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對比手法揮灑浪漫主義的情懷——析《巴黎圣母院》

>>>  小樂的精彩夢想  >>> 簡體     傳統

用對比手法揮灑浪漫主義的情懷

———————析《巴黎圣母院》

 

                  

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人物,他于1831年創作了小說《巴黎圣母院》,藝術地再現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統治時期的歷史真實,宮廷與教會如何狼狽為奸壓迫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怎樣同兩股勢力英勇斗爭。作者將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動豐富的戲劇性場面有機地連綴起來,使這部小說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小說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成為浪漫主義對照原則的藝術范本。小說的發表,使雨果的名聲更加遠揚。

小說中的愛斯梅拉爾達和面容丑陋的殘疾人拉西莫多是一方——作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現在讀者面前的,而人們在副主教弗羅洛和貴族軍人費比斯則是另外一方——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則是殘酷、空虛的心靈和罪惡的情欲。

在故事中,愛斯梅拉爾達與三個男人:弗羅洛,費比斯,喀西莫多之間發生了一系列的感情糾葛,將這三個人分別所的代表的教會禁欲主義的虛偽,上層社會的冷酷昏庸以及下層人民的友愛淳樸一一表現出來。這種強烈的比較不僅展示著各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而且賦予小說的藝術立體感和作品的深邃思想內涵。

愛斯梅拉爾達與弗羅洛副主教的對照,貫穿了小說的始終。這是代表著完全不同的兩個階級、兩種力量、兩個靈魂的猛烈撞擊。一個天使,一個是魔鬼;一個是善的化身,一個是惡的代表。雖然愛斯梅哈爾達被送上了絞刑架,但善的力量和永恒價值卻永留人間,為人們所謳歌;惡不僅是虛偽的,而且懦弱了,最終被人們所唾棄,弗羅洛的下場就是惡的“報應”。

愛斯梅拉爾達與費比斯也是非常鮮明的,這是兩種感情,兩種道德的強烈對照。愛斯梅哈爾達執著地追尋著愛情,臨死的時候還呼喚著費比斯的名字;而費比斯卻是個情場老手,逢場作戲,口蜜腹劍,最終背叛了愛斯梅拉爾達的愛,紈绔子弟的本性暴露無遺。這一組對比,則是奇美與奇丑的對比,但這僅僅是外表或表象的鮮明差別,而實質上,兩顆高尚的靈魂碰撞出人類最寶貴的品格、思想和情感的火花——和諧,并且交相輝映。這兩個人的對比,實踐著雨果的浪漫主義美學思想:“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善與惡并存,黑暗與光明相共。”這種對比不僅運用于不同人之間,甚至運用于一個人自身上。如喀西莫多的丑陋外表與金玉之心的對比;費比斯漂亮外表與骯臟靈魂的對比等。

總之,雨果在小說中運筆如神地將15世紀的法國社會政治面貌描寫得淋漓盡致。在故事中,我們看到的是他用對比手法所盡情揮灑的浪漫主義情懷。

                                                                          軒轅


軒轅 2012-07-26 21:39:16

[新一篇] 愛像水墨青花

[舊一篇] 常用Office辦公快捷鍵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