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一個時代的藝文志 周亮工的記事珠
詩人與少女
有個叫王蓀的女孩,生于河南商丘,自小聰穎異常,會寫詩,會畫畫,還喜歡舞弄隨身帶著的一把小劍,有著一股尋常女孩身上所無的爽烈勁兒。十五歲那年,她遇上了從南京到開封讀書的周亮工。那一年,周亮工二十八歲,已婚,王蓀就做了他的侍妾。
周氏世居南京,周亮工出生就是在城內狀元境的祖居里,怎么會大老遠跑到開封去呢?這都是國家考試制度給鬧的。本文故事時間數百年前,那時還是南宋,周亮工的一個遠祖離開南京去江西撫州做官,落籍在了金溪縣一個叫櫟下的地方,后來周亮工的祖父把家搬到了大梁(即開封),周亮工的父親從國子監畢業,做了幾年地方小吏,又想法子把家遷回了南京。幾百年過去了,周亮工家族的這一支就好像畫了一個圓,又回到了原地,但此時的周氏家族已經成為南方一個顯赫的刻書世家,南京一帶經營刻書業的“金陵博古堂”“萬卷樓”“大有堂”,都是撫州周氏的后人,僅是周亮工家族,就擁有“金陵書肆”“大業堂”“ 醉耕堂”“賴古堂”等書坊,所刻書籍,除了醫學、輿圖、小說和各種時文選本,也有具一定市場號召力的當代作家文集,著名的二十四卷《梨云館類定袁中郎全集》,就由周亮工父親的“大業堂”出品,版權頁上清楚表明“南雍周文煒如山鐫”。@
但問題很快就出來了,周亮工成年后參加科考,他的籍貫是河南祥符,"北籍南試按例是行不通的,所以迫于戶籍制度,周亮工在南京長到二十歲后就不得不回開封,去參加當地政府組織的考試。
王蓀歸周亮工是在1639年冬天,周亮工鄉試中式后不久。一個還是剛及笄的豆蔻少女,一個已是將近而立之
年的大叔,她如焰般逼人的青春肯定灼傷過他的眼睛。他欣賞她稚氣的小詩里掩飾不住的靈氣,“小雨勻溪谷,閑花落釣絲””,那遍撒溪上的雨,妙處就在一小字。小則聚氣,小則通神,須彌芥子,可納大千世界呀。當她在月光下、柳叢中舞起一片劍影,他或許會想起《詩經》里那個在宛丘山坡之上翩然起舞的女子,手持鷺羽,打著小鼓,一邊旋舞著,一邊把火辣的目光投向他,“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那些陌上桑間的采詩官為無望的愛情而苦惱,而這個婷娉少女竟然是他的女人!
家族遺傳,再加上少年時代在南京與畫家、印人們的交往,在周亮工身上積淀了濃烈的藝文氣息,好硯、好墨,嗜印成癖,尤喜與藝術家交往。他收藏了數千紐圖章,有時技癢了也親自奏刀。每次,周亮工和朋友們賞玩
一畢,王蓀就會把弄凌亂了的圖章歸攏整齊,一一放在布 杰
函中原先的位置,讓周亮工下次打開函袋立馬就能找到它 387
們。她細心地做著這一切,樂在其中,超強的記憶力讓周亮工嘆為觀止。后來周亮工考上了進士,到北京謁選,再分發到山東萊州府下面的濰縣做縣令,不管到哪里,總是帶著這個心愛的女人。多年以后,已入暮年的周亮工面對一顆顆劫后余存的圖章,還能依稀回憶起她做著這一切時專注的面容。
地處山東半島的濰縣,富甲青齊,素有“小蘇州”之稱,就是在這座小城里,這個女人的生命突然放射出異樣的
光彩。
1642年在周亮工的一生中肯定是值得他頻頻回首的一年。這年春天,李自成的兵馬圍困開封,圍城四個月后,引黃河水灌城,士民溺死數十萬,周亮工的故鄉滄陷了,他的叔伯、兄弟輩十數人葬身魚腹,師友張名表等也都雁難。但
個時代的藝丈
他尚來不及悲傷,更大的危險降臨了,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率領的數萬精銳,于這年冬天自長城黃崖口人關后,連克高唐、汶上、濟南等十余城,正分水陸兩路,如潮水般向著半島西部的濰縣而來。
臘月初九(1643年1月28日)夜,數萬清軍鐵騎已兵薄濰縣城下,連營七座,扎帳數百,從城頭青陽樓望去,成千上萬的火把如蛇吐信子,把小城圍了個密密匝匝。
三十二歲的周亮工擔當起了守城之職,有關他在此役中的指揮若定、奮勇御敵情狀,民國《濰縣志稿》述之甚詳。他把城內兵勇、衙役、民兵編成火器營、助勝營、士紳家丁營和各種哨隊,調排停當,當晚即指揮了一場夜襲,數百死士攜帶刀槍縋城而下,直撲對方大帳,待對方反應過來,又從城頭調集紅夷大炮猛烈開火,迫使敵軍當晚遷營三里。他把指揮所設在了城正北的青陽樓上,親自督陣,這里緊鄰縣衙,是防護濰城的首要屏障;又把城墻分為四段,請出四個
388 賦閑官員協同守城,分安定門、迎恩門、望海門、朝陽門四
門據守。清軍畏于城頭火器猛烈,采用穴城之法,從城東北角的牛馬墻掘地道偷襲,又被他識破。當城角失陷,衙役、士民與涌入的清軍混戰一團時,周亮工的戰袍已滿是血污,他找來一塊木牌,上書“濰令周某之尸”幾字,覆以號印,
掛在胸前,跟親隨們說,要是我戰死了,你們就憑著這塊牌
子把我從尸堆里挖出來吧。
兵部塘報載有周亮工于崇禎十五年十二月三十日匯報全城同仇敵愾御敵的奏報:
在城老幼男婦,竭力一心。未字閨秀、青衿內室及瞽夫幼子,悉運磚石、柴束。又如方欲舉火,而聞城上欲以鐵作炮子,即各碎食鍋以酬急。人心至此,似千古未有。。
南華錄
宛丘淑媛王蓀嬌小的身影,也出現在了自康熙朝以降歷代地方志修撰者的筆下。史官們以一種贊賞的語氣說,每次戰役一打響,王蓀就帶著城中的一幫女人煮粥送飯,救治傷員,周亮工在城墻上督戰,她更是不離左右。戰事緊急時,一身紅衣的王蓀冒著飛蝗般的炮矢,猱身爬上城樓,擂鼓助戰,以至有人把她比作南宋時黃天蕩戰金兵的梁紅玉,編了竹枝詞這樣唱:“青陽樓上紅旗下娘子援桴指血流。”當時城中還有這樣的傳說,某夜,王蓀“挾匕首飛入賊營”,像紅線女盜取黃金盒一般,神不知鬼不覺斬下了敵軍將領的首級,又安全返回城內,簡直把她看做劍俠人物一般了。
“危樓城上字青陽,一飯軍中盡激昂。旗影全開慚弱女,鼓聲欲死累紅妝”1,多年后周亮工詩中所憶的,正是當時情景。每次戰事間隙喘息之際,周亮工都要寫詩,或記經過,或抒情懷,周每成一詩,王蓀就和一首,他們的濰縣城頭唱和詩匯成了一卷《城上詩》。但當日后周亮工提出要
把王蓀的這些詩作及她以前所寫的二百余首詩付梓出版時, 389
王蓀沒有答應。她說,您要我的名字與和尚、青樓女子并傳嗎?所以一直到王蓀死后,周亮工才把這卷《城上詩》收入他的自編文集。②
