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五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進士,曾知興平、當涂、青浦三縣,又任袁州推官、九江僉事。南京城破后,魯王監國,以思任為禮部右侍郎,進尚書。清兵進逼杭州,馬士英欲渡江入紹興,王思任以《讓馬瑤草》致書馬士英力拒道:“吾越乃報仇雪恥之國,非藏垢納污之區也”。隆武二年(1646年),紹興為清兵所破,絕食而死。

馬士英曾多次參加渡錢塘江攻余杭、富陽以及會攻杭州之役。

1946六月浙東兵敗,馬士英逃入四明山削發為僧,被俘就義。

張岱《自題小像》功名耶落空,富貴耶如夢,忠臣耶怕痛,鋤頭耶怕重,著書二十年耶而僅堪覆甕,之人耶有用沒用?

清軍過嶺后,隨即占領浦城。

時有民謠曰:峻峭仙霞路,逍遙軍馬過。將軍愛百姓,拱手奉山河。

鄭芝龍不戰而降。

福州隆武禮部尚書曹學佺,是著名文學家,不屈自縊而死。

傅冠堅決拒絕剃發,汀州遇難。

“招撫”與“受撫”的表面文章再也掩蓋不了互為敵國的嚴酷立場。

李錦等一大批大順軍將領出于民族大義終于同南明隆武政權達成了共同抗清的協議。

堵公率左右數十騎突入其營,陳說天運、人心、興廢遞變,更諭以忠義,為釃酒為誓,聲淚痛激,感動群賊。

內閣大學士蔣:李賊破北京,罪在不赦,其黨安得封拜?

張家玉:臣偶閱科抄,見湖廣撫臣堵“恭遇非尋常之主”,不覺捬膺嘆曰:吾皇上中興在此一舉矣。

吳楚秦晉直欲以氣吞之,此真百戰雄師,天留之以資陛下也。

伏乞皇上念事功難成,機會不再,大破庸常之見,速下詔撫之。請令即監其軍,乘彼銳氣,會師金陵。

隆武帝決定封李錦為興國侯,諸將封伯有差,所部稱“忠貞營”。

赴松滋草坪同李錦、高一功談判,以明朝巡撫之尊拜見李自成的妻子高氏。

清朝廷臣:孫寇所藉兵力,洞蠻為多。

時人李介:定國所將半為。。雖其土官極難鈐束,何定國御之有法也?

其子成功勸曰:吾父總握重權,未可輕為轉念。以兒細度。。。不比北方得任意馳驅。清朝兵馬雖盛,亦不能長驅而進。

夫虎不可離山,魚不可脫淵,離山則失其威,脫淵則登時困殺。當三思而行。

鄭芝龍從安平前往福州,回:從來父教子以忠,未聞教子以貳。今吾父不聽兒言,后倘有不測,兒只有縞素而已。

監國朱以海親臨福州城外的閩安鎮指揮攻城。

福建義師起,八郡同日發。

魯監國:殺忠臣以斷股肱,生何益耶?欲跳水死。

左右與彩力勸止。

以海水為金湯,舟楫為宮殿。

御舟稍在,名河船,其頂即為朝房,諸臣議事在焉。落日狂濤,君臣相對,亂礁窮島,衣冠聚談。

紹武帝朱:吾若飲汝一勺水,何以見先帝于地下。自縊而死,總算有點骨氣。

蘇觀生:大明忠臣,義固當死。

瞿式耜:今移蹕者再四,每移一次,則人心渙散一次。人心渙而事尚可為乎?

洪承疇:汝是明朝都大的官,作謀反大逆的事?

殷之輅:汝是明朝都大的官,作謀反大逆的事?

楊廷樞:砍頭事小,剃發事大

順治四年,五君子翻城

在金、王反正之時,崇禎朝兵部左侍郎余應桂、生員吳江也在南康府起兵,攻克都昌、湖口、星子等縣。

瞿式耜眼看諸將不戰先遁,捶胸頓足道:朝廷以高爵餌此輩,百姓以膏血養此輩,今遂作如此散場乎?

張同敞:歸事如此,吾必死之。

錢秉鐙:失者可復,死則竟失矣。

張同敞:雖然,無可為矣!吾往時督兵,兵敗,吾不去,將士復回以取勝者有之。昨日敗兵踣我而走矣,士心如此,不死何為?

黃宗羲:逮夫李定國桂林、衡州之捷,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此萬歷以來全盛之天下所不能有,功垂成而物敗之,可望之肉其足食乎!

屈原所以呵筆而問天也!

