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業:佛光山上的憂思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說實話,這個題目讓我久費斟酌:“參訪佛光山”傲慢而又不準確——上佛光山去參訪誰呀?“游佛光山”對佛祖又未免失敬——讀者可能要笑我一張嘴就佛頭著糞。“參仰佛光山”也不太符合我的心境,我對佛祖并沒有什么敬畏之情。“佛光山敬佛”或“佛光山禮佛”更不符合事實——我對任何一種宗教都沒有虔誠的信仰。在佛光山看到天上的佛祖,我想到的是人間的罪惡,“佛光山上的憂思”也許更切題一些。
    2、28是臺灣的法定假日,從今天開始到28號連放4天長假,校方特地安排校外專家到佛光山和臺南市旅游。一聽說要去佛光山旅游,我就想起了在大陸游道觀寺廟的不愉快經歷,直到出發前還在猶豫到底去不去?雖然我對星云大師心存景仰,但對于去道觀寺廟老是提不起興趣。大陸那些道觀寺廟都分別定了什么廳級、處級或科級單位,相應的道長和主持也有不同的行政級別,更可笑的是各級地方政府,全將寺廟古剎當成當地的搖錢樹,有的甚至承包給公司來經營,因此在大陸不管是上道觀還是上寺廟,不是去拜神而是去拜官,不是去敬香而是去送錢。
    看到其他幾位專家興致很高,我一人不去有點掃興,這才決定和大家一起去佛光山“隨喜”。校方租用旅游公司的旅游車,但同車的只有校方的客人和陪同人員。很可能校方與佛光山提前有預約,我們到達佛光山門前時,滿和法師早已等在寺廟前接待我們一行。法師最先領我們游凈土洞窟,洞窟前的墻壁上刻出《阿彌陀經》,洞窟中那些佛教故事都是演繹這部經典。接著就進入“九品洞”,洞中將信佛者分為九個不同的境界:下品下生、下品中生、下品上生、中品下生、中品中生、中品上生、上品下生、上品中生、上品上生,這讓人聯想到現代新儒學代表唐君毅先生的人生九境,更讓人聯想到魏文帝的九品中正制。因人間等級森嚴和貧富不均,人們才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空門中仍然還分三六九等,媽呀,人生本來就苦海無邊,豈料遁入佛門照樣回頭無岸!事實上,這是我這個紅塵中人的胡思亂想,“九品洞”中所謂“九品”,并非指個人在佛國的等級,而是指信眾對佛的覺解程度,并非指個人地位上的尊卑,而是指悟道的深淺。
    一出九品洞,大雄寶殿就矗立在眼前,寶殿及其周圍的建筑群奪人心魄,不僅主殿本身異常宏偉,它前面的廣場和草坪也非常開闊,它四周的建筑都氣勢非凡,輔助建筑群既襯托寶殿,它們彼此之間又相互輝映。走進大雄寶殿后看到三尊俯瞰眾生的大佛,看到許多虔誠跪拜的信眾,我自己不由自主地也有了拜佛的沖動,當時為什么想向佛像下跪,我至今仍說不清道不明,看來人容易受“氣場”的影響。小時候給死去的親戚長輩送葬,聽到周邊哭聲一遍,看到個個淚流滿面,自己有時不知不覺眼睛就濕潤了。殿內有一個法師和幾個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向每個信眾贈送怡口糖,法師桌前有不少星云大師寫的條幅,每條條幅都是銅板紙印成,我正準備買兩張作紀念,法師說這些條幅全是贈送品。我選了“花開四季”、“如意”、“吉星高照”、“厚道”四個條幅。看到“花開四季”的條幅,我就像看到星云大師佛陀似的笑臉;看到“厚道”的字跡,我就想到了星云大師的為人;看到“如意”、“吉星高照”條幅,我似乎能感受到星云大師的慈悲溫暖。
    佛光山最震撼人心的要算108米的燙金大佛像,佛像最前端是禮敬大廳,佛像下方就是本館(佛光山正館),本館兩側各有二個白色寶塔,本館前面是開闊的菩提廣場,菩提廣場前面是成佛大道和兩邊長廊,成佛大道兩側各有四個寶塔,左側四個寶塔上方有鼓樓,右側四個寶塔上方有鐘樓,其中每一個單個建筑都極其壯偉,組合在一起就更是驚心動魄。置身于這樣恢弘的建筑群面前,我首先看到了人的“偉大”,其次才看到了神的“偉大”。當然,這是我這個無神論者罪惡的念頭,人們用膝蓋想一想也明白神最偉大,否則,力參造化的人類為什么還要跪拜神靈呢?人類建造這些雄偉的建筑,不正是為了顯示神的偉大嗎?
    整個佛光山所有紀念品一律免費,佛教宣傳冊子、條幅、拍照分文不收,我在玉佛殿里拍了一張紀念照,法師不僅沒有收我的錢,還立即將照片的電子版傳到我的電郵中。中午在“滴水坊”用餐也是全免費,素菜保證充分供應,每個人都是隨吃隨取,旁邊雖然有功德箱,但你愿不愿意掏錢悉聽尊便,我看到不少用餐者吃完飯后揚長而去,沒有誰將他們攔住交錢才能走人。大陸寺廟把這些看成是敲詐信眾的絕好機會,怎么可能還向敬佛的信眾施飯菜和發放紀念品呢?整個臺灣的宗教氛圍比大陸濃厚,很多人家中長年供奉著佛像。各個宗教團體都是積極健康的民間力量,每次災害都組織信徒捐獻救災。在大陸每次到寺廟和道觀敬神拜佛,你可能不是被宰就是被騙,再執著的佛教和道教信徒,被宰的次數多了也會變成無神論者,從此不再會信神信佛而是去騙錢弄權。