自崇禎十五年十二月初九日至二十五日(1643年1月28日至2月13日),濰縣被圍十七天,阿巴泰的數萬精銳在這座彈丸小城面前就是不得逾越半步。他們斷定,濰縣城內一定有長期戍邊、久經殺伐的老將坐鎮,且武器火藥充足,就是圍上個半年也不一定能打得下來。此后,阿巴泰繞過這座小城,人直隸,破承德,至懷柔,敗明八鎮后于1643年春陸續北撤還師遼東,《清史稿》載這次望風披靡的軍事行動,“克河間、順德、兗州三府,州十八、縣六十七;降州一、縣五”。濰縣一城獨活,堪稱奇跡。
周亮工在守城之戰中右腳負傷,戰后他有《全濰紀略》詳細記述濰縣百姓守城經過,由好友吳應箕作序刊刻。到
內容簡介
時代的藝文
1643年春,陷入兩線作戰的明廷巳岌岌可危,在吏部尚書建議下,朝廷火速簡拔人才,讓各地督撫薦舉年輕又有才干的基層官員人京師,充實到中央各部,周亮工與長樂知縣夏允彝等十人都在列。當周亮工動身赴京時,濰縣人感念其保全城市之德,派士民代表燃香步行數百里,一路送至德州,還在城中海道司巷立生祠紀念,時人贊他:“少年出宰古濰城,一劍曾當百萬兵。”①
三年后,王蓀在揚州患病去世,時年二十二歲。2當時周亮工已降清為淮揚海防兵備道,揚州是官署所在地。王蓀死前留下遺囑,要周亮工把硯墨、佩刀及她手抄的一卷濰縣城頭唱和詩一同陪葬。她對周亮工說:我這短短一生,一直為情所累,此一去,我是再也不愿投生這個世界了,君就按比丘尼的規格葬我吧。郎君的《城上詩》,我都能背了,已用小楷抄寫一通,您就把它和我的和詩一起
置于左側,把茗碗、古墨和我平素喜歡的那把佩刀置于右
390 側,再在我身上蓋一張觀音大士像,讓我左手持著念珠,
右手握著您的名字章往登彼岸吧。我生在宛丘,死后葬揚州,這七年與君相伴,這一輩子也算不寂寞了,可是我夢
縈魂繞的,還是那一片白門柳色,而不是這揚州城的簫聲明月啊!③
語音凄惻,像是在隱約指責著什么,周亮工握著她的手,心如刀絞。或許是男人的哭聲又把她招了回來,王蓀悠悠醒轉,再一次輕聲囑咐,不要忘了把那卷小楷抄錄的《城上詩》放到她懷中。④
到了晚年,進入新朝屢獲升遷又兩次人獄的周亮工已嘗盡宦海浮沉滋味,那時的他,時常會回想起青陽樓上的那一彎冷月,耳邊經常響起鏗鏘的刀劍聲和城樓上擂響的激越鼓聲。“慚愧當年事,浮名不可藏”,他多么希望生命永遠定格在三十二歲那年的濰縣青陽樓上。有一次與朋友喝酒,喝著喝著就說到了當年濰縣抗清事,他醉了,
南華錄
解開衣服讓人看左肩上的箭疤,“歲月深矣,股股尤赤”,周亮工說,那時候我怎么不死啊,要是死了就好了,我周某人的品行就與日月爭光了,哪至于像現在這樣,什么都說不清了!說罷,像個孩子一樣伏在桌上嗚嗚地哭。1663年,他起復出任青州海防道,赴任途中經過濰縣,看著二十年前民眾為他所建生祠,感慨萬千,泫然流涕而去。
他時常想念自己的女人。記憶中的女人忽而畫蘭,忽而作詩,忽而舞劍,過早降臨的死亡,使她在記憶里葆有著永遠的青春與美麗。他為她寫了好多詩,記下初遇時她的巧笑嫣然,青陽城上冒著箭矢擂鼓的驕人身影,也記錄下酒后談論詩文時她微帶譏諷的言語。"而今城上詩同風雨葬,憶起某年七夕,與女人說及誰早死誰晚死,女人口占的一句:“一夕綿綿億萬年,猶勝人間白頭死。”真有不勝唏噓之感。閑來翻弄圖章,也不知何人再來一一歸攏整齊了。
周亮工在京城時結識了一對從揚州來的藝術家兄弟,
梁千秋和梁大年,兩人都精于篆印,梁千秋有個侍妾叫韓約 391
素,字鈿閣,是個能度曲又能彈琴的慧心女子。這個女子從梁千秋那里學會篆印后,竟得其真傳,自憐弱腕,喜鐫佳凍小印章,據說石經其手,輒瑩如玉,為名流巨公所珍賞。"某年,有嗜印癖的周亮工托梁千秋之弟梁大年搞來了三枚梁家小婦的“鈿閣”圖章,“粉影脂香,猶繚繞小篆間”,自是喜歡得不行,決定把它編人自家印譜。賞玩之余,他心底一個角落突然隱隱作痛,他又想起了多年前為他整理圖章的商丘女子王蓀,回憶的河道突然決堤,竟至泛濫;
予舊藏晶玉犀凍諸章,恒滿數十函,時時翻動。唯亡姬某能一一歸原所,命他人,竟日參差矣。后盡歸之他氏……見鈿閣諸章,痛亡姬如初沒也。@
那時,幾番人獄又出獄的周亮工已傾家蕩產,一生中收
內容簡介
個時代的藝文
藏的古人法書、書畫、金石、篆刻也都典賣殆盡。"他曾寫有一組詩,回憶這些已換了主人的藏品,說其中最值得珍視的有畫、圖章、墨、小漢玉四種。在憶圖章的一節中,他又一次提到了死去多年的王蓀:
亡姬為予布函中,反覆百十皆不失位置。②
官員與隱士
1641年初,周亮工人京謁選時,畫家陳洪綬正在國子監就讀。十八年前,周亮工的父親在陳洪綬的老家諸暨縣任主簿一職,十三歲的周亮工開始與畫家筆墨訂交,此番都城重
392 逢,盡管一個已是新科進士,一個還是國子監生,但并不妨
礙他們的友誼持續升溫。到秋天,周亮工謁選得山東萊州府濰縣令,陳洪綬畫了一幅《歸去圖》相贈。
周亮工攜愛姬王蓀前往濰縣赴任時,為他們置酒餞別的也是兩個南方來的朋友,同年進士、來自南直隸桐城縣的方以智,和一個叫張怡的錦衣衛千戶。酒后,方以智還題寫了一首《歸去來辭》在陳洪綬送的那幅畫上。
大周亮工四歲的張怡也是南京人,他初名鹿徵,字瑤星。張家世居江寧,張怡的父親張可大,世襲南京羽林左衛千戶,曾經做到登州、萊州二府總兵官。1632年,在遼寧錦縣的大凌河戰役中,孔友德部將毛文龍發動吳橋兵變,誘擒了巡撫孫元化,并襲擊登州。張可大于城陷后投繯而死。時年二十四歲的張怡隨叔叔張可度奉祖母趁亂逃出,走海道至天津,歷盡困厄抵達京城,朝廷念他烈士之后,以生員身份授予錦衣衛千戶的官職,并讓他在殿前執戟親侍朱由檢。時
南華錄
局不靖,從燕京到北海,"不斷拉響警報,張瑤星因父親曾在登、萊二府為官多年,臨行對周亮工自有一番囑咐交待。
濰縣血戰歸來,京城已勢如危卵。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人來過問周亮工,似乎這十個緊急召回的青年官員已被遺忘了,等到他被授予浙江道監察
御史的官職沒幾天,大順軍已兵臨城下。好多朋友此前已紛紛離開京城,他新晉了官階,竟似套上了一個索套,就是想走也不可能了。其實那些已經上了逃亡路的,也不一定能走得脫,與周亮工素有來往的篆刻家梁千秋,就是在狼狽南歸時客死于途。此人曾答應周亮工治印十數方,到他離開京城時也不見完成過一方,那些交給他的印石也不知去了哪里。梁千秋的手
