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時代——解剖文化界的100個關鍵詞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一幅二時代行樂圖,一部新牛鬼蛇神錄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1374872901

作者:潘采夫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1-02-23
ISBN:9787542634238
開本:16開
頁數:256
字數:200000
裝訂:平裝
印刷:黑白

作者:潘采夫


潘采夫,原名李耀軍,河南濮陽人,1976年生于小濮州村,畢業于鄭州大學,曾供職于《河南日報》、《青年時訊》、財訊傳媒等處,現為新京報編輯。在《新京報》、《廣州日報》《旅伴》、《time out》等媒體開設各種雜碎專欄。業余客串電臺主持。

書的由來、內容、形式與風格:


一幅二時代行樂圖,一部新牛鬼蛇神錄。它描繪了一個真相暴露的年代,面具扯下的年代,常識成為共識的年代。


《貳時代——解剖文化界的100個關鍵詞(獨家限量作者簽名版)》目錄所涉人物從陳丹青、余秋雨到黃苗子、文懷沙,大多是文化人物。可怪的是,當今天下,不管是朝堂上一名玩“躲貓貓”的衙役,還是山野里的一介玩“紙老虎”的村夫,不管是德藝雙馨的文藝界人士,還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房產商人,朝堂內外,城鄉山野,一派“二”姿爛漫。當此“二”時代,或曰裝“二”時代,不管它的形容多么猥瑣,總是靠近了真相,真相不管如何丑陋,還是要努力地盯視,千萬不要別過臉去。潘采夫努力忍住惡心,為我們畫了一幅“二時代行樂圖”。有心人不妨按圖索驥,將暗藏在時代心臟中的魔鬼仔細打量一番。


本書為作者親筆簽名版,數量有限,售完即止。

翻翻目錄:


【二】的釋義(黃集偉)
序:二時代的二辦法(李多玨)


第一輯:品人



陳丹青:老炮們
丁聰:我以為那個老頭永遠不會老
郭德綱:郭德綱小評傳
海子:一個春暖花開的神話
浩然:懷念文學史上的“壞作家”
胡玫:胡玫的影視政治學
黃苗子:那個瘋狂的傳統叫告密
季羨林:善待我們的文化老人
季羨林: 圣人也是弱勢群體
姜昆:大佬怎樣把自己混過去
金庸:金庸有點冤
李陽:圣教主李陽
李敖:還記得年少時渡過的李敖嗎?
梁羽生:國士金庸,隱士梁羽生
倪萍:致倪萍委員的一封信
瓊瑤:瓊瑤很天真,金庸很唐僧
史玉柱:催眠師史玉柱
索爾仁尼琴:都是活著的遺產
湯唯:湯唯的一盤珍瓏棋局
湯一介:湯一介先生的麻煩事
王朔:王朔在此,諸神退位
王朔:愧對王朔
汪暉 :關于下課那件事
汪暉:汪暉朱學勤的雙城記
王蒙:誰偷走了我們的歷史
王小波:我媳婦已經不會說人話了
王元化:上海的文化板塊
魏巍:當世界向右的時候
文懷沙:期待文懷沙公開回應質疑
謝朝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終身成就獎
謝東:假如他是真的
楊麗娟:史上最可憐的爸爸
楊麗娟:為奴隸的父親
姚明:姚明是爹,麥迪是娘
于丹:合唱隊里的女高音
余秋雨:你家大門常打開
余秋雨:青歌賽看漲,余秋雨跌停
余秋雨:圍毆余秋雨的暴力美學
張藝謀:好吃還是官家飯
張藝謀:張藝謀與知識分子的恩怨情仇
張悅然:聽張悅然歌唱“70后”
趙本山:趙本山是不是文化英雄


第二輯:閱世


百家講壇:這一夜,學者說相聲
曹操墓:說曹操,曹操就盜
春晚:投給春晚的一張彈劾票
封殺:封殺也需要技術含量
粉絲:這個瘋子給瞎子領路的時代
國學大師:論國學大師的物種起源
紅學家:紅學家在“新紅樓”演的什么角色
祭祖:六億神州盡舜堯
建國大業:九月的光榮與憤怒
兩會: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文化提案
魯迅:讓他們贊美去,我一個都不寬恕
魯迅文學獎:文學不該“聽媽媽的話”
論語:論語故事新編
鳥巢:讓鳥巢變雀巢
人藝:誰斷了人藝的香火
實話實說:官話文化與實話文化
四合院:一座院子的輪回
偽作家:再談空頭文學家
文化宣言:宣言小史
文壇:文壇板塊學說
西南聯大:懷舊熱與愧對病
西門慶故里:搶祖宗的政治游戲
相聲:請給相聲小品松綁
相聲:相聲門沒有明天
選秀:德藝雙馨的孩子怎么選
賑災:這里的作家靜悄悄
主旋律:主旋律的進化論
作家榜:作家群,群作家
作協:文壇招安錄
作協主席:為什么受傷的總是主席


