輪,直徑約3英呎,完全是木制的,輪子中心安置車軸的車轂有兩個鐵環,車軸是用很強韌的木材所作,最外沿的車胎是用鐵作的。整個外觀看似不穩,實際卻很耐用,禁得起顛簸的路面和沉重的載運物。這些獨輪車是木工精品,各部位的木材都經過特殊處理,不上油的車軸所發出的吱吱聲是外國人的噩夢,而中國人卻不受打擾。 另一位西方人士霍梅爾對獨輪推車的描述是: 獨輪推車除了運貨,也可以載客,我曾經見過最多有6名乘客,每側3名,任由各自的腳晃來晃去的。如果只有一名乘客時,車伕會將獨輪車巧妙地傾斜到特定的角度,以保持車輛行進的平衡。如果一名農民想要把一頭豬運到市集,為了省事,他可以折接把豬綑綁在獨輪車上,載到市集去。 畜力獨輪車 中國的獨輪車還有一個特點是:人力和畜力的結合。在1126年張擇端所繪的《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看到這種方法: 這幅畫描繪了宋朝首都開封府在過年的景象,在街道上,有很多獨輪車,有走有停。所有的獨輪車,只有一輛車中央不是用大輪子,多數載了很多的貨物。在裝載和卸載時,獨輪車是靠著側腿撐住。圖中,只有一輛是只有一個車伕在后面推車,其他的都是前面還有驢子、騾子在拉車。 借由畜力、風力的輔助,可以設計出更大型的獨輪車,載運用更多的貨物。 在1637年出版的《天工開物》中,有一段文字和插圖: 北方獨轅車,人推其后,驢曳其前,行人不耐騎坐者,則雇覓之。鞠席其上,以敝風日。人必兩傍對坐,否則欹倒。此車北上長安、濟甯,逕達帝京。不載人者,載貨約重四、五石而止。其駕牛為轎車者,獨盛中州。兩傍雙輪,中穿一軸,其分寸平如水。橫架短衡,列轎其上,人可安坐,脫駕不欹。其南方獨輪推車,則一人之力是視,容載兩石,遇坎即止,最遠者止達百里而已。 風力獨輪車 更令人驚訝是,獨輪車也能利用風力。其起始日期已不可考,但是李約瑟指出,加風帆這玩意兒至今仍很流行,特別是在大陸的河南省與沿海的山東省。霍梅爾和F.H.金也都有發現與描述:有的風帆非常簡單,就是用衣服的布片,有的像似帆船上蓬布的縮小版(一艘迷你中國帆船),方便車伕可輕松調節。 借由畜力、風力的輔助,可以設計出更大型的獨輪推車,載運用更多的貨物。在此,再引用荷商范巴瀾在1797年的記載: 在山東南部邊境,有人看到了一種獨輪車比我先前所描述的還大很多,它是用馬匹或騾子拉的。但是,令我更驚訝的是,今天我看到了一個大型的獨輪車隊,每一輛獨輪推車都有風帆,掛在一根桅桿上,固定在獨輪車前端的插座上。 風帆,有用蓆子作的,或用一般的布做的,高約5或6英呎(1.5至2公尺),寬約3或4英呎,有桅桿,有蓬布,有升降索,一如中國帆船的配備。而風帆也由獨輪車伕操控。 有些獨輪車的風帆是用很簡單的布料,有些則幾近帆船上帆布的,都是要讓車伕很容易操控。 有西方人指出,中國的獨輪車,借助畜力或風力,可以載運高達300公斤的貨物。這幾乎趕得上古羅馬的馬車和大牛車在官道的限載重量(分別326公斤和490公斤)。 中國道路基礎設施的衰敗 在中國,獨輪車的重要性要從中國的運輸網絡的角度上去了解。在公元3世紀之前,中國有良好的官道系統。中國的道路基礎設施的總長度達25,000英哩(40,000公里),約為羅馬帝國的一半。 中國和羅馬各自建構的官道系統逾500年。奇怪的是,由于非關政治的原因,這兩個道路系統也開始從3世紀起逐漸瓦解,使得中國獨輪推車變成惡化的官道系統上唯一適用的交通工具。正如F.H.金指出:在路況最差的情形下,沒有其他工具可比得上獨輪車,它只要一個車輪、兩只腳就夠了。 