藝,傳自文彭的學生何震,人稱臨摹乃師之作如燈取影,神形 393
俱佳。盡管他篆印一味泥古,為人又自恣、吝嗇,周亮工還是嘆息世上少了一把好刀。②
李自成的大軍攻占北京時,周亮工沒有“即死”。以當時的道德語境,選擇死還是生,是人品鑒定的首要標準,即便是死,也有當場死、事后死等種種區別。皇帝都已經自掛東南枝了,你怎地還活著?據后來周亮工的自我陳述,城破時,他是準備自殺的,都已經把自己給掛上去了,還是被家人救了下來。他之所以沒有再度自殺,是顧念家有高堂,父母年邁,更重要的是,他根本不知道皇帝已經歸天,他說他聽到的消息是,“聞上已南渡”。
于是,他與張瑤星在浣花庵躲藏了幾天,待風頭過去,就帶著一大家子混在難民潮中出城,直趨南京了。
城陷時,張瑤星已經歷了一番生死考驗。大順軍的士兵抓住了他,逼他降,他不從,他們就把他戴上刑具關了起
一個時代的藝文志
來。據說招降的官員欲量才錄用,他答:文字非所長;又問他武術如何,他又答:南人不諳弓馬。最后,有人感念他獨個兒為崇禎守靈戴孝的義舉,才把他放了出來。
時南京城里福王即位為弘光帝,軍政大權悉操于馬士英、阮大鋮之手,周亮工一回到南京就被錦衣衛馮可宗下了鎮撫司獄,要他交待從賊經過。后來總算調查清楚他沒有變節,但馬、阮還是不肯給他復官,非要他彈劾劉宗周,才答應讓他以原官補用。周亮工沒有答應,于是就帶著父母搬到了城南三十里的牛首山去住,足跡不入城市。張瑤星回到江寧老家,妻子早已死了,于是改名為張遺,以表終老遺民之志,只身隱居南京棲霞山白云庵,時人都稱他白云先生,一直到清軍平定江南,他也沒有出山。
在方苞所寫的《白云先生傳》里,隱居白云庵的張瑤星五十年足跡不人城市,所交也多是方以智、髡殘等前明遺老。遺民世界充斥著各式各樣人等,有真隱,有假隱,有不
394 得已而隱,也有死心踏地隱的。張瑤星就是一個死隱分子。
像蘇州的徐昭法、宣城的沈眉生這些隱士,雖在窮鄉僻野中耕作為生,但終究有筆墨文章流傳于世,張瑤星則親自挑水打柴,嘴里從不談論詩書,以至來此游山玩水的官員墨客,從不知山中有這樣一個人物。方苞說,他死去多年的父親和一個叫余佩的處士,以前每到逢年過節都去棲霞山看望張瑤星。走進他屋中,看到書架上擱著百幾十卷書,都是他撰著的經籍解說和史事評論。方、余二人請求抄錄副本,張瑤星沒有答應,說:“我只是借寫作來度過我的余生而已。我已經買了兩只大甕,死后要把這些著作一起埋葬。”@
張瑤星是鐵定了心要與名山俱老了。山中困苦,一到下雨天連灶火都生不起來,用他自己的說法是“苔侵灶額,晨突無煙”,但他還是有著萬綠蔭中置此身的怡然。”據說他隱居山中時一直在寫一部大書,這部叫《玉光劍氣集》的書寫的是有明一代三百年的歷史,但一直到他死后也沒有人看到稿本。但還是
南華錄
有一些他生前寫下的文字通過書信、給朋友文集寫的序跋等形式流傳了下來。比如他與一些好友的通信,他為周亮工的兩部藝術史著作《讀畫錄》《印人傳》寫的序言等,雖只吉光片羽,但已可以看出此人深厚的藝術素養。入清擔任官職的舊交中,除了周亮工交往不斷,只有龔鼎孳得到了上山看他的許可,并在雨花山松風閣喝過一頓酒。
張瑤星一直活到八十八歲去世。死前,他的親朋老友早早為他備好了棺槨。病危之際,張瑤星說:“崇禎初年,叛賊攻打登州孤城,先父死難,身邊沒有一個親人料理喪事,雖然后來改葬了,但貼身的內棺已無法更換了,我能忍心用這種好棺材嗎?”他的侄孫重新換了薄皮棺材,張星瑤才閉目而逝。他那些秘密寫下的書稿,有人說帶入了墓穴,也有人說尚有副本藏在家中。
1689年春天,玄燁巡視河工到揚州,戲劇 395
家、國子監博士孔尚任迎駕并送至淮上后,經揚州南下至南京,登燕子磯,游秦淮河,拜明孝陵,一路采訪前朝遺事。在清涼山料理畢著名山水畫家龔賢的喪事后,"于這年秋天到棲霞山白云庵拜訪了張瑤星。這一年,張瑤星已經八十二歲。從孔尚任專述此行的《白云庵訪張瑤星道士》一詩來看,他還是繼續把自己幽閉在書籍構筑的世界里,整個人幾乎都要被滿屋的書掩埋了。孔尚任說,張瑤星的白云庵在非常偏僻的半山腰,須得轉過好幾條亂石路才到。老頭正在吃早飯,聽到狗叫,打開籬門,態度倒是頗為友善,可能是有熟識的朋友預先打過了招呼。交談中,老頭的話不多,頗顯得有點沉默,他告訴客人,這么多年了,每夜都會哭著醒來。"
內容簡介
個時代的藝文志
在十年后成稿的《桃花扇》傳奇中,孔尚任把這個“數十年足不人城市,士大夫不能識其面”的著名隱士也寫了進去,肯定是緣于這次造訪。在這鄒有著極大藝術野心的新劇中,孔尚任認為林林總總出場的三四十個人物,按角色可把他們分別歸為“色部”“氣部”和“總部”。色關男女,是訴離合之情,氣連家國,是寫興亡之感,“總部”只有兩人,“經星”張瑤星和“緯星”南京太常寺老贊禮,孔尚任把這兩人貫穿全劇的創作意圖,自是為了伏線千里、交待劇情之需,然而讓這個老隱士來總結這場興亡之案,也見出了他對張瑤星這個人物原型的推重。
《桃花扇》一劇中,張薇(張瑤星在劇中的化名)的戲份有三場,分別是閏二十出《閑話》、第三十出《歸山》和第四十出《人道》。《閑話》一出,畫家藍瑛、書商蔡益所、前錦衣衛堂官張薇,三人結識于上南京途中路邊店的豆棚下,閑話京城陷落時崇禎死難事,張薇一副老官人的扮相,白巾、麻衣,包著包裹,一上場就在激越的鼓聲中唱:“戎馬消何日,乾坤剩此身;白頭江上客,紅淚自沾巾。”第三十出《歸山》,南京錦衣衛都督馮可宗抓了三名逆黨讓張薇審理,張薇堂上一見,卻是侯方域、陳貞慧、吳應箕三位復社名士,憤恨南朝又起黨禍,解了官袍,帶了蔡益所,一同往城南的松風閣歸隱去了。四十出《入道》,畫家藍瑛也已隨張薇入山修道,這一天恰逢中元節,他們師徒三人在棲霞山上為崇禎和死難的眾大臣建壇追祭,丁繼之、柳敬亭領著出獄后的侯方域,卞玉京、蘇昆生領著舊院女子李香君,也來到了庵中,一對舊日情侶指著桃花扇上的斑斑血痕,正幻想著再續連理,突然被這老道士棒喝驚醒:你們絮絮叨叨,說的俱是哪里話!當此天翻地覆,還戀情根恨種,豈不可笑!侯方域還想爭辯,從來男女室家,人之大倫,離合悲歡,情有所鐘,先生如何管得?老道士大怒;呵呸!兩個癡蟲,你看國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這點花月情恨,割他不斷么!