鄭成功“將計就計,權借糧餉”,虛與委蛇。表面上盛接來使,領受海澄公敕印,卻拒絕剃發,仍使用明朝永歷年號。

同時借口已受清廷封爵,堂而皇之派人征收糧餉。

福建全省,廣東惠州,溫州、臺州、寧波、紹興,屯兵籌糧,只有這樣才算是“朝廷委用得人”,實現“海無揚波”、“地方寧靜”

否則就是大才小用,海寇四起,禍不可測

福建巡撫佟國器、兩廣總督李率泰先后上疏朝廷不要為鄭成功所愚弄。

將來為東南大患者,必鄭成功也。

從前飄泊海島,腳根不定。今得盤踞漳泉之間,用我土地,養彼人民,用我錢糧,練彼精銳,養成氣候,越顯神通。

鄭成功連自己游移其詞,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札是主和還是主戰,是為清還是為明。

佟國器:侈口而談,驕蹇滿紙,殊堪噴飯。

明兩廣總督連城壁:所望西師迅發,閩帆再揚,而臣與輔臣郭之奇一鼓再鼓,乘敵之疲,用我之壯,粵東不足平也。

“堅處海濱……枕戈以待王師重來,與閩師期會,收前此未濟之功”。

清刑科給事中張王治:江南為皇上財賦之區,江南安,天下皆安,江南危,天下皆危。

神龍失勢,與蚯蚓同

鄭經回信:貴朝寬仁無比,遠者不問,以所聞見之事如方國安、孫可望,豈非竭誠貴朝者,今皆安在?往事可鑒,足為寒心。

通過險處以后,梁化鳳笑著對部下說:賊何知,反使有數千人蔽林扼險,則吾能安行無恐哉!

北京的王沄記載:居久之,而聞京口之亂,京師大震。東南之客,皆惶怖思歸,至有泣下者。

張煌言:勝敗兵家常事,不異也。今日所恃者民心爾,況上游諸郡邑俱為我守,若能益百艘來助,天下事尚可圖也。

儻遽舍之而去,其如百萬生靈何?

馬吉翔、李國泰對永歷帝說廷臣生活困難,要朱拿出內帑。

朱一怒之下把黃金國璽扔到地上,鑿碎分給群臣。

李國:臣萬死不敢碎此寶!

不久,緬甸送來新收的稻谷

鄧凱:時勢至此,尚敢蒙蔽上聽。升斗之惠,不給從官,良心何在?

許名臣見清軍勢軍勢大難敵,要求那嵩接受清方要求把自己交給清軍處置,換取元江軍民的安全。

那嵩毅然回答道:吾三人共事,豈以生死易心乎?

吳三桂箭射入明軍營,號召元江軍民捆綁那嵩出降,否則屠城。

那嵩針鋒相對,射書城外,“備列三桂入關以來罪狀,且署其銜曰: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開拆。”

吳三桂惱羞成怒,揮軍強攻。

那嵩、那燾父子合家登樓自焚。

李定國,頓足嘆息:何不稍待耶!

經略洪承籌回朝復命之前,請教“自固之策”,承疇回答道:不可使滇一日無事也。

三桂頓首受教。

少頃,三桂進見,初甚倔傲,見王長揖,王問為誰?噤不敢對。再問之,遂伏地不能起。

乃問之數至,始稱名應。

王切責曰:汝非漢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

何甘為漢奸叛國負君若此?汝自問汝之良心安在?

三桂緘口伏地若死人。

王:今亦已矣,我本北京人,欲還見十二陵而死,爾能任之乎?

對曰:某能任之。

王令之去,三桂伏不能起,左右扶之出,則色如死灰,汗浹背,自后不復敢見。

吳三桂主張拖出砍,滿洲將領不贊成:永歷嘗為中國之君,今若斬首,未免太慘,仍當賜以自盡,始為得體。,

一死而已,彼亦曾為君,全其首領可也。

云南人民不忘故主,尋得未燼小骨葬于太華山。南明最后一帝至此煙消云散。

文選:若皇上何?

國用:心力已盡,可見天間。

李定國趕到:吾昔同事者數十人,今皆盡矣,存者吾與文選耳。何忍更相殘?且彼既背主他出,欲自為計,念已絕矣!

暹羅國派使者,請定國移軍景線,提供象馬,幫助收復云南。取出神宗所給敕書、勘合,表示眷戀之情。

自知復明無望,憤郁不已。表文焚告上天。

叮嚀:寧死荒徼,無降也!

清廷授予李嗣興都統品級,后來曾任陜西寧夏總兵等職。

沈光義:金門寸土,不足養兵;廈門丸城,奚堪生聚?

