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風骨第二十八
詩總六義,風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氣之符契也。
是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沉吟鋪辭,莫先於骨。故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
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若豐藻克贍,風骨不飛,則振采失鮮,負聲無力。
是以綴慮裁篇,務盈守氣,剛健既實,輝光乃新,其爲文用,譬征鳥之使翼也。
故練於骨者,析辭必精;深乎風者,述情必顯。捶字堅而難移,結響凝而不滯,此風骨之力也。
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則無骨之徵也;思不環周,索莫乏氣,則無風之驗也。
昔潘勗錫魏,思摹經典,羣才韜筆,乃其骨髓峻也;相如賦仙,氣號淩雲,蔚爲辭宗,迺其風力遒也。
能鑒斯要,可以定文,茲術或違,無務繁采。
故魏文稱文以氣爲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故其論孔融,則云體氣高妙;論徐幹,則云時有齊氣;
論劉楨,則云有逸氣。公幹亦云:孔氏卓卓,信含異氣,筆墨之性,殆不可勝。並重氣之旨也。
夫翬翟備色,而翾翥百步,肌豐而力沉也;鷹隼乏采,而翰飛戾天,骨勁而氣猛也:文章才力,有似於此。
若風骨乏采,則鷙集翰林,采乏風骨,則雉竄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筆之鳴鳳也。
若夫鎔鑄經典之範,翔集子史之術,洞曉情變,曲昭文體,然後能孚甲新意,雕畫奇辭。
昭體故意新而不亂,曉變故辭奇而不黷。若骨采未圓,風辭未練,而跨略舊規,馳騖新作,雖獲巧意,危敗亦多。
豈空結奇字,紕繆而成經矣。周書云:辭尚體要,弗惟好異。蓋防文濫也。
然文術多門,各適所好,明者弗授,學者弗師;於是習華隨侈,流遁忘反。
若能確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則風清骨峻,篇體光華。能研諸慮,何遠之有哉!
贊曰:情與氣偕,辭共體並。文明以健,珪璋乃騁。蔚彼風力,嚴此骨鯁。才鋒峻立,符采克炳。
剛健[易]𧰲曰: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
賦仙[司馬相如傳]相如以爲列仙之儒,居山澤間,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奏大人賦。
天子大悅,飄飄有淩雲氣,遊天地之間意。
孚甲[詩疏]楊之莩甲,早於衆木;昏姻失時,曾木之不如也。[後漢章帝詔]方春生養,萬物莩甲,宜助萌陽,以育時物。
史記自序: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爲作也。
漢書食貨志上: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相與歌詠,各言其傷。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何休解詁:男女有所怨恨,相從而歌: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
詩小雅小宛:宛彼鳴鳩,翰飛戾天。
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岡。鄭箋:鳳皇鳴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視下,觀可集止。
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故能翔岐陽之鳴鳳。
左傳昭公二十一年:死如可逃,何遠之有!
論語子罕: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哉!
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贊: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
蔚彼風力,文選陸機贈賈謐詩:蔚彼高藻,如玉之蘭。
符采克炳,文選左思蜀都賦:符采彪炳。
2022-12-08 18:54:2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