最后,一對亂世怨侶一個去了南山,一個去了北山,雙雙修真學道去了。這邊廂再回頭已是幻境,不知對面何人,那邊廂剩下張薇一個人在臺上孤零零地唱:“你看他兩分襟,不把臨去秋波掉。虧了俺桃花扇撕碎一條條,再不許癡蟲兒自吐柔絲縛萬遭。”最后是:“白骨青灰長艾蕭,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興亡夢,兒女濃情何處消。"
畫家與印人
很少有人像周亮工這樣,一邊在新朝政壇獲得快速升遷,一邊又在江南遺民群中有著不菲的名聲。自1645年降清授兩淮鹽運使(后以原御史銜改鹽運道),近十年時間,他歷任淮揚海防兵備道、福建按察使、都察院左副都御使等職,任職地也從揚州、福州一路到北京。雖然官越做越大,他卻一直與張瑤星、陳洪綬、王猷定等隱士、遺民和藝術家群體保持著持久的聯系,不時與他們書翰往返,間作文酒相會。易代之際出現的這一奇特現象,或許是因為于政治身份之外,還有更緊密的文化的根系把他們系連在了一起,讓他們同調相親。當周亮工和這些有著前朝情結的詩人、畫家交往時,他不是把自己作為當朝新貴,而是一個江南刻書世家的后代,一個藝術品的真賞者和窮藝術家的贊助人來看待。
不止一種同時代人的記述提到周亮工身上的迷人氣質。 397
說他長得方賾豐下,目光如電,又性格駿爽,事至立斷,絕不拖泥帶水。對父母孝,對朋友更是信字為先,使人但覺“秋月澹面,春風扇人”(他的福建朋友許友語)。在周亮工任職淮揚、金陵的十余間年,保護、獎掖了多名南方藝術家。據說他每任職一地,預先打聽此地有哪些著名的讀書人和才藝之士,一到任就親往造訪。平素更是嗜飲好客,酒興一上來就與朋友們縱談上下古今,旁及山川草木,方名小物,滿大廳都飛揚著他的聲音。席間,桌上總是放著一個本子,一聽到客人提到某個技能之士,他就立馬記下。每次出游,遇到有人送他詩文集求教,不管是數頁短箋還是大部頭著作,也不管是已經刊刻出版的還是手稿,臨行都匯集封好,上書“某年某地同人所賜教”。"有人把他的好士與春秋時的平原君、信陵君、孟嘗君相提并論,魏禧說日后周亮工蒙難時,人都樂為之死,周死后,“天下之名士倀倀乎無
一個時代的藝文志
所依歸”,"更有一個叫申涵光的文士以平生不得見大海和周亮工為憾,其人格感召力可想而知。"
作為作家的周亮工,他的詩詞、古文自是也作得不錯。詩尚老杜,文章宗的是唐宋八大家,雖然文名被同時代的錢謙益、吳梅村所掩,卻也淋漓波折,氣勢生動,自有一股吸引人的郁勃之氣。在好友張瑤星看來,周亮工對藝文的熱愛幾乎出自天然,詞曲、印篆、書畫只要通一藝以上者,他無不折節下交,被他的熱誠感染,也是出于佩服其鑒賞巨眼,天下畫人墨客但凡能畫得一水一石、一竹一木者,也無不竭盡所能求他鑒賞,這十多年來,周亮工收藏了當代畫家的上干幅作品和數千方篆印,他的“三癖”--書畫癖、硯癖、印章癖,實在可以與前人歐陽修并行不朽了。③
周亮工曾經講過一個寓居南京的盲作家的故事。此人姓盛,名于斯,又名此公,安徽南陵人,年輕時家中頗富饒,
詩文做得好,善寫擘窠大字,又喜彎弓馳馬,結交豪客,抱
398 著大用于世的志向來到南京后,被人騙去錢財,家道中落,
身體也病了。周亮工在開封讀書時回南京省親,結識了此公,那時此公已害眼病,看東西已不分明,周亮工勸他不要再讀書飲酒,他說那倒還不如真的讓我做個瞎子。等到周亮工回開封,聽人說此公的雙目已失明,人也愈加激憤,但一手大字寫得比失明前更加好了,愛讀書的喜好也絲毫沒變,時常讓家人朋友在床邊誦讀,還口授寫作,語速快得好幾個人同時記錄都來不及。不久,周亮工收到了此公的信。說自己快要死了,托周亮工日后回南京看望他母親,并為他南陵的墓地寫“盛此公埋骨處”六字。1645年,周亮工出任兩淮鹽運使后,所做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探視這位死去的盲作家的母親,贖田產供其晚年,讓南陵縣的地方官刻了墓石,還把此公的詩集刊印出版。
透過這個人生失敗者的故事,周亮工告訴他的讀者,在這個世界上,人不可能獨處,要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但
南華錄
如果交友不慎,就有可能落得像盛此公一樣,“黃金既盡,日徒憤激,退而自悔,又以盲死”。藝術家游心于藝,入世的功夫總是差上一著,再兼處于社會底層,如果再不愛惜,真要把風雅種子給摧折盡了。
從進入仕宦之途之日起,周亮工的衙署就成了他的畫家朋友的一方樂土。1641年冬天,他與王蓀剛到濰縣不久,就接待了方以智帶來的畫家胡玉昆。胡玉昆性格孤僻,所畫山水也像其為人一樣縹緲虛無,周亮工很喜歡他的用筆設色,雖咫尺之幅,也像有萬里之遙。他收藏冊頁就是從人手胡玉昆開始,說:“入手便得摩尼珠,散璣碎璧,不足辱我目矣。”"方以智南下,胡玉昆又在濰縣住了好久為他作畫。日后,周亮工任官揚州、福建,兩次入京,胡玉昆一直都形影不離跟著他,“患難中時相復從”,在日后的《讀畫錄》中,周亮工回憶了他們的相識相交經過,說當代畫家中他與胡玉昆交情最深,篋中所收,也是胡玉昆的畫最多,他為之寫的詩也最多。同時他
也不忘提了一筆介紹他與胡玉昆認識的昔年名士、如今的無可 399
大師方以智,說他出生名門,幼稟異慧,三十歲之前是個出了名的大玩家,詩文詞曲、聲歌書畫、雙鉤填白、五木六博、吹簫撾鼓、優俳平話無不極其精妙,自從在南京高座寺剃度做了和尚,粗衣糲食,完全變了一個人,偶爾用一支禿筆作畫,逸筆草草,讓人猜畫的是什么,人都不能辨其形,他呵呵笑著說,此正是一個無字也。可見是個具大智慧的人。"
1645年,篆印家梁大年也出現在了他揚州道署的賓客名單上。周亮工與梁氏兄弟結識于京城,對其兄梁千秋的慳嗇頗不以為然,連帶著他刻的印也“令人望而欲嘔耳”,對梁大年卻頗為敬重,說他立身孤冷,不肯隨人俯仰,與他的小氣鬼兄長是毫不相干的兩類人。又說他能辨古器款識,所鐫印章皆有筆意。梁大年在衙署一住數月,周亮工的弟弟亮節亦有嗜印一癖,又喜收藏佳凍石,經常向他請教刀法,"但周亮節是個急性子,又愛酒,一印未成醉即磨去,實在不算
的藝文志
個合格的印人。印章雖是小道,在周亮工看來,此道也可稱神圣,刻什么、怎么刻、為誰刻都是有原則的。譬如文彭時代,所作多是姓名印,偶爾有些齋館堂號印,到何震以“世說”人印,再到梁千秋,則是“無語不可人印”,在他看來這就是一種藝術的倒退。他認為梁千秋治印只知拘泥于何震之法,人印文字又媚俗不堪,相比之下,梁大年則是一個有藝術操守的人。再加梁千秋成名后把主要精力都放到了追逐聲色上,草草奏刀,他的章,已經連自家的侍妾都比不上了。①
1646年,周亮工由鹽法道轉任淮揚海防兵備道,從專治鹽務到治軍政、民政,事務劇繁,
再加這一年愛妾王蓀暴病去世,實有心力交瘁之
感。然這一年到訪揚州的畫家、印人也不在少數。先是方以智的弟弟方直之沿著運河前來過
400 訪,文酒流連近一月,為他治印數方。出身安徽
桐城世家的方直之是一個奇俠之士,雙目炯炯,能開數石弓, 論才氣奔放一點也不遜乃兄,其性又不受拘縛,在他這里叨擾了許久很是過意不去,一定要刻一方最好的印留給他。"到秋天,人稱“七處和尚”的南京畫家朱翰之又來訪,為他作《疏林遠岫圖》。"是年除夕,素有墨癖的周亮工盡出自己收藏的上萬種墨,在衙署與胡元昆、程穆倩等畫家及揚州當地的文人墨客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祭墨大會”。吳梅村聽朋友王紫崖說及這件風雅事,曾寫下兩首詩寄給周亮工,其中一律,說他的揚州道署是“似璧如圭萬墨莊”。 ④
名動江左藝壇的畫僧髡殘,”最早也是張瑤