    你看佛光山大雄寶殿內敬佛的信眾個個都是一臉莊嚴,遍布臺灣各個角落各個寺廟也都香火很旺。比較臺灣和大陸宗教信仰的差異,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宗教社會學課題,可惜我在這方面完全是外行。一個社會宗教意識的濃厚與淡薄,大眾信仰的多元與單一,個體信仰的虔誠與功利,當然緣于這個社會的現實需求和個人覺悟,另外無疑也與社會的宗教政策和歷史文化息息相關。海岸這邊的民眾一直享有高度的宗教自由,傳統的佛教、道教一直受到保護,各種地方宗教也不曾中斷香火,如這里的媽祖廟、關帝廟里都香火不絕。
    反觀我生活的大陸,改革開放以前任何公開敬神都是非法,很多宗教信徒受到迫害。我母親是一位佛教信徒,我一直記得她當年在家里偷偷供佛時小心恐懼的樣子。近三十年來人們雖然可以公開自己的宗教信仰,比起前二三十年有很大進步,但所有寺廟、道觀、教堂都規定了行政級別,它們都成了行政體制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政府就把它們全從“方外”變成了“方內”,你遁入空門出家當和尚,你信仰道教出家當道士,你信仰上帝出家當修女,你都不是“出家”而是“回家”,你可能從原來的無業人員變成了“公職人員”——你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方都跳不出政府“如來佛的掌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今天真正變成了事實。你在愛教之前首先必須愛黨,你在守宗教戒律的同時還得守官方的戒律。社會官場與寺觀教堂成為一體,官場的腐敗就可能導致寺觀的腐敗,這些年來人們看到道觀里道長騙人的新聞,聽到寺廟主持包二奶的傳聞,更聽到不少寺廟道觀非法斂財的丑聞。人們看破了紅塵,看透了官場,現在又看穿了寺廟,于是,大家不信官也不信神,只信錢,只信權,只信二奶,只信小三……
    大陸六十多年來掀翻了天國的上帝,踐踏了佛國的菩薩,羞辱了九重天的仙道,用人間的“救星”來代替天上的神靈,“東方紅,太陽升,……他為人民謀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這支歌,我從小唱到大,可能還要從大唱到老,但愿在陰間不會聽到這支歌曲,但愿在陰間沒有這樣的救星。上帝和菩薩至善至美,甚至不能用至善至美來形容它們,它們超越了人間的善與美,可是,地上的救星有七情六欲,他可能施恩行善也可能為非作歹,當我們將他作為神靈來頂禮膜拜的時候,他也許從“人民的救星”變成了“民族的災星”。西方人早就明白,天國的上帝可以放心禮拜,地上的上司要嚴加監督,可我們這里恰恰相反,天上的神靈你可以隨意侮辱,地上的皇帝你必須絕對忠誠,你每次填表都要寫上“忠于……”、“熱愛……”,或“擁護……”、“支持……”
    臺灣最壯觀的建筑往往是寺廟、道觀和教堂,周末臺灣同胞紛紛上寺廟禮佛,上道觀敬神,上教堂做禮拜,大家在神靈面前一律平等;大陸最氣派的建筑是各級政府大樓,工作時間不少人來這里拜官、求人、送禮、行賄,在我們這里百姓辦事必須求小官,小官升官又必須拜大官。臺灣人民內心困惑就去求神,我們大陸人民遇上了拆遷就只好求人。
    臺灣同胞把紙錢燒給神靈后,我估計神靈不會把這些錢洗到國外銀行,不會用這些錢來包二奶養小三。
    那個洗錢到外國銀行的陳水扁“總統”,現在正蹲在牢里服刑,我們大陸領袖們個個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們活著受到萬民的擁護愛戴,死后還要被萬民謳歌膜拜。
    毛澤東把我從小就教育成了無神論者,可是,現在我寧可跪拜神,也絕不愿意跪拜人!
    
     2012、2、25草于臺灣                                                    


戴建業 2012-04-26 23:09:27

[新一篇] 活寶——芮成鋼先生的社會價值

[舊一篇] 戴建業:臺南市:傳統文化的積淀與現代文明的交融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