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這世界上究竟有沒有鬼神?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思慮未起,鬼神莫知。不由乎我,更由乎誰。——邵雍

中國宗教之說發展歷史悠久,自古代起,華夏祖先便有膜拜神靈,驅除惡鬼的做法。“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便是大部分人對鬼神之說的態度。

神,人之所敬;鬼,人之所畏。當我們踏入佛堂廟宇的時候,心底的崇敬之心便油然而生,這是國人與生俱來對神明的虔誠與敬畏。

錢穆

錢穆先生曾問世人:“這世界上究竟有沒有鬼神?”

中國古代便是個封建迷信的年代,“河伯娶親”的迷信無知害了多少無辜百姓的性命?中國歷史上有好幾位君王逝世時,都要身邊的妃嬪宮女一起殉葬,“好到地底下繼續去服侍皇上”。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鬼神嗎?

古代人的心目中,一直都是認為世界上是存在鬼神的。

在遙遠的古代,經濟和交通落后不便,各民族之間往來甚少,因此部落與部落互相通婚的情況極為常見,世世代代皆是在這個地方生活的,里面的人不出去,外面的人不進來,幾乎是一種與世隔絕的局面。

長久以往,房子還是那個房子,已經居住了好幾代的百姓,存在了上百年的光陰。衣服還是那件衣服,可能是由太奶奶穿過的一直傳給下一代。耕種的田地還是那塊田地,地里的小草已經瘋狂長過了好幾輪。

一家人幾輩子都住在一個房子里,鄰里鄰舍,親戚朋友,墳墓祠堂。

兒子睡著父親睡過的那張床,心里想著父親的影子。時日長了,似乎還能看見父親生前的樣子站在這個房間里。陰魂不散的父親,鬼魂就這樣附在了這張床上,吃飯的桌子上,或者燒火的煙囪上。

親情

古代人心里的“鬼”祠堂里,墳墓邊,刻著祖先的名字,排著祖先的牌位,這里便是祖先們“鬼魂的世界”。

因此,古代人便這樣看到了“鬼”。古代人沒有什么其他娛樂游戲,百姓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閑下來的時候便經常是對已故親人的思念和回憶,總覺得他們的靈魂還在自己身邊未曾離去。

親人們去世以后不再是“人”,在心底卻依然有他的位置,于是他變成了“鬼”。只因為人們與親人實在是血濃于水,對于親人的離去實在萬般不舍。于是每次逢年過節,祭天的時候也不忘祭拜自己的祖先和逝世的親人。

你若說他們是迷信,其實這又只是百姓們一種對親人的思念而已。你若說他們不迷信,他們又每年都上香燒紙拜著,甚至把他們當成了“鬼”。古代人對“鬼”的認知,來源于“鬼”替代了自己心中所想念的那個人。

古代人心里的神古代人民上至君主,祈求國泰民安,人壽年豐;下至百姓,則祈求風調雨順,谷物豐收。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于是便有了“三清六御”的太古尊神;每逢過年,家家戶戶便貼門神、放鞭炮,寓意除舊迎新,驅惡辟邪,于是便有了庇佑天下的四方神靈。

傳說黃帝、炎帝乃華夏民族的始祖,被世人尊為“人文初祖”,亦是華夏五帝之首。

黃帝統一華夏部落、征服了土地上所有的氏族,因如此榮耀的功績而名垂千史。黃帝在位期間,勤政愛民,興修水利,大力發展生產,播種草木,為人類后代的繁衍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錢穆

女媧造人女媧造人亦是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女媧被稱為“大地之母”,化生萬物,每天開世造物,是中華民族的母親,福佑社稷之神。

開天辟地之后,世界上有了日月星辰,山川湖泊,飛鳥魚獸,可就是單單少了人類。表面看著多姿多彩的世界,卻總是少了點活力。女媧感嘆為什么世界上沒有和她一樣的生物呢?

一邊想著,女媧便一把從水池邊撈起一把泥土,和了點水,在手里揉搓著慢慢將其捏成了一個小娃娃模樣的東西。女媧剛把這個泥土做的小娃娃放到地面上,這個小娃娃便活了過來,大喊著:“媽媽!”