南華錄
星介紹給周亮工認識的。此人俗姓劉,字介丘,號石溪,早年曾參加南明何騰蛟的軍隊抗清,事敗后避難常德桃花源的深山中,如同野人一般,以草葉裹身,以溺暖足,與樹木精怪為伍,度過了非常人所能想象的三個月。晃殘結束逃亡后回鄉,一日,其弟為置氈巾御寒,髡殘取戴于首,覽鏡數四忽舉剪碎之,并剪其發,出門徑出,拜了自號三三居士的退休官員龍人儼為師學佛。因為他少時聽母親說,生他時曾夢見一個僧人,因此認定了自己此生是和尚轉世,家人不許,他竟夕大哭,自己引刀削發,血流滿面,鐵定了心要出家。
大概17世紀50年代初期,自號石溪的髡殘來到了南京,拜在高僧覺浪禪師門下,取法號大杲,在皇家寺院大報恩寺修藏社校刊《大藏經》,并得到了覺浪禪師的衣缽真傳(周亮工稱:“杖人深器之,以為其慧解處莫能及也。”)最后他住到牛首山祖堂山棲幽寺苦修。他自謂平生有“三慚愧”,“嘗慚愧這只腳,不曾閱歷天下多山;又嘗慚此兩眼
鈍置,不能讀萬卷書;又慚兩耳未嘗記受智者教誨”,常常 401
閉關不出,與草木樹石同呼吸,疥癬滿身也不以為苦。曾與之同游黃山的方外畫友程正揆說他有如獅子獨行,自證自悟,不求伴侶,“三百年來無此燈”。住在棲霞山中白云庵的張瑤星與之氣味相投,對他評價至高,說他的佛學修為直指本心,沒有尋常出家人的那些俗套,詩做得性靈畢現,畫得王摩詰真傳,又師法造化,蒼勁中毓出生秀,枯澀中淹潤無比,比宋代的米芾父子還要好,堪稱詩畫中之“龍象”。
在髡殘的一幅《仿米山水冊》中,張瑤星這樣評價這位心靈相契的老友:
舉天下言詩,幾人發自性靈?舉天下言畫,幾人師諸天地?舉天下言禪,更幾人拋卻故紙,摸著自家鼻孔了!介大師個中龍象,直踞祖席,然絕不作拈椎豎拂悉套,偶然游戲濡吮,輒擅第一。此幅自云效輦米家父子,正恐
內容簡介
米家父子有未到處,所謂不恨我不見古人,恨古人不見我耳。
早年的離奇經歷再加上佛法機緣,使石溪的筆下時帶奇氣,但他稟性沉默如石,再加早年逃難山中時落下了風溫病,到了晚年已很少作畫,然一提筆,就像張瑤星說的,所出必是精品。好友程正揆捐款修繕報恩寺,石溪曾應邀作過一幅《報恩寺圖》,但見煙嵐起伏,佛塔聳立,殿堂樓閣隱隱鋪陳,令人嘆為觀止。畫的右上方是一座山寺,山崖和遠處是等距離的群山和帆船,山峰都是從左向右依次高出去。畫中的懸崖石壁被云霧和流水穿繞著,樹林、薄霧、山巖交織成一體,盎然氣韻撲面而來。從畫面的輝煌壯麗,可知這座山寺在畫家心目中有著崇高位置。畫上自題的一行草款更是寫出了心底崢嶸:“佛不是閑漢,乃至菩薩、圣帝、明王、老莊、孔子,亦不是閑漢。世間只因閑漢太多,以至家
402 不治,國不治,叢林不治。《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
不息。蓋因是個有用底東西,把來握握凝凝自送滅了,豈不自暴棄哉!”《秋山晴嵐圖》寫一高士隱于丹楓黃葉清泉白石間,乍看如粗服亂頭、殘山剩水,細加品味,卻自有一種孤高奇逸之氣貫穿其中。”他另有一幀《奇石圖冊》,自題“我說我法,爾點爾頭,玲瓏一片,幾歷春秋”,畫中蒼古的瘦石與潤漬的青苔似乎正述說著佛的無限輪回。
19世紀60年代初,周亮工首次官場受挫,轉而向佛法中尋求安慰,因這一層緣由,張瑤星介紹他結識了髡殘。一與這個脾氣古怪的和尚交接,周亮工即對其畫作大加贊賞,認為“繪事高明”,其品行、筆墨俱高出人一頭地,所與交者,只是“逸逸數輩”罷了。明知和尚不輕易為人作畫,他卻多次向和尚索“冊子數幅”,石溪欣然命筆畫了一幅山水,并不無揶揄地自題:“殘山剩水,是我道人家些子活計,今被櫟園老子,奪角爭先,老僧只得分爐頭半個芋子,且
南華錄
真樓穴巖石 道那半個雪,他日覿面,再與
一頓。""可見此時他們的交情已非淺。和尚另有一幅紙本設色《為周亮工作山水圖》,近處喬松秀梧紅葉斑斕,坡岸之下,波光泠泠,其后一崗疊起,崗側有茅屋一間,一高士正臨窗讀書,有二客正從崗前曲徑中緩緩來尋,屋后煙云起處,雙峰高出云端,其上則山嵐隱隱,遠天無盡,于一派蒼潤中,自有一股高華的精氣流衍于畫面。畫上還有和尚行書長題,由一段東坡畫語,引出
對當今“法眼”周亮工的推崇之意:“東坡云:書畫當以氣
韻勝人,不可有霸滯之氣。有則落流俗之習,安可論畫。今 403
櫟園居士為當代第一流人物,乃賞鑒之大方家也,常囑殘衲作畫,余不敢以能事對,強之再,遂伸毫濡墨作此。自顧位置稍覺妥穩,而居士亦撫掌稱快,此余之厚幸也。何似。石道人,時辛丑八月在供云關中清事。”②
17世紀60年代初,隨著南方抵抗運動銷聲匿跡,南京的藝術空氣也在漸漸復蘇,董其昌的學生、早年遷居揚州的畫家龔賢回到了南京,另一位重要畫家程正揆也從工部右侍郎的任上退休來到南京閑居,并在創作巨制、五百卷的《江山臥游圖》長卷(周亮工寫作《讀畫錄》時說,十年前就已看到了已完工的三百幅)。號半千的龔賢是個喜好玄思的藝術家,致力于把精深的佛學思想融入畫筆,龔賢曾向覺浪禪師學佛,法名大啟,與髡殘算是同門;程正揆來自湖北孝感,與髡殘同屬古楚國人,早年又同游黃山,這三個性格古怪的畫人在南京開始了一段密切的交往。周亮工說程正揆的畫
內容簡介
一個時代的藝文志
“繁簡濃淡,各極其致”,說龔賢的畫“落筆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實是無天無地”。1669年冬天,龔賢看了周亮工收藏的全部名家山水冊后,寫下了一篇備受后世藝術史家重視的畫跋,說先殘和程正揆的畫是他最喜歡的,都充滿著液郁的“士氣”,可并稱畫品中最高一級的“逸品”:
今日畫家以江南為盛,江南十四郡,以首郡為盛。郡中著名者且數十輩,但能吮筆者,奚啻千人?然名流復有二派,有三品:曰能品,曰神品,曰逸品。能品為上,余無論焉。神品者,能品中之莫可測識者也。神品在能品之上,而逸品又在神品之上,逸
品殆不可言語形容矣。是以能品、神品為一派,曰正派,逸品為別派。能品稱畫師,神品為畫祖。逸品散圣,無位可居,反不得不謂之畫士。今鑒賞家,見高超筆墨,由曰有士氣。而凡夫俗子,于稱揚之詞,寓
04 譏諷之意,亦曰此士大夫畫耳。明乎畫非士大夫事,
而士大夫非畫家者流,不知閻立本乃李唐宰相,王維亦尚書右丞,何嘗非士大夫耶?若定以高超筆墨為士大夫畫,而倪、黃、董、巨,亦可嘗在縉紳列耶?自吾論之,能品不得非逸品,猶之乎別派不可少正派也。使世皆別派,是國中惟高僧羽流,而無衣冠文物也。……金陵畫家,能品最多夥,而神品、逸品,亦各有數人,然逸品則首推二溪:曰石溪,曰青溪;石溪,殘道人也,青溪,程侍郎也,皆寓公。殘道人畫粗服亂頭,如王孟津書法;程侍郎畫冰肌肉骨,如董華亭書法。百年來論書法則王董二公應不讓,若論畫藝,則今日兩溪又奚肯多讓乎哉。"
稍后,有畫家石濤列舉當代畫家中的“一代解人”,說他最佩服的就是畫風“高古”的髡殘。2
南華晏
周亮工在《讀畫錄》里記髡殘“繪事高明,然輕不為人作”,“雖奉以兼金求其一筆不可得也,至所欲與即不請亦以持贈”,髡殘風醒癥未發前勤奮作畫的場面他未親見,《溪山無盡圖卷》的自題里,髡殘曾這般記述他對時間的珍惜,可見自律之嚴:
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懶惰,若當得個懶字,便是懶漢,終無用處。出家人若懶,則佛相不得莊嚴,而千家不能一缽也,神三教同是。殘衲時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誦,稍余一刻,必登山選勝,一有所得,隨筆作山水畫數幅或字一兩段,總之不放閑過。所謂靜生動,動必作出一番事業,端教作一個人立于天地問無愧。若忽忽不知,情而不覺,何異于草木!