1937年,霍梅爾繼續表達對中國的道路表示不滿: 在古代中國,有良好的寬闊的馬路,適宜戰車、馬車、貨車行駛。現今的畫面卻是截然不同,尤其是在中國的南部和中部,兩輪的車輛已不為人知。華麗的官道不見了,在地方上,只剩下狹窄的道路,其寬度幾乎連行人和獨輪車都不夠用。只有在中國北方的北京,因為有重要商貿關系,兩輪車輛才得以幸存。 中國的農民為了擴張自己作物的種植面積,已逐漸蠶食原有的官道路面,而政府監督不力、官員又為了征收更多的稅糧,縱容農民占地耕作了。 獨輪車專用道 不過,霍梅爾似乎誤解了,帶著西人的角度在看中國的道路。李約瑟的觀點則不同,他指出,寬闊的官道網絡是逐漸被一種非正式的、低技術含量的、適用獨輪車的基礎設施給取代掉的,中國人更關心的是,要有一個能夠讓自家車輛派上用場的道路基礎設施。 在許多時期,政府關心的主要是在那些運載稅糧、傳遞官方文件的陸路和水路。而當地的道路鋪設和保養,就由在地的鄉紳仕老合力去完成。在此背景下,宗教組織在造橋鋪路上,也扮演很顯著的角色。 隨著時間的推移,古老中國的官道逐漸退出歷史,中國的景觀變成擁有數百萬英哩精心鋪就的路徑,主要是給行人、挑伕、獨輪車的推車人等等。平坦的車道是中國東部平原的優勢。其余都是穿梭在樹林間、田畝間的小徑。這些民間自力鋪路的悠久傳統,可以追溯到漢代甚至更早,累積的里程數遠遠的超過政府的興建的官道。 有趣的是,霍梅爾在1937年看到步入20世紀的中國道路網上,獨輪推車并沒有立刻被汽車給淘汰。而能夠和獨輪車一比高下的是自行車。這個工業革命后的新產物,技術含量雖低,但也帶來更大的挑戰。這也讓我們意識到,古老中國的交通基礎設施有多么聰明。 歐洲道路基礎設施的衰變 獨輪車對于道路寬窄的要求不高,使它在運輸工具上領先歐洲近1500年。今天,批評者說,汽車無所不在,我們不能再回到馬和車的年代,卻沒有意識到,馬和車的結合并不是很聰明的。歷史已清楚地證明,所謂廣大的道路基礎設施,其實是很脆弱的。 在羅馬帝國滅亡后,歐洲的道路網絡也日益惡化雖然,羅馬的道路是堅固的(用石頭和水泥,而不是像中國早期用瀝青為作樁),所以一直用到大約公元11世紀后,才大面積的放棄了。但是,在此之前,橋梁和道路設施已飽受野蠻人的破壞(或自行破壞以防堵野蠻人的入侵),整個羅馬官道網也因缺乏保養而逐步瓦解。此外,新市鎮和國都(如巴黎)的要求下,新的道路未必和現有的古羅馬道路一致。 在面對古老帝國官道的損毀,歐洲人并沒有像中國人一樣,及時發展出新的車輛和道路。 在中世紀后期的經濟復蘇過程中,雖然也有新的道路出現,但是它們都不夠扎實,最后導致車輛在中世紀歐洲全面消失,人們以徒步為主,騎馬成為富人專屬。雖然有少數地區有局部改善,但是一直到19世紀,整個歐洲才得以全面改觀。 給未來上的一堂課 當然,在公元2世紀之后,中國的貨運工具并不是只有獨輪車。人工運河網的補強,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如,從杭州到北京1800公里的大運河,在開挖700年后,終于在1327年完工。 在歐洲,第一條(相對的)運河是在16世紀建造的,其他多數運河要到18、19世紀才出現。 中國的獨輪車的故事還給我們面對未來上了一課:雖然今天很多人不愿改變自己對豪華轎車的喜愛,但是我們常忘記這些車輛后面的道路網和維護是很艱苦的工作。 低技術含量的東西,未必是落伍的東西。
lowtechmagazine網站 Kris De Decker 2015-08-23 08:57:0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