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十七歲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魯迅的十七歲

1898年的紹興,青石巷里的荷花香滿十里,十七歲的魯迅還在三味書屋里讀線裝書。晚清的紹興茶樓人聲鼎沸,茶館里的說書人熟悉明刻本的曲藝雜談、清末的游仙小說,說著古代會稽的驚險故事,端著木制的黑碗,喝著琥珀色的老酒。私塾先生們捻著胡須寫小楷,臨摹碑刻,三月的落花在書案上招蜂引蝶。讀完《三字經》《千家

文》,磨墨的書童們爬上樹梢看鬧市和石巷里的

行人、茶客,看穿著皂鞋的官差們,看閣樓里眉目

清秀的女子十里紅妝。遠處的青山腳下,說書先

生數著銅錢,吃著茴香豆,長長的衣衫沾滿草木

的青澀。

古代會稽的私塾,紅底青花的瓷器擺在案幾

上,雕花的窗欞,純藍色的細瓷花瓶,鑲嵌玉石或

描紅著綠的筆筒里插著孔雀翎、白羽和青竹筆。

陽光透過潔白的素紙慢慢滲透到殘余的文字里,墨汁和油彩浸潰著衣襟。清香的朱墨柔軟的竹帛有豆莢和稻花的色澤。老先生手把手地教書童們

168

  18:55

念誦古書,一筆一畫地描紅,橫折彎勾,點提撇捺,一尺見方的紙張上寫滿古舊的文字。書童們恭聽先生圈點口哼,畢恭畢敬,散學之后卻逼著老童生講故事,唧唧喳喳不能罷休。

十七歲的魯迅還沒有去江南水師堂,他應該讀過許多線裝

書包括那些手抄本和明清的小說書。白墻烏瓦、黑白分明的紹

興,濃濃的酒、酸酸的菜,戴著小氈帽的農夫、穿長衫的讀書人、

撐著油紙傘拜訪深石巷里的老中醫的短工、在茶肆里侃著京城

奇聞的食客,他們都曾經是魯迅讀過的那些線裝書里的一個影

子。薄似篾片的綠竹簽,夾在線裝書里,或者用蓮子的梗葉做書簡,清香誘人,書卷里蓮子的清香溢滿前廳后院。水泊之洲,土木

院落,尺軌方寸,迷霧中烏黑的磚瓦沉在浮塵灰與渺茫的炊煙之中,世事如棋,南國的底蘊就雜陳在這粉墻黛瓦和水墨色的石巷

之間。

船兒悠悠地晃著,水聲潺潺地響著。先生們和孩子們在私塾里案幾上描紅、寫生。私塾里讀書的書童們,在春天的時候從油菜花叢中捉蝴蝶,在師傅的檢視下讀書寫字,背誦古文。他們喜歡紙風箏,釣魚蝦,擁有細膩的情感和敏銳而又容易受傷的心。江南的水車和水磨在唧唧喳喳地轉動,時間在慢慢磨。大紅的宅門、青色的屋瓦、黑色的墨線,書童們筆下的漢字骨節突出,秀氣而不失鋒芒。秋葉散落在庭院的水池里,古代的文字和稚嫩的筆法竟然擁有如此新鮮的生命力。但是十七歲的書童,還是水中的蓮子,著清秀可人的筆跡,他們不像烏篷船里的茶客和鹽商那樣世故,很難在茶水的寡淡中領會在如此眾多的譫妄之語中有

169

  18:55

幾分世事炎涼,幾分奸猾刁鉆。

嘉慶年間,紹興的水路和稻花,飛過臨街兩扇石庫臺門,讀書人喝著陳年的米酒,書房里行囊齊備,準備乘著烏篷船出門遠行。紹興地處丘陵山地和河網平原的銜接地帶,水墨色的山脊橫在船頭,往來的漁船載著蝦米和青豆,慢慢地搖著槳。群山裙連,書的清香與飲酒的寂寞在水路上肆意蔓延。船艙里擱置著油紙傘、青布衫、炊具、小人書。溫潤的氣候、晦暗的山光和清淡的水色,還有花鳥的嬉戲與水性的刺繡是這些書童們的旅伴。

紅色的符號,黃色的勾畫,黑色的邊框和底紋,古代地圖上的紹興水路向東南蜿蜒,盤旋幾百里。春風吹過稻花叢,書童們在小溪里挽著褲腳捉魚,在池塘里嬉水。

私塾里的紅草箋,稻花叢中的烏篷船,十七歲的魯迅寒衣單薄。魯迅也許是在私塾外面的茶樓下聽評書吧,叫天子,何首烏,煮熟了的豆莢,熱騰騰的氣息,吸引著放鵝、牧牛、摘羅漢豆的孩子們,碧綠的菜畦、紫紅的桑葚,蟋蟀彈琴,油蛉低唱。私塾的窗口里飄來狀元紅的酒香,當然是紹興名酒狀元紅、善釀、香雪。老酒壇上面壓著沙袋,壇旁擱著酒吊、漏斗和竄筒等舀酒、溫酒工具,孩子們嗅著香氣,嚼著青豆,偷偷地讀些筆記小說,學先生的樣子抹抹嘴,撲哧一笑。

吃一粒茴香豆,寫幾個繁體字,想一想先生的愛憎,你會理解他的偏激與嚴厲。少年的魯迅,懂得紹興黃酒里那種綿綿不絕的趣味,豆莢的香味,說書先生嬉笑怒罵,私塾師傅的刁鉆,民間藝人的憨厚與刻板。聽一折戲,看著臺上油彩濃妝的生旦凈丑,

171

  18:56

人情的冷暖與麻木。喝一壇紹興酒,釣一只魚蝦,書童們眼中的水路,烏篷船總是有著嗚嗚嚕嚕的聲音。私熟里的孩子散學后呼朋引伴,折紙鳶,吃酸杏,躲貓貓,喝芝麻糊,這是童稚之心。十七歲的魯迅風華正茂,激筆揮毫,有著赤子之心。他恰是少年意氣,單薄的衣衫,一葉輕舟,走遍東南幾百里水路。

給我一壇紹興十八年陳釀,敬給同學少年,一醉方休。


2022-12-08 18:56:57

[新一篇] 黃土長河

[舊一篇] 歸去來兮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