六十歲后,髡殘預感生命之燈即將燃盡,他寫給張瑤星的一封信,至今讀來不勝凄涼:“老來通身是病,六根亦各返混沌,惟有一星許如殘燈燃,未可計其生滅,既往已成灰矣。”一日,他把平生收藏的古玩銅器全部拿出來,命工匠鑄一樽高數尺的佛陀出山像,自題一聯,“剜盡心肝,博得此中一肯;留此面目,且圖去后商量”,從此絕筆。病重時,他吩咐借人,將遺骸焚化,投諸江流之中。眾僧有些為難,髡殘大聲喝道:“若不以吾骨投江者,死去亦與他開交不得!"
髡殘圓寂后,寺僧將其骨灰拋撒在長江燕子磯下。他死后十余年后,有一個盲和尚在燕子磯絕壁刻了“石禪師沉骨處”幾個大字,以志紀念。周亮工為同是“六十患難”的和尚--他們都是1612年生人--寫了一首詩:惟吾獨尊耳,佛生共一天。乘風欲離去,與雨共參禪。伏臘應無量,兒孫誰及肩?休輕下毒棒,易得到公前。
張怡的弟弟張風,也是一個畫家兼印人,一手山水畫恬靜出塵,又特愛墓寫鐘馗像。據他自述,1645年除夕他曾夢見與鐘馗對談,醒來后乃作了一幅綠袍紗帽的《鐘馗圖》。在周亮工看來,張風的畫雖無師承,幾無麗路可尋,卻瀟然澛遠,已臻化境,“秣陵畫家,掉臂孤行者,大風一人而已”。
張風年輕時是個生員,甲申之后,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把應試的書籍一把火燒了,只身配著短劍北上游歷。張風“貌頎偉,美髭街,望之似深山老煉士”,在周亮工看來,他這個儀表堂堂的朋友乃是一個圖章、詩賦、音律無所不能
的文藝通才,畫作可登“逸品”,治印“秀遠如其人”,還著有音律學著作《一門反切》。在周亮工為張風所作的兩篇傳記中,藝術家的豪放不羈之姿躍然紙上。一是說他早年北游時,“有中貴子招飮,邀館幕中,大風起立,瞪目不答,酒罷引去”,隨即收拾行裝,騎著毛驢就走人了。再是說他學道學佛,三十年不茹葷血,某一日,客有烹松江鱸魚者,他竟然大快朵頤,邊吃還邊說:“此吾季鷹所思,安得不啖。”可見是多么豪放曠達,不甘拘束的一個人。
張氏兄弟素有家學熏染,他們的叔叔張可度就認為,古人左圖右史,“要以發抒胸中高遠閑曠之趣耳”,藝術家應該消失在他的作品的后面。”張風曾與他的哥哥張怡論畫,認為繪畫只有目力上的觀察是不夠的,要見到,更要行到,否則便會眼高手低,即所謂“眼里有筋,腕中有鬼”是也。繪事遇到的障礙是在提起畫筆的過程中逐一解決的,如此才能從“觀慧”上升到“乾慧”,即菩薩修行階位中“三乘共
406 十地”之第一地。讓人會心的是這兩個佞佛之人談畫理,
也是滿口佛家用語。"張風去世后,周亮工把他與朋友談論畫道的這些書信收入了匯編出版的當代名人書信集《尺牘新鈔》里,錄其一二,可知其繪事心得:
畫要近看好,遠看又好,此則仆之觀畫法,實則仆之心印。蓋近看看小節目,遠看看大片段。畫多有近看佳而遠看未必佳者,是它大片段難也。昔人為北苑畫多草草點級,略無形次,而遠看則煙村籬落,云嵐沙樹,燦然分明。此是行條理於粗服亂頭之中,他人為之即茫無措手,畫之妙理盡於此矣,絕非近日承學家所指之董也。(與鄭汝器)
善棋者落落布子,聲東擊西,漸漸收拾,遂使段段皆贏,此弈家之善用松也。畫亦莫妙於松,疏疏布置,
南華榮
漸次層層點染,遂能瀟灑深秀,使人即之有輕快之
喜。(與程帥洪)
前者是說畫家要有牢籠一切之觀,如此才能組織全局,使畫面既有整體意境,又有細節上的精確,近看遠看都好,就像董源的畫,看似草草幾筆點綴,實際是埋條理于紊亂中,絕非一般畫匠所能致。后者是從棋士與人弈棋時布子講究疏密來談畫理,認為一幅好畫的布局亦應如是,畫面要松,先布大概,再在小范圍與小細節上慢慢收筆,層層點染,如此才能造就瀟灑深秀之意,使讀畫的人輕快爽朗。
張風對畫學傾注了無上熱情,妻子死后也沒再
娶,日子過得很是凌亂,周亮工印象最深的是,下了大雨,他住的屋子發了大水,張風渾然不覺,跨臥在書案上整日作畫不止。張怡透露說,因家貧無養,張風大多時候住在僧寮
道院,靠鬻畫維生,畫后常常署“真香佛空四海”幾字。① 407
周亮工在《印人傳》里回憶說,1660年前后他被讒丟官閑住南京時,張風曾送他一幅畫,畫的是一手持劍、腰佩葫蘆的一個人,用筆極為奇古,他極為珍愛,尤堪玩味的是張風在這幅畫上的自題:“刀雖不利,亦復不鈍,暗地摩挲,知有極恨!”不知是因家國之變有此“極恨”,還是對被讒解官的老友的安慰。周亮工把這幅畫取名為《壯士摩劍圖》,一直帶在身邊。@
長年的忍饑挨寒損害了這個窮畫家的健康,他落下了胃疾,且病勢洶洶,1662年就去世了。周亮工在《讀畫錄》里說,那年他從北京回到南京,曾邀張風到高座寺相聚,聚談了五六天,張風作畫后又贈小冊,幾個月后,“即歸道山矣”。"張風死后不久,他哥哥張怡夢見了他,夢里,張風穿著華麗的服飾,交給他一卷書稿,說在天上封了個小仙,繼續做畫家,還分配到了住屋,日子過得很是閑適,比在人
一個時代的藝文志
間要好多了。張怡一連寫下了六首詩,記錄這次夢里相會。①
除了與這些以南京為中心的畫家、印人交往,17世紀60年代初起,周亮工還在編選刊刻一部同時代作家、學者、藝術家的通信集。他是選書刻書世家出身,再加交游廣泛、孜孜以求,這部通信錄的前三卷《尺牘新鈔》《藏集》《 結鄰集》很快就刊刻問世了。?其間,他多次與張怡通信往返探討編選范圍和體例,打聽近人文集有何人何篇可供采擇。他說當世有許多文士或懷才不遇,短命早夭,致使遺稿散失,實是文明之大不幸,他保存并出版這些尺牘的目的,乃是意在“闡幽”,表揚