一陣興高采烈的歡呼,這是他獲得生命的快樂。女媧給他取名叫做“人”。為了讓人們在地球上能夠不斷繁衍后代,女媧又將“人”分成男人和女人,讓他們配合起來,人類才能生生不息地傳承下去。

古代有眾多關于鬼神之說的怪談記載,如中國著名的《山海經》,這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之作,屬于記載中國古代志怪的典籍系列。

《聊齋志異》俗名《鬼狐傳》,顧名思義這是一部講“鬼”和“妖”的小說故事,由清代小說家蒲松齡所著,直至當代依然被幾次翻拍成電視劇。

錢穆

現代人心里的“鬼”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科技方面亦是突飛猛進,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和探索,已從懵懂無知飛躍上了外太空。不少從前解釋不通的“鬼神顯靈”現象,都能從科學的角度得到合理的解釋。

人們的娛樂生活逐漸變得充實和豐富,夜晚將至,萬家燈火,鬧市里還是一片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之,人氣之旺,鬼神也只能退避三舍了。

然而鬼神怪談乃是中國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傳統之說,并非隨著科技現代便能一下抹掉。在中國人心理,對鬼神始終保持著一種敬畏的態度。

鬼謂形體,神謂精靈。現代人依然認為,人身死后而靈魂不滅,于是會變成鬼。自然性壽終正寢的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另一個世界的新起點。

如果是車禍或者意外性的死亡,人們便會為其做法事誦經超度,以求逝者走得安詳。“頭七”那天,人們還會為亡靈舉行告別儀式,這是一個自古代沿襲至今的風俗傳統。

人們這些迷信的行為其實只是心中的一種信仰罷了。但其實人身死后,哪會再有什么靈魂之類的事情發生呢?在這高樓林立、人群熙熙攘攘的年代,哪里還有位置能讓鬼魂站穩腳跟呢?

白衣天使

現代人心里的神神愛世人,因此古代人心里的神來源于心理想象與歷史的神話傳說記載。筆者認為,現代人的神則是來源于我們實力強大的祖國母親和我們人類自己。

其一,祖國母親的庇佑。

20年春節期間,一場未知的病毒席卷而來,從武漢開始蔓延至整個中國。領導人迅速作出了一系列判斷與措施,才使得這場疫情最終得到控制。整個春節,全國人民都過得不安心,看著每日被疫情感染逐漸上升的人數,心中更多的是彷徨無助。

在政府的領導下,對疫情的科普及宣傳讓人們對這類病毒有了大致的了解,百姓們浮躁的心變得安定下來。

“不出門就是為國家作貢獻”成了宣傳口號,全國各地都進駐了最優良的醫療隊伍,各類宣傳手冊和標語張貼滿了城市的每個角落。

口罩和消毒液成了稀缺物資,不少廠商為了應對這場疫情,就連過年期間都加快應急生產。十天建成落地投入使用的火神山醫院,亦成了一個中國速度神話。

中醫藥結合的治療措施,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大作用,徘徊在死亡線邊緣的病人,在正確的治療方案下終于被拉了回來。

在一切有條不紊的措施下,中國人終于戰勝了這場疫情。如若不是中國擁有今日如此強大的實力,面對這次災難,我們會是多么彷徨和無助?國強則民富,我們和平安定的日子,是因為我們在祖國母親的庇佑之下。

其二,白衣天使的庇佑。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密不透風的隔離服,時不時就起霧了的防護鏡,勒得耳朵生疼的口罩,這些都是戰疫期間每一位醫護人員的標配。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這些物資甚至都得不到充足的保障,有些人一穿就是一天,從不敢把這身衣服脫下來。

武漢是中國當時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因此對武漢的援助也是最大的。

由于對當地方言不了解以及患者對病情的恐懼情緒,這些都給醫護人員增加了工作難度。沒有人知道,在武漢的那些日子里,他們是怎么熬過來的。

在疫情期間,已經八十四歲高齡的鐘南山教授,第一時間便坐車趕去了武漢。他也是個老人了,但是為了國家與百姓,這奮不顧身的背影深深打動了每一位中國人。

這位老人真的很拼,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即使年過八旬,不管是十七年前的非典,還是20年的新冠病毒,這位老人卻依然臨危不懼、挺身而出。

從來都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幸得有你,山河無恙。

歲月抹去滿目瘡痍,卻抹不去過去那些疼痛的記憶,我們緬懷生命的逝去,也銘記危急時刻的生死相隨。中國母親是護佑中國百姓的神,在祖國的庇佑下,風雨來臨之時,我們才得以安然無恙。


2023-06-02 00:15:11

[新一篇] 侯捷:談詩論道的IT教父

[舊一篇] 易中天為何瞧不起余秋雨?余秋雨自稱不識易中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