第三輯:批書


《幸福了嗎》:你在哪個服務區?
《小規模蕩氣回腸》:站的更高,尿的更遠
《我的人生*》:賈植芳的歷史非常道
《找尋真實的蔣介石1》:歷史的迷霧是容易撥開的嗎?
《親愛的安德烈》:龍應臺的“陰謀”
《何枝可依》:李零為什么這樣拽
《李澤厚近年答問錄》:寂寞是一種氣度
《李宗吾新傳》:被誤讀與被冷落的李宗吾
《《人生的藝術——梁漱溟論述集》:梁漱溟為什么這樣紅
《人生不過如此》:林語堂不過如此?
《非常病人》:領袖們的大頭病
《論語心得》:像賣腦白金一樣賣《論語》
《五十年代的塵埃》:失去精神家園的知識人
《挽聯中的近代名人》:自是風流高格調
《民國時期小學語文評介》:尋找失落的小學語文
《中國站起來》:摩羅的轉身有點猛
《中國站起來》:洗腦快樂,祝你快樂
《人權報道白皮書》:我們的人權白皮書
《知道》:思想二道販子
《王蒙自傳》:三分可愛,七分可疑
《聽我們的女兒談話》:和我的女兒談王朔
《致女兒書》:聽王朔講育兒經
《延安日常生活中的歷史》:中國的樣板戲
《定西孤兒院紀事》:苦難相處流傳
《定西孤兒院紀事》致敬詞
《認得幾個字》:幾個字里有我們的文化
《張學良口述實錄》:風流少帥與風騷史家
《明朝政局的三角戀》:一人之下,眾生平等
《中國不高興》:不高興先生與盜版華山論劍
《范曾自述》:一個特別景仰自己的人
《城門開》:身在故鄉為異客
《沉浮與枯榮》:知識分子都到哪里去了


后記

看看書評:


潘采夫的《貳時代》是拋給這時代的飛吻,擠給這國度的媚眼。在這本二書中,潘采夫用很二的文字,記錄了那些子不屑語的怪力亂神,從一個側面證明:這千真萬確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也當之無愧是一個瘋子給瞎子領路的時代。


——程益中


刀刀見血,給當下中國帶來一面鏡子。打破鏡子,每個碎片里都是中國,遍地二人下夕煙。 王小山2006年在《新京報》讀了潘采夫的文章,之后就跑到“小樹林”搶沙發,四年下來,成了他“惟一的粉絲”。《貳時代》是本好集子,幽默、犀利、有趣、有情懷,實乃人民群眾提神解乏壯陽保健必備之良藥。作為粉絲,有句批評的話:這么好的文筆,不寫小說,白瞎你這個人兒了。


——東東

讀讀書摘:


懷念文學史上的“壞作家”


陳冠希經過“艷照門”的瘋狂洗禮終于公開道歉,香港“開心果”肥肥經過漫長的掙扎之后揮手告別,法國新小說運動的旗手羅伯—格里耶去世。還有,一個早被人們遺忘的作家悄悄地去了。


“艷照門”堪稱娛樂界的奧運會,而肥肥已成為一部死亡真人秀。所以羅伯—格里耶死得有點不是時候,要不是艷照和開心果,這位墻里開花香到中國的法國作家,本可以成為中國文青的一個盛大節日。盡管如此,紀念的陣勢依然不小,報紙紛紛辟出大幅版面,攜先鋒作家、文學壯年以及各路評論家,向這位誰也讀不懂的小說家致敬。并津津樂道于他的晚年作品——一部描寫變態性愛的小說,還大膽推理出羅伯—格里耶的性缺陷。但是,多少人讀過他的書呢?


沒讀過書沒關系,死亡是一場秀,無論你死得牛逼還是庸俗,只要你足夠有名,足夠有戲,你的死亡都會被塑造成一場狂歡節。


但浩然的死顯然沒有,他被淡忘了。也有媒體報道,但大多有點漫不經心,只提他寫了兩部高大全的小說,他曾跟著江青走等等,一副正統當代文學史的調子。誰讓他是被批倒的一個人呢。文革結束了嗎?所有當年文革的受益者,事后都同樣遭受了文革式的待遇。在一些人眼里,浩然這個名字,在現代文學史上已被定了性,是個“壞人”。


我對浩然的去世有些難過,小時候看過他的小說《金光大道》,在大人的舊書堆里翻出來,沒覺出好來,可能小孩子理解不了。但我確實吃過浩然的“文學乳汁”,五六年級或者初中時,我們當地的人民廣播電臺還算紅火,還沒開始播性病廣告,都是“剪裁繡花哪里去,三路到管城”的致富信息。我喜歡聽廣播劇,完整地聽完了一部《田家莊的變遷》(也許不是這個名字,記憶不準了),由浩然的小說《蒼生》改編。說的是我熟悉的農村,里面的田保根、田留根很像我的鄰居。里面沒有政治,有的是一家農村人的個人史,那是我聽《白眉大俠》之前最好的收聽享受。 上世界80年代以后,浩然住在河北三河,辦了一本《蒼生文學》雜志,開始為業余文學愛好者做義工。幫作者改稿子推薦發表,為71歲的農民出版長篇小說,用十年時間出版《三河泥土文學叢書》。患了半身不遂之后還幫農民作者改稿。不知道別人怎么理解,但這些事情讓我很感動。還是我家鄉那個人民廣播電臺,我上初中時,電臺還有一個文學節目,主持人是位殘疾人,普通話很鄉土,每次節目都朗讀很多農村文學作者的來稿。他總是把自己感動得熱淚盈眶。


在節目里,主持人和那些的農村文學青年總是互相感謝,互相鼓舞,很有理想,也很勵志,給我留下了磨不滅的記憶。我對文學還有一些興趣,應該跟他們的啟蒙有關。浩然做的也是這樣的事情,他和那位常把自己讀哭的主持人,曾給過追逐文學夢的青年農民多少鼓舞,點滴改變過多少苦惱人的人生觀甚至人生,我一點也不敢低估。


受過誰的恩,就念誰的好,管他是文學史上的好人還是壞人。我懷念這位被遺棄的作家,而不是羅伯—格里耶。


2008年2月

 


潘采夫 2012-04-18 02:27:08

[新一篇] 吾曹不出如蒼生何 最后的儒家,遺世的絕響

[舊一篇] 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健筆還原文字獄始末)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