這些被時代沖到角落的才俊之士,記錄他們的名言
懿行,彰顯其聲名,也是為后世留一點藝文的種子,而不僅僅是為了贏利,事實上,這項工作到后
408 來已不得不讓他“節縮衣食”了。 @
這部通信集的第四卷《牧靡集》編成后,他
去杭州,讀到了一個叫陳枚的選家編的尺牘選本
《寫心集》,覺得編選的水準要高于自己,已在
猶豫要不要繼續刊刻第四卷。④再加任職福建時
案子牽累,一次次的追贖、賠償已使他的經濟極
為窘迫,“刻資不繼”,于是只好放棄了刊刻。他答應張怡為之刊刻《史挈》的承諾,也化為了
泡影。"但這部篇目浩繁的通信集里還是收錄了
張怡寫給朋友的十余件手札,內容涉及氣節、閑居生活、翰墨等。周亮工自己寫給張怡的六封信,收集在了他此前出版的文集《賴古堂集》中,正是從這些談論讀書、買書、繪畫、思考和人生態度的信件中,我們復原了一個時代藝術家們之間的交往。
南華錄
記憶與眷戀
對自己的蹭蹬一生,周亮工是不滿意的,時有悔意流露,說“老鐵鑄錯成,大悔亦已晚”,這或許與他在政壇的數度起落有關。
進入新朝之初,他感到這個政權對自己還是著意籠絡的,頗思在新的仕宦生涯中有一番作為,謀事不可謂不忠,任事不可謂不勤。1647年秋天擢為福建按察使后,在閩八年,以一身兼任兵備、海防、督學三職,御鄭成功的戰船于泉州、漳州之外,又教化地方,整治吏治,朝野都以能員視之。用他的傳記作者姜宸英的話說,“公材器揮霍,善經濟,喜議論,疾齷齪拘文吏,當大疑難,志斷生殺,神氣安閑,無不迎刃解者”,乃是一個有大才略的官員。"怎料到1654年調離福建、升任都察院廳副都御使沒多久,就被新任
浙閩總督佟岱上疏彈劾,污他酷虐好殺,貪贓四萬余兩,被 409
革去本兼各職,“赴閩質審”。
正是官場得意的時候,堂堂左副都御史怎么一轉眼就成了階下囚?據周亮工自己說,是佟岱張冠李戴,把另一個調任北京的姓周的官員當作是他,責怪他沒有于海途中相遇時過船拜訪,以致惱羞成怒,欲治自己于死地(周亮工辯解說,自己去北京上任走的是陸路,根本未與佟相遇)。但也有一種說法是,周亮工剛到北京上的一疏給自己招來了麻煩,他在那封奏章中分析福建形勢,提出六條用兵機宜,使新任浙閩總督佟岱大為忌恨,再加周以前得罪過浙帥馬進寶和泉帥馬得功,于是三人聯手想要把周亮工做掉。"
這樁案件由于控辯雙方讞詞不一,在福建、北京兩地反復審理,前后拖了六年,牽涉本案的有千余人受到審查,周亮工還被有司押送到福建對質(他的好友胡元昆從北京到福建一路都陪著他)。到1660年初結案時,已有數十人牽累
內容簡介
一個時代的藝文
至死。最后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因這年是皇太后的本命元辰,皇帝曉諭刑部,在獄犯人減罪一等,周亮工的案子不必再審,就把他流放到寧古塔去吧。未幾,周亮工父母亡故的消息傳來,改遷南京。"第二年康熙即位,顧念周亮工在福建的功勞,又把他補為了青州海防道,不久轉任江南江安督糧道。
這長達六年的鞠審,是周亮工的第一次政壇挫折。當時在獄中自忖必死,他還請一個叫黃經(字濟叔,一字山松,江蘇如皋人)的印人朋友刻了“又活一日”“勿忘今日”兩枚圖章,以作警醒。但所謂好了傷疤忘了疼,直到1669年“漕運案”發,他在江寧糧憲任上遭漕運總督帥顏保彈劾縱役侵扣款項,被革職逮問論絞,他才明白過來,這官場的一潭渾水真不是自己能趟的。出獄后他寄給摯友胡玉昆的詩:“君家兄弟予兄弟,二十年前訂古交。眼底何人為續客?林中許我結重茅。長貧只合終身醉,漸老猶慚百念淆。
410 莫念燕齊閩越路,門前芳草費斟酌。”正見出了他歷盡劫波
后的大困惑、大懊喪。 2
兩次牢獄之災,讓本來家境殷實的周亮工幾乎傾家蕩產。再加上弟弟周亮節的去世,閉門待罪的十個月里,周亮工的心情灰黯到了一生中的頂點。他時常想起亮節手握佳凍石睡覺的模樣,拿刀鐫刻又趁著酒性懊惱地磨去的模樣,記憶中最溫暖動人一幕竟然是,他有一次得到了一塊奇異的凍石,亮節一把搶過就跑,他在后面緊追不舍,亮節被絆摔倒,手中的凍石也摔壞了,石片割破手掌鮮血直流,他扶起亮節,兄弟倆相視一笑而罷。"在一封寫給張怡的信中吐露“心緒如亂絲,百苦相煎”的困苦心境,喻之為如“在湯鑊”;
甚矣,讞者之故難人也!我欲緩則必急之,欲急則故緩之。弟之在湯鑊中十閱月矣,既自服矣,可以結
南華錄
矣,而至今尚不與結也。心緒如亂絲,百苦相煎。而會弟又于七月廿五日卒矣。弟只此一弟,又復會我而去,撫棺痛哭,幾不欲生。先生視我暮年能堪此否耶?因弟事未已,奄柩在堂,遂未敢報聞。先生聞此,應為我有余悲矣。1
1670年春天的一個晚上,周亮工突然作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舉動,把平生所著文字,包括已刻的和未刻的,全都一把火焚毀,以示徹底割舍文字因緣。對著百余卷化為灰燼的稿本,他說,都怪此物,害得我一生如此折騰!
“飛帆學海,掉鞅詞壇,著述等身,不脛而走”(張怡語)的周亮工,晚年竟然做出如此決絕的舉動,是出于對日漸收緊的文網的恐懼?還是對自己“時時與世抵牾”一生的幡然悔悟?