鄭民功翹首以待,一旦適宜的季節風來臨,他的艦隊就將破浪前進,向預定的目標駛去。

我欲平克臺灣,以為根本之地,安頓將領家眷,然后東征西討,無內顧之憂,并可生聚教訓也。

建威伯馬信:藩主所慮者,諸島難以久拒清朝,欲先固其根本,而后壯其枝葉,此乃終始萬全至計。

以人事而論,蜀有高山峻嶺,尚可攀藤而上,卷氈而下。

吳有鐵纜橫江,尚可用火燒斷。紅毛雖桀黠,布置周密,豈無別計可破?

今乘將士閑暇,不如統一旅前往探路,倘可進取,則并力而攻,如果利害,再作商量,亦未晚也。

鄭成功:此乃因時制宜,見機而動之論。

朝棟之言,可破千古疑惑。

兵問侍郎張煌言:即便如愿以償,卻離抗清前線遠了,這同他的急切興復明朝的主張相左。

《上延平王書》

鄭氏家族本是海上起家,這種家族背景使他視野開闊,臺灣、澎湖沃野千里當然包括在赤縣神州之內。

各種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是非常復雜的,即便像張煌言這樣出類拔萃的人物也不免在個別重大問題上作出錯誤的判斷。

親祭海岳,巡視附近島嶼:臺灣若得,則此為門戶保障。

豎起帥旗,發炮三聲,金鼓震天,直航臺海。

荷蘭東印度公司從巴達維亞派遣救援艦隊到達熱蘭遮海域,揆一等堡內荷軍欣喜。不料天公不作美,海上颶風突起,被迫離港,遠泊海外達二十八日之久。

親眼看到了鄭軍的雄姿。

時人沈光文:鄭王忠勇義旗興,水陸雄師震海瀛,炮壘巍峨橫夕照,東溟夷丑寂無聲。

中國當時在科學技術和軍事經濟實力上同西方國家差距不大。

對高山族同胞“賜以煙、布,慰以好言”

東南之事我為政,欣賞“天高皇帝遠”

修表請封,然后出印諭

如果算盤打得太精,事與愿違,進退失據。飲下自己釀造的苦汁,晚年心理失去平衡,舉動乖張。

遷界 片板不許下海 萬頃滄波舟楫絕,何人更有羨魚心?

崇禎:通番獲利十倍,人舍死趨之

鄭成功對遷海:吾欲留此數莖發,累及桑梓人民,且以數千里膏腴魚鹽之地、百萬億眾生靈,一旦委而棄之,將以為得計乎?

徒殃民而已。吾若不決志東征,茍徇諸將意,株守各島,豈不笑吾英雄為其束縛?

興造洋艘鳥船,上通日本,下販暹羅、交趾各處以富國。

從此臺灣日盛,田疇市肆,不讓內地。

田廬辟,畝澮治,樹畜饒。人居稠密,戶口繁息,農工商賈,各遂其生。

舟帆四達。實肥饒之區,險阻之域。

張煌言《上魯監國啟》:為國難已極,天命宜還,伏乞早定大計,以存正統,以圖中興事。

中華正統豈可久虛。

止海上猶存一線,而主上尚在龍潛,真乃天留碩果。

臣以孤軍,孑處荒壤,夷艘星列,五倍于臣,而臣又無蟻子之援。

臣日夜枕戈,與死為鄰,亦以死自誓。

猶幸舊主之在,或能旋乾轉坤,首為擁戴。

魯王病死,張煌言對前途完全絕望,始終是一個抗清志士,而不是一個獨善其身的人。

沒有像其他一些官紳跟隨鄭氏移居臺灣,滿足于保住先人衣冠頭發。

復明運動的旗幟既已不復存在,繼續同清軍作戰也就失去了意義。

下令解散自己部下的軍隊,只留下幾個親信居住于人跡罕至的懸山花岙,距離舟山不遠的孤島。

搜出永歷帝頒發的“視師兵部”銀印和九枚關防。

《被執過故里》知者哀其辱,愚者笑其顛。或有賢達士,謂此勝錦旋。人生七尺軀,百歲寧復延。

所貴一寸丹,可逾金石堅。求仁而得仁,抑又何怨焉?

《甲辰八月辭故里》國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日月雙懸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慚將赤手分三席,敢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屬鴟夷。

九月初七,張煌言在杭遇害。

黃宗羲:今公已為千載人物,比之文山,人皆信之。余屈身養母,自附于晉之處士,未知后之人其許我否也。“

昆明城中許多百姓眼見皇帝蒙難,不免

永歷面如滿月,須長過臍,日角龍顏


2022-12-08 19:00:58

[新一篇] 《南明史》四

[舊一篇] 《黃宗羲》倫理思想的主題及其展開 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