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 簡體 傳統 |
易中天老師是湖南長沙人,1977年以同等學歷考取武漢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畢業后在廈門大學任職教授。
從九十年代初開始、至今,易中天老師曾發表多篇文章和著作。從早期的《高高的樹上》、《破門而入》到今年的《公民心事》,著作內容涉及美學、文學、歷史、藝術、哲學、宗教等范疇。大部分著作都是用隨筆體方式寫作,深入淺出、淺顯易懂。而更能讓筆者后學敬佩的是,從最早期的著作、文章到今年的《公民心事》,筆者后學還未曾發現他的著作、文章里有一個錯字、別字及其他的缺陷。單從這一塊而言,在這個年代,可以看出易中天老師的認真和執著。這是很令人肅然起敬的。而從寫作方式而言,易中天老師的著作涵蓋面之廣、用詞之淺顯易懂、親切隨和,當今也是十分少見的。
筆者后學幾乎讀完了易中天老師所有的著作(遺憾的是易老師的美學著作之一《人的確證》至今尚未能購到,很無奈)。筆者后學一孔之見認為易中天老師的著作里面或多或少都離不開:人格獨立和自由意志的概念。所謂人格獨立,是法律賦予公民不可侵犯的權利。他的特點在于獨立個體的不可侵犯。而意志自由則是人必須對自己選擇的過程和后果負責任。關鍵是對個人的選擇負責任。這就跟中國傳統文化的人身依附關系有了一定的沖突。所以社會上往往存在著一些自以為是、頭腦簡單、內心復雜的一類人。為什么他們做事不負責任,是因為傳統的人身依附關系的巨大慣性作用使這類人有了溫床。他們自以為是,是他們行為時忽視或根本不知道這種行為是否是妨礙和傷害了他人的利益和社會秩序,以為他們這種行為是因為不用負責任(詳見易中天老師的著作《帝國的惆悵》、《帝國的終結》、《先秦諸子百家思想》)。而法律的要求是人對自己的行為要負責任的。這又跟中國的傳統倫理、以德治國有了一定的關系,詳見《帝國的惆悵》、《帝國的終結》、《先秦諸子百家思想》。如果根治這種行為,必須要破“執”(“執”即自以為是),只有讓他們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試想如果某人的選擇屢屢頭破血流,他下回作選擇時不會慎重嗎?
從歌曲創作的情景而言,是一個人參加某個選秀,如歌唱選秀,在自以為有能力而落選的情況下心情極差,不明白,覺得不公平,屢思不解自己的能力、歌唱水平在某某人之上,為何落第,這不公平?而心情沮喪。后聽到易中天老師的講座,繼而讀了他的書而頓悟。從歌曲創作的目的而言,是為了使更多人知道或明白人格獨立和自由意志的概念和內容。希望他們在作每一個選擇時,都能有承受力,都能作最壞的打算,都能清楚或明白在作選擇時所處的條件和局勢。易中天老師,太多可書可詩的地方,筆者后學沒有能力“一言以蔽之”,只能在個人僅有的理解中作出這首《易中天》歌曲。歌曲詞風較為輕松、工整,易于傳唱。
網載 2012-07-07 23:51:1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