《因樹屋書影》《入閩記》《閩小記》《鹽書》《同
書》《蓮書》《箸字》《字觸》《尺牘新鈔》《藏集》 411
《結鄰集》《賴古堂文集》……歷年著述的文字在火光中化為了灰燼。他燒的是書,是悔恨,也是讓他不忍回首的時
光。
呂留良說,櫟園先生此舉,實是“有所大不堪于中”,他燒的不是書,而是他入清的“志”,他的書其實是焚不去的,因為它已經發表在了天下士子的心里,所以,“惜其書,不如悲其志”。
但祖龍無情,周亮工瀝盡心血的許多文字還是化作了縷縷青煙,日后他的兒子周在浚要把二十四卷《賴古堂集》復原,多方搜求也只恢復了十之二三。而四卷記述他與南京畫家們交往的《讀畫錄》,“以其闕而未備,猝不成書,混亂紙破硯中,故未燼之一矩”,@使后人得以整理殘燼付梓,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了。另有三卷專門記述與篆刻藝術家們交往的《印人傳》,后來經過他兒子們的努力,
內容簡介
時夜的
也得到了大部分恢復。
此事發生后不久,周亮工就后悔自己孟浪了。盡管他已發過誓再也不寫作,只以圖章自娛了,但看他給張怡寫的信,所談還是書事。信里先是感謝老友幫忙校閱文選,“只此一雙眼睛,自己有時瞎卻,迨遇明眼人又還我雙眼珠,則先生重閱尺牘之謂也,感先生目力不淺”,然后就訴說自己燒書的悔意,慨嘆“名根難斷”:“二月初五日已刻未刻,諸蕪作盡付咸陽一炬矣。葛藤一斷,省得許多牽絆。然事過而旋悔之,始知名根難斷,此老學道拖泥伴水,此一事征之矣。”@
記事珠
412
周亮工應該感謝命運,在生命的最后十一個年頭又讓他回到了出生地南京。早些年仕途順遂經濟狀況好的時候,他
經常與朋友們在這里飲酒作樂,吟詩作畫,南京的書畫家朋友們只要一聽說他回來了,就像畫家龔賢說的,“聞先生之風,星流電激,惟恐后至,而況先生以書召,以幣迎乎”。他是南京藝術圈當之無愧的中心,是這些藝術家們公認的權威批評家,也是他們的保護人和贊助人。“凡海內之士有以 -竹一木,一丘一壑見長者,無不曲示獎借,收之夾袋”,而畫家印人們也無不畢竭所長,以自己的作品能得到他的鑒賞為榮,就連生性孤傲如髡殘這樣的畫家,也把他認作了當代文章詩畫的“宗匠”,稱他“為當代第一流人物,乃賞鑒之大方家”。
在他生命的最后幾年,已不復有財力購藏大量書畫、資助窮畫家,書籍刊刻作坊停工了,文酒之會也不像以前那
南華錄
樣辦得勤了。閩案、漕運案審查、追賠的那幾年,他平生最珍視的一些藏品也都陸續出手了。他曾經表彰獎掖、為他們寫生作傳的一百余個畫家、印人,"有些死了,有些已遷居別處,但南京及周邊的畫家們一聽到他遭難的消息,像吳子遠、王石谷等馬上都跑去探望。王時敏的學生、曾在京城連續六年繪制《康熙南巡圖》的王石谷,素來被周亮工推重,稱“下筆便可與古人齊驅”,是百年所無的人物,他去探視周亮工時一口氣畫了大小十六幅,使屢被官場傷害的周亮工感到了同儕間不絕絲縷的溫暖,筆下述起此節,也溢動著生命的情意:“(石谷)顧予于白下,時予已謝糧糈,石谷寓續燈庵,為予作大小十六幅,老年患難,頗藉以自遣。石谷苦心于此中二十余年,于予頗有知己之感。”②
其間規模最為盛大的一次雅集當數1669年冬天的“已酉盛會”,發生在周亮工剛從“漕運案”脫身不久,袁駿、吳子遠、姜廷干、顧與田、王石谷、胡玉昆、姜綺季、樊圻、
吳宏、張修、夏森、胡節、陳卓、葉欣等數十位詩人、畫家 413
齊集南京,一起慰勞退出官場的主人,品題主人收集的當代名家山水冊頁,并各自留下墨跡。是日惠風和暢,暖煙暖日,老友相見興致更高,周亮工的弟子黃俞邰(字虞稷)心緒激動地作了一首“長歌”記錄這次盛會。詩中的“主人前身本摩詰,詩禪畫圣書籠鵝”,把主人比擬為唐朝的王維,雖然不無吹捧之嫌,但也可見周亮工在當時南京畫壇的巨大影響力。從黃俞邰的記錄來看,除了個別畫家如高岑因病未能赴會、龔賢隱居虎距關不便前來,在世的南京重要畫家幾乎都到場了,并與主人開懷暢飲,筆墨相娛;王石谷寫煙江疊嶂圖,樊圻畫了他最擅長的籠燈美人圖,張修畫風荷,頭發花白的胡元潤稍一沾酒就滿臉通紅,性情爽朗的吳子遠則口若懸河…… @
雅好書畫圖章的三十年中,周亮工經常把藏品中最優秀的畫作裝訂成冊,每次出游就帶在身邊細細品味,并隨手記
內容簡介
一個時代的藝文志
下讀畫感受和對畫家的印象,途中如見到好山好水,有跟畫稿中相仿佛的,則欣喜不已,隨著時日推移,他還清晰地記得每個畫家、印人的精彩之作,回憶起他們創作的時間、地點,他與他們交往的點滴,以及這些個性各異的藝術家們的雅謔談吐和生活細節:
愛喝酒、唱劇,畫得一手好牡丹的姜周臣,蓄著長胡子、喜歡背著手踱步的山水畫家胡長白,風流倜儻的祁止祥,喜歡穿著紅衣攜杖在雪中行走的趙雪江,長相像太監、畫筆堅硬無比的葉欣,揪著腳趾丫瘋狂作畫的陳章侯,見到一幅名帖毀了大哭的鄒衣白,滿面酒痕的福建畫家翁壽如。流寓秦淮的山陰畫家姚簡叔,賣畫時明碼標價“一屏值若干”的張稚恭,經常給人代筆的施雨咸,慷慨好客的葛震父,擅畫淡墨花卉的魏考叔和他的弟弟魏和叔,持杯飲酒時大笑著死去的窮畫家劉酒,畫梅的姚若翼,畫荷的張修,畫菊的胡石公,好畫小竹的許有介, “畫樹招鳥、畫蘭生香”
414 的童年好友馮幼將,死在承恩寺的七處和尚的兒子朱思遠,
“青山白云,得大自在,一種蒼秀,非人非天”的張爾唯,“須然如戟,望之如錦裘駿馬中人”的高岑,住在回光寺僧房、“疏籬板屋”中寫生的樊圻,在西虹橋得到四筐燈光凍石欣喜欲狂的文彭,一生從不吃肉、潛心向佛的印人王安節、王宓草兄弟,還有那個新刻一印半夜就會跑來敲門的印人姜次生,每次喝醉了就嗚嗚唱歌,展玩他的印章,都會覺得“酒氣拂拂從石間出”……
一部《讀畫錄》,一部《印人傳》,就是這樣于不知不覺間寫成。他深受古文熏陶的筆法寫當代藝林人物,談生平、談交情則描摹畢肖、栩栩傳神,談繪事則疏密有致、議論風生,焉知這筆法不是另一種作畫?畫家們畫山水蟲魚,他畫的是畫家們的面目,"這雙重書寫中,一些因獨立特行而名不見經傳的畫家得以登堂入室,進入后世藝術史家的視野。更重要的是,他用文字給了那些隱身在畫軸、絹本背后
南華錄
的畫家以溫度、熱力和生命,就像詩評家毛奇齡所說,“先生以寫生之筆,使畫人各有以全其人生”。①
《讀畫錄》以畫傳人,《印人傳》以譜憶人,以印感日,周亮工以兩部杰出的藝術家傳記書寫了一個時代的藝文志。這兩項幾乎同期開展的工作,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顯出其意義,因為這些曾經和他身處同一個時代的藝術家們,在他死后不久也都陸續去了幽靈的國度,因此他的《讀畫錄》和《印人傳》,更像是用文學這一永恒的紀念方式換得他們的片刻顯形。
在他的絮絮回憶中,畫和圖章,已不再是它們本身,而是凝聚著他和友人們共同往事的一顆顆記事珠。他保存這些珠子,實際上是在表達自己對舊日南京的眷戀,對充滿著種種可能性的往昔的眷戀。而因了他的保存之功,那一縷藝文的氣息也將傳之彌遠。
1707年,康熙寵臣、江寧織造曹寅在一篇文章中回憶了
童年時代他和周亮工的交往。在他的記憶中,周先生是一個 415
像唐朝的韓愈一樣莊嚴的人物:與人交往謙揖讓、解衣推食,一手文章抉破藩籬,做得瀟灑自如。他說他五六歲時,父親曹璽從內務府調到南京任江寧織造,當時周亮工也在同城任江寧糧憲,兩家有通家之好,周亮工時常把他抱在膝上,教他背誦古文。
余總角侍先司空于江寧,時公方督察十府糧儲,與先司空交最善。以余通家子,常抱置膝上,命背誦古文,為之指摘其句讀,今相去四十年。
曹寅,即日后問世的小說家、《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
祖父。
一個時代的藝文志
2022-12-08 18:59:3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